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阅读材料-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国有银行争取实现在国际市场上发行上市,目前国内有着各种不同的意见。本文就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作用、银行上市时间与上市地的抉择、银行上市与改革间的关系等方面汇集各方专家和学者的意见和建议。
一、如何看待战略投资者的引进
1。 引进战略投资者是方向,但不能完全依靠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沈明高 吸引战略投资者本身是国有银行改革最主要的亮点。引进战略投资者可能是一个方向,但是不能完全依靠战略投资者。在我们的银行还没有理清风险升水或者风险溢价之前,如果贸然引进战略投资者,他要求的价格必定很高,或者说我们卖给他的价格必定很低。
2。 无太多向战略投资者可学之处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 如果把中国的银行改革寄希望于这些外国银行,是没有道理的。它们除了资金雄厚以外,并无太多可学之处。管理经验也谈不上是多么先进。例如,花旗银行的公司治理是全美国最差的银行之一。根据公司治理研究机构The Corporate Library(TCL)2003年6月初最新发表的评级报告,在美国最大型企业中,花旗集团董事局被评为效率最低。我们不需要病急乱投医的乱上市或急急忙忙引入国外投资人,而应该在目前国营体制的基础下从下面五个方面进行银行改革:人员专业化;业务专业化;风险分散化;信息集中化和贷款零售化。
3。 引进战略投资者不能扭转国有银行劣势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陈平 所谓西方的战略投资者不可能有真正的战略投资; 除非中国成为西方阵营的附庸;如东欧某些所谓的改革。认为引进跨国银行战略投资者,能够改善中国的金融机制,能够解决中国金融的改革问题,这是一个幻想。引进国外专家或引进战略投资者不可能根本扭转国有银行的劣势;除非国有银行象中国民航那样分拆竞争。
4。 引进战略投资者是互利互惠
国际清算银行前总经理摩根大通银行国际总裁安浩德 战略伙伴最具建设性的作用在于其对现代银行业先进专业知识的转移,其中包括:风险管理技术、呆坏帐处理、资本重组、企业管治及透明度、管理信息系统、薪酬激励机制等领域。为有效发挥这些作用,战略伙伴需提供相当大的专业技术与资源,并付出巨大的努力。这种付出潜在上对几乎所有中国金融机构包括四大银行都具有珍贵价值。事实上,双方合作,四大银行获益最大,而做出战略性投资的国外伙伴也会受益匪浅。
瑞士银行亚洲研究部主管浦永灏 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从国内银行的角度来看,能得到外国银行的入资,说明它已经得到国际同行的专业认可;从国外银行方面来看,它当然也想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如果他们自己去设点布局,成本很高。从这个角度看,持股国内银行是第一步,下一步就可能会利用持股的地位去开展中国内地业务。
二、上市时机的选择
1。 已经具备上市条件
银河证券副总裁汤世生 资本市场的规则是把所有的信息都折算成价格;用价格来衡量好坏与否。上市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充分披露的过程;从这点来说;中、建两行现在都已经具备了上市条件。
2。 成熟之后再上市更好
世界银行高级金融专家王君 关于上市时机的问题需要仔细斟酌。打个比方,就像摘樱桃一样,早摘下来有可能是生的,但是争取了时间;迟些摘,时间会拖得久一些,但会更加成熟。在上市的时候,这一因素会以价格做平衡。至于哪一种方案更好还很难说,不过还是成熟之后再上市更好。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主任王松奇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一定是在它的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出资人制度等改革确确实实取得扎实成效之后,这是公司在上市选择时机上首先要考虑的。
3。 只要满足上市门槛就可以上市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平 所谓上市时间选择的问题是不成立的。按照公司融资理论,只要满足上市门槛,会计标准达到相应要求,在t时点上市和t加n时点上市,公司市值是一样的,因为目前的上市价格已经包括了未来的收益率。时间因子是可以换算的。资本市场的理论跟樱桃不一样,资本市场是假设现在摘下樱桃,十天以后樱桃也会熟的。
4。 现在不宜上市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 国有银行最基本的问题是产权制度改革,解决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国有银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第一位的,上市是第二位的,上市要看环境和条件。国有银行如果现在上市肯定是存在问题的,在国内市场环境很不好。到国外上市,中国的股市更加边缘化了,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在上市,如果条件成熟就上市,条件不成熟就不上市,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内控机制很强的结构才是最重要的。
