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马云一起创业-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信心就会减少三分。要自信,就要减小失败的风险。
1.要从熟悉的行业开始
创业者应该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或业务开始创业行动。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原来所从事的工作是最熟悉的,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就能够拥有更多的信息,知道什么商品有市场、有前途,知道不同产品的优劣及消费者的需求,知道市场的发展方向,就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扬长避短,以强带弱,充分发挥自己或创业团队的优势。只要不人云亦云,不好高骛远,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能够迅速站稳脚。而初战告捷对于自信是最重要的。
2.控制风险,减少损失
创业者的心理恐惧很多时候来自于对风险的不可预知和掌控上。如果能够做好风险控制,降低风险指数,信心相对就会足些。要加强学习,了解市场动态,减少盲目性和决策性失误。学会风险分析的方法,做好风险预测,并采取措施尽量降低风险的发生。同时,创业者在创业前要考虑到家庭的一切正常开支,考虑一旦创业失败所导致收入来源中断的风险。这就会使创业者少了很多后顾之忧,增添几分自信。
3.建立自己的关系网
做生意公关很重要,没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就寸步难行。人际关系是一种无形的资本,对于创业者来说至关重要。在创业之初,创业者应该首先考虑自己的社会关系。着眼于朋友多、人际关系好、办事渠道通畅、门路熟、信息来源广而便捷的行业,这样成功的几率就会比较高,自信也就随之而来了。
树立自信不仅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理智和冷静,要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创业之路充满艰辛,要有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在受挫时依然保持激情、信心和勇气。
为疯狂的人喝彩(1)
【马云语录】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马云办不到的。
【马云创造】马云有两个绰号,一个是“疯子”,一个是“狂人”,十分鲜明地显示了马云的性格——“疯狂”。
马云的创业之路,一路上都是和“疯狂”做伴。想当年,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春风得意的马云,“疯狂”地抛弃了一切,义无反顾地选择“下海”。在那个年代,没有一点疯狂的精神是做不出来的。
在偶然地接触过一次当时叫做“因特耐特”的互联网之后,就“疯狂”地被这个东西迷住了,甚至被朋友们视为“疯子”:“这玩意儿太邪门了吧?政府还没有开始操作的东西,不是我们能够干的,也不是你马云能够干的,这需要好几千万美金呢!”
但是,“疯狂”的马云依然义无反顾地坚持和互联网联系在了一起,终于搞出了一个全球闻名的“阿里巴巴”。
马云无时无刻不在“发疯”。软银公司的孙正义给他4000万美金,他愣是往外推,只要2000万,爱合作不合作,的确是够“疯”够“狂”的。最后的结果是掏钱的“大爷”乖乖地按他的意思给他2000万美金。给钱还得装孙子,这就是马云的“疯狂”。
马云“疯狂”的巅峰之作,当属和全球电子商务巨头eBay的“短兵相接”。这次惨烈的“决斗”,尽显马云“疯狂”本性,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决斗,是“蚂蚁”和“大象”之间的斗争。
2003年,全球电子商务巨头eBay收购国内C2C老大易趣,实现了强强联合,准备独霸中国网拍市场。面对eBay这个全球电子商务的“巨无霸”,马云没有退缩。2003年5月,马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进军C2C,向eBay易趣挑战!
这个想法是够疯狂的。看看当时阿里巴巴的首席技术官吴炯的反应就知道了这个想法的疯狂程度了。吴炯曾在雅虎美国工作过数年,对于互联网是了如指掌,他一听到马云这个想法就吓呆了:“Jack,你疯了吗?我在雅虎跟eBay交锋了那么多年,输得口服心服,那是个非常可怕的巨人……”
马云不怕,怕了也就不是“狂人”马云了。2003年7月,阿里巴巴在上海、杭州、北京同时宣布:投资淘宝网,进军C2C领域!
马云这个决定的确是够“疯狂”的,而且不是一般的“疯狂”!后来,马云到美国华尔街做演讲,此时淘宝已经开始上线经营几个月了。马云讲到淘宝的前景时,基金经理们的表情顿时“180度大转变”,甚至有位基金经理,在当场给马云这场争斗下了“eBaywillwin(eBay将赢)”结论后,愤然离去。
最后的结果,令吴炯,令这位相信“eBaywillwin”的美国基金经理大跌眼镜:淘宝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占领了中国C2C市场70%的份额。而那个号称全球老大的“巨无霸”eBay,选择了止损出局。
这个结果是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除了马云。
正是马云的疯狂造就了这个结果。
狂有两种,一种是因为无知而狂,是狂妄;还有一种,就是自信而洋溢的狂,这是一种自信,一种胜券在握的淡定和智慧。马云的“狂”,无疑属于后者。所以马云才很有底气地说:“我们原计划是30年内拿到1个席位(世界十大网站),现在看来我们有可能10年内拿到3个席位了!”
