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金融风暴-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生了这么一个思维定式:外资多多益善。然而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金融危机却是由于外资的投机活动兴风作浪造成的。即外资是面双刃剑,吸引进来了,搞不好会自伤身体,弄得遍体鳞伤。
在这次东南亚风暴发生后的蔓延过程中,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官员纷纷指责美国金融专家索罗斯的金融投机活动在东南亚货币、证券市场兴风作浪,是造成东南亚金融风暴的罪魁祸首。的确,以金融投机作为职业的索罗斯今年瞄准了东南亚货币、证券市场。今年1…8月份,仅他属下的量子基金就动用数十亿美元资金,在东南亚货币、证券市场获利20多亿美元,投机十分成功。究其根本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东南亚各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超前,在快速引进外资的时候,未能配合以行之有效的措施使用好、监管好、调控好。
近几年来,东南亚国家外资的流入趋于失控状态。目前泰国的外债已达90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0%,其他国家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分别为54%、47%、39%。尤其严重的是流入东南亚各国的外资有将近25%属于短期贷款,这些资金出于逐利的本性,随时都会摇身一变成为投机资金成为〃始乱终弃〃的过客。
建立在投机泡沫和大规模外资进入基础上的经济增长,一旦投资的领域未能产生预期收益甚至亏损时,外资尤其是投机性质的短期外资就会以它们当初蜂拥而来的激情,迅速而毫不犹豫地抛弃这个国家和它的货币,将其经济肌体砍得鲜血淋漓。
这次东南亚金融风暴给东南亚国家在经济上造成的伤害仅是货币、证券市场这一块就已是触目惊心:从今年初迄今,投资人在泰国货币、证券市场的损失已过54%;菲律宾居次为46%、马来西亚45%、印度尼西亚41%、新加坡25%。
外资本身还是个好东西,用不好、管不好、调控不好也会伤人。东南亚这次金融风暴带给东南亚各国的教训是惨痛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政府干预往往事与愿违
这次东南亚金融风暴发生后,东南亚许多国家政府纷纷采用紧缩银根,提高利率。像印度尼西亚,当印尼盾兑美元的比率跌破3000的水平以后,为了缩紧资金的流动,其中央银行的利率已经上扬了2倍。更有甚者,比如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甚至直接干预市场:马来西亚一度采取措施宣布限制投资人卖空一百种重要的股票,印度尼西亚也步马来西亚的后尘,宣布了类似马亚西亚的做法,限制外国人外汇交易。这些国家直接干预市场的目的无外乎是遏制市场下滑,稳定投资人的信心。效果如何呢?
马来西亚宣布了新的限制后,令投资人无法按完全自己的意愿自由买卖,投资人信心大失,资金大规模移出,宣布实施新限制的当日,吉隆坡股市应声而落,并带动整个东南亚地区股市下挫,而且随后连跌数日。无奈之下,马来西亚政府又只好朝令夕改,宣布取消限制。然而投资人信心已受重创,而且政府如此朝令夕改更令投资人疑虑重重,望而却步,可以说是对马来西亚政府干预市场的莫大嘲讽。
印度尼西亚情况类似,该国政府宣布的新限制,提高了投资人取得印尼盾的难度。当日,汇市开市印尼盾对美元的汇率先止跌回升,但很快的又再下挫,显示出以限制市场运作的这种短期做法根本无效,往往是事与愿违。港特区政府。香港采取的积极不干预政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港元汇率相当坚挺。尽管香港股市八月底至九月初一度暴跌,急剧振荡,但香港特区政府仍坚持积极不干预政策,反而令投资人感到买卖自由,资金流动性好,从而对投资人产生吸引力。舆论普遍认为资金不会从香港大量流出。这难道不能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吗?
