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国通史(五至十册) >

第36部分

中国通史(五至十册)-第36部分

小说: 中国通史(五至十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荨J访衷墩馐奔钊拼螅欢侠∷土糕茫悼梢浴吧倏肀惫酥恰薄K尉克担骸俺⑽ǹ衷舨槐ィ也芎瘟ι痹簦 被炊哺Ц笔辜嬷镏菡苑丁⒒炊嵝碳嬷菡钥胩掷钊访衷恫恍怼J录洌钊蝗环⒈パ镏荨U苑丁⒄钥逼鸨ぱ镏荨@钊フ继┲葑骶莸悖ο蜓镏萁ァ4文暾拢苑丁⒄钥袷ぃ钊芩馈K尉耸そせ窗玻钊堪芾!
  宋朝统治集团中,对待民间抗金武装,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主张。从宗泽、岳飞到虞允文、赵方,主张联合抗金。从秦桧到刘昌祖、贾涉、史弥远,主张乘机消灭。投降派把武装的人民看作比金朝更危险的敌人,不惜使用一切阴谋诡计,或者直接杀害,或者跳动自相残杀,以达到最后消灭的目的。事实再一次说明:即使在民族战争的年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阶级矛盾,依然是多么尖锐而不可调和。
  李全在抗金战争中,抗金附宋,又降蒙侵宋,杀害抗金民兵领袖,逐渐变质为只图扩大个人势力的军阀。李全后期的行动,虽然受到南宋投降派的逼迫和影响,但毕竟是投机叛卖的行径。从李全的行动,人们不难联想到:当年杨太农民军始终坚持内抗南宋外抗金朝,是多么崇高而英勇! 
四、道学统治的确立
  理宗初即位,朝政听由史弥远把持。一二三三年,史弥远执政二十六年后病死。理宗开始亲政,郑清之作丞相。郑清之原来依附史弥远,任相后,斥逐史弥远党羽,收召一时知名之士,掌握朝政,号称“更化”。这年,蒙古军包围了金朝的都城南京(开封)。金朝的末代皇帝完颜守绪(哀宗)逃往归德,又逃到蔡州。蒙古派使臣来宋,约宋朝出兵夹攻,金亡后以河南地归宋。七月,宋京西兵马铃辖孟珙(盂宗政子)部出襄阳,在马蹬山大败金兵。八月,进围蔡州,与蒙古兵会合。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年)正月,金哀宗在蔡州自杀。金朝在北方统治一百二十年后宣告灭亡了。
  金朝亡后,陈、蔡西北地归蒙古,以南地归来。两军辙退。赵范、赵葵等请乘胜收复开封、洛阳。蒙古军陷开封后,掳掠而去。金降臣崔立等在城中驻守。六月,宋军全子才部到开封,汴京都尉李伯渊等杀崔立降宋。赵葵率部来开封,派别部人洛阳。洛阳被掳掠后,已是空城。七月间,宋军进驻,无军食可供。蒙古兵至洛阳城下,宋蒙交战,胜负相当。赵葵、全子才因宋军粮饷不继,不得已自汴、洛班师,回朝请罪。赵、全等被降秩贬官。
  南宋联蒙灭金时,朝臣中即不断有人以北宋联金灭辽而自取灭亡的历史经验,向理宗提出警告。金朝亡后,蒙古军已经开始进攻四川和襄、樊。南宋亡国之祸,就在眼前。理宗君臣却陶醉于灭金的“胜利”,不再作抗敌自救的部署,反而讲起“正心诚意”的道学来。
  史弥远执政,曾加谥朱熹为朱文公。理宗即位前,从郑清之学习程朱道学。即位后,请道学家讲授《尚书》,习读朱熹注释的四书。一二二七年,召见朱熹子朱在,说朱熹的四书注解,“朕读之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下诏特赠朱熹太师,追封信国公,说朱熹“凡六籍悉为之论述,于四书尤致于精详”;又说“朕自亲学问,的见渊源。常三复于遗编,知有补于治道。”朱熹注解的四书,由于理宗的高度推尊,取得学术上的统治地位,成为儒学的必读课本。
  一二三○年,理宗亲自撰写《道统十三赞》,从伏牺、尧、舜,到周公、孔子、颜回、曾参、子思、孟子,共十二人,说是一脉相承的道统,备加赞颂。一二三七年,又下诏国子监刊印朱熹的《通鉴纲目》。一二四一年,理宗到太学大成殿,听讲《大学篇》,并把《道统十三赞》宣示给国子监的学生。下诏学宫祭祀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五人,从祀孔子。诏书又说,朱熹“精思明辨,表里浑融,使《大学》、《论》、《孟》、《中庸》之书,本末洞彻。孔子之道,益以大明于世。”进一步提高四书的地位,确立了朱熹道学的思想统治。
  理宗提倡道学,对王安石极力贬斥。宁宗时,有人上书请罢去王安石在孔庙中的祭祀,因枢密院官员的反对,没有实现。理宗在下诏祭祀程朱等的同时,又把王安石的牌位搬出,不再祭祀。说王安石提出“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是“万世罪人”,“合与削去,于正人心、息邪说,关系不少。”王安石向神宗直接申明“三不足”的论辩,到这时已经一百七十年了。王安石死去也已一百五十多年。理宗下诏指责王安石是“万世罪人”,“三不足”是“邪说”,再一次从反面说明:王安石提出的“三不足”说,具有强大的思想力量和深远的影响。
