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恐怖悬拟电子书 > 鬼不语 >

第2部分

鬼不语-第2部分

小说: 鬼不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知从何而来。这还不算,那张弓更是诡异,牛老爷只不过轻轻拨了三下儿,下人接到手里一看,居然弓断弦裂,成了一堆断木。牛府娶亲,看热闹的自然不少,内中可就有明白人看出事儿来了,知道今天这事儿没个好结果,当下脚底抹油,溜回家避难去了。
    接下来就是迈火盆,管家早有安排,两个喜娘一左一右架住死尸,四个轿夫、四个亲随上前讨赏,故意闹得不可开交,趁众人注意力都到了那一头儿,喜娘暗中使坏,将死尸抬过火盆,这一关也就过了。谁知这更蹊跷的事儿马上就来了,喜娘把尸体架到火盆前,还没等有所举动,那死倒儿竟然迈开右腿,自己跨了过去!再看那火盆,熊熊燃烧的炭火早已熄灭,只留下一盆灰烬,连炭灰都是凉的!
    这下喜娘也吓坏了,如果不是怕露馅儿穿帮,这两婆子早就撒丫子了。饶是如此,俩喜娘脚底拌蒜,几乎都迈不开步了,胆小的那个当时裤子就湿了。两人挣扎着把尸体送到洞房门前,那边儿的喜娘一接手,这两娘们儿好似遇了大赦,连滚带爬的跑进自己的房间,箭打似的收拾行李,当夜回了老家,到死也没敢进牛家门儿。
    再说洞房里那八个童子,早得了管家赏钱,既没打灯笼也没转圈儿,一个个儿穷极无聊,把洞房里的大红喜字儿、喜蜡,撕得撕,摔得摔,还打碎了一面菱花铜镜,各位看官,这些玩儿闹无意中可帮了死倒儿和管家的大忙,老祖宗留下的习俗可都有用处,这些东西可都是辟邪的,要没这群混小子捣蛋,那死倒儿一进门就得魂飞魄散,任你再厉害的精怪也得现原形!按下童子们胡闹不提,新娘子一进洞房,这婚礼可就没她的事儿了。牛府大开喜筵,直热闹到后半夜,亲朋才陆续散去。牛老太爷礼送亲友,入洞房,都不必细说。单说这牛管家阴谋得逞,心中一阵狂喜,他可没看见那些怪事儿,只一心想着如何谋取财产。这小子一夜没睡,单等着牛老太爷吓死在洞房,实在不行就诬告主子害死亲妇,可等来等去,这一夜竟然平安无事。管家心中焦躁,天没亮就去洞房窥视,谁知一看就差点把他的小命儿看没了!
    管家一出门儿,迎面却看见早起的牛老太爷在院子里活动筋骨,老头红光满面,一脸的滋润,怎么看都不像有事儿的。管家满心狐疑,假惺惺的给主子问安,一双贼眼不由自主的望婚房里瞄,这一瞄可就吓出了一身冷汗。洞房里俏生生坐着一个小媳妇儿,脸若桃花,艳丽中带着一丝邪气,正是自己从破瓦窑里抬进来那位。管家当时就没脉了,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回的屋儿,整整一天没缓过劲儿来,思前想后,不管这事儿怎么收场都没自己的好儿,也顾不得再打什么坏主意,连夜卷铺盖回了老家。
    这小子不辞而别,可害苦了牛老太爷和牛家后代,那天在破瓦窑,他可是许了愿的,这临时一走,可就没人拾这茬儿了。孤魂野鬼可不知道其中的缘故,自然就把这笔帐算到了牛家头上,牛府自此事事不顺,不久后老爷子官也丢了,险些连命都保不住,虽然日后得了一个儿子,遂了多年心愿,可这儿子却是个丧门星,一出生就吓死了亲爹,成人后更是败家损德的第一把好手,不几年就把祖辈辛苦积攒的家私挥霍一空,自己也被仇家算计,重新投胎去了,好在临死还给自家留了一点骨血,也就是当时还未出生的牛二柱,可牛家就此败落,往日富贵已成过眼云烟,孤儿寡母只得辛苦过活,勉强度日。
