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被遗忘的性 >

第4部分

被遗忘的性-第4部分

小说: 被遗忘的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想要的东西。    
    儿童能这样了解事物的意思并能运用它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儿童拒绝自己的亲子地位而想与他的父母处于同一地位,即作为婚姻伙伴的地位,或是父母子女关系对他来说不是很清楚,他的这一活动就有可能受阻了。当一个孩子看到一连串父亲或母亲的代替者时,他就难以切身感受到父母的含义,那么他就肯定不能理解这个含义。但是,理解事物的意思正是从这个最初的经验开始的。如果与父母的关系不能超越“父母是可以立刻满足我需要的事物”这层意思,儿童就将无法理解生活中其他语言的含义和各种原则的含义,就会部分或者完全地非社会化。在这种情况下,他有可能根据他的需要决定谁是父母,由他来肯定或拒绝一个可能的父亲或母亲。他的学校生活也将受这种经历的影响:学习中一定有他所不会的东西,这时候,他就来选择接受还是拒绝学习这些文化工具。但是,并不是该由他来决定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的,就像并不是由他来决定拼写、语法、数学法则和科学结论一样——尽管他自恋,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以为“因为我什么都没学,所以什么都知道”。可见,不应由儿童来决定谁是他的父母和什么是他该学的。从儿童承认了这一点开始,他就从无能为力中走了出来,开始发展自己的能力,开始能够理解事物的意思了。但是,与理性心理的发展相反,感觉心理是不理会含义的重要性的。对感觉心理来说,“觉得、感受到、感到放心”是超越一切的。于是,冲动没有被加工,没有被情感丰富起来,它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屈从于一时的和相互矛盾的偶然事件。在这样的氛围里发展起来的性行为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    
    现在的主流想法是认为,儿童一生下来就具有他所要正确发展的一切条件。这个想法一部分来源于卢梭的原始主义,另一部分来源于被误解了的心理分析学。人们认为:社会的恶劣影响有损于儿童的心理资源,所以应该让儿童独自成长,只有这样才能让他避免“坏影响”对他的心理造成伤害。这种“返朴归真”的观点会使人的心理走进死胡同。因为人的心理是后天而不是先天的结果。出生时,婴儿的心理是空空如也的,它还没有形成,还只能通过他父母和环境带来的东西自我丰富:每个人就是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历史。从很小的时候起,个体就开始在自我辨认的过程中塑造自己,他从这一过程中获得心理材料以培育自我。通过这些理想化了的借取,儿童,后来是青少年,把他人的倾向加到自己身上,并用独特的方式把这些倾向转变为自己的东西。    
    心理不能在真空中发展。当一个功能出现时,这个功能就从环境里汲取它所需要的养料;缺乏这些养料,它就保持在原来的状态,而且过了某个固定的时刻,它就将永远如此。如果由于环境里缺乏必要条件或者个体自身感情的不确定性,一个儿童到8岁还没学会说话,那他有可能就再也不会开口说话了——如果仍没有人能够与之交谈的话。与他人的关系的质量在儿童的个性发展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在对这些关系加工使之变成他个人的财富之后,它们将对他起很大的作用。    
    第一种交流方式是口头交流,儿童就像对待食物那样,把他从外部世界里接收到的东西“消化吸收”。大多数学习是这样进行的:要么对外界的新事物表示接受,把它变成自己的以使自己更有能力;要么拒绝接受这些新事物,把自己保护起来,不去承受“知道的危险”。他人代表的可能不仅仅是智力上的危险,而且还代表着性的危险:有些青少年逃学与其说是感到学习困难,不如说是性带来了不安。某些青少年有恋父(恋母)或是恋兄弟姐妹中的某个的情结,这种情形让他感到无力(他什么也不能做),于是他就想逃离学校,到另一个地方(比如说去游乐场所或者去找个工作)来肯定自己。很显然,这样做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大多数情况下几年后问题又会以别的形式爆发出来。    
    对儿童来说,对他人的恐惧不仅是对父母“映像”的恐惧,有可能也是对所有代表知识的“映像”的恐惧。儿童、青少年(还有成年人)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会感到通往知识的道路对自己而言是一块禁地,感到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学习,与知识接触是危险的,因为这可能会证明自己是无能的人。由于成年人未能制定出有建设性的禁止规则,太多的儿童和青少年在他们的家庭生活或社会生活中没有经历过一次象征性的“去势”。“去势”的缺乏使儿童在现实中的活动没有限制,没有了可以征服的对象。实际上,如果成年人(尤其是父母)不能摆正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孩子就无法认知自我和加强自我能力。太多的孩子在成长中是孤独的,面对父母的时候没有经历过象征性的“去势”——正是“去势”让他们从幼年时的与他人的关系中解脱出来——将在今后的现实生活的考验里经历,他们就难免经历一些“去势”时期。这种时间错位是攻击性和暴力的源泉,是很危险的——而危险的原因在于个体会觉得自己感到“无能为力”是不公平的。当成年人忽视了孩子是一个一天天长大的个体时(体现为“去势”的缺乏),孩子却自以为已和成年人一样了。由于孩子们要什么大人们就给他们什么,而孩子们又没有想过大人们是怎样得到这些东西的,于是他们就形成了“只要要就能得到”的观念。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孩子跟他妈妈到商场里,想让妈妈给他买一个玩具。妈妈拒绝了,告诉他现在没有足够的钱,以后再买。孩子回答她说——这一回答深刻反映了孩子对钱的来源的概念——“你只要签张支票就可以了”。孩子应该经历一件事以使他明白,他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一切,他也不是父母的一切。从这次必要的失落里,他会懂得“缺乏”这一概念,这个概念是心理生活固有的一部分。他将不再以为“与父母的关系”就是全部,心理上就会有空间接受别的东西。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夫妻或恋人以为相互怀有爱情,但其实两个人是孤立的,是“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之间并无关系。在这里,幼年的感情生活未改变地延续了下来。在儿童不能区分自己和父母时,他对父母的感情流露就是这个样子的:以他人为媒介来自己爱自己。    
    如果说,环境对我们的感官刺激所引起的人与物之间的即刻交流作为感觉生活是重要的,那么成年人和儿童之间关系的性质,更准确地说是成年人与他自己身上仍存在的童年感觉之间关系的性质也是重要的。童年的感觉使成年人兴奋,并使其感情取向和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保持基本一致。历史上并不是总这样的,我们会发现这种新的感情状态对性关系是有影响的。    
    