对于“疯子”这个称号,马云十分淡然。他说:“我疯狂,但是绝不愚蠢。”“狂妄”的马云常给青年人说一句话:“我是一个笨人,算,算不过大家;说,说不过人家,但是我创业成功了。我想,如果连我都能够创业成功的话,那我相信80%的年轻人创业都能够成功……”
这也许是“疯狂”马云能够成功的另一个原因吧。
为疯狂的人喝彩(2)
【创业宝典】不知道马云是不是看过英特尔前任CEO安德鲁&8226;葛洛夫的书《只有偏执狂才能够生存》,所以才如此疯狂。
什么是偏执狂,葛洛夫在书中提到了马克&8226;吐温和他的名著《傻瓜威尔逊》:“愚蠢的人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聪明的人却说,把你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看管好那个篮子。”这就是偏执。
这个世界不是为偏执狂存在的,但是没有一点偏执,没有一点狂妄,也很难立足于这个世界。“正常”人更容易改变自己当初定下来的方向,而这个改变,很有可能是给自己想逃离漫长、痛苦的过程所找的借口。
路径选错了,你就会死亡,但是大多数人之所以没有成功,并不是由于选错路径,而是由于三心二意,在优柔寡断中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商场信奉“快鱼吃慢鱼”的法则,因为“10倍速时代已经来临,我们的失败和成功都以10倍速的节奏进行”。
某种意义上,生存已经不是大多数人要考虑的问题,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
【创业实战】一个“疯狂”的人,很难将某个平衡状态保持下去,导致他连续不断地打破旧平衡,形成新平衡,又打破旧平衡,又形成新平衡……这样“疯狂”的人就会不断进步。
疯狂的人具有不妥协、不放弃的精神,他们认定的事,都会执拗到底,不管对错。因而在“不管对错”的过程中,屏蔽掉了“给自己找借口”的风险,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坚持做下去的“风险系数”较低,或者说风险成本较低。所以,只要给予正确引导,“疯狂的人”更容易成功。
但是,要疯狂,却不能够愚蠢。想要和马云一样“疯狂”,首先要像马云一样修炼好自己的“内功”。
1。强烈的市场意识
拥有市场意识才能够为自己的“疯狂”打下基础。拥有市场眼光,对于市场上千变万化的信息要能够反应迅速,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大胆进行决策,再辅以周密的计划、灵活的处理方式,将设想转化为实际行动就会造就自己的成功。马云之所以敢于如此疯狂,就在于他看准了电子商务巨大的市场空间。
2。规避风险的能力
马云说过:“我很疯狂,但是我不愚蠢。”疯狂是一回事,风险又是一回事,不能够疯狂忘形,为自己带来风险。成功的创业者都具有规避风险的能力,就像一位优秀的司机,会根据路况来决定自己的车速,而且会系上安全带,随时收听路况信息,这样才能够做到快慢有度,收放自如。
3。学习的能力
成功的创业者大都有比别人更优秀的学习能力,并且有高度的创新精神,尤其善于在实践中、在社会中学习。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善自己,更有资本去“疯狂”。
4。敏锐的觉察能力
创业意味着你要随时面对一切问题,和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打交道。这就要求创业者是一个能够审时度势、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人,这就要有敏锐的目光来区别是非、辨别真伪、洞察秋毫、预算未来。马云就是敏锐地捕捉到互联网在未来的巨大价值,所以紧紧抓住电子商务这块大蛋糕不松手,最终取得了成功。
用委屈撑大自己的胸怀(1)
【马云语录】男人的胸怀是用委屈撑大的。
【马云创造】现在的马云端的是风光无限,成为人们心中的“创业教父”,又是被包括哈佛、斯坦福、北大等在内的众多世界名校请去演讲,又是被布莱尔、克林顿邀请共进午餐,甚至还上了《福布斯》杂志的封面,被笼上一层耀眼的光环。
殊不知,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是心酸和泪水,都是用委屈和痛苦浸泡出来的。马云也不例外。
马云在刚出来创业的时候是做中国黄页的。起步的时候往往是最艰难的时候,马云最困难的时候身上只剩下200元钱。而且当时由于互联网还不普及,大多数企业听都没有听说过互联网,对于互联网自然是半信半疑,哪里还会相信什么“中国黄页”。马云可谓是举步维艰,迟迟不能够打开局面。