三、上市地的抉择
1。 海外上市
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 海外上市对中国银行的改革有重要作用。银行应该接受市场的压力和一些透明度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国内的银行要克服很多困难,但这些银行的领导人都在进行一些准备。中国所有的银行都考虑在海外上市。
北师大经济学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 中国银行到海外上市至少有三大益处:首先,与国内相比,海外交易所的监管准则更加严厉,这样有利于改善中国银行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国内银行最好选择到纽约或伦敦交易所上市。其次,国内银行到海外上市有利于提升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市场形象。最后,银行到海外上市可以更好地改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海外投资者一旦成为银行资本的所有者或部分股权的所有者,将对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提出更具约束力的监管要求。
2。 国内上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 在当前国内股市低迷的情势下,鼓励国内银行到海外上市不过是中国监管方的权宜之策。出于保护国家长远利益的考虑,国内优秀的大企业应到国内进行挂牌。出于保护国家利益的目的,这些企业应该选择在国内市场上市,让国内的投资者分享到增值资产。
3。 境内外市场都上市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任主席刘鸿儒 国有商业银行在境内外两个市场上市是改制的重要环节。当前国内资本市场逐步成熟,容纳量不断增大应当吸收大型优质商业银行在国内上市,以优化国内上市公司结构,形成完整的蓝筹股团队。
四、如何看待商业银行这种剥离、注资、上市三部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 银行改革是当前经济改革重中之重。改组成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银行改革必经之路。当前银行改革轻改组、重上市,采用剥离上市的手段,是舍本逐末的行为,是“圈钱”的行为。
(一)注资对国有银行改革的作用
1。 政府注资目的是进一步改善银行治理结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 四大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相当高,如果政府不先拿点资金进来,不冲销一些坏帐,不发行债券充实资本金,纯粹要靠引进外部投资者来改善银行的经营管理,这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中央政府的注资只是一步棋,目的是进一步改善治理结构。我认为政府首先要拿点钱进来,然后还可以发点债券,也可以用这两年赚的钱来冲销点坏帐,也可以在股市上再筹点资,也可以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几个方面来解决银行的问题。
2。 政府注资是必要的,但仅是如此是不够的
国际清算银行前总经理摩根大通银行国际总裁安浩德 我支持政府向银行注资的这种做法。改善这两家银行财务状况同时为其上市做好准备,注入资金是必需的。不过,政府也明确提出另外两措施:(1)继续努力从过去的不良贷款中争取回收价值;(2)引进有关监控程序,以避免将来再出现类似问题。因此注销坏帐虽然必要,但对于健全的银行体系,仅有这点是不够的。
世界银行中国业务局局长兼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黄育川 注资只是中国政府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长期计划中的一部分,要关注国有银行改革的长远目标和措施。
高盛集团董事总经理胡祖六 我深信政府的作用是不可少的,中国的银行历史之久,问题之多,光靠自身力量去解决是不现实的。实际上,剥离、注资都是催化剂,给银行的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层层改革都要跟上,是全方位的深刻变革,体制、机构、观念、文化都要变。几百亿的剥离不良资产,几百亿的注资,把资本充足率提高上去,这些措施都很重要,是必要条件,但绝对不是充分条件。投资者真正看重的是从此以后,银行是不是真的可以脱胎换骨,成为真正稳健、有效率、追求利润、给股东创造价值的一个银行。
(二)银行上市的作用与评价