第1章 被消灭的身体被消灭的身体(4)

    感情冲动限制了性    
    文学、电影、歌曲、广告和有些电视节目反映的是现代真实的性关系,还是只是“指导性质的画面”呢?    
    拥有多个性伙伴、不忠、强奸和乱伦一直都是存在的,为什么我们今天更强调它们呢?当然,诸如目标为儿童的性犯罪之类的事情符合今天新闻题材的需要,但是既然一直以来它们发生的相对数量比例都差不多,为什么现在它们突然变成了“社会的事情”,变成了人们找的“替罪羊”了呢?问题不在于否认这些事实的重要性,这些事实的确应该被看做对社会生活的“犯罪性不适应”;问题在于诸如强奸或乱伦之类的犯罪实际并未显著增长,媒体却为引起轰动而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这方面,这是不合适的。的确,乱伦的个案在15年里翻了一番,而且我们发现儿童做的性动作增多了,但是我们同时也观察到,这种现象的出现至少部分是由于受害者比原来更愿意把情况讲出来。社会上的一些协会和其工作人员鼓励他们这样做,且对想说的人给予了保护。    
    社会不应对这些犯罪宽容,使人尊重关系的规则和法律以保证个人的安全和社会群体的一致性是社会的责任。但是,当媒体随意报道一个事件,并让人以为这是一个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时,我们应该问问自己那种激动的反应是否有必要。媒体和政治如此夸张地谈论一件事情,以至于到最后我们都不知道在谈论什么了。在这样的不安和骚动之后,突然之间一切又都平静了下来。人们以为一切都做得很好了:不是已经发布了消息,不是已经在校园里采取了措施了吗?这种“主动性”的效果是不明显的,充其量只是用来平息成年人的不安,而实际问题却连提都还没有提出来。那么,为什么先有这么大的反应接着又如此安静呢?答案是:一两个事件只是导火索,并非引起骚乱的真正原因。首先我们注意到我们处在一个“乱伦的”    
    参考托尼·阿纳特勒拉的《永不结束的青少年时期》一书中《青少年的社会》一章,Cerf/Cujas出版社,巴黎,1988。    
    社会里,在一个“否认差别”、“看起来是一样的”占主流思想的社会里。我们应该相似甚至相同到毫无差别,而且在成人与儿童之间更应如此。由此推论出儿童与成人一样可以成为性目标,而成人则可以做儿童的性动作。在这种背景下,成年人过多地参与到儿童和青少年的性生活中去——这大概就是骚乱的原因吧。而透过这种骚乱,我们看到了性的滥用——隐藏的事物是能说明问题的事物。在现在的社会意识行为里存在着对儿童的性侵犯,而这种潜意识里的幻想必然使人们产生犯罪感,于是人们把真实的罪犯揭露出来(有时候这是很奇怪的)作为摆脱这种不伦想法的方法。在社会上的心理状态是感官交流占优势的情况下,这个现象就蔓延开来。理性没有从心理中被驱除出去,但它并不是总能恰当地完成调节的作用,因为调节中探索和表达感情冲动的必要工具是语言,而它却被略过了。于是,感情冲动在还没有经过加工,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表达时,就以它的本来的面目出现。我们于是听到人们说:“我控制不了自己!”    
