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吴军浪潮之巅 >

第15部分

吴军浪潮之巅-第15部分

小说: 吴军浪潮之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士纳、格罗夫、钱伯斯和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等人都在同场角逐,任何公司都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除了卡尔文,摩托罗拉的整个管理层也有责任,他们低估了摩尔定理的作用。虽然数字手机在一开始还比不上模拟手机,但这并不能说它要很长时间才能威胁模拟手机的地位。事实上,由于半导体技术按指数的速度发展,手机数字化比摩托罗拉高管们想象的时间表来得早得多,使得摩托罗拉几十年来积累的模拟技术变得无关紧要,市场的优势顿失。
本来,摩托罗拉是最有资格领导移动通信大潮的,很遗憾,它只踏上了一个浪尖就被木工厂出身的诺基亚超过了。

4。 铱星计划
    世界科技史上最了不起的、最可惜的、也许也是最失败的项目之一就是以摩托罗拉牵头的铱星计划。
    为了夺得对世界移动通信市场的主动权,并实现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无线手机通信,以摩托罗拉为首的美国一些公司在政府的帮助下,于1987年提出的新一代卫星移动通信星座系统。我们知道,当今的移动通信最终要通过通信卫星来传输信息,为了保证在任何时候卫星能够收发信号,卫星必须保持和地球的相对位置不变。所有的同步通信卫星都必须挂在离地球三万多公里高的赤道上空。同时在地面建立很多卫星基站来联络手机和卫星。如果一个地方没有基站,比如沙哈拉沙漠里,那么手机就没有信号,无法使用。铱星计划和传统的同步通信卫星系统不同,新的设计是由 77 颗低卫星组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卫星系统。每个卫星比同步通信卫星小得多,重量在 600…700 公斤左右,每颗卫星有三千多个信道,可以和手机直接通信(当然还要互相通信)。因此,它可以保证在地球任何地点实现移动通信。由于金属元素铱有 77 个电子,这项计划就被称为了铱星计划,虽然后来卫星的总数降到了 66 个。
    这是一个非常宏伟而超前的计划,它最大的技术特点是通过卫星与卫星之间的传输来实现全球通信,相当于把地面蜂窝移动系统搬到了天上。从技术讲,铱星系统是相当了不起的,它采用星际链路。在极地,66 颗卫星要汇成一个点,又要避免碰撞,难度很高。从管理上讲,它又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网, 呼叫、计费等管理是独立于各个国家通信网的。(这种独立计费再后来给它的运营带来很大麻烦。)低轨道卫星与目前使用的同步轨道卫星通信系统比较有两大优势:首先,因为轨道低,只有几百公里,信息损耗小,这样才可能实现手机到卫星的直接通信。我们现在的任何手机都不可能和三万公里以外的同步卫星直接通信;第二,由于不需要专门的地面基站,可以在地球上任何地点进行通信。1991 年摩托罗拉公司联合了好几家投资公司,正式启动了“铱星计划”。1996 年 ,第一颗铱星上天;1998 年整个系统顺利投入商业运营。美国历史上最懂科技的副总统戈尔第一个使用铱卫系统进行了通话。此前,铱星公司已经上市了,铱星公司的股票在短短的一年内大涨了四倍。铱星系统被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全球最佳产品之一。铱星计划开始了个人卫星通信的新时代。
    从技术角度看,铱星移动通信系统是非常成功的。这是真正的科技精品。我常常想,我们这些被称为高科技公司的互联网公司做到的东西和铱星系统相比,简直就像是玩具。铱星系统在研发中,有许多重大的技术发明。应该说整个铱星计划从确立、运筹和实施都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商业上,从投资的角度讲,它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这个项目投资高达五六十亿美元,每年的维护费又是几亿美元。除了摩托罗拉等公司提供的投资和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外,铱星公司还举债三十亿美元的债务,每月光是利息就达几千万。为了支付高额的费用,铱星公司只能将手机的价钱订在五千美元一付,每分钟的通话费定在每分钟三美元。这样,铱星公司的用户群就大大减小。直到去年,它才有二十万用户,还不及苹果iPhone一个月发展的用户多。
    铱星系统投入商业运行不到一年,1999 年 8 月 13 日铱星公司就向纽约联邦法院提出了破产保护。半年后的 2000 年 3 月 18 日,铱星公司正式破产。铱星成了美丽的流星。66 颗卫星在天上自己飞了几年,终于于 2001 年被一家私募基金公司(Private Equity)以两千五百万美元的低价买下。不到铱星整个投资是六十亿美元的 1% 。作为一个与摩托罗拉无关的私营公司,铱星居然起死回生,去年实现近三亿美元的营业额和五千万的利润。(注:这里的利润是按美国会计结算方式计算出来的,盈利并不代表现金流是正数。)
    铱星计划是通信史上一个流星,一个美丽的故事(A Beautiful Story)。摩托罗拉公司很聪明地利用其技术优势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该计划一出炉就引起世人的广泛注目,也赢得了风险投资家的青睐。摩托罗拉为此自己拿出了十亿美元,同时钓鱼似的从投资公司有拿到近五十亿美元,从而大大降低了自己的风险。但是,在商业运作上,摩托罗拉做得很不成功。首先,市场分析现在看来就有问题,成本过高导致用户数量不可能达到预计的盈利所必需的规模。而成本过高的原因又是技术选择的失误造成的。摩托罗拉长期以来都是一个了不起的技术公司,它长于技术,但是过分相信技术的作用。铱星计划在技术上是无与伦比的,但是,过于超前市场的技术不仅导致成本过高,而且维护费用也是巨大的。另外,引入风投本身的弊端在项目的后期凸显出来,那就是投资者为了收回投资,过早将铱星系统投入商用,当时这个系统通话的可靠性和清晰度很差,数据传输速率也仅有 2。4Kps ,因此除了打电话没法做任何事,这使得潜在的用户大失所望。概况来讲,就是铱星计划太超前了,它开业的前两个季度,在全球只有一万个用户,而当初市场的分析去乐观地预计,仅在中国就能有这个数的十倍。在后期商业运作上。铱星公司问题很多,最终导致银行停止贷款、部分股东撤回投资,并导致公司在股市上停盘的致命打击。

