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有可能变为中日之间最大规模的作战。当然了,作战规模大了,日军的投
入和消耗也会正比地增加,只要在最后阶段把握住时机,撤出主力就是成功。
这一点不难做到,战场那么辽阔,地形如此复杂,日本人想围也围不住。
会场上将领们接二连三的发言,气氛非常热烈,陈诚却什么也未听进去,
直到身边的郭忏碰碰他,提醒道:“陈长官,大家都说过了,你看要不要讲
点什么?”陈诚方才醒悟过来。他扫视一眼趋于平静的会场,抓过一支铅笔
列了一个名单,而后宣布“作战方案重新研究,郭忏、刘云翰、郭汝瑰留下,
参加制定新的计划。散会!”
事隔不久,军事委员会下发了蒋介石批准的《对武汉附近作战之意见》,
内称:
“武汉已成为我抗战之政治经济及资惊之中枢,故其得失关系甚巨。唯
武汉三镇不易守,而武汉近郊尤以江北方面之无险可守尽人皆知,更以中隔
大江外杂湖沼,尤非久战之地,故欲确保武汉,则应战于武汉之远方,守武
汉而不战于武汉是为上策。否则据三镇而守,于近郊而战,则武汉之重要性
已失所保者,仅一片焦土而已,且受敌之围,势如瓮中之鳖。。”
“守武汉而战于武汉,当战于武汉之远方”,德国顾问团的成员为这个
颇具有东方色彩的方针大费了一番脑筋,末了还是似懂非懂不大服气,可是
参战的中国将领们直到几十年后仍对此津津乐道。曾任第9战区第1兵团少
将高参的赵子立高度评价了这一战略决策:
“武汉会战,我军处于内线作战,日军处于外线作战。内外两军作战的
利害,根据双方的实力和地势有一个变换线,在此线外作战,日军兵力分散,
我军行动自由;反之,在此线内作战,日军兵力密集,我军行动局促。综观
武汉会战,我军不在武汉内围、弹丸之地作困兽之斗,而在武汉外围的广阔
天地进行灵活、坚强的作战,予日军以重创,作战逾四个多月,竟无一个整
师被歼灭,这都是由于统帅部正确的战略决策而来的。”
思路变了,部署相应也要调整。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所辖的几十个帅陆续
奉命调往外围,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陕西、河南等地的部队源源开赴
武汉地区,军委会在加强江北大别山区第五战区的同时,又下令成立以陈诚
为总司令的第9战区,负责江南外围的作战。参加会战的部队由30多个师剧
增至124个师,加上海空军,兵力总数达到100万人。
蒋介石拉开了架势,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迫在眉睫。
谁丢掉了马垱
6 月的夜晚,江风习习,拂去了白昼炙人的热气。长江江防要塞守备司
令部所属的第二总队队长鲍长义伫立在长山阵地上,心情忧郁。
他的部队原属海军第3舰队,驻扎在青岛,抗战初期将舰船沉在青岛的
海湾堵塞通道,人员和武器进入长江流域,组成江防要塞的守备部队,成了
货真价实的海军陆战队。傍晚时分,马垱要塞司令王锡焘通知说,安庆已于
日前(6月13日)失守。
安庆的陷落意味着武汉会战的战幕已经拉开,日军陆海军将利用安庆机
场和港口充当兵力集结地。毫无疑问,日军下一步将溯江直扑马挡,而鲍队
长负责的长山阵地又会首当其冲,对马垱要塞的对江防御方面,鲍长义还是
有把握的,他手下的海军官兵熟识对水面活动舰船的射击,再加上狭窄的江
面上敷设了那么多水雷和堵塞船,日军舰艇难于机动,只会成为要塞炮兵的
靶标。进驻要塞阵地之初,长江堵塞委员会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向鲍长义详细
介绍了江面的堵塞情况。
马垱位于彭泽县境内,距九江80里,横踞江滨,此处江面非常狭窄,江
中流沙经长年冲积形成沙洲,把江水一分为二。沙洲北面水道早已淤塞不通,
南面水道从马挡要塞的炮口下流过,成为长江流经此处的唯一孔道。江面最
窄处不足一里,水流湍急,平时船只通过此处都必须备加小心。
南京陷落后,军事委员会成立了长江堵塞委员会,负责江上各要点的阻
塞工程,马垱天堑也成了阻塞的要点地段。几个月来,近千名民工为避免日
军飞机轰炸,白天休息、夜晚施工。每当暮色降临的时候,江面上灯火齐明,