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近十几年来实行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的道路,加快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大量吸引外资的同时,忽视了调整国内经济结构,以引导外资进入国家需要发展的领域中去。例如,泰国在吸引外资时,忽视了外资的结构,外债余额中80%是短期外债,而且占GDP的比重1995年为39。8%,1996年为38。3%。外债占GDP的比重过大削弱了国民经济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短期外债比重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支出负担。此外,泰国没能有效地引导外资向基础工业和加工业方向投资,近80%的外资投资在房地产和证券市场。这样的外资投资结构无疑会引发国民经济的泡沫成分,虚假繁荣掩盖了经济结构失衡。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夕,泰国有近一半的房地产空置。大量的资金无法如期收回,特别是银行以外国资金向房地产投资,更是无法如期偿还到期的外债。应当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东南亚国家都以促进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龙头,然而,近两年其轻工业产品,如服装、电子和电讯产品,受到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激烈竞争,重工业产品则受到来自韩国和前苏联国家的挑战,结果该地区出口的衰退和进口势头强劲,导致贸易赤字剧增,经常项目赤字扩大以及外汇储备减少等,从而加大了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对此,今后东南亚各国应将其工业结构从劳力密集型向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转变,以便加强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出口的发展。控制外国短期贷款的比例
必须适当控制外国短期贷款的比例,东南亚国家有四分之一的外国贷款属于短期贷款,并以此支付进口。短期贷款的明显缺陷是偿还期短,在金融系统运转不灵时极易引发金融市场动荡。菲律宾大部分外资集中在证券市场等利润高但风险大的行业,这种投资一旦回报率不高,就会被撤走,从而引发金融市场动荡。人民币应调低利率水平
人民币自1994年1月并轨后,曾在1995年5月17日创下8.2802的最高位。 由于目前人民币利率高于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使得国际套利资本有利可图,中国应控制这些资金流入,防止形成金融危机。
人民币值趋于坚挺,加之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使得套利资本有利可图,这将首先使中国外汇储备增加动荡的成分。另外,政府将因有些单位将非法私借的外债混入经常帐户,而无法统计外债规模,外汇大量地兑换人民币,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中国严格控制短期外资流入,防止其在股票、期货、债券、房地产等市场制造金融〃泡沫〃;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债务管理,杜绝在外资企业对外借债没有纳入国家外债规模的情况下,出现假合资、真融资的机会。
中国应适当调低利率水平,目前中国短期存贷款利率平均水平在年利率7至8厘,内债年利率平均水平为12厘左右,而国际市场存贷款年平均利率约为六厘,而国债年利率到6厘,中国的息率水平对国际短期投资资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此外,还应加强结售汇管理,在结汇环节上,内外资企业结构应有凭证办理,防止资本项目混入经常项目兑付,套汇逃汇。国际套利资本是利用汇率、利率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变动预期进行套利,墨西哥金融危机与东南亚金融动荡就是证明。
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档次
在这次危机中,受影响最深的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四个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大量利用外资的同时,没有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本国的产业停滞在低水平上重复。本国工业的低水平重复削弱了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泰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从1994年就已经开始了,1995年逆差是141。09亿美元,1996年达180。13亿美元,占GDP的比重分别为8。8%和9。7%。马来西亚的经常项目逆差1995年为66。31亿美元,1996年81。08亿美元。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在1995年和1996年也出现经常项目逆差。其实东南亚国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在1994普遍出现经常项目逆差得到全面证实。
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下降,导致经常项目逆差,本应让本国货币相应贬值以提高商品的出口竞争力,但泰国没有这样做,有的国家这样做了但不彻底,没有起到促进商口出口的目的,也没有削减经常项目赤字。
为了维持高估的本国货币,泰国和菲律宾不断地收购本国货币,抛售外汇,反而使本国银根紧缩,利率上升,打击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国内的高利率也吸引了一些外国短期资金流入国内。这些短期国外资本极易受国际和本国的金融形势的影响,一有吹草动,便会对本国金融市场产生冲击。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投机
金融监管主要是监管银行的管理制度和资金的运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着严重漏洞。新兴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资本都不同程度地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工具无疑会对新兴市场有巨大的吸引力。衍生金融工具,即使是发达国家的成熟金融市场也有严格的监管要求,但不少新兴金融市场也在广泛使用。