5。 全线溃败
    铱星计划对摩托罗拉的打击远不止十亿美元。在摩托罗拉启动铱星计划时,GSM 还没有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美国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还吃不准技术上更好的 CDMA 是否会很快替代掉 GSM 。但是,摩托罗拉由于把精力分散到了铱星上,不仅失去了和诺基亚竞争的最佳时机,而且还把一些市场丢给了三星、LG 等更新的电子公司。
    当然,仅仅这一次失败、甚至在整个手机领域的失败还不至于把世界第一的无线通信公司搞垮。但是,摩托罗拉几乎同时在所有的战线上全面崩溃,便一下跌入了谷底。
    在计算机处理器业务上,摩托罗拉经过多年的努力,还是最终败给了英特尔。摩托罗拉和英特尔之争在前面已经提到,我们就不再赘述了。值得强调的是,从一开始直到几年前摩托罗拉把它的半导体业务卖掉,摩托罗拉在处理器技术和产品性能上从来没有输给过英特尔,但是在商业竞争中,光有技术显然是不行的。
    在数字信号处理器上,摩托罗拉最终没有竞争过老对手德州仪器。如果说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大脑,数字信号处理器则是我们今天手机、数字电视等产品的大脑。它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谈到数字信号处理器,业界的人都会首先想到德州仪器公司(TI)。德州仪器公司历史和摩托罗拉差不多长,经历也类似,从给军方提供无线电产品起家。八十年代初,即 AT&T 之后,TI 和摩托罗拉几乎同时推出了自己的 DSP ,TSM320 系列和 M56000 系列。德州仪器的第一代 TSM320C2X 是十六位定点处理器,在精度上略显不足,由于是定点处理器,所有的浮点计算要由编程人员改为定点实现,使用也不是很方便。摩托罗拉的 M56000 系列一开始就是 24 位,精度对于当时的应用绰绰有余,应该讲性能在 TI 产品之上。但是,学过计算机编程的人可能都知道,这种不伦不类的 24 位处理方式使用起来会很别扭。很快德州仪器推出了三十二位的 TSM320C3X 系列,虽然价钱较摩托罗拉的 DSP 贵,但是由于在 32 位处理器上开发产品容易,因此大家还是喜欢用 TI 的 DSP 。由于摩尔定理的作用,摩托罗拉 M56000 在价格上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而它在开发成本上的劣势渐渐显示出来,在 DSP 上,它与 TI 的差距一天天拉大。我至今搞不懂为什么摩托罗拉要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 24 位 DSP 。也许是它考虑到客户购买的成本,但却忽视了客户使用的方便性。说得重一点,摩托罗拉低估了摩尔定理的作用,过分看重制造成本而忽视了开发成本:前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后者则增加,因此它的产品从发展的角度看略逊于 TI 。另外提一句,摩托罗拉的中央处理器 68K 系列中早期的产品也是这种不伦不类的 24 位总线。
    随着半导体的集成度的提高,TI 等公司将手机外围电路的芯片和 DSP 集成在一起,现在的手机主要芯片只剩下一个。TI 很像计算机领域的英特尔公司,它自己不做手机,而是向许许多多手机厂商提供核心芯片,它通过其领先的 DSP 技术,牢牢站住了世界中高端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摩托罗拉的战线则拉得很长,从手机芯片到手机整机一条龙。如果内部合作的好,这种做法成本固然低。但是,加尔文不是通用电气的韦尔奇,没有能力整合这么大的公司,其芯片部门和整机部门像两个单独的公司,没有足够的沟通,反而使得产品开发周期变长。摩托罗拉和德州仪器在手机芯片上的差距是渐渐拉开的,就如同它和英特尔在处理器上的竞争是慢慢失败的一样。但是,当这种差距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可能逆转了。到 2004 年,加尔文下台时,其半导体部门被迫分离出去单独上市,就是现在的 Freescale 。后来 Freescale 的业绩依然不佳,只好被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买了去,这当然是后话了。
    摩托罗拉长期以来形成了高工资,高福利的大锅饭,员工干好干坏差别不大。摩托罗拉的本意是想避免员工之间不必要的攀比,每个人都有一个宽松自在的环境安心工作。这是四五十年前大公司吸引人才的方式,欧洲公司至今还采用这种办法。但是这不太适合喜欢冒险的美国人。八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的科技公司为了调动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很多采用的股票期权制(我们以后再仔细介绍)。而摩托罗拉公司很晚都没有采用这种福利,直到今天,摩托罗拉公司给员工的期权依然数量很少。这不能不说是受摩托罗拉的传统管理方式所限。因此,很多人把摩托罗拉看成一个去养老的公司而不是一个创业的公司。
    摩托罗拉另一个问题是管理混乱,内斗多。虽然这是上市大公司的通病,但摩托罗拉在同行业公司中问题更严重些。大公司在竞争中,不需要做到十全十美,只要比对手好一点点就行了,而摩托罗拉却恰恰比英特尔和TI差了一点。时间一长,就露出了败相。

