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哈佛海尔管理模式全集 最新版 >

第17部分

哈佛海尔管理模式全集 最新版-第17部分

小说: 哈佛海尔管理模式全集 最新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尔文化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海尔每年都会有很多海外员工到总部进行培训,这已经是海尔巴基


斯坦工业园的第二批接受培训的员工了。海尔巴基斯坦员工体会到,海尔管理层和员工可以坐在一起讨论
问题,没有性别歧视,大家都像朋友一样相处。 

 海尔的海外员工现在都很乐意遵循海尔文化提供的行为准则。比如,以员工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方式;
车间看板上员工家人的温馨照片;甚至海尔本部员工用漫画、标语等表达意见的习惯,也得到了海尔海外
员工的喜爱。 

 海尔文化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海尔文化的精髓正在被不同肤色和不
同价值观的人们所接受。 

 本土化制造有时候不仅仅是产地的变化,还意味着许多的商业机会。但与此同时,一些在本土创造了
奇迹的企业文化走出去后因为水土不服只能铩羽而归,而海尔国际化的过程,可以说就是本土化的过程。
当然,本土化的成功也就意味着在国际化战略推进中消弭了最大的障碍。 

资源存折,负债经营


 资源存折创造性地将经营的有效性和市场订单的多样性结合起来,实行负债性的自主经营,不仅有利
于经营成果的量化,而且也能促使员工开源节流,为企业、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利润。 

 无论是无形的资源还是有形的资源,都是有价值的,既然资源是有价值的,那么使用资源就是员工的
负债。海尔认为每一个人的工作都要或多或少地占用企业的资源,企业将职工管辖范围内的所有资源提供
给职工作为负债,在外部市场效应内部化后,每一个员工都应该追求达到最好的效益,必须通过经营使资
源增值。如果达不到,就等于浪费了企业给职工的资源,就应该掏钱索赔,这就是负债经营的观念。比如
说:一间会客室,日常的任何开支都是负债,只有让这个会议室达到一定的使用率,收支才能平衡。 

 在海尔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又称“三主经营资源存折”,它是员工的“个性化”收入,
与企业以合同方式确定,这张表把每个员工当作一个盈亏单位,收入在资源存折上表现为正项,费用、成
本等列支为负项,正负相抵,得出一个数,便是这个员工收入的盈亏数。它与“银行存折”同理,也有“贷
方”和“借方”。贷方是企业,上面记录着企业按操作标准应该给员工提供多少资源;借方是员工,上面


记录着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使用了企业多少资源。其背后的逻辑是,在企业中,每个人都占用了资源,如果
创造的资源大于占用的资源,资源存折就是增值的,反之就是亏损的。 

 其简单的算式是:员工的收入=劳动力价格-损失+增值提成。只要输入自己的人码(考勤卡号),在
这个存折上面就可看到自己每天的劳动创造和收入损益,由此把企业的损益表化为个人的损益表。 

 因此,在海尔没有发工资的说法,只有自己挣工资的可能。在工人岗位推行“岗位ABC等级”分配制
度后,海尔将管理人员分为S、B、U 三档,每一档中又根据市场大小分出3 小档,共计9 档;这9 档又根
据所经营市场风险程度分为大、中、小3 级,共计27 级。这样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能在这“9档27 级”找
到自己的基本薪酬,再根据自己当月的损失价值和增值提成,就知道当月有多少收入。用海尔人的说法就
是:“做好挣工钱,做坏赔料钱,创新增值赚提成。”以一个发货经理为例,劳动力价格就是该岗位的竞
标价格;损失对于他来说,当天的货如果没发出去,每台每天扣1元,发出去没有到达目的地,也要扣钱;
增值提成是可以创新发挥的地方,如果提高了发货速度,降低了差错率,减少了发货成本,都可以按比例
提成。 

 “资源存折”的具体实施方法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定单在系统中“流动”,每个经手的人都与定
单相对应。每人有一个IC 卡,想看自己的收入,通过终端系统自动取数,每时每刻都能知道自己的收入。
例如,冰箱事业部“电子3E 卡”系统内的数据与生产线的各项自动扫描相连接,员工每生产一台冰箱时,
扫描条码的信息都会同时传输到“电子3E 卡”系统,系统就会自动乘上该员工的计件工资,其它如“质
量”、“现场管理”等激励则由相关人员在现场与员工确认后,再扫描员工的个人条码,记录到系统内兑
现。 

