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梦想在远方-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期:2006…8…1 16:02:36
第七十五章七上邙山
当晚,李思城去找王雷。王雷说:“没错,他就是吉老师。我说的没错吧?他在十几年前就已闭门封刀,不再收徒了。唉,兄弟,你就死了这条心,再想想别的法子吧。”
李思城心里麻乱乱的。自己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一位名师,但人家却已封刀,这岂不是悲剧么?可是,这怎么能强人所难呢?人家不收,又岂能勉强?况且,勉强得来吗?
一连几日,李思城神情恍惚。建西夫妇又备好酒菜来叫他,他谎称自己病了,不去。
腊月转眼就要到来,而李思城满脑子全是吉老师的影子。一次做梦,见吉老师正教他剑法。剑气如虹,他感到自己的身子已飞起来,和剑合二为一,在屋檐上飞,在花丛中飞……
第二天,李思城请了假。他决定再次去吉家庄。他坚信自己只要心诚,吉老师终会答应收自己为徒的。
这次他没有买什么东西。他只是从菜市场买了些蔬菜。上次他看见吉老师屋里只有几块土豆,而冬天的山上,是不会生长出什么菜来的。
吉老师还是和上次一样热情。不过吉老师终于收下了他的菜,并请他共进午餐。吉老师挂口不提武术的事,只是给李思城讲一些做人的道理。李思城也诚心求教,果然觉得这老头子学识渊博,尤其是对古文化,简直比自己在校时那些老师不知强多少倍。临走,吉老师送了李思城一本线装的《庄子》,并嘱咐道:“庄子的哲学,乃是以自然为根本的。赠你此书,是让你通过庄子的处世哲学摸索出适合于你自己的处世哲学。世事变化如棋,你自当事事谨心,不可违背自然的规律而任意行事。”李思城谢过,怅然而返。
腊月终于来了,李思城第三次上山。吉老师的院子里,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妇女带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儿,正忙着为吉老师收拾家务。吉老师热情地介绍了李思城,称李思城是他的朋友。原来,那妇女是吉老师的干孙女,乃洛阳市某机关党委书记,其母是当年吉老师收的义女。
晚,那妇女要回去。吉老师对李思城说:“小兄弟,天色不早,你就陪她们母女下山吧。”李思城本来想于今晚在山上留宿的,但看得出老人有意让他离开,只得依了老人的意思。
第四次上山,是腊月初十。这日下着大雪,李思城沿山路一连摔了好几跤。李思城进了吉老师的屋后,便像一个回家的孩子一样,忙着收拾屋子里的东西,又把院子里的雪扫干净。吉老师还是和往常一样,给李思城讲些经书。李思城也再没提习武之事。他已打定主意,一有空就来山上,总有一天,吉老师会感动的。他感应到这位老人思维缜密,自是世外高人,岂会看不穿毛头小子的心思?
下午,老人又送了李思城一本线装的《孙子兵法》。李思城惶恐接过。李思城知道,这书,不是能用金钱就可以买得到的。
送书就等于送客。李思城当然也明白老人的意思,便下山了。
一星期后,李思城又上了山。老人仍如以前那样微笑,仍如以前那样热情。然而关于武术之事,二人都没有提及。倒是李思城心中的许多结,在老人的劝导下渐渐消于无形。
第六次上山,吉老师已经不再与李思城客套了。而李思城一进门就干活,吉老也没有像前几次那样拦阻。不过,当李思城又要离开的时候,老人对他说:“老头子一个人生活已经习惯,你也不要老惦记着我。你的父母远在四川,你应该经常去信,有时间得回去看一下。儿行千里母担忧,别让家里人担心啊!”李思城心里感动,回到县城后,他把几月来攒的钱全部拿出来,有近700元钱。他就狠了狠心,给家里寄了500元。快过年了,家里一定很困难。李思城买了两包花生豆,一瓶白酒,独坐在小屋里喝。快过年了,宿舍里的同伴们都已回家。
李思城想,吉老师收我为徒的希望不大了,但能与这种世外高人接触,已是平生奇遇,不必强求什么。
腊月二十五,又是一场大雪。鞋厂放假了。李思城在屋里呆坐了许久。想起自己离家一年多了,心愿仍没有了结;遇到一个好老师,却不收徒了。他想,再去一次吧,再不行我就回家了。对,干脆不干了。成天干着自己不想干的事,心里能快乐吗?回家吧!这个念头来得强烈,使他难过又使他兴奋。他想,再去看看吉老师吧,毕竟,吉老师对我太好了,苦口婆心地讲了那么多,这才是真正的良师啊!对,再去求他的一次吧,如果这次他还是不收,那我回来就辞职吧。过年了,回家吧,干嘛这样苦苦地撑着呢?
