精细化管理-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范爱民
以下内容由书生网(du8)提供
第一章 企业竞争进入精细化时代
一、精细化管理——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
1.精细化管理决定未来企业竞争成败
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企业每个环节的一种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强调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是企业超越竞争者、超越自我的需要,是企业追求卓越、实现完美的必然选择,也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基业长青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管理理论。
精细化管理强调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精细”一词取“精”字中完美、周密、高品质的词义,取“细”字中细节、细致的词义。“精细”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精细化是“精细”的系统化,精细化管理是“精细化”的理论化,精细化管理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细节”、“精细”,它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细节”和“精细”。
精细化与规范化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精细化是在现有规范化的程序、环节、部位上的行为或状态等向更精准和细致方向的发展,精细化后形成的标准或规定又成为更高层次的规范。精细化和规范化是相辅相成、互为基础、循环递进发展的。
精细化管理最早主要出现在大规模工业制造业,如汽车、家用电器等产业中,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其生产流程、管理流程。“零缺陷”、“准时化生产”、“零库存”等都已经成为精细化管理的代名词,并且被许多知名企业广泛应用,最著名的莫过于日本丰田精细化生产和美国戴尔公司的零库存管理。
未来企业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细微之处见功夫,细节的宝贵价值在于,它是创造性的,独一无二的,无法重复的。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个讲求精细的时代,细节往往能反映企业的专业水准,突出企业内在的素质,提高企业产品品质,提升企业自身形象。所谓“针尖上打擂台,拼的就是精细”。精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精细化管理也已经成为决定未来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
案例
在20世纪70年代,凯玛特是美国零售业的老大,与凯玛特同一年创建的沃尔玛的销售额当时还只是凯玛特的1/45。但是,沃尔玛配货平均每天一次,凯玛特平均5天一次;沃尔玛严格控制各方面开支,凯玛特却因为与沃尔玛较劲“大出血”;沃尔玛专注于商品经营,做“小买卖”,凯玛特却搞多元化,大肆收购……正是由于在每个细节上凯玛特都略逊于沃尔玛,最终导致了凯玛特申请破产保护,而做小商品买卖的沃尔玛竟与做软件的微软一决雌雄,坐上了世界500强第一把交椅,是全球公认的零售业老大。
沃尔玛的卓越正是以其特有的精细化管理,培育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具备了持续的竞争优势。光是被偷窃的损失,沃尔玛就比竞争者少了一个百分点,除此之外,沃尔玛还利用统一采购,集中发货,每天提供低价商品以及建立全国卫星联网的管理资讯系统加强货品传递与管理。沃尔玛就是以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管理方法,打造出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在过去的四十年中,没有任何零售公司能成功地模仿和超越沃尔玛。
差距开始于细节,成功与失败,辉煌与无为,其差别一开始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大,而是远比人们想像的要小得多。
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饮料的构成大多数都离不开水、糖、碳酸和咖啡因等,而且这些成分一般都占了99%以上,当然,可口可乐也不例外。可是,为什么可口可乐每年都会有4亿多美元的纯利润,而其他品牌的饮料每年只要有8000万美元的收入就算满意了呢?其差距就在于可口可乐里有1%的东西是其他饮料绝对没有的,就是这神秘的1%,使得可口可乐在饮料市场上一骑绝尘。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小的地方看不到、做不细,就会造成大漏洞;小的地方看得到、做得精做得细,就会延长生命力,提升竞争力。
如果一个公司在产品或服务上有某种精细的改进,这也许只给用户增加了1%的方便,然而在市场占有的比例上,这1%的精细就可能会引出几倍的市场差别。对于用户的购买选择来讲,正是这1%的精细优势决定了100%的购买行为。如此一来,微小的、精细的差距往往是市场占有率的决定因素。
精细化管理是超越竞争者、超越自我的需要,也是构筑流程卓越型企业的需要。今后的竞争将是精细的竞争,企业只有在每一个精细上做足功夫,建立“精细优势”,才能真正保证基业长青、持续经营。
人们熟知的“丰田”汽车,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最优秀的品牌之一,其根源就是丰田公司的精细化管理。当初,丰田公司提出管理要从生产线细化开始的思路时,那些世界汽车巨头对丰田的想法根本不屑一顾。结果丰田公司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质量上把欧美汽车抛在了后面。如今,丰田汽车竟成了世界汽车王国美国市场的霸主。
我国的民族品牌海尔发展到今天,之所以能进入世界品牌500强,就是因为强调精细的结果。张瑞敏上任后推出的第一个制度就是“不许随地大小便”,然后是“全体人员走路靠右走”,接下来,是把质量差的产品砸掉,“杀鸡用牛刀”,深化OEC管理,使企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企业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成为一个基业常青的百年老店的必然选择,我国的企业要想长寿,要想做强、做大,企业管理从粗放走向精细是必然要走的路,这是“强企壮身”的关键一步。
2.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
不能回避的是,我们很多的企业还处于粗放管理阶段,管理浮于表面,停留在理论或制度层面,缺乏对具体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研究,针对性、操作性和稳定性不强;企业组织构架和职能定位不够合理清晰,管理层次较多,管理中存在众多交叉、盲点和结合部,造成管理效率低下;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远未达到精确、量化和规范的要求,一些职工的标准意识不强,工作粗枝大叶,有的工作看似做了、实际没做,有的做了、但细处没做,商机的错失和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等各种浪费现象普遍存在。为此,企业必须坚决摒弃粗放式管理,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通过优化管理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
有的企业也深知粗放式管理的危害,但心智模式难以改变。曾有一个领导者这样对我说:“我们公司的管理没法做细,我采用的就是模糊管理(即粗放式管理)。”我们暂且不论这位企业家的公司管理为什么就不能精细,我们单说粗放式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的差别,无疑,粗放式管理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服务都无法提高,表现出以下一些特征:
