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杜邦-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研究了美英共同的策略。丘吉尔在演讲中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
亚德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铁
幕的背后,坐落着中欧和东欧的首都。在中欧和东欧,几乎在每一处都是警
察政府占了上风,根本没有真正的民主。”
这个演说通常被称为“铁幕”演说,丘吉尔讲的不仅是他本人的观点,
而是美英两国统治集团反苏反共的策略纲领。丘吉尔在演说中号召英美两国
人民联合起来,反对苏联和正在增长的社会主义革命,他提出“实力主义”,
主张用实力反对苏联,他强调美英在海洋天空,科技和工业、农业领域进行
世界范围的合作,在力量对比关系上占不可动摇的优势。在丘吉尔演讲的影
响下,也就是在2月份,美国资产阶级政治家赫伯特·斯沃普在为美国参议
员伯纳德·巴鲁克起草的一篇演讲稿中,明确提出了“冷战”意即进行扩军
备战,增强实力,以实力相威胁。1947年3月,美国政府宣布了“杜鲁门主
义”,6月提出了马歇尔计划,首先举起了“冷战”旗帜。丘吉尔在富尔敦
提出的外交政策方案,被美国采纳为其政府的政策,美国开始向英国乃至整
个欧洲伸出了援助之手,并准备建立军事政治集团,反对苏联和社会主义。
为了对付西方的联合,苏联于1947年秋成立了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从此开
始了延续数十年的“冷战时期”。
冷战时期,世界形成了两大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
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整个世界的政治军事格局基本上就是两个阵营,也就
是美苏两个大国的角逐。美国以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和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获得的优势地位,对资本主义世界各国颐指气使、发号施令,到处伸手,干
涉别国内政,阻止社会主义的发展,成为世界反苏、反共的桥头堡垒,充当
世界警察的总部。为此,美国在国内大搞扩军备战,大搞核武器生产。美国
要威胁别国,别的国家自然要进行防卫。于是就出现了全世界的军备竞赛的
热潮,这次热潮,并不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逊色,实有过之而无不及。冷
战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美国及其追随国家打局部战争,如侵朝战争,侵越
战争。以造成世界大战边沿局势。
热战需要军火,冷战同样需要军火。冷战时期同样是杜邦家族大发其财
的时期。杜邦家族的人深深懂得如何保护和发展本家族的巨大财富。因此他
们对美国政府的冷战政策之实质心领神会,对美国政府的行动亦步亦趋,杜
邦家族成了美国各大家族的反苏反共的领头雁。他们一边叫嚣反苏反共,一
边寻找和扩大市场,拓展财源,而反苏反共的目的是为拓展财源服务。他们
既创造舆论,又采取组织行动,40年代杜邦家族倡导成立了一个全国制造商
协会,用以反对新政和罗斯福。50年代又在制造商协会之外成立了两个属于
政府的组织:美国行动会和国家经济委员会。美国行动会继承了原先的政治
团体自由团的衣钵,“以反对共产主义击败受共产党支持的国会议员候选人,
并把全国一切反共的选民都联合起来进行这项任务”。自由团曾经在40年代
得到拉蒙·杜邦、约翰·拉斯科布、美国军团,国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高级
官员以及钢铁公司、太阳石油公司等大企业领袖的支持。拉蒙和拉斯科布还
捐过大笔款项培育这股反动势力,此外,伊雷内·杜邦、亨利·B。杜邦是反
共讨伐宣传最起劲的人,他们把同他们不同意见的人常常说成是受外国思想
蛊惑的异教徒。杜邦公司对外联络部在《百传》中写道:
100年前,卡尔·马克思梦想,并且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国,在那样一个国家
里,生产资料归人民所有,人民共享生产成果。他的梦想的确实现了。但不是在那些遵循
着他热烈倡导的理论并建立起的共产主义的国家,而是在资本主义的美国。
杜邦家族还对那些攻击别人为赤色分子搞政治迫害的人给以鼓励,录用
为公司雇员,有的还委以重任。如当时的杜邦公司董事长欧文·夏皮罗,就
是一个惯于搞诬告陷害的乱给他人扣上共产分子帽子的可耻行为而起家的
