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 >

第69部分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69部分

小说: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派往龙陵和平戛方面解围。

日军主力转至南线后,北战场马上陷于危机。远征军第20 
集团军各部乘
机猛烈进攻,
6 
月16 
日再克桥头、马面关,20 
日分别攻占瓦甸和江苴街,接
着挥师迫击,将北线日军全部赶过龙川江以西,第20 
集团军收复失地约7000
平方公里。

远征军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收复龙陵、腾冲和松山了。


第六章战龙陵一波三折

龙陵县城位于滇缅路芒市与腊勐之间,滇缅公路从城中穿过。出城向东
不远,公路分为两条,一条直通北面100 
公里处的腾冲,一条通向东面80
公里处的腊勐,两条公路交汇点上是东山。处于山中平地的龙陵四周山峦起
伏,日军的外围阵地就建在这些山头上。

6 
月上旬,远征军第11 
集团军主力第71 
军的
3 
个师沿滇缅公路正面向
西进攻。第71 
军除以新28 
师围攻腊勐以外,将第87、第88 
师全部用于龙
陵方面。

第11 
集团军对龙陵的进攻采取围三阙一的战术,北面攻击由第87 
师实
施,东面和南面由第88 
师负责,对龙陵以西通往芒市的公路没有派部队切
断。第11 
集团军原想速战速决,在日军主力回授之前,三面猛攻,压迫日军
向西面的芒市逃窜,一鼓作气拿下龙陵。

然而,对日军第56 
师团来讲,尤陵是必守的枢纽要冲,一旦失陷,北面
的腾冲与东面的腊勐日军将被彻底孤立,西面第56 
师团司令部所在的芒市也
将裸露在远征军面前。因此,第56 
师团压根儿就没有让龙陵守备队撤退的意
图。

第11 
集团军留下的西面通道,只能给日军增援龙陵提供便利。当然,第
11 
集团军想速决,也有其理由,一是龙陵相对空虚;二是背后的腊勐附近的
松山仍在日军手中,无法利用公路运送充足的补给。于是,第71 
军两个师甫
抵龙陵,即对外围日军山地阵地展开猛攻。

6 

9 
日,第88 
师拿下公路交汇处的东山要点。10 
日,两个师的部队逐
个山头地驱逐日军,全部占领了龙陵外围山地阵地,将日军压进龙陵复廓阵
地。当天夜晚,配属给第56 
师团的第
2 
师团藤本大队约千余日军,经西面通
道进入龙陵增援,暂时稳住了战线。12 
日一整天,第71 
军各部再次总攻,
连续激战10 
多个小时之后,占领了九山,日军复廓阵地全线动摇。但是,由
于人员伤亡和弹药补给问题,入夜,第71 
军停止了攻击。

影响第71 
军连续进攻的最大困难是弹药补给难以为继。龙陵日军守备部
队在人数上少于第71 
军,但阵地设施已经营了一年多,无论外围阵地还是复
廓阵地,全部用直径30 
厘米以上的原木和钢材覆盖,上面再堆上1。5 
至2
米厚的土层,大口径炮弹即便直接命中也难以摧毁这些地下和半地下的阵
地。日军凭借星罗棋市的阵地网死守不退,虽然是二三个人据守的小山头地
堡,不将其全部击毙就无法进展。有时,中国部队已经攻进日军阵地纵深了,
残留在后面的孤立的日军仍龟缩在地下堡垒里,运用侧射火力不断杀伤中国
部队。对这些坚固的阵地,第71 
军只能借助炮火逐一摧毁,弹药消耗大得惊
人。

龙陵前线大部队鏖战激烈,然而,从怒江通往龙陵的公路却迟迟难以打
通。新28 
师虽然收复了腊勐街,但日军守备队退往附近的松山高地凭险而
战,始终控制着高地四周的盘山公路。怒江东岸的弹药物资堆积如山,汽车
运输部队也在待机,可公路不通又有什么办法。连日来,远征军长官部集中
了近千头骡马,通过险阻的山地和密林,昼夜不断地向近百公里外的龙陵前
线运输弹药。只要天气允许,中美空军也抓住机会进行空投,仅
9 
日一天,
就用降落伞空投了400 
多箱炮弹。尽管如此,前线的弹药,尤其是炮弹仍然
极度缺乏,第71 
军部队不得已,只好采用人海战术,用血肉之躯一波接一波


地猛攻,官兵死伤非常惨重。

6 
月12 
日晚,第71 
军暂停攻击,13、14 
日两天也未发起大的进攻,部
队在积蓄弹药,重新部署。

15 
日拂晓,第71 
军再次全面总攻。由于炮弹不足,炮火准备仅集中在
龙陵东北方。上午10 
时许,经过几次反复的波浪攻击,部队终于夺取了复廓
阵地一角,突入城区,开始了逐街逐屋的惨烈的巷战。