粗放式管理的企业重形式,不重效果,管理中会出现形式主义。很多企业往往片面地追求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例如:口头上高喊“质量重于泰山”等口号,墙上挂上了“质量第一”标语牌,而实际上却并不实行,或执行得并不理想,员工没有质量意识,没有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技能,企业也没有改善质量的制度、方法,只是空喊口号,不见行动,或者有行动也是运动式的一阵风,没有效果,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也是粗放式管理的一种表现。粗放式管理重表面,不重实际。很多中国企业的硬件设施与国外企业相比一点也不差,如国内很多企业建立了最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但是服务质量却无法与国外企业相提并论。与软件相比,硬件就是表面化管理,表面上看,似乎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但实际在软件管理上却没有达到国外同行的水平,甚至相差很远。这种情况简单地说就是成本与效率之间不成正比,企业竞争力依旧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粗放式管理是一种“差不多”的管理,不是准确、科学的管理。很多企业领导张口要实现两位数的增长,闭口要准备上市,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具有说服力的依据。这种“差不多”的管理在措辞中往往带有“差不多”、“大概是”、“可能会”等字样,常常自我感觉良好,而实际上却对真实情况知之甚少。
粗放式管理实际上是一种短暂的管理模式,企业事先并没有进行长期规划,企业政策往往是朝令夕改,不稳定性极大,抗风险能力低下。粗放式管理也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4年,企业集团的平均寿命也只有7~8年,究其主要原因,就是企业采取粗放式管理,在精细化方面做得不够。
前几年,各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急剧增大,为国内企业迅速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不少企业抓住机遇迅速成长。但近几年,市场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样一来就对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出新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粗放式管理的诸多弊端和其对企业发展的不良后果,所以都加强了对企业的管理,纷纷向更为科学、有效的精细管理转变。
精细化管理强调数量化和精确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认真、严谨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行为。管理者对成本情况、市场趋势、竞争对手等方面的因素都必须十分清楚,这样才能有足够的依据来支撑自己的判断。精细化管理强调各类数据的重要性、准确性,并将管理标准化、数量化及提高管理的精确性作为企业管理的目标,不再像粗放式管理那样采用“差不多”的说法,而是通过对数据的精确分析研究,来确定具体如何操作。
日本的欧姆龙公司主要生产继电器,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有一道焊接工序,就是要将继电器放在焊接液中,两秒钟之后取出。这家公司为了准确控制焊接所需的最佳时间,特意设置了一只表,两秒钟后自动报时。非常准确地把握产品生产过程,这就是制造业中的精细化管理。
实行精细化管理的企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十分关注,尤其是成本和各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其中包括收入、成本、利润和资金周转等状况。提高产品质量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能使客户满意,销售是为了增加公司的收入,公司不能为了改进质量而改进质量,而应想尽各种办法尽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进而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通用电气采用6西格玛的战略,是因为它提高了公司的生产率,它能给公司带来价值,为股东带来价值。归根结底,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效益的提升,采用什么样的管理,主要看它是否能
为企业带来价值。
精细化管理强调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提升组织学习力。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竞争围绕知识资源展开。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企业的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的竞争就是技术的竞争,技术的竞争要归结为人才的竞争,所以认为企业的竞争最终就是人才的竞争。然而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折旧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人才竞争的背后隐藏着学习力的竞争,企业的竞争最终也是学习力的竞争。一个企业是否有竞争力,不是看这个企业取得了多少成果,而是要看这个企业有多强的学习力。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应变的根本之道是学习,这乃是竞争与求生的基本法则”。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它几乎囊括了管理中所有重要因素,如人、组织、决策、沟通、技术等等,是一个持续的修炼过程。
美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权威詹姆斯迈天博士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包含在企业内部,与组织融为一体的技能和技术的组合,是企业内部集体的学习能力,而不是某个单一的、独立的技能和技术。组通过周密筹划的学习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内部资源、知识的利用率,不断创造出新知识,而且可以从各方面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弥补自身各方面的缺陷与不足,把每一个细节做足、做细,全面提升其竞争力。因此,建立学习型组织,提升组织学习力,是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反过来,精细化管理能很有成效地促进、帮助企业建立学习型的组织。
案例
麦当劳的精细化管理
麦当劳是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集团和食品集团,最早建立于1955年5月15日,创始人为雷克洛克,当时仅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有一家餐厅。今天的麦当劳公司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拥有20,000多家餐厅,每天为3,000多万人服务,即每分钟为30,000多人服务,平均每3小时开一家餐厅。
麦当劳何以滚雪球似的速度向前发展,征服一个又一个饮食文化?它的汉堡和薯条何以有那么大的魔力?麦当劳成功的原因究竟何在?麦当劳有一套与特许经营相结合的中心管制系统,这套系统也是麦当劳独特的经营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已被麦当劳落实到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中,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异域市场拓展、国际化经营。严格的特许加盟条件麦当劳的加盟条件是相当严格和苛刻的,一个经营者要加盟麦
当劳,首先要向总部提出申请,由总部派出人员选择地址、店面与内外装潢。分店必须严格按照总部规定的标准、规范、作业程序和服务规则进行经营,而且还要与麦当劳总部签订合同,先支付一定数额的特许权使用费,此后,每年还要上交总部年销售额一定比例的特许权使用费和房产租金。麦当劳与加盟商签订的合同有效期为20年,在这20年中,麦当劳将自己的企业名称、商标使用权、产品制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