人。杜邦家族大搞反共叫嚣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保持美国的现行政治经济制
度,保护他们那些亿万家产的富翁的人间天堂,另一方面是推动美国大搞军
备竞赛,向外侵略扩张,为他们这些大公司向海外寻求投资市场创造良好条
件。这一时期杜邦公司为了在消费市场不定的情况下,使投资所得的利润保
持传统的10%的比例,又回到了开创时期赖以建基的两块基石——廉价劳动
力市场和政府的保护,这是总裁克劳福德·格林沃尔特的深思熟虑的结果。
在格林沃尔特的努力下杜邦公司开始全面进入南方各州。南方各州成了杜邦
公司50年代最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加之那里丰富的石油、水力、煤,因而也
是最宝贵的资本市场。60年代在那里开办了更多的工厂,生产类似羊毛的的
确凉、氰化钠和氧化氢等化工产品。
联邦政府遵循冷战政策,实行了支持美国各公司在海外进行大量投资的
计划。加之马歇尔计划鼓励美国大企业对电子、汽车、人造橡胶、石油和农
业机械等工业及其市场实行控制,使杜邦公司找到了扩大市场的另一种方
法。杜邦公司总裁格林沃尔特及其同僚们所想的和做的跟联邦政府的首脑们
正相吻合。美国政府认为,在当时“经济稳定”仍然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特点,
助理国务卿艾奇逊在国会的一次演讲中强调说:“这样主要是本国利益问
题。”当时美国海军一份文件道出了问题奥秘:“从现实看问题,一切战争
都是由于经济原因。要使战争在政治上能被接受,总是要涉及一些思想意识
上的争端,将来可能发生的任何战争,毫无疑义地不会超越历史上的先例。”
在大肆渲染“赤色恐怖”的叫嚣声中,一些装备着海外基地,配有美国军队
的大型军火库建立起来了。各大企业、大公司、大财团纷纷向海外争夺投资
市场,于是美元流到哪里,美国的国旗也很快在哪里飘扬。1950年 6月 25
日,美国发动了侵朝战争,这是冷战时期发生的一次局部战争。
朝鲜于1910年8月被日本帝国主义全部侵占。1945年8月15日,金日
成领导的朝鲜抗日游击队配合苏联红军解放了朝鲜北部,但朝鲜南部被美军
占领并扶植了一个李承晚傀儡政权。1948年9月,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
1950年 6月 25日,美军以保护李伪政权为借口,在仁川登陆,并入侵北朝
鲜。美国的喷气式飞机在朝鲜城市和农村狂轰滥炸,到处一片焦土,尸横遍
野,麦克阿瑟指挥的美军一直打到中国边境的鸭绿江边,并轰炸了中国的边
境城市,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扬言要使用原子弹。于是,中国派出了中国
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一举将麦克阿瑟赶回南朝鲜。中美军队在朝
鲜战场上进行了第一次生死搏斗和较量,以美国失败而告终。
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参战并取得胜利,使华盛顿感到恐慌,这种恐慌感
也传染了威明顿的杜邦家族。对共产主义怀着极大恐惧和仇恨的伊雷内·杜
邦叫嚷,给蒋介石独裁政权增加援助,“帮助蒋介石把赤色分子赶出中国,
而不仅仅把更多的美国人送到朝鲜”。作为政治家和总统的杜鲁门头脑比伊
雷内自然清醒得多,他知道他遇到了一个难对付的对手。他回避了伊雷内进
攻中国的提议。不久美国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巡逻,保护蒋介石。这
也是对中国实施“冷战”的手段,军备竞赛和朝鲜战争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新出现的军界、工业界集团带来了好生意,尤其是各大公司。他们接受政府
大批军火订货,杜邦公司自然少不了丰厚的一份。1950年杜邦公司获得了
13。3%的年利,这是该公司所取得的最高年利之一,通用汽车公司获得的利
润更高,在1950到1952年的战争年代里,通用汽车公司平均每年利润率在
付税之前相当于最繁荣的1926年的6倍,从 1950年7月到1952年6月,通
用汽车公司在军火合同上总计赚了55亿美元。
这时期对权力的依赖乃是格林沃尔特的发财之道,杜邦家族曾支持过的
威尔逊副总统那时主管国防部,他给了杜邦家族不少好处。如 1960年化学工
业的发展与研究的经费,政府提供了20%,几乎有一半给了格林沃尔特领导
的研究开发部。国防部还照顾了雷明顿武器公司和美国橡胶公司大笔生意。
格林沃尔特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这种大搞冷战、大搞军备竞赛和打局部战争
的条件,把杜邦财团的触角伸到了一切领域,在对美国经济有重大影响的一
些大公司投资,如美国最大的造船公司之一纽波特纽斯公司,北美航空公司,