  自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以来,儒学前后经过了三次较为重大的变化。第一次是在战国时期,第二次是在西汉时期,第三次是在宋朝。在这三个不同的时期里,每当政治经济状况发生变动,为着适应当时的需要,儒家就有它的代表人物出来,变革儒学的形态,以求得儒学的继续发展。第一次的代表人物是孟轲。孔学发展为孟派儒学。第二次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孔盂儒学发展为神化了的今文经学。第三次的代表人物就是程颐、朱熹。儒学由此发展为号称继承孔孟道统的道学或理学。从西汉到南宋,孔孟儒学本来还并没有能够全面控制政治、学术。理宗树立起程朱道学的思想统治,从此,便在政治思想领域取得了巩固的统治地位,控制了教育、科举,并且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宋朝以后,孔孟儒学的影响,主要就是程朱理学的影响。
第八节 南宋经济的发展,封建剥削的加强和农民起义
  南宋统治确立后,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一直在不断发展。
  依据一一五九年(高宗绍兴二十九年)的不完全的统计材料,南宋统治下的人口共有一千六百八十四万。但经过高宗、孝宗两朝,一一九○年(光宗绍熙元年),人口的统计数到达两千八百五十万。这个数字已经接近于北宋神宗时全国人口的统计(北宋最高人口纪录是一一一○年即徽宗大观四年,四千六百七十二万)。由于逃避赋役和其他原因,无论北宋或南宋的人口纪录数字,都大大低于实际的人数,但纪录数字的增减,也显示出一个大概的趋势。南来统治时期,人口在急速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北方汉人大量南迁的缘故。北宋时,经济发达的地区都在南方。大批劳动人民的南迁,使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宋朝在南方立国抗战,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另一方面,以赵宋皇室为首的贵族、官僚、地主来到南方,疯狂地掠夺土地,霸占庄田。土地兼并的加剧,成为南宋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极为突出的严重问题。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广大自耕农的破产和广大佃农更加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遭受苛刻的压榨。南宋王朝在不断地扩大官田的占有,并且在不断加强赋税、徭役的敲剥。
  广大农民和其他被压迫的人民,在反抗金朝南侵的同时,纷纷起来,对南宋地主阶级的压榨,展开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斗争采取了多种形式,一直发展为武装起义。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贯串着南宋统治时期的历史。
(一)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
  北方劳动人民大批南迁,和南方农民一起,进一步开发了江南的农田,交流了耕作经验。某些农作物品种的传播,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农田的开垦——南宋时圩田更加发达。如江东路宫圩有田七十九万多亩。太平州宫、私圩合计占全州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九。宣州宣城县有官圩十七万亩,私圩五十八万亩,约占全县垦田的一半以上。浙西路围田相望,达一千四百多所。浙东路越州鉴湖和明州广德湖周围上百里都被修造圩田,淀山湖四周被围垦几十万亩。圩田因为土质肥沃,灌溉便利,所以能常年保持丰收,粮食产量很高。
  圩田的修筑是广大佃客辛勤劳动的成果。如合肥的三十六处官圩,以二十二庄为单位,“以户颁屋,以丁颁田”,共有佃客六百多户,一千多丁。佃客不断改进圩田的修建技术,使生产得以提高,但在地主苛重的地租剥削之下,“饱腹无粟菽,强扶南亩犁”,过着“无米无柴”、“面有菜色”的痛苦生活。
  江东、淮东、两广和长江江面上,都能见到“木架田丘”随水高下浮沉。陆游曾在长江蕲州江面上见到架田,是在木筏(音伐fá)上铺土作蔬圃。范成大诗说:“小舟撑取葑田归”,描写平江府农民种植葑田(即架田)的情景。福建、江西、浙东、四川的农民,开垦山垅为田,层起如阶级,远引溪谷水灌溉,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两浙路农民在沿海涂泛地区,叠土石作堤,以防潮水。涂泥干后,种植作物,当地称为“涂田”。宁宗时,台州宁海县有涂田六百多亩,黄岩县一万一千多亩,临海县二万四千多亩。浙西、淮东、江西新垦的沙田也极多,孝宗时,三路共括到沙田二百八十多万亩。理宗时,建康府五县,共有沙田十六万二千多亩。
