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魅在创业 >

第5部分

魅在创业-第5部分

小说: 魅在创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获得的奖项



  除了先前在图片摄影界获得的一系列奖项外,克里斯蒂娜还获得了“澳大利亚2000年度最佳文体礼品奖里德奖”。该奖项注重产品的质量,提倡创新。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礼品商参加这项评选,包括澳大利亚各地的礼品商以及一些海外礼品商,它也是澳大利亚礼品行业的一次盛会。里德奖分为12大类,克里斯蒂娜获得的是最佳文体礼品奖。谈到获奖时她说:“这实在是太令人兴奋和激动了!我们不仅获得了一大笔奖金,公司和产品的知名度也因此大大提高了。”
  克里斯蒂娜还曾入围过“2001年度澳洲电信澳大利亚商业女性奖”、“2001年度澳洲电信阿尔卡特青年商业女性奖”,同年她还入围了“澳洲电信维多利亚州最佳小型公司奖”。



成功的秘诀



  成功给克里斯蒂娜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利益,但同时也给她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克里斯蒂娜说:“你取得的成就越大,就越会得罪人,主要是因为他们妒忌你。成功并不像有些人所想的那样光辉无比。”尽管现在克里斯蒂娜的名字会出现在公司的产品和标志中,她也拥有了一定的公众知名度,但她现在觉得这样的成功已经不很重要了。她说:“我只是想向大家证明自己的能力。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自己再也不是从前那个甜蜜而害羞的小姑娘了。我相信人们也会为我的改变而感到高兴。”
  克里斯蒂娜给公司带来了崭新的设计理念和富有创造性的精神,她觉得这些都是公司能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同时她觉得自己的性格也给公司的成功带来了一些帮助。“我很善良,对员工和顾客都十分友好。我的员工都很好,公司上下洋溢着一种友好的气氛,人们都喜欢与我们公司打交道。我们一直都按时付款,这也为公司赢得了不少声誉。”
  尽管克里斯蒂娜天生害羞,但她正努力通过工作来改变这一点。“我与顾客们会面,与他们交谈,问他们许多问题,努力获得各种信息。我觉得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虚心学习。我总是强迫自己不断学习。”
  克里斯蒂娜已经为自己请了很多指导老师。
  克里斯蒂娜成功的另一个秘密在于,她总是事先作好规划,她说:“在工作中我学会了要多做计划,而不是鲁莽行动。”
  她还学会了如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意图,她说:“别人不会每次都能了解你在想什么,我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向别人传达自己的意图。”
  克里斯蒂娜认为产品的质量也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克里斯蒂娜·蕾设计公司的礼用柬贴用的是最好的纸张,我们总是让供货商给我们提供最好的原料。”克里斯蒂娜同时还在产品价格上与其他公司展开竞争。
  她认为产品的包装也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她的产品除了有新鲜时尚的设计外,在包装和品牌标识上也与众不同。
  克里斯蒂娜·蕾设计公司的礼用柬贴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文具业中的顶尖产品。克里斯蒂娜说:“我们主要的两家竞争对手都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印刷公司,但我们做了他们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们努力地工作,我们拥有自己的思想,我们还有艺术的天赋。更幸运的是我还有着家人的支持,这一切都让我能够成功开创自己的事业。”
  克里斯蒂娜·蕾希望有一天能够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她说:“尽管在现在这还只是一个梦,但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来临的。”



正反两方面的借鉴



  正面的借鉴
  处事果断
  经常要有新的东西
  创造独一无二的产品
  进行有效的广告宣传
  作出公司规划
  具有创造性
  多做计划
  与员工、买家和顾客进行良好的交流
  努力获得别人的信任
  热心待人
  作为商业女性要有自信
  尽量削减开支
  雇用专业的人员
  有社会公德
  给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
  反面的借鉴
  作为一名年轻的女性,与大百货商店和连锁店打交道时遇到的困难
  遭遇歧视
  作为一名年轻的女性,试图说服银行提供贷款
  学着克服害羞心理
  面对别人的轻视