    现代的心理状态对把丰富的个人感情生活付诸实践感到困难。这就是为什么在许多情况下,现在的心理以最接近它本来面目的形式表现出来:“跟着感觉走!”而感觉却常常没有经过加工和升华,于是很快就只剩下其最原始的方面。那么,与自我和与他人的关系就只能由感觉最原始的方面决定了。最不理性的立场和最原始的恐惧于是成为了主流。表现残忍虐待场面的恐怖电影和连环画好像并不能使儿童和青少年感到害怕了。他们在与现实之间界限模糊的原始想像世界里是可以悠闲散步的。但是,虽然他们中的有些人面对想像世界里那些足以吓走最勇敢的人的可怕场面很自在,却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最小的困难时就被吓得面无血色,然后请求大人帮助。    
    认为或使别人认为,根据陶冶的原则,在银幕上或连环画里看社会暴力或者性暴力场面是摆脱暴力的方法,这是错误的。在感觉占优势的心理里,这种陶冶不仅不会发生,而且它会加深人的心理印象。我们甚至观察到,在这种情况下,加深的心理印象会促使人进行行动。当一个人的心理不是自主的时候,个人的行动就会模仿社会,这是不争的事实。从这个观点出发,是媒体加剧了反应和鼓励了模仿。    
    感觉心理占优势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电影《深蓝》的成功。《深蓝》反映了现在某些人的心理状态。成百上千的心理上依附于母亲的年轻人,他们怀着近似宗教性的情感,把这部电影看了一遍又一遍。这表明他们与他人的关系仍停留在原始的感情冲动之中。在电影里,“水、海洋和母亲”是想像世界里的主题,为了这些,哪怕因此而死或者“就当父亲死了”也是愿意的。不愿的是从这个想像世界里出来。父亲在这里是缺席的,或者是有意让他缺席的。然而没有父亲,儿童就无法从“我与母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疯狂想像中走出来——是父亲来把儿子和母亲分开。父亲所代表的是外界的事实,他是来反对“与母亲融合在一起”这种关系的。如果没有父亲,就没有了时间,没有了外界现实,没有了人类的法律,没有了性的自我确认。关于这些的心理模糊认识是危险的。年轻的一代知道自己的感觉心理里没有强有力的父亲映像吗?成年人对此是负有责任的,他们不知道唤醒孩子面对现实,于是孩子们就成了孤儿。    
    影片的主人公雅克在水中可以无拘无束地活动身体,可以和海豚在一起玩耍,但是一上岸,他就得了失语症,就压抑得不得了。他无法适应在地上的现实生活。他不开口说话,不与人交流;他感觉着,他等着再次潜入水中和他的“本源之水”重逢。后来,若阿娜出现了,但他对她所怀的只是一个孩子不愿离开母亲的那种情感,而不是开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关系前途的爱情。他的一个伙伴——这个伙伴象征了支配性的同性恋关系——向他解释了一个女人和一只海豚之间有什么不同。他不能理解这一信息……他的父亲是在潜水中死的,他因此成为了孤儿,而刚刚成年,他就得为了赢得世界闭气潜水冠军的称号和他的朋友竞争,在这竞争中面对死亡。他的朋友死了,而雅克又开始比喜欢女人更喜欢“水”和“母亲”了。若阿娜说着,问着,努力着,要求着,然而雅克却心不在焉,他没听。若阿娜怀孕了,而雅克从未面对过这种“三人关系”(父亲、母亲、孩子),于是他躲到对他而言如同母亲子宫的水里去了,以此切断与外部世界的一切联系。该如何理解雅克呢?事实上,由于缺少父亲,雅克没有长大,他还停留在他最初的状态之中。甚至更糟,他“拒绝”出生。他认为真正的生活在水里,在那里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