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用?川道侧转身,正色对松井下令。
“立即把天皇御电传达至每一个官兵,告诉他们,天皇陛下正在东京时
刻关注着滇西方面的战况。师团决定从南面佯攻第88
师阵地的部队中,再抽
出宫原大队和藤木大队的主力转用于黄草坝当面。总攻定于28
日晨,奥仲寿
藏中佐负责进攻左翼达磨山之敌,松井秀治大佐负责攻占黄草坝稍南的最高
峰。得手后,立即向黄草坝发展攻势。”
28
日凌晨,松井大佐把所有步兵,炮兵投入战斗,连续攻击
4
个多小时,
终于占领了最高峰。但是手下各中队俱已伤亡过半,许多中队仅剩下20
来
人。
情况上报龙陵后,松山师团长踌躇起来。据情报,远征军第
6
军新39
师主力与第87
师一部正在黄草坝以东的镇安街一带进行大规模阵地构筑,要
想突破这种大纵深的阵地是根本不可能的。此外,卫立煌似乎正在策划着什
么。
松山师团长情对了。卫立煌并不想一味防御,时刻都在找机会反攻。龙
陵撤退后,第11
集团军已经稳住了阵脚,使进攻的日军遭到惨重损失。卫立
煌认定日军的攻势已是“一而鼓,再而衰,三而竭”了。他设想乘日军主力
被粘着在第87
师当面的时候,乘机从南侧的第88
师方面侧击日军后路,一
举将日军主力聚歼在黄草坝一带。为此,卫立煌除将新39
师用于第87
师正
面以外,又将第
2
军的第76
师加强到第88
师方面,同时檄令正从昆明赶赴
滇西的何绍周中将的第
8
军
3
个师尽快抵达战场参加进攻。
6
月底,全部由
伤愈老兵组成的第
8
军荣誉第
1
师率先抵达战场;
7
月初,第
8
军主力也渡
过了怒江。
远征军大部队的频繁调动促使松山师团长下决心放弃进攻。
7
月
2
日夜
晚,黄草坝至蚌渺一线的日军悄悄地脱离接触,如漏网之鱼连夜向龙陵撤退。
为掩饰撤退意图,日军连战场上的上千具尸体也未掩埋或焚烧,抛下死去的
战友跑了。
卫立煌得知日军撤退后,悔恨交加,急命第11
集团军各部队向尤陵方向
猛追。各部队一路上击溃日军小部队的阻击,于
7
月
6
日再次攻抵龙陵外围。
其中一部实施超越追击,绕过尤陵,直扑龙陵西南的芒市城下,旋即对空虚
的芒市发起攻击。
芒市是第56
师团本部所在地,集中了大批后方机关和供应整个滇西地区
日军作战用的各类物资。而且,芒市的守备力量非常薄弱,松山中将带走了
师团几乎全部的作战部队,芒市仅剩下第56
师团兵器部长竹内好大佐指挥下
的七拼八凑的混合部队。凭这些部队是守不住芒市的。松山中将急火攻心,
不待部队在尤陵休整,马上率主力回援芒市。行前,松山中将留下了师团工
兵联队主力和第113
联队、第148
联队各一部,以及第53
师团的野中大队和
第
2
师团的藤木大队,任命工兵联队长小室钟大郎中佐为龙陵守备部队的最
高指挥官。握别之际,松山中将神色悲戚地对小空中佐交待说。
“师团主力近两个月来连续转战,元气大伤。此次回援芒市后,急需休
整补充,估计在一个长时期内无力增援龙陵。因此,务望小室君率3000
健儿
固守龙陵,掩护师困主力重整战力。”
7
月中旬,远征军完成了第二次对龙陵的攻击准备。此次攻击的要领与
第一次不同,避免急于求成,着重发挥炮火和空中轰炸的优势,逐个摧毁日
军坚固的工事后,由步兵实施占领。同时改变了一厢情愿的“围三阙一”战
术,对龙陵实施四面包围。在兵力投入上,除了第
1
次攻击的第11
集团军的
第87、第88
师以外,将刚抵达战场的第
8
军主力替换新28
师攻击松山,新
28
师归还第71
军建制,参加对龙陵的围攻。此外,还将第
6
军的新39
师、
第
8
军的荣誉第
1
师一部也投入龙陵战场。上述部队统归第11
集团军总司令
宋希濂指挥。
7
月13
日,第87
师一部在连日攻击标高1593
米的东山高地妥挫的时候,
美军第14
航空队的数架B—29
轰炸机飞临上空。地面部队连忙打开对空引导
的图版,让箭头直指山顶日军主阵地,同时用迫击炮发射发烟弹,精确指示
日军地下工事的位置。美军飞机晃晃翅膀,表示明白,随即向腾起烟雾的地
方投弹。几天来,远征军地面炮火始终无法摧毁的日军地下工事,架不住1000
磅炸弹的直接命中,纷纷崩坍。工事里的日军大部分被活活埋在几米深的地