小结



  克里斯蒂娜·蕾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女性。凭着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和坚信成功的信念,她创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在请柬设计领域取得了成功。
  克里斯蒂娜白手起家开始创业,她没有大量资金,但她的家人非常支持她。他们借给她钱作为创业资金,还提供房子作为她公司的办公场所。克里斯蒂娜生性温和,爱冒风险。她并不擅长与员工和顾客打交道,而她弟弟在管理和金融方面的才能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
  除去家庭因素外,克里斯蒂娜自身的能力也很重要。如果没有她的天赋和勤奋,她的事业不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取得100万澳元的年营业额并获得各种奖项。
  这个故事并不仅仅告诉我们,一个漂亮的小女孩是如何从画简单的雏菊到创立自己的品牌的。它还告诉我们,一位年轻的女性是如何凭着自身的艺术资质、创造性和虚心求教的精神,在已经被传统大公司瓜分的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
*探索人才公司和玫瑰现在时公司—洛兰·特莱伯
***************

  在创办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探索人才公司(QuestPersonne)时,为了筹集资金,洛兰·特莱伯(orraineTribe)不惜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她白手起家,在15年后将公司出售时,探索人才公司已经在全国拥有了72名员工、4000万澳元的年营业额,并且在澳大利亚的每个州都拥有了分部。  她的第二项事业—玫瑰现在时公司(RosesNow)虽然创办还不到一年,但已经在澳大利亚拥有了大批顾客,并且正在不断的快速发展中。


个人背景



  洛兰·特莱伯于1954年生于斯里兰卡。她与家人在1960年由于国内动乱而逃难到澳大利亚。他们刚到墨尔本时身上只有20澳元。洛兰从小在政府为难民提供的公寓中长大,她从14岁就开始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在一家干洗店干活了。
  毕业后,洛兰最初找了一份秘书兼打字员的工作。接着她又去了一家人才公司,开始涉足人力资源工作。那时,她开始显露出与生俱来的领导潜能,并且很快就得到了提拔。后来,洛兰去了德雷克国际公司(DrakeInternationa)—一家高级经理人招聘公司,并成为了公司最好的咨询人员。



开始创业



  洛兰是被猎头公司看中后进入商业人才招聘公司的。在那里她努力工作,将这个新成立公司的年营业额从零发展到了500万澳元。
  洛兰说:“由于在公司已经做到了一定位置,因此我对人才招聘这一行业也有了清楚的了解。尽管我很喜欢自己所做的工作,但我总有一种挫败感。”于是她决定自己创业。
  洛兰决定创办一个以招聘秘书、助手等中低层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公司。她说:“因为这一层次的人才不像高级管理人才,缺少职业水准。”她相信凭着自己以前在人才公司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应该能够在这项新的领域中获得成功。
  在最初开办公司时洛兰也曾犹豫过。“毕竟我在公司已经有了一定业绩。公司给我配了车,还给我10万澳元的薪水。而自己创业就意味着要重新从零开始,要放弃已经拥有的一切,这需要下很大决心。但是工作已经不能给我带来快乐了,我不知道将来的路该往哪里走。”
  于是,她在1987年创办了自己的探索人才公司。她在墨尔本的中心商业区科林斯街上租了一处房子。她说:“你能想像的最便宜、最简陋的房间,我租了下来,作为我们的办公室。然后我一边装修,一边开始跑市场、拜访客户。”
  洛兰重视公司的形象,因此她非常注意公司的职业道德。她觉得一个好的公司应该是“正直、诚信、善待顾客和雇员。”
  她在公司成立的第一个星期就做成了第一笔业务。
  洛兰最初资金投入很少。为了筹集资金她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又向银行贷了一笔款。她说:“银行通常不会轻易地同意贷款。如果我全部依靠银行,那是肯定行不通的,因此我卖掉了自己的房子。”最后洛兰向银行贷了16000澳元的款,并在三个月后就还了贷款。她说:“对我来说,资金并不是问题。因为公司一旦运转,我们就可立刻从客户那里赢得收入。”
  洛兰很快便获得了成功。“我没有预料到公司的发展会如此顺利,我甚至感到有些震惊。我没有从原来工作的公司中拉来任何客户,我只是在报纸上查找各种求职信息,并给他们主动打电话。同时,我在《年龄》杂志(TheAge)上逐页查询各家公司的招聘信息,就是这样我开始了自己公司的业务。”
  很快,洛兰租的房子就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公司规模了。她在皇后街租下了一幢大楼的整整一层,租期为10年。她说:“虽然租金很昂贵,但这对公司的发展来说是件大事。我们公司拥有了整整一层的办公楼,包括有了自己的卫生间。我们再也不用和别的公司合用卫生间了。”