6。 回天乏力
    2001 年美国网络泡沫破裂,科技股 Nasdaq 崩盘,这对本来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摩托罗拉更是雪上加霜,它的股票从 2000 年的 50 多美元跌到 2003 年的不足 8 美元。(注释:2000 年摩托罗拉有一次 1:2 的分股,分股前的股价超过 100 美元。)2003 年 9 月,摩托罗拉创始人保罗?加尔文的孙子克里斯托弗?加尔文不得不离开摩托罗拉董事长的职位,摩托罗拉从此结束了家族企业的的历史。
    像惠普那样换一个 CEO 就能翻盘的事不是总能发生的。加尔文的继任者 Zander 可没有惠普新 CEO 赫德的本事和运气,虽然他上任时提出夺回手机占有率的口号。和跨国公司大多数受命危难的继任者一样,Zander 上台后进行了公司重组,大规模裁员,公司的利润保住了,股价也上来了。同时,他把半导体部门分出去上市,专心于手机业务。但是,在管理公司方面,他并没有显示出过人的本领。办事效率依然不高、内斗明显,产品开发速度上居然赶不上后来居上的三星公司。三星每几个月就能推出一款手机,而摩托罗拉半年都不能定义清楚一款新的手机。不仅如此,摩托罗拉每成功上市一款手机,就有更多款的手机半途而废。因此,摩托罗拉手机的设计成本极高。
    摩托罗拉至今都看不起三星和诺基亚不重视核心技术、只在外型和功能上搞花架子的做法。摩托罗拉一直认为技术和质量是产品的关键,因此我说它是 IT 业的一个贵族。这当然没有错,但是远不够。今天,至少在手机行业,各个公司产品在硬件技术上差不到哪去,设计一款手机的硬件和当年在中关村攒一台 PC 一样容易。现在的手机里面没有几个芯片,而且核心的只有一个,只要到 TI 去买就可以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有无数手机品牌的原因。)因此手机的质量都不是唯一决定市场的因素。另一方面,今天所有手机的质量比二十年前都有很大的提高,今天质量差的手机也比二十年前质量好的手机质量更好,也就是说质量差的手机也凑合能用。要想在今天的手机市场上(尤其是在亚洲)站稳脚,功能、外观的设计和质量及技术含量同样重要,商业和市场的开拓更是不可偏废,在这些方面,摩托罗拉和后进入手机市场的公司几乎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摩托罗拉早在七、八年前就看到统一手机操作系统平台的重要性。十年前,摩托罗拉和所有手机厂家的每一款手机都有自己独特的硬件和软件,开发工作重复性很高,手机应用程序之间也互不兼容。摩托罗拉试图打造一个通用的操作系统作为它今后手机开发的统一的平台。这个想法本来不错,但是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