映照了周围10 余里,征集来的各式船只上行下驶,从各地运来种种阻塞材
料。
经过两次大的工程,完成了上中下三层阻塞线,江面被完全封门,只在
南岸留下可通一只船的缺口。最上面一层是用三北轮船公司的几艘大型铁驳
轮,内装乱石拌水泥凝固,然后,凿穿沉在中层之上,船面上用水泥凝固的
大型铁锚和巨石隐没在水下一二公尺,形成为人工暗礁,阻塞线前后左右或
浮或沉,布满了各种水雷。
面对这样一条阻塞线,鲍长义自然不会担心来自江面的攻击,他甚至巴
不得日军舰艇贸然沿江上溯,好让要塞的大炮发挥自己的威力。可是日本人
恐怕不会如此莽撞。最近一个时期日军飞机频繁飞临马垱上空,有时就像燕
子般地掠水而过,显然是在侦察水面的阻塞情况,还常常用机枪扫射江面上
若隐若现的水雷。被击中的水雷爆炸激起的水柱有十几米高,煞是壮观。
既然发现了此处江面的凶险,日本人一定会另择它途攻打要塞,鲍长义
想起陆地方面的情况,不禁忧心忡忡。下午王锡焘还告诉他,日军攻占安庆
的部队是波田旅团和一部分海军陆战队,选择的登陆点是在安庆下游约20
公里的地方。这就是说,马垱要塞的真正危险很可能来自陆上。
鲍长义呆不住了,他紧紧被江风吹开的军衣,疾步回到指挥所,要通了
前方香口阵地的陆军第313
团指挥所的电话:
“找你们团长。”
“团长不在,去军部参加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去了。”
鲍长义想起来了,几天以前第16
军军长李韫珩就把马垱、彭泽一带的保
长和排长以上军官召集起来,办了个什么“抗日军政大学”,还叫鲍长义也
派人参加学习。经申辩后才勉强同意第二总队人员可以不参加。“都什么时
候了,还他妈装腔作势,沽名钓誉。”鲍长义愤愤地骂道,无可奈何地放下
电话。但愿日军不要在这个时候进攻,鲍长义暗自在心里祈祷。他未料到日
军在第二天就开始攻击马垱要塞。
第二天是
6
月15
日,马垱要塞笼罩在一片烟雨迷茫之中,密密的雨滴落
在江面上,还未激起波纹就被浑浊的江水裹挟而去。日本海军第
3
舰队第11
战队所属的“神州丸”舰长有马正文海军大佐竭力想透过雨雾看情前方的航
道,可10
多米以外就什么也看不清了。有马正文本想借助恶劣天气的掩护实
施扫雷作业,以避免岸上中国要塞炮兵的威胁。这一点倒是如愿了。中国炮
兵除了听见浑沌的轮机声外,根本无法确定“神州丸”的准确位置,可是有
马正文自己也陷入看不清的水雷阵中,不敢乱动。
“熄火停机、扫雷组分乘小艇实行作业。”有马正文发出了命令。
过了一会儿,“神州丸”的前方传来几声巨大的爆炸声,有马正文摘不
清是自己的水兵引爆了水雷,还是水雷炸沉了扫雷艇,只能凝神屏息地倾听
着江面上是否传来小型发动机的声音,以此确定扫雷水兵的安危。
岸上的要塞炮兵开炮了,他们并不奢望能击中日军的舰艇,毕竟什么也
看不见,只能听声响,哪有水雷爆炸声或轮机声就往哪打。目标虽不明确,
但目的却很明确,用炮火干扰日军的扫雷行动。
以后连续几天,日军改变了战术,变隐蔽扫雷为强行扫雷,以求尽快开
通航道。凡是天暗的日子,日本海军航空兵第二联合战队的飞机
3
架一组或
6
架一组不间断地空袭马垱要塞的步兵和炮兵阵地。第11
战队也派出几艘大
舰连同几十艘各式小艇浩浩荡荡驶近马垱炮兵阵地几公里外的江面,用大口
径舰炮压制中国炮乓,掩护小艇四下扫雷,其他小口径火炮和机关枪则向江
面普遍扫射,以火力击爆水雷。整段的江面犹如开了锅似的噼噼叭叭,空中
双方的炮弹发出尖利的啸声,把死亡带给对方。
江上打得一塌糊涂,马垱湖口要塞司令部所在地却在举行“抗日军政大
学”结业典礼。第16
军各部上尉以上的主官好久没能齐聚一堂了,相见自然
甚欢,而且,李韫珩军长的请柬上还特别注明,典礼过后将举行大型聚餐。
“李军长,长山阵地鲍总队长电话,说长山前方香口镇上发现日军登陆
部队。”一名参谋悄悄走到已在主席台上的李韫珩身旁,悄声报告。
“庸人自扰,这帮海军人员没打过仗,一点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再来
电话,就说我不在。”李韫珩根本不相信日军会在这个时候登陆。
直到下午会餐结束,鲍长义又一次汇报敌情时,李韫珩才接过电话,一
边打着饱嗝一边回答:
“我的部队在最前边,你们慌什么?”