员工问题



  到了1990年,探索人才公司从1987年最初建立时拥有两三名员工发展到了26名员工。他们为求职者提供各种咨询。探索人才公司办公室的布置是开放式的,洛兰说:“公司没有独立的办公室,员工都坐在我的周围。因为我发现大家在一起工作会更有激情,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而作为公司经理,更要对工作充满热情,以给员工树立好的榜样。”
  尽管如此,洛兰认为如何才能让每个员工始终忠于公司仍是个难题。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个难题也随之扩展为如何才能雇用到好的员工和如何关爱员工。洛兰说:“我认为公司经理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在工作中不断的激励和鼓舞员工。”



遇到的问题



  令人吃惊的是,洛兰自称在她创业初期缺乏自信。她说:“最初,我经历了一连串的精神创伤。我卖掉了包括房子在内的一切财产以筹集资金。其实,初期还有一位老同事与我一起创建公司,但是六个月后她就离开了。公司在创办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我总认为自己的公司不会取得成功了。因此在开始的十二个月中,我除了要克服精神上的紧张,还要独自打理公司的各项业务,那段时间确实十分艰难。”洛兰指出,与人合伙创建公司往往是因为缺乏自信,自己的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洛兰遇到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公司最初的规划。她说:“我得算出公司需要多大的办公场所,需要租用哪些设备,还有其他一些零零散散的问题。这对我来说十分困难。”
  然而,对洛兰来说,真正的难题却是在管理方面缺乏知识和经验。她说:“有人觉得管理一个公司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对我来说却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



经济萧条



  1990年到1991年的经济萧条期,洛兰的公司遇到了重创。在经济萧条中,就业受到的影响往往是首当其冲的,因此洛兰的人才公司便成为经济萧条最初的牺牲品。洛兰说:“1991年初我刚生完第一个小孩,还躺在医院里,在医院的病床上我辞退了20多名公司员工。”
  然而洛兰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认识我的每个人都觉得我应该辞掉所有雇员,申请公司破产,呆在家里照顾小孩,开始过另一种新生活。但是我没有,因为我知道这项事业的价值所在以及它的无穷潜力,我不能因为经济萧条而放弃自己的事业。当时只有我一个人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尽管别人建议她申请破产,发点小钱打发员工,但洛兰决定继续自己的事业。
  不过洛兰还是感到有些沮丧,因为在经济萧条中,她苦心经营起来的一切全都失去了。她只好将公司搬到家中,在家继续公司的业务。
  洛兰说:“当时我剩下的钱只够付皇后街的房租了,我付清了房租后搬了出来。至于欠别人的债务,只有在以后慢慢还清,利息是每星期100澳元。”
  从那以后洛兰对公司业务进行了调整,公司从原来招募秘书、助手等人才转向对临时工作人员的招募。洛兰说:“公司开始关注临时的工作,比如呼叫中心、银行等。到了1993年公司的情况开始好转,这样的好转可以说是突如其来的。”当时洛兰的公司仍然设在家中,但她越来越觉得这样做不合适。“公司设在家中,我的个人隐私得不到保证,甚至还有一名员工偷我家中的东西。因此在一年以后我决定将公司从家中搬至东墨尔本。”



事业成长



  办公地点搬到东墨尔本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很大帮助。洛兰说:“尽管我也觉得将公司搬出中心城区是有些冒险,但现在看来,当时的决定还是明智的。这次我买下了一幢大楼的一层。过了一年以后公司的规模又扩大了一倍,因此我不得不又买下同幢大楼的另一层。”洛兰的公司发展十分迅速,两层楼也很快无法满足公司日益扩大的规模了。她又在克林伍德买下了更大的一处房产,有12000平方英尺。现在洛兰的公司仍在不断扩展,但她没有再购买新的房产。
  如今洛兰的公司已经遍及全国。除了北领地①之外,公司在全国各个州都设有分部,一共拥有72名员工。这些分部都是洛兰亲自去各地开设的。她说:“一开始,我只是关注公司在墨尔本总部的业务,让员工去负责其他州的分部,后来我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很严重的错误。”
  悉尼的分部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它在开办了一段时间后就关闭了,过了不久又重新开张。这是因为洛兰派去负责悉尼分部的一名女员工很不负责。洛兰说:“我听说她从星期五就开始休周末,把工作交给下属。每天下午她还去打高尔夫球!这样的人怎么可以管理悉尼分部!可我过了很长时间才知道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