    牛二柱出生不久,他娘也随亡夫去了,只留下牛二柱和她奶奶相依为命,按理说这女人来路不正,此时牛家穷的叮当响,也该溜之大吉了,可她却留了下来,还把牛二柱养得白白胖胖,那年月兵荒马乱,稍微次一点儿的地主家都断顿,可家徒四壁的牛家祖孙却天天炸酱面、贴饼子熬小鱼儿,吃的顺嘴流油,也不知她从哪儿淘换出来的,而且这前清咸丰年间的老太太一点儿也不见老,和牛二柱站一块儿,乍看就是活脱脱的姐儿俩。街坊邻居嘴上不说,心里没有不犯嘀咕的,久而久之,闲言碎语可就出来了,天上地下说什么的都有,传的最凶的是街口儿的老刘婆,这老太太是个接生婆,自称给牛二柱他爹接过生,她说这牛老太太可不是个活人,连她儿子刚生下来都是个死胎!牛老太爷还在的那些年,牛家的下人还时不时的跟她磨过嘴皮子,说的就是这位新夫人。据说牛太太样样都好,就是性情举止有些怪异,每月初一十五就自己搬进偏房自己睡,她一住进去整个院儿的人都得搬走,连猫狗都不能留下一只。牛老太爷老夫少妻,自然事事依从,不过天长日久不免有些生疑,怀疑她有了相好儿,暗中叫一个家丁到院中窥视,那家丁只到夫人房中偷看了一眼就昏死了过去,醒后自称在太太房里见了活鬼,他说太太房里只有一副棺材,自家主母就躺在棺材里睡觉,头发花白,满脸褶皱,看面相八十都不止。棺材四周围了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匍匐在地不住向夫人跪拜,拜了一会儿,那些东西就走近棺材,嘴对嘴给主母过阴气儿,过完一个夫人就年轻一分,容貌也艳丽起来。牛老太爷将信将疑,亲自去房里查看,只见房里桌椅床柜一应俱全,哪里有什么棺材?牛老爷呵斥下人几句,从此不提此事,可那下人没过几天却没了踪影,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还有一点,那就是从没见过牛夫人娘家人,按老理儿,新媳妇过门四天和六天,都要回娘家,这叫回六、回四,可让牛太太不但一概全免,而且这几年间从没见过娘家人来往。最叫人咋舌的还是牛二柱他爹出生的那一次,牛府家趁人值,可夫人生孩子却只点了一盏油灯,那灯还绿油油的,看着叫人心慌,围着伺候的丫鬟仆妇也不少,可这些人都面生的很,咋看都觉得不太对劲儿,产房里一股腐臭味儿,夫人蒙着脸,可下半身却冰凉僵硬,不像活人。老刘婆子心里打鼓,不敢明说,抖着手儿忙着接生。不一时,少爷出生,却是满身绿毛的一块死肉,一看就是个死胎。众人正要报信,夫人却尖着嗓子吩咐把怪胎送到郊外的破瓦窑里,而且不许声张,就跟老爷说夫人难产。家人满打算把死孩子埋了,可一到破瓦窑,平地里就起了一股旋风,这风围着下人转了好一阵,前后不离这孩子,等风一住,那死孩子居然活了过来,明眼人都知道这孩子是来讨债的,只要牛家一破落,他也就跟着死了,可这是人家私事,谁敢乱说。
    街面儿上风言风语,牛二柱虽是孩子,却也听了几耳朵,更何况,那时大少也有个十二三了,旧社会人都早熟,心里就存了事儿。这天二柱回家早了些,正赶上奶奶做饭,做的打卤面,卤已做好,面却还没煮。牛二柱多了个心眼儿,偷偷看了一眼,却见祖母手里拿的哪是面条儿,分明是树皮、草根,那些东西下锅一滚,嘴里一吹,捞出来居然成了吃到嘴里的白面!牛二柱可就傻了,从此不再敢吃奶奶做的饭,他宁可在街面儿上挨饿,实在挺不住只得偷只鸡,抢个煎饼果子,牛夫人也不大管他。