  南宋的垦田总面积,文献不见记载,但从圩田、葑田、山田、涂田、沙田等的大量开垦,可以看出,当时农田面积在逐步增加。
  水利的兴修——宋朝南迁,劳动人民修浚水利更多。《宋史·食货志》说,南方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高宗时,潭州农民修复龟塘,灌溉官私耕田一百万亩。眉州农民修筑通济堰,使蜀州新津和眉州眉山、彭山等县三十四万多亩田得到灌溉,原来的荒野部变为沃壤。抗金将领吴磷率领士兵在兴元府褒城县修筑光道枝渠,把以前的旱田全改成水稻田。几年以后,又修筑兴元府山河堰,溉田二十三万多亩。光宗时,淮东路农民创筑绍熙堰,数百里内田地都得到灌溉之利。泰州的捍海堰,北宋末年,被海水冲决堰堤。孝宗、宁宗朝,两次修筑,规模比前更大。
  在农民群众兴修水利的同时,官僚、地主大规模地霸占江湖开垦围田,造成了水害。孝宗说:“浙西自有围田,即有水患。”官僚、地主等“豪宗大姓”凭借权势,在蓄水处强筑塍(音呈chéng)岸,圈占田亩。遇天旱独据上流,使周围的民田无水灌溉。遇水涝只顾泄放,以民田为壑(坑谷。壑音荷hé)。宋朝虽然不断下令禁止,甚至开掘某几处围田,但总不能阻止豪族地主所造成的这个祸害。
  稻、麦的培育——水稻是南宋占第一位的粮食作物,种植更为普遍。经过农民长期的培育,南宋水稻品种繁多,仅两浙路六七个州县,就有籼稻(籼音仙xiān)
  宋《耕获图》粳稻(粳音经jīng)一百四十多种,糯稻五十多种,其中有一些是当时的优良品种。北宋时移植到中国南方的占城稻,南宋时普遍种植,成为早籼稻的主要品种。各地农民根据本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又从占城稻原种培育出新的良种。占城稻成为广大佃客和下户常年食用的主要粮食。
  浙西路平江府适宜栽种粳稻,所产粳米“玉粒香甜,为天下之甲”。浙东、江东的农民还培育出好几种抗涝、耐寒、耐旱的水稻良种。池州的农民还栽种从高丽传来的“黄粒稻”,稻芒长,谷粒饱满,是一种少见的良种。
  成书于高宗绍兴年间的陈敷《农书》,总结了两浙路农民的耕作经验。陈敷指出,种植水稻,必须先治好秧田,在秋冬就再三深耕,使经受霜打雪冻,土壤酥碎,明年春季再耕肥。种子必须经过拣选,用鳗鲡(音蛮丽mán lí)鱼头骨熬汁浸泡。播种前,在秧田撒上石灰,以防除螟虫。陈敷还注意到各地施肥的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陈敷驳斥了“田土种三五年,其力已乏”的“地力减退”论,指出,只要用肥料来治理,土壤就更加精熟肥美,地力也保持新壮。婺州、衢州的农民,家家户户收蓄粪土,堆成一座座小山,市井之间,扫拾无遗,所以土膏肥美,稻根耐旱,米粒精壮。苏州的农民用河泥作肥料,毛珝(音许xǔ) 《吴门田家十咏之一》写道:“竹罾(音曾zēng)两两夹河泥,近郭沟渠此最肥,载得满船归插种,胜如贾贩岭南归。”生动地描写了当地农民积肥的情景。
  两浙路农民在秋收后耕田,明年二月又耕,称为“耖田”(耖音绍chào)。由于深耕熟犁,土细如面。大暑时节,决塍放水,让太阳曝晒,使苗根坚固,称为“靠田”(即搁田或烤田)。苗身既固,没有倒伏的危险,再车水人田,叫做“还水”。重行灌水后,遇旱不枯。稻子长高,再耙田几遍,直到收获。
  优良品种的培育和耕作技术的讲求,促进了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高宗时,两浙路产量最高。明州亩产谷六七石,是宋朝的最高纪录。其他各路产量都要低些:京西路每亩产谷三石,江东路徽州上田亩产米二石,湖北路上田亩产谷三石,下田二石,湖南路桂阳军亩产一石。
  北宋时,南方种稻地区己开始种麦。但直到宋朝南迁以前,长江流域和沿海种麦仍然很少。高宗时,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江浙、湖湘、闽广诸路出现了“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的局面。北方人爱吃面食,因而麦价激增,拥有麦子者大获其利,倍于种稻。加上酿酒和军队的马料都需要大量麦子,官府曾三令五申地劝诱民间种麦,官府的屯田、营田也大面积种值。佃客交租只有秋课,种麦的收获全归佃客,更加促进了佃客种麦。到南宋后期,麦子的种植已经相当普遍,除两广以外,两浙、两湖、江东西、福建、四川等路,大多在水稻收割后种上麦子,有的地区还种植春小麦,正月播种,夏季收割。
  棉花的种植——北宋时,棉花种植区还局限于气候较热的两广和福建。南宋时,有关植棉的记载逐渐增多。如一一九二年,有的地方官在漳州的《劝农文》中,要求百姓更加多种吉贝(棉花)、麻苎,说“可供备衣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