离岸金融业务也是需要较成熟的监管经验,亚非拉的许多国家已经开始或正在试图开展这方面的业务。发展中国家的离岸金融市场正在利用国家政府的迟缓的监管制度,进行金融投机活动。
对新兴金融市场而言,至少下列四个方面的潜在风险需要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管理当局加强金融监管:1、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不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2、向本银行的职员、股东、董监事及政府官员的有关联贷款;3、银行与政府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
过去十年,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东南亚国家一些银行擅自放松向房地产业贷款的标准,结果导致大量资金因房地产过剩变成呆账,从而使投机商有机可乘。目前,泰国和菲律宾都已规定房地产贷款不能超过银行总业务量的20%,贷款数额不能超过项目所需资金总额的60%。所以必须限制向回报率较差或容易造成呆账的行业贷款,并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 暴发这次泰国金融危机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国际货币投机商的推波助澜。国际货币大炒家乔治·索罗斯,他在1992年就曾成功地狙击英镑和意大利里拉,从而迫使英镑和里拉当时退出欧洲货币机制。他于今年3月份就开始狙击泰国铢,他又一次冒险成功了。乔治·索罗斯的冒险之所以能够成功不是因为他本身有足够的资金来狙击泰铢,而是因为他能够对世界金融市场的庞大游资起呼风唤雨的作用。因为新兴金融市场国家不但要特别注重金融监管的建设而且要密切关注金融市场的投机商对本国货币的投机交易。香港金融市场在这次危机中也曾经两次受金融投机商的狙击,但香港金融管理局及时关注外汇市场的投机活动,因而没使投机商的企图得逞。国际金融投机商对货币的炒作为各国和国际金融组织的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
建立多层次的完善的金融市场
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国家通过货币市场的利率工具调控经济生活的货币供给量,从而达到平衡全社会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不适当的货币政策会导致经济过热或者经济萧条。这都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在1994年以后连续三年泰国发生经常项目逆差时,政府没有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刺激本国经济发展,贬值本国货币,增加产品出口。政府反而提高利率,以达到吸引外资流入国内,平衡国际收支逆差。提高利率固然能吸引大量短期外资,暂时平衡外贸逆差,但是却紧缩了银根,增加了国内企业的债务负担,抑制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从长远来看,提高利率的政策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货币政策。可以说,这是泰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
一个国家的利率水平合理与否要视该国的具体经济情况而定。经济过热与否,消费水平是否过高,国有企业的负债能力,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等都要综合考虑。就我国当前的利率水平而言,中央银行认为是合理的,他们认为在剔除通货膨胀率之后,我国实际一年期存款年利率为4%,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相当。另外这一水平的利率已没有空间再行降息的必要。因为这不符合我国实行适当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总目标。目前的利率水平也不会太低,不存在提高利率水平的压力。在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提高利率水平会使大部分国有企业和中小型私营企业面临利息负担过重和资金短缺的困境。
泰国及东南亚金融危机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各国金融市场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部分。任何一个国家的利率水平都会引起国际游资的反应,尤其是金融基础薄弱的国家更是国际投机商热衷猎取的目标。这一点在1992年的英镑危机和现在的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及我国香港的外汇市场波动就被证明了。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全国统一的规范运作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是我国货币市场建设的目标之一。没有全国统一的规范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不可能形成我国的基础利率水平,资金就不能在全国流通,就会形成各自割据的资金中心,不利于资金配置。规范性是要求打击各种违法的资金拆借市场。黑市资金市场在我国利率水平严重扭曲的情况下,曾经猖狂一时,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加大了金融风险。规范性目的就是为了根除违法资金拆借。
资本市场是筹资人获得长期资金的主要市场,获得长期资金有两种主要方式即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所以资本市场在我国主要有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债券市场主要是国债市场,无论从发行规模还是交易量来看,企业债券市场还是一个开始。我国也是才从今年5月份制定规范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法律文件。这个文件是适应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直接融资的迫切需要而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