“香山、香山早被敌人占领了,我们阵地从上午开始就遭到攻击,人死
了一半,还说我们没有与敌人接触。现在香山上的炮兵正在向我们射击,这
难道是你的炮兵吗?鲍长义急了,口气渐渐不恭敬了。鲍长义早就窝了一肚
子火,日军选择24
日登陆绝非偶然,一定是得到了李韫珩举行结业典礼的情
报。可是,鲍长义还不能发火,李韫珩不仅是他的上司,而且掌握着增派援
兵的权力。
“这样吧,我从后边抽部队尽快支援你们。”李韫珩说完挂上了电话。
24
日战斗一天,援军没有到来。25
日又打了一天,援军还是不见踪影。
长山的要塞阵地在日军舰炮和航空兵的反复轰炸下破完全摧垮。2000
余人的
守军包括轻伤者在内仅剩下不足一半,炮兵们由于炮弹用尽也只好抓起步枪
应战。
26
日中午,日军波田旅团突入阵地数处。守军再也没有力量恢复阵地,
只好退向马垱要塞,骄悍的波田旅团衔尾猛追,继续猛攻仅有不足千人的马
垱守军。马垱要塞的构筑重点是针对江面方面,对来自陆地的攻击原来是交
给第16
军的部队防范的,可第16
军的增援部队在哪里?
6
月26
日马垱陷落,
6
月29
日彭泽陷落,
7
月
4
日湖口陷落。一连串的
坏消息震动了武汉。花那么大精力修筑的要塞才顶了几天就完蛋了。照这么
下去,武汉会战还怎么打?尤其使人恼火的是,从安庆一路西进直下湖口的
日军主力竟然只有一个旅团。虽说日军拥有强大的海空优势,可也不应该让
日本人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不行,乱世用重典,必须严究责任,该杀就杀,借一两颗败军之将的人
头警戒三军。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决心一下,即层层查究。
查到第16
军,该军第167
师师长薛蔚英自知难逃一死。马垱之战危急之
时,薛蔚英曾接到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的直接电话命令。白副总长的命令明确
得无空子可钻:“你部即刻自彭泽驻地出发驰援马垱方面,30
公里路程限15
个小时赶到,所有部队一律沿彭泽至马垱的公路开进,如遇敌机袭扰等意外
情况,不许滞留。记住,救兵如救火。”
薛蔚英电话上答应得一个劲的,可并不急于行动。他一个电话又挂到军
部。李韫珩的命令也很明确,要167
师避开公路,经崎岖的羊肠小道增援马
垱。薛蔚英跟军长多年,当然明白这是要他保存实力,出于这种心理,直线
30
多公里的路程,第167
师在丘陵山间竟绕了三天!等他们姗姗抵近马垱附
近时,阵地已经失守,而薛蔚英甚至连反击的念头都没动一下,一道命令就
全师折返。
若干天后,武昌阅马场附近的看守所里,薛蔚英独自向壁。门上铁锁一
阵乱响,军法执行总监部的一名军法官带着几名宪兵跨了进来。薛蔚英转过
身来,向沉默的军法官问道:
“现在就要执行?”得到肯定后,薛蔚英声嘶力竭地大喊大叫:
“我是执行上级命令!我冤枉!”
“连白副总长的命令你都敢阳奉阴违,连马垱如此重要的关口你都不放
在心上,你这是自寻死路!”军法官一挥手,宪兵拖起薛蔚英就走。
薛蔚英被枪毙了,李韫珩也被撤职查办,这是武汉会战中受到惩办的第
一批将领,很难说它是否起到了警戒后人的作用,不过在以后的作战中,中
国军队的表现使日军尝尽了苦头。
第二章南浔线上鏖战急
冈村宁次来了
安庆至湖口间的溯江作战在日本攻占武汉的计划中,仅仅是序战,目的
在于为日军大部队前出至集结地域开辟长江通道,并保证大部队的江上运输
线。
至于第二阶段的任务,华中派遣军认为:为全面进攻武汉,江南日军必
须首先占领一个交通便利、宜于大部队集结展开的地域;从地形上看,最理
想的集结地就是鄱阳湖以西、南浔铁路一带。占领了这个地区,既可利用南
浔铁路机动部队,亦可经过铁路和鄱阳湖水路提供充分的补给,而且九江,
瑞昌、德安乃至南昌等城市也便于大部队集中。此外,部队集结在这一带,
背后有鄱阳湖自然掩护,可免除后顾之忧。
为此,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于7月15日发布了代号力“中支作
命军第一号”的命令,其中关于第11军下一阶段的任务为:
“应攻占黄梅及九江附近,其次在长江右岸(即南岸——作者注)占领
瑞昌、德安一线,然后将部队集中,准备以后向汉口及其南面地区的作战。
应根据需要,准备一部兵力成功地攻占南昌。”
对中国方面来讲,南浔线地区也是势所必争的阵地,若将这地区控制于
自己手中,既可以迫使日军无法从容集结,破坏其下一阶段进攻武汉的计划,
又可以形成腰击长江之势,威胁日军溯江部队的侧翼。
有鉴于此,中日双方从7月23日九江攻防战打响时起至10月底中国军
队撤离德安时止,在南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