虽然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陆续有钱江律师事务所、望湖宾馆等一些单位和马云合作,但是,当时国内还没有开通互联网,验证成功的只能靠美国寄过来的打印纸和一个越洋电话。换句话说,马云当时兜售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谁又能够轻易相信这种过分“虚无”的商品呢?甚至很多人怀疑马云根本就是一个骗子,推销的难度可想而知。马云当时心中的委屈可想而知。
直到1997年的5月,上海开通了24K的互联网专线,马云才有机会证明自己。这年8月份的一天,马云请来望湖宾馆老总等客户以及杭州电视台的记者,从杭州打长途电话到上海联网进行了一次现场的演示,并且让记者全程录像,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产品。
经过三个半小时的漫长等待,网页才终于下载完毕,电脑上出现了望湖宾馆的主页。客户兴奋了,记者兴奋了,这个宾馆的人都兴奋了,唯独马云却掩面而泣!这里面有幸福,也有委屈!其间马云受了多少的委屈,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在创业的道路上,马云遇到的不仅有误解,还有欺骗。1995年的下半年,有几个自称是深圳大老板的人找到马云,愿意出资两万元,做“中国黄页”的代理商。处于资金困境中的马云顿时喜出望外,感觉遇到了福星,于是毫无保留地将中国黄页的核心模式和机密技术全部和盘托出,并且派出技术人员亲赴深圳指导,帮助他们建立系统。
马云无微不至的服务,终于使这几位老板感到很满意,临走时给马云撂下了一句话:“三天后到杭州签合同!”
然而,马云直到现在也没有等来这份合同。后来才知道,这几位深圳老板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拿出来的东西和马云的中国黄页一模一样。在创业初期,在马云最艰难的时候,这简直就是当头一棒,但是马云忍了下来,“当时真的受不了,但是我还是把它扛下来了。”
马云受的委屈远远没有结束。到了1996年,互联网已经成为当时的“热点”,许多人都参与到互联网,马云的“中国黄页”也有了很多的竞争对手。可以说当时正是烽火连天,激战正酣。
马云的主要对手是杭州电信。这根本就不是同一个层面上的较量。杭州电信的注册资本有3个多亿,拥有非常好的社会和政府资源;而马云的注册资本只有区区两万元,社会和政府资源是一片空白。
这是一场公平的竞争吗?不要说企业,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都能看出谁胜谁负,谁强谁弱。
但是,一山不能容二虎,杭州这么大一块地方只能有一家生存,而且杭州电信利用马云“中国黄页(chinapages)”已有的名声,同样做了一个“中国黄页”,不过英文名字叫做“chinesepages”。这是一场短兵相接的肉搏战。
可是一头小羊又怎能斗得过老虎呢?为了寻找一条出路,马云决定改变策略,改竞争为联合,增强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他决定和杭州电信合作。1996年的3月,两家“中国黄页”宣布合并,马云的“中国电信”占30%的股份,而杭州电信占70%的股份。
可是两家终究不是同路人,这本来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拉郎配”,没过多久,就出现了问题。杭州电信急于利用中国黄页来赚大钱,而马云则认为做互联网公司就如培养自己的小孩,不到时候不能够挣钱。双方分歧日益加深,资本和权势高的一方自然拥有决定权。最后马云只能无奈地选择辞职。
“东打西拼最后却丢了自己的孩子”,马云觉得委屈,心里委实觉得不甘。但是,最后他还是硬起心肠,将自己当时拥有的21%的中国黄页股份送给了一起创业的员工,内心无比激愤地离开了重组后的“中国黄页”。
用委屈撑大自己的胸怀(2)
这是1997年,这是马云创业的第一次重大失利。但是马云从来没有为哪次失败而掉泪。创业以来,他忍受的各种白眼和闭门羹没法统计。“这些事太多太多。每次打击,只要你扛过来了,就会变得更坚强。我又想,通常期望值越高,结果失望越大,所以我总是想明天肯定更倒霉,一定会有更倒霉的事情发生,那么明天真的有打击来了,我就不会害怕了。你除了重重地打击我,又能怎么样?来吧,我能够扛得住。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