1。 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国有银行上市主要目的就不是仅仅为了筹资,其目标是为了建立一整套新的市场激励和约束机制,强调投资者利益,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彻底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准官僚体制”,改变“官本位”,通过合理的、符合商业银行运营要求的绩效激励机制、充分的风险控制和资本约束,将国有商业银行变成真正的市场主体。上市作为一个重要的步骤,其关键还在于解决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中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来自其他部门的机关化制约的问题。只有通过上市,通过施加足够的外部压力,才有可能真正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切断机关化运行机制,保证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成功。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平 首先,上市可以改变国有银行预算软约束的机制。第二,上市的透明度要求、国际审计、会计标准,对银行本身的管理压力非常大,尤其是透明度对银行审慎经营有实质上的影响,这是不上市无法达到的。第三,上市可以改善大型国有银行内部人控制的状况。第四,上市有利于监管。第五,上市会减少不良资产。第六,上市会加大对管理层的压力。第七,国有银行上市还可以减轻政府干预银行贷款的压力。第八,上市提供了业绩评价基准。第九,大型国有银行上市以后,可以为未来的资本金补充、资产增长和结构、股票价格、每年分红等变量建立明确的函数关系,使监管要求、股东利益和银行自身发展更好地协调。最后一点就是产权明晰。上市过程中,中行、建行的各种资产的产权界定都会明确,不留下法律瑕庇。
2。 评价
(1) 是一个里程碑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好的公司发行上市,受到市场的监督,受到更高标准的要求。同时因为投资者的利益,使它和行政更明确的切断,这是改革成功的模式和成功经验,不仅在整个企业改革方面进行推广,同时也在商业银行方面进行推广,可能也在其他方面推进的模式。发行上市确实是改革实际性推动的一个重要步骤和重要的里程碑,我们要认真向前推动。
(2) 是有意义、重要的一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 如果希望通过上市把中国的银行在短期内改造成为世界上管理水平排前几名的银行,这是很难的。但是可以说,上市肯定有助于改善银行的管理,有助于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从这点上讲,我认为是有意义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 四大国有银行股改上市,是国有银行改革向现代商业银行迈出的最为重要的一步。它不仅能够促进国有银行组织结构的调整、治理机制的改变、新的运作机制的形成、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制度引进,而且也能够让整个银行的运作真正置于公众投资者的监督之下,让银行运作国际化及现代商业化。
(3) 是聪明的决定
世界银行高级金融专家王君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采取的上市策略,体现了战略上的一种大智慧。因为在目前政治、经济、法律的背景下,完全依靠政府来解决庞大的国有银行的问题,力量显然不足。现在的策略相当于把政府(所有者)应当做又难以做到的事情交给国内外的资本市场,把监管问题外包给海外监管当局。这是个很聪明的决定。
五、国有银行上市与银行自身改革
(一)二者间的关系
1。 上市不是改革的目的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将上市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最终目标,显然是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的一个误解。实际上,上市只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步骤中的一个阶段,如果按照进程划分,也仅仅是处于整个改革过程中的前半阶段。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平 大型国有银行的上市,并不是改革的目的,但却是推行银行改革的必经阶段,而且是不可替代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唐双宁 上市是一把双刃剑,从正面看,可以改善银行的股权结构、增强资本实力、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但是,应当充分认识到,上市决不仅仅是为了筹资,其根本目的在于将国有商业银行变成真正市场化的主体。通过上市,在资本市场的监督和检验下,对现有运行机制和股权结构进行彻底的改造,实现绩效的最大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 谁也没有说国有银行上市了就能解决问题,其实上市不是改革的目标,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才是目标。国务院有关领导在中国银行股份公司调研时讲的很好,转换经营机制是股份制改革的实质和核心内容。上市仅仅是国有银行改革的阶段性标志,是一种自然而然达到的结果。
2。 上市不是改革的全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 四大国有银行要想真正成为现代商业银行,成功上市虽是发展的重要一步,却不是发展的全部,上市仅是四大国有银行发展的开始。四大国有银行不应该为上市而上市,四大国有银行股改上市一定要从体制机制上真正做到脱胎换骨,不可一味求快求量,更不可对上市时间、股改方案设定什么硬性指标,否则可能欲速则不达,后患无穷。我们也应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