日军守备队困兽犹斗,野战医院的军医们、野战仓库的军属们统统拿起
手榴弹,参加巷战。

临近日暮,中国部队一部突入城区中心,占领了日军野战医院。日军守
备队长藤木隆太郎大尉的身边仅剩下几十个人了,其他数千名守备队官兵几
天来死伤大半,剩下的近千人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分处城内各点进行最后的
战斗。藤木大尉听着到处爆响的枪声和喊杀声,万念俱灰。他把身边的所有
人员全部撒出去,自己给第56 
师团长松山中将发出了最后的报告:

“职自第
2 
师团属内归属中将阁下指挥以来,奉命驰援龙陵守军。10 

突入龙陵与守军会合,经连日激战,屡挫敌军锋芒。然而,部属伤亡太大,
职所率千名官兵已所剩无几,原龙陵守军连后方人员和家属也尽数挥就上
阵。眼下敌军已攻入城内,到处都在混战,职身边仅有数十人而已,与其他
部队完全失去联系。守备队命数已尽,惟剩玉碎一途,不胜遗憾。”

藤木大尉绝望之际,夜空中突然升起几颗信号弹,随即,激烈的枪炮声
渐渐稀疏。第71 
军部队再次力竭,与日军脱离接触,从而夫去了当晚彻底消
灭日军的宝贵时机。

第二天清晨,大雾浓重,来自腾冲的日军第113 
联队主力及配属部队全
部赶抵龙陵西北面的山地外围。听着龙陵方面的隆隆炮声,松井秀治大佐不
顾手下官兵连日冒雨强行军的疲惫,来一批部队就投入战场一批。

背侧遭到突击的第87 
师急忙调整部署,把大部兵力从龙陵城调往北面山
地,力求拒止日军援军的进攻。但是,已在连续攻坚战中大伤元气的部队经
不住日军新锐之师的猛攻,山头阵地一个接一个地失落敌军之手。16 
日当
天,第87 
师部队向尤陵城方向后退了
5 
公里。

入夜,第87 
师师长张绍勋少将看着帐篷外再度滂沱的大雨,心绪不宁。
城内日军负隅死守,外围日军猛攻不已,师部手中已没有一兵一卒的预备队
了。再这样下去,部队有可能被内外之敌压迫在龙陵城下消灭。“撤退?”
张绍勋拼命抑制自己不去想这两个字。渡江以来,他反复激励部队进攻、进
攻、再进攻,从未想过撤退。可眼前的现实又逼得他不得不考虑撤退之事,
而且必须尽快决断。张绍勋虽然意识到应该撤了,但他仍不甘心,因为这意
味着即将到手的战果会化为乌有。此外,他还不能不顾虑责任问题。心存侥
幸的张绍勋要通了第88 
师师部的电话。

“胡师长吗?”话音刚落,对方胡家骥少将的询问连珠般地传了过来:
“张师长,第87 
师能不能再加一把劲用于攻城?我部
3 
个团已全部投入战
斗,目前已无兵可派。城内日军已是强弩之末,你老兄再踩一脚就会大功告
成。什么今晚能不能解决战斗?那就全看你老兄的了。。。”

张绍勋越听越黯然,连向对方通报自己当前的危急情况的心思都没有
了。“强弩之末?到底谁是强弩之末。”张师长原设想只要第88 
师能负责迅
速消灭城内日军,自己就把攻城的第87 
师的部队全部用于阻击北面增援之
敌,待第88 
师结束龙陵城内的战斗后,两个师再合力反击来援之敌。可胡师


长的一番话使他信心全无,同时也坚定了一直犹豫不定的撤退决心,尽管眼
前不断浮现出蒋委员长震怒的面孔。

夜深了,松井秀治大佐立于腾冲一龙陵公路边的一个山头上,透过濛濛
雨幕遥视龙陵方向,不远处的几个山头上曳光弹和手榴弹爆炸的光亮像闪电
一样划破夜空,再往南边看,谷地中闪烁着无数灯火,正在向东南方向移动。
过了一会儿,第一线纷纷报告,中国军队似有撤退迹象。

松井大佐不敢妄动,美械装备的远征军已远非昔日的中国军队可比,对
这样的敌人必须慎之又慎,更何况自己手下的官兵自
5 
月中旬开战以来,几
乎没有一天不在东奔西杀。好容易等到天亮,松并确证第87 
师已向东南方撤
退之后,才下令部队不要阻拦东撤的中国军队,而是绕经西北地带进入了龙
陵。

第71 
军军长钟彬中将眼见各路增援日军己纷纷赶到龙陵,第87 
师已经
先行撤退,于是只好下令第88 
师也向东撤退。第一次围攻龙陵的作战遂告失
败。

首战龙陵受挫,蒋介石极为震怒,发电报给卫立煌,要他迅即将作战不
力的将领名单上报。第87 
师师长张绍勋得知后备感惶恐,同时也觉得“无颜
见江东父老”。他思前想后,决心自杀,于是修遗书三封,一封致集团军总
司令宋希濂中将,表达了自己擅自撤退,累及全军的愧疚之情;一封致全师
将士,勉励他们不为一时挫折而颓丧,继续奋勇杀敌,洗雪第87 
师的耻辱;
一封留给妻儿,安排后事。写完遗书后,张绍勋换上整洁的军装,从容地举
枪自戕,幸好警卫人员抢救得快,张师长免于一死。