李思城打定主意,便又去菜市场买了菜。他的脚步很疾,但雪已经把山路淹没。他是上午动身的,平时两个多小时的路,今天他走了近四个小时。
吉老师把他让进屋,爱怜地看着他。吉老师拿出他的药酒让他喝。那酒极柔,但下肚后火一样热。李思城心事沉重,想着自己这是最后一次求吉老师了。但自从第一次说要拜师学艺后,中间再没提过。他真的说不出口。他默默地吃完晚饭,让馒头堵着满肚子的话。吉老师叹了口气,说:“小兄弟,那么大的雪你不该来。我知道你的心思,可是,我已经老了。常常,我也感到对不起你。”李思城差点流下泪来。但他忍着了。吉老师的这句话,已使他感动万分。他什么也没有说。他放下碗就“扑嗵”一声跪倒在吉老师的面前。他说:“吉老师,我知道你已经闭门封刀了,我来,给你添了不安。我不再无理地请求您收我做徒弟了。厂里放假了,我明天就找厂长辞职,回四川去。我心里太难过了,一年多年我受了那么多苦,却找不到一位明师。时代已经变了。是我错了,我不该有此幻想的。现在我只能失望地回去了,但我感谢上天能让我认识您,认识一位真正称得上德高望重的武林前辈。今天,我不是来求你收下我的,我是来向您告辞的。”他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屋外寒风呼啸。有积雪被风刮过来打在百叶窗上,沙沙的。老人走过来,轻轻地扶起来李思城。老人长长地叹息着。老人把毛巾递过来让李思城擦脸。老人终于说:“放假了,你就别下山了。这个春节,你就在这里过吧。我是不收徒了,但我可以教你一套拳。”
李思城的脑子轰轰的。自己终于把老人感化了。从此,他相信了真诚的力量。他坚定信心,一定要以真诚待人。
即使是一套拳,也是对这位痴心少年是一种安慰啊。
李思城感到这老屋温暖如春。
日期:2006…8…1 17:00:49
第七十六章授艺传书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53节 易读
《草根青春励志成长小说:梦想在远方》 第53节
作者: 怀旧船长
饭后,老人把李思城领进正房的那间大屋。李思城一进屋就被屋内的陈设所攫住。正中的堂上,挂着一幅很大的孙中山像,在孙中山像的旁边,还有一个小镜框,镜框里是一个美得冷艳的女人像。李思城猜想她就是吉老师的夫人。在两个像的下面,有一个大香炉。吉老师在旁边一个盆里洗了手,恭恭敬敬地燃上一炷香,然后深深鞠了一躬。李思城垂手站在那里,不敢看吉老师的表情。他转过头,见屋子的两边,悬挂着各种兵器:大刀、剑、红樱枪等。看来,吉老师果真是一个归隐的武林前辈!
吉老师伫立良久,对李思城说:“小兄弟,当年我任教黄埔时,也曾认为武术一道,威力无穷。但后来我悟出,惟有心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孙逸仙先生一生为国,是我最崇敬的人物。中国能有今日之和平,是由多少牺牲换取的?我妻陈慧娴,战死于沙场,而我却苟活于人世!人之一生,如浮云飘忽,如不撞出电火惊雷,枉为一世!可惜,我已经老了!”