 “资源存折”的实施,不仅仅只是在工资收入上的透明化,更重要的是使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发生改变。
如果说从1998 年到2003 年海尔再造重点在组织业务流程,那么从2004年开始重点则是人的素质的再造、
企业职能关系的再造。 


 “资源存折”不是让职工整天算小账,而是规范了劳动关系,让每个员工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
就连企业普遍存在的职能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上级要成为下级的资源,下级可以向上级索赔。在海尔信息
产品本部的发货经理李伟就曾向自己的直接顶头上司——订单执行处处长陈永龙索赔过50元钱。 

 陈永龙虽是李伟的上级,但按照“资源存折”的要求,他首先是李伟的“市场”,陈永龙与李伟的咬
合关系是,前者要为后者及时提供生产信息。这次陈永龙疏忽了,影响了李伟的市场效果——货物直发率,
所以要索赔上级。李伟觉得自己这样做理直气壮,因为“实行资源存折,我要按用户的要求去做才盈利,
做得好坏由用户来评价,而不是我的上级”。 

 同样,如果因为定单不准确而带来了高库存消耗损失,就会使销售人员付出高额代价。因此,销售人
员会将定单工作视为一项主项工作,在下定单前,认真地与客户就型号、数量等方面进行沟通,直至达成
一致意见并由客户在定单上签字或交纳一定的准备金。同时,销售人员还要研究当地市场的特点,确定当
地的主推产品及卖点,确保当产品入库后一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内被消化掉。另外为了达到高的定单准确率,
销售人员还要对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确定企业未来开发产品的方向。对于企业而言,只有收到销
售人员的定单,才能进行生产。因此,资源存折法使企业按定单进行生产,从而有利于企业零库存的形成,
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 

 因而,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资源存折法对销售人员的激励有双重含义:第一,自我激励。因为在资
源存折法的模式下,销售人员是作为经营者出现的,作为一名经营者所带来的成就感是任何金钱激励所不
能比拟的;第二,利润激励。因为销售人员收入的多少取决于年末存折中的利润情况,因此销售人员会最
大限度地少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控制库存,保证定单的准确性,从而达到更高的经营业绩。 

 海尔的“资源存折”自从由洗衣机事业部率先实行后,迅速全面推开。开发、营销、生产、售后,包
括法律、人力资源等部门,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个性化”工资。资源存折创造性地将经营的有效性和市
场订单的多样性结合起来,实行负债性的自主经营,不仅有利于经营成果的量化,而且也能促使员工开源
节流,为企业、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利润。日本能率协会的专家了解到海尔“资源存折”的创新后,十分惊
讶:“这种独创的集团一张财务报表变3 万张‘资源存折’的做法,是对传统管理理论的突破。” 


三工并存,动态转换


 这是一个立足于市场经济竞争的人才竞争的机制。所谓“三工并存,动态转换”,是指全体员工分为
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三种,分别享受不同的三工待遇(包括:工龄补贴、工种补贴、分房加分
等),并根据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进行动态转换,全厂分布。 

 按照“高质量的产品是高素质的人干出来的”理念,海尔集团广泛开展干部轮训、员工学习、竞争上
岗、点数工资、计效联酬、双向选择等旨在提高员工素质的措施,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在人的优化组
合中,优胜劣汰机制起了关键作用。 

 “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机制于1993 年7 月在海尔刚实行时,是真正引起轩然大波的一场改革,
在人人心里都引起了极大震动。这个制度比较有效地解决了“铁饭碗”问题,增强了员工的危机感和进取
精神,使企业不断激发出新的活力。在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用工制度中,对全部员工实行公开招聘、公
平竞争、择优聘用。 

 这是一个立足于市场经济竞争的人才竞争的机制。所谓“三工并存,动态转换”,是指全体员工分为
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三种,分别享受不同的三工待遇(包括:工龄补贴、工种补贴、分房加分
等),并根据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进行动态转换,全厂分布。 