蒋介石的严厉查究和张绍勋的自杀,对远征军全军都是一个震动。此后,
全军官兵,尤其是各级指挥官不敢稍有懈怠,作战意志更加顽强。

九陵解围之后,松山祐三中将来劲了,企图乘胜掩杀,消灭第71 
军主力,
而后直出腊勐,救出松山守备队,将南线远征军赶回怒江以东。

6 
月20 
日,松山中将把师团前进指挥所从芒市进至龙陵,并命令松井联
队全部,在师团炮兵和装甲兵一部支援下,沿滇缅公路向镇安街追击。松井
大佐提出异议,认为第71 
军主力己在镇安街附近的黄草坝一线高地稳住了阵
脚,不若等待各路兵力到来,进行充分准备之后,再行发动全面攻势,如此
则胜算较大。无奈松山师团长执意认定,必须乘中国军队立足未稳之际,以
猛烈地追击一举击溃之。

松井联队于
6 
月21 
日开始向黄草坝方向追击,一路遇到第71 
军第87
师部队的有力阻击,至23 
日,松井联队在黄草坝西南方受到第87 
师的连续
反击,无法继续推进,只好向师团司令部紧急求援。

松山中将意识到追击掩杀己不可能,只好命令松井大佐暂缓进攻,待师
团各部抵达后,再发起全线进攻。

23 
日深夜,配属松山中将指挥的第18 
师团第114 
联队一部赶抵战场;
24 
日晚,第53 
师团搜索联队及该师团第119 
联队一部,在奥仲寿藏中佐率
领下进入第一线。此外,第56 
师团的宫原部队及第
2 
师团的藤木部队也到达
了前线。这样一来,松山中将手下汇聚了第56 
师团主力和第18,第53、第
2 
师团各一部,再加上炮兵和装甲兵,用于第一线冲锋陷阵的战斗人员就达

1。5 
万人左右。
松山中将把这些兵力集中用于公路正面的第87 
师的黄草坝一线,仅以藤
木和宫原两支部队,约3000 
多人佯攻黄草坝以南的第88 
师阵地。


6 
月25 
日黎明,日军各部队利用浓雾掩护,开始对黄草坝以西的第87
师阵地全线猛攻。25 
日一个昼夜、26 
日又一个昼夜,双方在公路两侧的高地
上反复冲杀,一直不断。松井大佐在第一线亲自调兵遣将,往往一个大队还
在向上攻击的时候,另一个大队已经在山脚下展开了攻击队形。一俟前一波
攻击失利,第
2 
个攻击波马上又涌了上去。日军企图用这种连续不断的冲击
波冲垮中国守军。

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上将密切关注着第71 
军的战况,严厉命令第11
集团军司令官宋希濂中将,必须在黄草坝正面击破日军,至少也要确保黄草
坝一带阵地不失,第一线部队若有怯战后退者,无论士兵还是军官,一律就
地正法。

宋希濂则组织了集团军执法队,分别布置在公路沿线和各山间隘路口,
执法队头戴钢盔,清一色汤姆式冲锋枪,杀气腾腾,令人望而生畏。第71
军军长钟彬中将把卫立煌的命令和集团军执法队的布署晓谕全军,同时指示
第87 
师各部,不可消极地蹲在工事里单纯防御,要组织部队连续逆袭。第一
线部队越打越精,充分发挥了美械装备的优势。当日军攻击部队在山脚集结,
准备展开时,山上的各种口径的迫击炮弹纷纷吊往敌群。当日军成散兵线爬
至山腹时,守军即以射程较远的轻重机枪的点射和步枪的精确射击,逐个射
杀跳跃前进的日军。当日军不顾死伤,爬到阵前100 
米左右时,守军的所有
自动武器猛烈开火,手榴弹雨点般地砸进敌群。此后,又伴随着激越的号声
冲下山头,进行反冲锋。无法立足的日军连滚带爬地退下山去,在逃至山腰
时,又受到中国炮兵阻隔炮火的杀伤。日军一个大队经过几次折腾,就丧失
了攻击力,只好另换一支部队进攻。

27 
日下午,第56 
师团参谋长川道富士雄大佐从龙陵前进指挥所赶至前
线,向部队传达天皇嘉勉第56 
师团官兵的通电。川道大佐登上一个刚刚夺取
的高地,环顾周围到处横卧着双方尸体。其中一些显然是新尸,另一些则已
经腐烂发臭,绿头大苍蝇“嗡嗡”着在尸体上爬来爬去,雨水的浸泡使大部
分尸体膨胀得面目全非。川道大佐长吁一声,举起望远镜眺望前方层峦叠障
的绵绵山峰。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地形上进攻,真是至难之事!皇军官兵不知还要死
伤多少。”川道非常理解松井大佐的困难,可说这些理解或同情的话又有什
么用?川道侧转身,正色对松井下令。

“立即把天皇御电传达至每一个官兵,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