下,少数逃到表面阵地的日军也被一通炮火炸得身首异处。
顺利攻占东山要点的中国官兵并不急于发展攻势,而是按照稳扎稳打的
新的战术要求,赶筑工事,等待日军的反扑。宋希濂根据日军的特点和第一
次攻击龙陵时的经验,知道日军上下均坚持有失必反的作战原则,尤其对各
要点阵地,一旦失去,必然会反复争夺,直至力竭。而且,在如此复杂的山
地作战,向上仰攻的一方无疑要付出更大的伤亡代价。因此,宋希濂要求各
部队在占领要点后,必须以逸待劳,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最大限度地杀伤反
扑的日军。
这种新战术果然有效。小室中佐得知东山失守后,立即派出一个步兵中
队实行夜袭。结果,一个中队的日军死伤殆尽,仅中队长一人负伤返回。
渐渐地,小室中佐也发现中国军队似乎是在有意引诱日军攻坚。第一线
的报告中也说:远征军具有强大的野战筑工能力,黄昏攻占一处阵地后,当
夜就可完成覆盖式火力点的构筑。到第
2
夜,这些火力点的周围就围满了鹿
岩。以后每隔一天,火力点的数量都会增加,鹿砦也变成了两道乃至三道。
小室中佐痛苦地意识到,要想成功地夺回夜攻占的要点,只能在阵地失
守后的当夜实施决死的逆袭,否则就会造成人员的徒然牺牲,师团长交代的
尽量持久的任务也就无法实现。可是要点又不能轻易失去,如果不能掌握要
点,还谈得上什么龙陵守备。小室中佐矛盾之下,只能向手下各部队发出死
守要点阵地的严厉命令。
这一来,战斗就变得极其惨烈。由于尤陵外围高地大都在1500
米左右的
高度,地势陡峭,丛林茂密,地西炮火和空中轰炸很难精确,再加上雨季里
一个月中有。20
天都在下雨,空中支援也大受影响。步兵仰攻更是难上加难,
一些地段坡度太大,如没有树丛遮挡,山头上的日军甩一颗手榴弹就能直落
山脚。
中国远征军官兵好不容易攻上山顶,日军仍负隅顽抗,至死不退。日军
利用复杂的坑道工事和各种暗堡,猛烈射击裸露在表面阵地的远征军官兵。
因此,攻上山头的中国官兵必须逐个搜寻日军藏身之地,一旦发现火力点就
用手榴弹、炸药炸,用火焰喷时器烧。即便这样也很难彻底肃清山头和山腰
的日军,甚至在占领山头十几个小时后,还有日军伤兵苏醒过来,从很难被
发觉的藏身之地投弹或射击。远征军官兵只有在被射杀的情况下,才能发现
并消灭敌人。
面对如此顽抗的日军,中国士兵往往杀红了眼。尽管生俘一名日军,无
论是官是兵,上级都有重赏,可在生死之地没有人去想什么赏金,也根本不
可能生擒敌人。整个整个的山头都被远征军的手榴弹和炸药犁了一遍,对一
些构造复杂、深入地下的坑道,火焰喷射器烧过之后,再用炸药炸坍所有的
出口和通风口,无论里面有没有活人,一概封死活埋。
从
7
月中旬到
8
月上旬,第11
集团军各部一直采用这种稳扎稳打、逐渐
推进的战术向龙陵压缩。
8
月14
日,各部队开始全面总攻。新28
师主力攻
击古泽山要点,第87
师主力攻击六山要点,荣誉第
1
师一部攻击北山要点,
新39
师全部攻击西山和一山、二山要点。
当天天一亮,各部队的各种口径火炮开始猛烈炮击,中美空军的34
架战
斗机和轰炸机同时实施轰炸。在炮击和轰炸最炽烈的地区,常常出现横飞的
炮弹与下落的航空炸弹凌空相撞的景观。龙陵城内整个被夷为平地,外围大
多数覆盖阵地也被摧毁。获尾大队大队长莎尾勇少佐在这天的轰炸中被炸
死。
入夜,日军守备队动员一切人力彻夜不停地从城内废墟中扒出房梁、门
板等一切可以用来加固阵地的木料,悉数运往外围山地阵地修补工事。
经连日攻击,
8
月19
日,第87
师攻占了龙陵东南、标高1854
米的六山
高地,全部击毙片山次郎大尉以下的所有日军守军。六山一失,东南方面的
五山、四山、三山等一连串的高地都陷入危机。第87
师部队冒着大雨,不停
顿地发展攻势,并把火炮拽上六山,居高临下地猛轰五山等日军阵地。23
日
攻陷五山,继而拿下了四山和三山,彻底肃清了东南外围高地的日军,当天
又直出龙陵城东的复廓阵地,在对中学校的攻击中击毙日军永未纯一大尉。
23
日夜,小室中佐向芒市发出告急电:“龙陵连日连夜遭受优势之敌空
中和地面的猛攻,各队俗血苦战,但照目前状况,守备队最多只能坚持两天。”
松山师团长接报后大惊失色,万一龙陵守备队支持不住,第33
军司令官