 海尔有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业绩突出者进行三工“上”转,如果员工获得了省部级以上奖励,
或连续两次获市级奖励,或连续三次获厂级先进及表彰;或者及时发现质量或设备隐患,并积极采取补救
措施,为企业避免万元以上损失;或者挺身而出,揭发或抓获盗窃犯罪分子,挽回损失万元以上,那么试
用员工转为合格员工,合格员工转为优秀员工;反之,如果员工犯了错误或不符合条件的,则要进行三工
“下”转,由固定工转为合同工,或由合同工转为临时工。对于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连续两个月完不成任
务者,即使没有违章行为,也不能继续留任,要随时从现“工位”退下来,甚至退到劳务市场,内部待岗。
退到劳务市场的人员无论原先是何种工种,均下转为试用员工。试用员工必须在单位内部劳务市场培训3
个月方可重新上岗。同时,每月由各部门提报符合转换条件员工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填写《三工转换建


议表》,然后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审核和最后公布。在海尔集团内部,三工的比例保持在4∶5∶1,三工
动态转换与物质福利待遇相挂钩。 

 在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海尔也赋予这一制度许多温情的内容。比如,有10 年厂龄
的员工不在辞退之列;对确有困难和老弱病残者给予照顾等。 

 通过“三工转换”制度,员工的工作表现被及时加以肯定,解决了员工在短时期内得不到升迁、积极
性受到影响的问题。员工逐步培养起“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职业意识。另外,海尔内部
还采用竞争上岗制度,空缺的职务都在公告栏统一贴出来,任何员工都可以参加应聘。海尔建立了一套较
为完善的激励机制,包括责任激励、目标激励、荣誉激励、物质激励等,这对于处处感到压力的海尔员工
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理调节器,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其典型的转换历程往往是这样安排的: 

 首先到生产一线、市场一线等部门锻炼,为期一年,在这一年当中,员工都是试用员工。试用期一年
满后,由人力中心公布事业部所需人数及条件,本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岗位。如果经考核合格,则可以正
式定岗,同时转为合格员工。在合格员工的基础上,历时3 个月,如果为企业做出很大贡献,被评为标兵、
获希望奖等,可以由部门填写《三工转换建议表》,并交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审核。审核合格后,发给当
事人转换回音单,通知已转为优秀员工,并在当月兑换待遇。 

 一位中年师傅曾获得国家专利和省、部级奖励,经自己的努力成为优秀员工后不久,由于一时疏忽,
没将出口与内销冰箱的“跟单号”分开,致使冰箱重号而造成质量事故。于是,他被取消了优秀员工的称
号。后来,经过一年的努力,他又发明了一项“发泡注料嘴”和一种新型焊枪,获国家专利,才又恢复为
优秀员工。 

 任全晓原来是农民合同工,他从工人、班长一步步扎扎实实做起,终于成为海尔“赛马场”上的一匹
黑马,被聘为车间主任。 


 刚进海尔时,小任有的是力气。可当OEC、企业精神、合理化建议等新名词蹦进他脑子时,小任才知
道不但要埋头苦干做好工作,还要开动脑筋把工作干巧。于是,他学会了“动脑子”,提合理化建议,进
行小改小革,使冰箱壳体溢料指标下降了45%,确保了产品的精细化,于是不久以后,任全晓当上了冰箱
工厂壳体预装班班长。这时“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的理念已经深入他心中。他一方面用企业文化
鼓舞士气,一方面制定新的班组管理措施,提高生产效率,结果使日产量增长了120 台,当月就被评为优
秀员工。 

 任全晓由于工作绩效出色,被提升为车间主任。在1%的效率工程中,他带领部下绘制了发泡利用率
OEC 走势图,使发泡料利用率节节上升,为企业节约资金高达34 万元。他管辖的直线发泡甲班成为企业第
一个发泡免检班组。 

 任全晓讲完自己的故事再三强调:“是海尔的用人机制,给了我跃升的天地。” 

 在海尔,能干者为大,海尔集团的中高层管理者也是这样。海尔的几个本部长,当年都是背着行囊赤
手空拳来到海尔的,如今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滚动着十几亿元的资产。在海尔看来,企业不缺人才,人人都
是人才,关键是将每一个人所具备的最优秀的品质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为了把每个人的最为优秀的品质
和潜能充分开发出来,海尔人“变相马为赛马”,并且在全体员工高度认同的情况下,不断实践、提高。
在这里,人的竞争上升到了精神的竞争,企业只有使每个员工的心中装着事业,不断进取,才能始终立于
不败之地。 

从发工资到挣工资


 从企业发工资到员工挣利润,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企业和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