说来也怪,自从被撞破了西洋景儿,牛夫人是一天老过一天,不到半年居然成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妪,有时也吃些二柱带回来的饭食,倒是越来越像个活人。这牛二柱每天在大街上胡混,日子一长,也就认识了一些帮会里的人物,也搭着年轻,好奇心重,见那些帮里的大爷威风凛凛,吃喝不愁,不由得有了羡慕之心,渐渐被那些帮里老手引诱,投贴入了青帮,引出了以后的故事。至于牛二柱祖母的来历,以及她和牛家的渊源,这里暂时按下,后文水到渠成之时自有交代。

一、吃白食

    因为起得太早,大街上冷冷清清,偶尔一两个人,也都是卖早点的小贩儿,说起旧天津的饮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叫得响的名菜不多,而风味独特的小吃却是一绝,尤其是早点,达官贵人早起来一碗疙瘩菜都不觉得丢人。牛二柱那一晚凉水早随着尿跑了,如今肚子里空空如也,被晨风里包子、油条、炸果子的香味儿一熏,胃里一阵翻腾,别提多难受了。大少原本打算先弄几个小钱儿,然后在堂堂正正饱餐一顿,可自家肠胃不给空儿,谁也不能和自己的肚子较劲不是?有道是良心丧于困地,也只得耍一回无赖,吃一顿白食了。
    混混们吃白食也有讲究,不但要掂量自己的身份,还要看卖饭者的后台,一般城里的大饭庄可都是黑白两道儿,和帮里的大人物勾着,半点打不得歪主意。至于出摊儿卖早点的小贩儿,基本都是些苦人,那可就一欺负一个准儿了。虽是如此,做法上也有区别,基本上分为三类,一是横吃,就是纯欺负人,往摊儿上一坐,吹胡子瞪眼,不可一世,摊主不但小心伺候着,临走还得孝敬几个子儿,横吃的可得有势力,小贩儿也是三六九等,要镇不住就得拔棍儿丢人。第二种顺吃,虽然都是欺负人,可面子上就比横吃好看多了,混饭吃的笑脸相迎,殷勤至极,不知道的还以为摊主是他亲爹,甚至还要帮摊主干活儿,临了自己来一份早点,吃完交代些场面话,拍屁股走人,小贩儿要依也就罢了,不依同样是掀摊子打人,临走还得顺走些东西。第三种是会吃,说白了也就是赊账,混饭的不声不响,在摊主面前把自己的腰拍上三拍,证明自己没钱,然后自己盛上一碗,吃完直接走人,但是这茬儿可得记住喽,早晚得给人送钱来,一般小贩儿见着这样的也都不拦,因为会吃的都是顾及脸面的人,你要在外面说他一句比死了还难受。
    要说牛二柱在帮里混得虽不怎么样,可也是大帮派出身,出了事儿,帮里的兄弟也不得不给他出头,别说是小商小贩,一般的饭馆儿吃完抹嘴一走,谁也不敢拦。可牛二柱到底还是有些面嫩,街里街坊的也不好意思来横的,只好依照会吃的规矩,要了混沌油条,狼吞虎咽的混了一饱。
    吃饱喝足,牛大少点了根儿烟,往路边儿上一坐,心里就泛开了合计。怎么回事儿?帮里最近可不大太平,青帮虽说是数一数二的大门派,可天津不是上海,还没到一手遮天的地步。这年头儿混饭不易,天津城九河下梢,码头商铺比比皆是,可是个混饭吃的宝地,外地帮会心存觊觎,难免会铤而走险。前些年山东大旱,灾民不愿坐以待毙,成百上千的到天津谋生。要说旧天津可欺生,也难怪,饭就那么多,你分几口,原来的坐地户儿可就吃不饱了,这些难民无以为生,其中有些亡命徒就纠集在一起,号称山东帮,到处抢码头砸场子,一时声威浩大,搅得本地帮派苦不堪言。牛二柱所在的堂口因为主要依靠码头和拉人力车赚钱,受害最深,堂把子前些时放出话来,要在今天晚上和山东帮摆开阵势,分一个上下高低!