李思城默默地听着。这个年过九十的老人,壮年丧妻,却没有再娶,此等忠贞让人敬仰。而今到了垂暮之年,仍慨叹自己的无为,让李思城更加钦佩。
当下,老人翻出昔日照片,果然有与周恩来、蒋介石等风云人物的合影。那照片,已经模糊,但一排排黄埔人像,英姿勃发,不由把李思城看得痴了。
这一晚,老人给李思城讲了一些昔日轶闻。听得李思城血脉贲张。
第二日,老人叫李思城在院里表演基本功。毕,老人说:“你根基尚浅,传你难度高的拳法,恐怕难以领悟。我倒想起一个人来。此人与我有数面之缘,乃昔日中原大侠释德根大师亲传弟子,姓陈名思吾,号三绝先生。早年他是少林弟子,中途还俗,有了家室。此人性烈,但功夫极好。他的‘千叶菩提手’和‘心意把’,为少林寺中最高深的功夫之一,恐怕放眼少林,只有他一人练成了。他现在似乎开办了一个武馆,不过收徒甚少。这样吧,我这几日传你一套‘查拳’,再写一封信,你去找他,或许他会念在过去的交情上,收你为徒。如果你跟着他练,只要下功夫把少林武术练好,将来自会成为有用人才。非是我不收你,十几年前我已闭门不出,曾发誓不再收徒了。况且,我年事已高,没有这份精力,但望你不再责怪为好。”
李思城惊喜交集。他深知老人能这样做,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当下谢了老人,垂手听命。
第二日,老人便开始传授李思城那套查拳。李思城的功虽然练得不好,但毕竟掌握了基本步法。几日过去,那套拳已了然于胸。
正月初五,老人修书一封。老人的字力透纸背,其间自有浩然正气。此信极短,言辞极简。李思城接过,但见纸上写道:
思吾兄:
见信如晤。吾处有小友李思城不远千里自西蜀来我中原,苦心求学。小友心性纯良,实为可造之材。奈何吾年老力竭,不能言传身教,是为憾事。今托付兄处,望兄能代为教授,不胜感激。
安
邙山吉太统上
接过信,李思城心情反而沉重。他望着这位尊长,想说什么却说不出来。老人拍拍李思城的肩,说:“我年过九十,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我知道你想留下来照顾我,但我久居深山数十年,已经习惯了闭门独居。我那干孙女曾多次要求派人来照料,都被我拒绝了。你的心意我领了。只要你日后能不为尘世邪恶淹没了良知,奋发努力,多做善事,就是对我的报答。他日九泉之下,也自当含笑。”
冷风吹起老人的白须,飘飘如飞雪。李思城紧握了老人的手,什么话也没有说,转身下山。
他不敢回头。他怕自己的眼睛会被老人的白须刺痛得掉下泪来。
日期:2006…8…3 16:23:38
第七十七章少林名宿
积雪还没有化。高高的嵩山被厚厚的积雪掩盖着。
陈思吾的家就住在少林寺后山的三家店。三家店是一个自然小村,仅二三十户人家。李思城赶到后,问一个正在掏粪的妇女。那妇女一指村中:“沿这条街走,再往右拐就是陈老师家。”
陈家的门楼高大而气派,大门两边是两只大石狮子,两扇大门上有两个大铜环。门开着,院子整洁有序,两株腊梅正迎风怒放,焰火般刺眼。
李思城走进去。一个穿练功服的少年走过来,问李思城:“这位师兄,是找师父的吧?”
李思城问:“陈老师在家吗?”
那少年说:“师父正在看病。”
李思城说:“请转告陈老师,说邙山吉老师派人来看望他,给他拜年。”
那少年点点头,说:“请稍等,我马上去通报师父。”转身走了。
感觉不错。李思城想,毕竟是武术大家,连门徒也那么客气。
不一会,那少年又出来,说声“请”,把李思城领进堂屋。有一妇女正在看病,把脉者是一位头发花白、目光如炬、长着一口络腮胡子的老人,约摸七八十岁,满面红光。他把完脉,略一沉吟,便开了一方,声若洪钟地对那妇女说:“你这病,是做月子时得的老毛病。恐怕当时你没满月就下地,受了湿气,每到天晴下雨,便会关节疼痛。”那妇女连连点头,说:“那时当家的正挨批斗,俺是没有办法才下地劳动。你看这毛病陈老师也看得出来。”那老人说:“这付药你拿回去,服完后再来拿一付,可以减轻你的痛苦。”那妇女起身,不好意思地说:“上次俺憨娃的药钱还欠着哩,这次又欠,您说……这……”那老人摆摆手,说:“甭提这个,治病要紧。钱,有就给,没有就算了。”
那妇女千恩万谢而去。这时那少年走上前去,小声说:“师父,这位师兄来了。”那老人起身迎了出来,一把握着李思城的手,说:“请坐。”
李思城先鞠了一躬,说声“陈老师好”,先把自己买的一大包礼物递了过去。老人接了,连声说:“干嘛这么客气?坐,坐。新龙,倒水。”那少年便去倒水了。
李思城没顾得上闲聊,便把吉老师那封信双手奉上。陈思吾接了,打开认真地看了几遍,突然哈哈大笑,问李思城:“吉老师可好?”
李思城答道:“吉老师身体还可以,只是闭门不出,偶有咳嗽。”
陈思吾忙问:“痰里有没有血丝?”
李思城说:“没有。不过痰很浓。”
陈思吾这才放心。他把信收了起来,对李思城说:“吉老师把你托付给我,是吉老师看得起我。吉老师是我生平知交,虽然仅有数面之缘,但他的为人让我敬仰。你放心,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
李思城这才把悬着的心放下来。
当日,陈家添了几道菜。陈思吾郑重地向家人介绍了李思城。他说:“思城是吉老师托付给我的,以后他就是我们家的人。他做错了事,你们要纠正;他生活上有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