本多政材中将策划已久的“断”作战,将会失去前进基地,从一开始就面临
困难。
代号为“断”的反攻作战计划,是第33
军司令官本多政材中将于
7
月间
策定的。当时,缅北胡康河谷方面已经失败,密支那也行将失守,为了继续
切断中印之间的陆上交通,本多中将决定对北缅方面的中国驻印军持守势,
而把第33
军主力集结滇西地区,迅速击败中国远征军,如此则同样可以达到
切断中国外援之路的目的。由于这个目的,因此将作战定名为“断”。其具
体计划为:
1。第33
军主力集结于芒市周围,在龙陵方面消灭远征军主力,前出至怒
江一线,在救出腊勐附近和腾冲守备队的同时,切断中印交通线。攻势发动
时间预定为
9
月上旬。
2。第56
师团确保目前态势,尽量持久,将远征军抑留在自己当面,同时
为而后的攻势作准备。
3。第
2
师团实施欺骗手段,秘密集结主力,而后昼伏夜行,一举跃进至
芒市方面,与第56
师团一起准备今后的攻势。原防区由第18
师团接替。
4。对第18
师团残部,第33
军以储备物资的大部拨与之,力促其重建。
重建后的该师团作为军的预备队,担负对北缅方面的守备,以阻止中国驻印
军和远征军会师。
5。击灭远征军主力,达成上述目的后,第
2
师团及第18
师团主力迅速转
向北缅方面,对驻印军发动攻势,救出密支那及八莫守备队,与第56
师团共
同致力于巩固对中印交通线的阻断。
6。军司令为便于战场指挥,将推进至芒市。
由于“断”作战事关滇西、北缅全局作战能否转危为安,而且第33
军已
拼凑了所有能够机动使用的兵力,因此,本多中将产生了一种“乾坤一掷”
的赌徒心态,龙陵守备队几次告急求援,本多中将均不为所动,并严禁松山
师团长前往尤陵救援的请求。他认定,“断”作战能否扭转乾坤,全在于攻
势开始时的冲力是否足够大,倘若分兵四处救急,无异干将有生力量逐个消
耗。可是,龙陵能否坚持到“断”作战开始,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倘若龙
陵不守,远征军主力就会集中对付第33
军的进攻。本多中将不敢深想,只好
拼命催促第
2
师团赶快向芒市集结,同时将新到的几千补充兵增拨给第56
师团,并避开白天的轰炸,将2000
余吨作战物资赶运到芒市。
可是,就在第
2
师团利用夜暗,逐次向芒市跃进的时候,滇西战局极度
恶化。
8
月23
日,龙陵的小室中佐电告最多只能支撑两天。同日,腊励守备
队从松山发来令人揪心的报告:
“19
日以来,敌人猛攻,守备队官兵除战死者之外,大部受伤。目前,
连剩只手剩只腿的官兵也在前沿死战,战况己到了最恶劣的时候。”
在此之前,腾冲方面也陷入危机。
8
月13
日,腾冲守备队长藏重康美大
佐战死,守备队少佐以上军官死伤殆尽,只好由军衔最高的太田正人大尉负
责指挥。
松山师团长眼见自己的部下面临“玉碎”前景,忧心如焚,再次向本多
中将提出,不等第
2
师团到来,由第56
师团先行发动攻势,否则就来不及了;
并不顾本多中将的犹豫,擅自派出宫原部队先行驰援龙陵。本多中将鉴于这
种情况,只好下令第56
师团马上进攻,以解龙陵之危。
“断”作战就这样仓促开始实施。
8
月23
日夜,宫原部队约1000
多人
渗人龙陵城。26
日夜,己晋升少将军衔的松井秀治率第113
联队和刚回归的
今冈宗四郎大佐的第146
联队,以及师团所属的特种兵部队,沿芒市至龙陵
的公路两侧展开攻击。
位于龙陵以南的远征军部队是第
6
军的新39
师和第
2
军的第76
师各一
部,新39
师部队负责公路西侧地区,第76
师部队扼守公路东侧地区。从8
月26
日开始,公路两侧山地阵地受到优势日军的反复猛攻。到30
日,松井
少将先后在小松山高地投入了
3
个步兵大队兵力,进行了昼夜不停的攻击。
最后,虽占领了高地四周,但小松山顶峰仍在第76
师手中。松井少将只好留
下一个大队兵力监视顶峰的中国守军,自己率主力绕过小松山向北面的双坡
进攻。公路西侧的新39
师部队则依托旧分哨山、分哨山等高地,与日军今冈
联队逐个山头的反复争夺。到
9
月
3
日,第56
师团主力才缓慢攻至龙陵以南
约10
公里处的双坡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