    帮派间的纷争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因为关系到百十号人的饭门,死上十几号人都是常事儿。警局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出大乱子,谁也不愿管这闲事儿。也是帮会势力太大,旧时天津卫大混混袁文定袁三爷,犯事儿进了号子,北洋政府竟不敢审判,袁三爷直到解放才吃了枪子儿。牛二柱也是帮里老人儿,前几次械斗都被他推脱过去,这一次却被堂把子传下话来,谁要不去就得扫地出门。这青帮里可没有退帮这一说,谁要想走先得挨上三刀,刀刀都得扎个透亮儿,这叫三刀六洞,帮里对半路出走的人最是痛恨,出手极狠,三刀下去,十个得死八个,轻易没人敢冒这个险。牛二柱万般无奈,也打算硬着头皮充一回好汉,反正双方几百号人,也不一定轮上自己。注意刚打定,家里那位能吓死活人的祖母却说牛大少这几天命犯太岁,晦气冲天,和人动刀子准倒大霉。牛二柱合计半天,家里这位虽然处处透着诡异,到底是如假包换的亲奶奶,要害自己早就害了,何必等到今天?思前想后,不免又打起了退堂鼓,可堂把子马四爷嘴风很紧,要想溜号儿可得想个过得去的主意,不然帮里兄弟那一关就过不去。
    别看牛二柱平时机灵,坏主意一个接一个,今天可是有点儿犯难,半天都没个准主意。眼看时近中午,又到了饭点儿,大少肚子里又闹腾起来,二柱叹一口气,少不得还要设法混口饭吃,不然和山东帮对峙起来,可什么都玩儿不转。牛大少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走到了城里最繁华的地段儿,眼前就有一个五层楼的大饭馆儿,装饰奢华,反比寻常,楼前一个黄底镶金边儿的大幌子“登瀛楼”!
    旧社会饭店的幌子也分好几种,最普通的就是蓝布幌子,挂这种幌子的都是本分买卖人,背后没势力,对人也最客气。要是红布幌子,可就得注意了,店家肯定还养了一批打手,你要想耍混,一般都得挨一顿胖揍。更厉害一点儿的是黄布幌子,那背后不是有管家撑腰,就是有黑道儿后台,轻易招惹不起。最厉害的还是这种黄色镶金边的,敢挂出这种幌子的饭馆儿,不是高官亲属开的买卖,就是达官贵人入了干股,穷人见了都得靠边儿走。要说这“登瀛楼”的买卖确实不错,门前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牛二柱看在眼里,心中一动,突然就有了主意。
    要想躲过今天晚上的劫难,必须得找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除非家里死了人,还得是至亲至今的长辈,要不就是本人出事儿,根本去不了。牛二柱也是被逼的实在没辙,就打起了“登瀛楼”的主意,他打算在这儿也白吃一顿,同样吃完抹嘴儿就溜。“登瀛楼”可是有根有底的大买卖家儿,肯定容不得他,虽然多少会给青帮一点儿面子,但一顿打肯定是免不了的,自己就借着这顿打,谎称伤筋断骨,避开这一劫。
    打定主意,牛二柱大摇大摆进了酒楼,他这一进来,店里的伙计掌柜可就注了意了。怎么着?牛大少这是打扮特殊啊,黑衣黑裤黑鞋,里头套着白衫儿,光头不戴帽子。旧社会老实人可不敢这么穿,这都是青帮流氓的专有行头,你要是乱穿,碰上帮里的人,人家就得问你的师承、堂口儿,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