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墓地封印 >

第21部分

墓地封印-第21部分

小说: 墓地封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涎艄僦找胖觥y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终年82岁。次年五月,武则天灵驾还长安,八月与其夫合葬于乾陵玄宫。”
  赵婉儿“呀”了一声:“没想到唐朝还曾经改国号为‘周’呢!”
  施丽娅呵呵乐道:“武则天精通文史,写得一手好书法,更是善权谋,手段残酷。在她统治的近50年间,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加强和改善了唐王朝与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晚年豪奢专断,宫闱秽乱,侄儿武三思把持朝政,政宪大乱。武则天死前,为了给自己身后留下安息之下,自己宣布废除帝国,改国号仍为大唐,还政于儿子李显。在她死后,众大臣极力反对把武则天葬入乾陵,因为历代都是皇后先死能先入陵,皇帝死了再次开陵合葬。如果是皇帝先死,那仆不能动主墓,皇后死后就不能打开陵墓惊动皇帝亡灵而合葬。但是,宽厚仁慈的中宗皇帝李显,并没有接受众大臣的建议,为了表示孝心,命人挖开乾陵埏道,启开墓门,于神龙二年五月将武则天合葬入乾陵玄宫。从此,乾陵成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一陵葬两帝的陵园。”
  赵婉儿佩服地看着施丽娅,赞道:“施姐,你真博学,不愧是历史系高材生。”
  施丽娅笑眯眯地反夸赵婉儿:“赵小姐,你不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嘛。”
  赵婉儿脸上一红:“施姐,就别取笑我了,还不是因为我爸爸有钱,我才沾光进入了名牌大学。对了,施姐,武则天那块无字碑这么高大雄伟,却为什么不刻一字?”
  施丽娅突然一脸严肃地说道:“赵小姐,那块无字碑到底是谁所立,历史上也颇多争议。有人说是唐中宗李显为他母亲武则天所立,碑上之所以不刻一字,是因为无法向世人评说,他母亲称过帝,但死后又是按高宗皇后身份合葬的,所以不好述说,索性留一无字之碑。另一说无字碑为武则天自己生前所定,她知道,她的一生功过是非,时人很难说清,她决定让后人来评价自己功过。何况,武则天自视颇高,她认为,当时的天下,没一人有资格能对她说三道四,所以,这才树立了一块高大雄伟的无字之碑。”
  众人听罢,不觉都齐声赞叹,不知是赞的武则天,还是称道的施丽娅。
  看了看时间,李冰说道:“大家早点休息吧,明天,我们还要重上乾陵,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办。”