波音飞机公司,从中获得了巨大利润。凡是有高额利润可图的格林沃尔特都
运用政府权力,捷足先登,如导弹弹体和火箭发动机技术,杜邦公司都遥遥
领先。军备竞赛时期核武器成了大国角逐的热点领域,其结果是出现了氢弹,
格林沃尔特最幸运最自豪的是美国从原子弹到氢弹的试验和生产都是在他参
与之下获得成功的。1950年8月,格林沃尔特接受了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委
托生产氢弹的合同,成了美国氢弹生产四大家承包商之一,而杜邦公司无疑
在经验、技术方面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4 海外扩张与越战财阀
杜邦公司在50年代初的重大举措,主要是加大海外投资计划,争夺海外
投资市场,在此之前出口业占领先地位而在国外投资设厂方面,却处于落后
状态。日渐增加的捐税和通货膨胀,使它从国内工厂投资获得10%的传统利
润越来越困难了。在杜邦公司企图保住通用汽车公司股息,而在法院屡次败
诉后,更促使它转而不断向国外发展,从 1957年起,杜邦公司相继在荷兰建
立了它独资经营的第一家国外子公司,在北爱尔兰的德里建筑一家价值3000
万美元的氯丁橡胶工厂,试图打入共同市场。为了把投资重点转向海外,格
林沃尔特采取了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成立国际部,小沃尔特·卡朋特的儿子
沃尔特·萨姆·卡朋特第三被任命为总经理。国际部是在原外国关系部基础
上组建的,但它的业务范围更为广泛,更直接而细致,凡有关杜邦公司所有
国外企业的行政管理以及财政收益,都由它直接向执行委员会负责。杜邦公
司在海外经营并不拘泥于一种方式,根据海外市场变化随时变换,主要看哪
种经营方式利润更高而定,或者侧重输出资金和技术,或者侧重直接出口产
品。1953至 1957年间,由于海外有的地区社会动荡不安,投资办厂周期拖
长,于是采取直接出品,使利润从一亿美元迅速上升到1。46亿美元。这是占
领海外市场的最灵活的策略。
国际部采取的另一个占领海外市场的策略,就是销售行动必须跟上世界
市场需要,当一个新产品一出厂时立即在国内外市场同时采取行动。到 1963
年,杜邦公司已在海外13个国家,兴办了35家工厂,有一万六千余名外国
劳工在为杜邦家族创造财富。60年代,是美国侵略战争正紧张而激烈进行的
年代。随着战争的逐步升级,美国投入的军力、军火和军用物质需要量越大,
因为对杜邦公司的军用工业品的生产给予了新的促进,杜邦公司巴不得战争
越升级越好。他们这种心情和朝鲜战争时一样,唯恐天下不乱,天下不战。
谁对战争叫嚣越激烈,杜邦就给谁发奖。
1964年美国举行总统竞选,戈德华特在他的竞选演说中,叫嚷轰炸越
南,他因而获得了杜邦家族7。1万美元的赠款,并被共和党全国大会提名为
总统候选人。在 1965年战争升级的热潮中,美国保守主义联盟的主席小拉
蒙·杜邦·科普兰,以联盟的名义催逼政府全面进攻北越并推翻其政府,杜
邦家族的人无不感到科普兰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杜邦公司如此鼓吹越战升
级,目的无非像在一战、二战、朝解战争一样,大发战争财,越战中的1964
年到1966年杜邦每年从五角大楼的军费中掏走一亿多美元。此外杜邦公司还
向国防部销售大量的非爆炸化工产品十多种,如纺织品、纤维、包装薄膜、
摄影胶卷等,销售额达31。9亿美元。尤其令人震惊的是杜邦公司公然违反日
内瓦协约,为美国政府研制生产一种新武器——神经毒气。这种肉眼看不见
的致命气体,主要损伤大脑神经。1968年,毒气研制者在犹他州的荒沙滩上
对6400头正在安静地嚼着青草的绵羊进行实验,当一阵微风静悄悄地吹过牧
场,不到几秒钟,羊群全部死亡,牧地顿时化为尸体遍野的战场。总之,杜
邦公司为了发财,无所不用其极。整个越战时期,杜邦家族各公司总共收入
了150亿美元。仅杜邦公司一款就从军火销售中捞进十亿多美元。
5 帝国之王相继谢世
20世纪 50年代的最初几年,是杜邦公司的财产因美国发动侵朝战争,
大搞军备扩张而继续增长的时候,然而杜邦家族这时在政治上却遭到严重挫
折,通用汽车诉讼案正在没完没了地进行,与此同时又接连不断地发生了几
起丧事。这些给杜邦家族罩上了一层浓重的忧伤的阴云。1952年7月24日,
住在新伦敦医院的拉蒙·杜邦的心脏病又一次发作,当医生赶到他的床前时,
已经不省人事,早上7时便撒手西去,终年71岁。
本来这一个月15日,是杜邦火药公司创办150周年的喜庆日子,公司在
布兰迪瓦河畔的老根据地举行盛大隆重的庆祝会。伊雷内·I。杜邦的直系后
裔和姻亲225人和6000名雇员兴高采烈地来到纪念会场。然而当人们举目观
望会场前台上杜邦家族的头面人物时,惟独不见拉蒙那张表情严厉的面孔。
因为他此时正在纽约渔民岛消夏别墅中度假,本已准备驱车前往,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