☆、第三十八章 谶语初解

  就在施丽娅和赵婉儿正告别三人准备返回自己的房间时,赵婉儿突然回过头了,对着李冰说道:“李大哥,刚才说说乾陵的传说,差点忘了另件更重要的事。那个相面的袁风,不是说他先祖袁天罡留下了什么谶语吗?你快看看有什么提示。”
  李冰闻言,赶紧从口袋里摸出袁风留给他的那张纸条,平摊在茶几上。张远山看着纸条小声读道:“唐周归一,冰释前嫌。欲破四象,先收七煞。”
  众人皆不解其意,张远山也满脸狐疑:“前两句似乎没什么意思,四象么下午在乾陵时大家听我说起过,只是不知道这个七煞指的是什么?”
  众人皆摒住呼吸,期待着张远山能悟出其中奥妙来。就在张远山不断摇头之际,施丽娅突然咯咯地笑了起来:“李冰,这个袁风说的没错,这乾陵果然与你有着莫大的关联。”
  大家都好奇地看着施丽娅,施丽娅指着茶几上的纸条说道:“大家看第一句,‘唐周合一’,指的是武则天代唐而取天下改国号为周,最终在临时前又撤销帝号,还周归唐。历史上习惯称‘李唐’、‘武周’。‘唐周归一’其实就是李武归一,那么和第二句的‘冰释前嫌’的第一字连起来,就是暗含‘李冰’两字。这不是摆明了说李冰是破解这个乾陵秘密的关键人物嘛。”
  众人仔细一想,大为惊叹。赵婉儿又说起那个袁风说已经1300年了,是到时候了结恩怨了,那就是说从武则天死,乾陵最终落成到现在正好是1300年左右,可能就是说乾陵的秘密即将大白于天下。而李冰又是李淳风的后人,袁天罡早已算准此事的重任将落在1300年后出生的李冰身上。
  张远山也大为赞叹,指着第三句说道:“‘欲破四象’,可能就是这乾陵在外围用四象阵镇住,要破解乾陵秘密,必先破了外围的四象阵。只是最后一句不明白,我们应该到那四象之气的地方去看看。”
  李冰说道:“张大哥的主意很好,我们是应该按这纸条上的提示前去观察一下。但明天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办,今天我们早点休息吧。”
  一夜无事,第二天一大早,李冰就叫醒了张远山和钱一多,两人还没起床时,只听门外已经响起了赵婉儿的催促之声。原来,由于赵婉儿迫切希望找出她爸爸赵义明的下落,竟然一夜没睡,天刚放光,赶紧过来催促大家起床作好出发准备了。
  一行五人出了宾馆,钱一多带领众人逛了逛小集市,品尝当地的羊肉泡馍。
  太阳已经升起,天空万里无云,没有一丝风,大家感觉神清气爽,一路上说说笑笑沿着司马道向乾陵走去。
  路上已经涌满了许多车辆和游人,气氛很是热闹。钱一多问李冰:“李兄弟,今天让我们大家再上乾陵有什么重要事啊?”
  李冰狡猾地一笑,戏弄了一下钱一多:“钱大哥,我们去盗墓,那可是你强项。”
  钱一多哈哈大笑,看了一眼四周众多的游人,压低声音道:“别开玩笑了,哪有大白天盗墓的啊?更何况,这么大的乾陵,我就算三头六臂也没这个能耐。”
  施丽娅嘿嘿笑道:“李冰,你就别拿一多寻开心了。唐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黄巢动用40万将士盗挖乾陵,直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也没有找到墓道口,后因官军追剿,黄巢才不得不悻悻撤兵。至今在梁山主峰西侧仍有一条深沟被称为‘黄巢沟’。后来到了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盗掘古墓成风。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以保护乾陵为幌子,率部下驻扎乾陵,用真枪真炮演习的办法掩护一个师的兵力盗掘乾陵。士兵们用炸药炸了许多处地方,却没能找到墓道口。后来,当士兵们盲目挖掘时,忽然雷雨大作,数日不歇,军中一时传言四起,称武则天显灵了云云。盗掘不成,孙连仲只得匆匆率部离开了乾陵。”
  赵婉儿惊叹不已,好奇地问施丽娅:“那么现在的乾陵地宫入口是如何发现的呢?”
  施丽娅笑咪咪地回答道:“1958年冬季,经过乾陵的西兰公路复修,需要大量的石料。乾陵附近的农民便到梁山上炸石取料。一天下午在距无字碑以北1公里处的梁山主峰东南坡炸石头,连放三炮,没料到第三炮后半空中飞出几块石条。硝烟散去,那几个农民跑过去一看,只见爆炸面上尽是石条,像是人工凿的,上面有字,或连着些像钢筋一样的东西。几个农民不敢怠慢,立即报告了县政府,这才发现了乾陵地宫入口。”
  赵婉儿好奇地问道:“施姐,既然发现了地宫入口,政府为什么不开掘乾陵呢?”
  施丽娅也叹了一口气:“乾陵是盛唐时期所建,几乎集中了当时全国国力的一半,里面的财富难以想象。由于从没被盗掘过,因此,政府慎重,在没有绝对的办法能保证掘开乾陵不破坏里面的文物技术时,是不会开掘的。”
  张远山闻言哈哈大笑:“看来这个袁风真是袁天罡的后人,留下的谶语也真灵验。前人一千多年都寻不到的地宫入口,居然让几个农民无意中发现了,这大概就是上天安排的,李冰兄弟也应运而生,乾陵的秘密或许真的要彻底解开了。李兄弟,功成名就那一天,可别忘了我们一起共患难的兄弟姐妹啊!”
  李冰也忍俊不住笑了起来:“别开玩笑了,那些事虽然有些古怪,却不能当真。我们还是快点上山吧。”
  李冰和赵婉儿加快了脚步,向昨天发现赵义明日记本的地方走去。张远山好生奇怪,不禁问道:“李兄弟,你和赵小姐是不是昨天发现了什么?”
  李冰嗯了一声,回答道:“昨天我和婉儿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地方,颇像赵总失踪前最后一次电话中描述的场景,我们快去看一看。”
  赵婉儿感激地看了一眼李冰,悄悄地捏了一下李冰的手以示感谢他撒个善意的谎言,帮她保守住了这个日记本的秘密。
  赵婉儿的手机响了起来,原来是她妈妈张丽丽打来的:“婉儿,你现在哪里呀?你父亲失踪的事,就交给警察去查吧,公司的业务还等着你回来接管呢。”
  赵婉儿有些激动地告诉张丽丽:“妈妈,我现在陕西的乾陵上,就是爸爸最后失踪的地方。已经有了一些线索,但爸爸可能已经不在了,妈妈,你可别难过。”
  电话那头的张丽丽沉默了一会:“婉儿,你爸爸若是真不在了,那你更得赶快回来,正式成为公司的董事长。公司兴旺发达了,你爸爸的在天之灵才会感到欣慰。”
  赵婉儿很乖巧地答道:“妈妈,你放心,我知道了,也许马上就会知道爸爸的下落。寻查到后,我立即赶回上海。”说罢,挂了电话。
  李冰突然拉住了赵婉儿:“婉儿,别走那么快,等下施姐,她可能落在后面游人中了。”
  赵婉儿一看,果然不见了施丽娅,停下脚步,对着李冰说道:“李大哥,麻烦你回去找找,我们在这里等你。”
  李冰答应了一声,回过身来,走了不到50米就发现施丽娅正在山路边一大群游客正打电话,大叫了一声:“施姐,你在这里干吗呀?我们都在等你。”
  施丽娅赶紧放下手机,急步赶到李冰面前:“李冰,我见不到你们,正在心慌,刚想拨打你的手机,却听到你在叫我了。我们快追上他们吧!”
  李冰点头刚欲走,却感觉到施丽娅已经拉着了他的手,鼻中传来施丽娅身上一股浓浓的香水味。
  李冰刚一楞神,施丽娅竟然对着他脸颊上吻了一下。一时之间,李冰顿觉魂不守舍,头脑中一片空白。
  李冰努力定了定神,挣脱了施丽娅的手,擦了擦脸,快步向前面走去。

☆、第三十九章 荒坡尸迹

  众人走到一棵大树旁,李冰和赵婉儿停住了脚步。
  “就是这儿”,李冰高声说道:“大家分头找找,看看有什么特别之处。”
  五人全停了下来,各自向四周张望,却并没发现什么异样。李冰吩咐大家:“各位,这儿天天这么多游客经过,当然不可能发现什么特别明显的迹象了。睁大了眼,看看周围有什么地方显得不大协调。”
  众人仔细地看着周围,除了到处散落着一些青白色的山石和沟沟坎坎,都没有人工留下的痕迹。
  正当大家对李冰的话显得怀疑时,却见李冰在不断地打量着身边那棵大树。
  李冰心想,既然赵义明的日记本能奇迹地出现在树桠中的鸟巢里,那么,树上是不是还会有其他什么东西?
  想了一会,李冰卸下了身上的旅行包,开始尝试爬上这棵大树。
  几分钟后,李冰好不容易爬上了树,骑在开叉很大的树桠中,仔细地看着树,却依然没什么发现。
  李冰失望地正想从树上下来时,眼光却被不远处一片杂草所吸引。
  那是一片相对比较平整的地方,长满了野草,在这不算陡的小山坡上,随处可见,似乎稀松平常,但李冰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奇怪感觉。
  凝神看了一会,李冰突然发出了一声大叫,把树下的几个人吓了一大跳。
  李冰慌慌张张地从树上爬了下来,急促之间,手都让树枝蹭碎了,泛出了一丝鲜血,却似乎丝毫没感觉到,眼中尽是恐惧和兴奋。
  “找到了,找到了!”李冰大声叫喊着,由于地处偏僻,这时边上并没有其他游客,只有同行的四个人楞楞地看着李冰。
  “什么?”,赵婉儿突然反应了过来:“李大哥,你是说发现了我爸爸的下落?”
  李冰一屁股坐在了地下,接过钱一多递过的一枝香烟,猛吸了几口。
  李冰定了定神,眼睛扫视了一圈众人:“你们知道施世伦吗?”
  大家逐一摇头,只有施丽娅笑了起来:“李冰,怎么想起这个人了?施世纶就是清朝康熙年间收复台湾的靖海候施琅之子,他是在民间素有‘施青天’之誉,被康熙皇帝称为江南第一清官。民间有一部流传很广的《施公案》,就是关于他的传说。”
  李冰向施丽娅点了点头:“对,施姐说得没错,正是这个施世纶。《施公案》其实是根据民间说书艺人到处流传说唱的施世纶的故事改编整合而来。刚才在树上,我总觉得不大对,猛然想到了《施公案》中描写的一个案例,这才恍然大悟,不觉惊叫一声,惊动各位了,实在不好意思。”
  施丽娅虽然知道施世纶和《施公案》,却不明白李冰所指什么,急急地问道:“李冰,你就别卖关子了,给我们大伙说说是什么样的案子。”
  李冰慢慢地一字一顿说道:“具体的我也不大记得清楚,只记得有次施公外出巡访,正值春天,在一个高地上歇息,瞭望四野。突然,他告诉随从,下边的麦田中埋藏着一具尸体。随从看了半天也没发现,派人下去察看,除了一片绿油油的麦子,什么都没有,大为不解。施公指着一处,让随从去挖,果然挖出来一具尸体。”
  赵婉儿惊讶地插嘴道:“真有这么神?莫非这个施公和袁天罡、李淳风一样能掐会算?”
  李冰摇了摇头:“不是,这是施公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所致。因为他在高处看到附近下边的麦田中,虽然都是一片绿油油的,但明显有个地方的麦子长得特别旺盛,而且颜色也呈现深绿色,显然有别于周围的麦绿。他细看之下,发现这片特别的小麦,竟然勾勒出一个人形。于是他断定,下边必埋藏着一具尸体,尸体之上的小麦吸收了尸体内的营养,故而长得特别茂盛和碧绿。事情果然如他所断,由此,一桩悬案也就此解开。”
  赵婉儿脸上抽搐了一下,颤声道:“李大哥,你是说你在树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你苦苦思索之下,联想到了施公断案,这才悟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