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书坊:找回你的生命礼物-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抱歉,我忘了你不喜欢我故弄玄虚,我想我恨她是为了避免受伤。当她把我推开时,我感受到侮辱、被拒绝、无价值、失败……我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些感觉。她让我无地自容,我自觉像个傻瓜——在她的宰割下,好像全世界都在耻笑我。这就是我为什么会恨她,她是个令人无能的坏女人。”当我吐出最后三个字时,怒气又升了上来,但是当蜜拉抚摸我的手臂时,怒气又消散了。“现在我必须宽恕她,也就是意味着她赢了。房子、女儿、朋友都被她赢去了;只有不宽恕她,才会使我觉得有些自尊。”
“你不必非去宽恕她不可。”蜜拉提醒我。
“我当然要!”
“谁说的?”
“嗯……究主说如果不宽恕就没办法释怀!”
“可是你不想宽恕她,你只想恨她!”
“啊,没有人愿意恨别人的。”我合情合理地解释。
“你恨,承认吧!”
“我不能,因为究主说……”
“究主说,究主说……”蜜拉用儿语来模仿我。
“我说你宁可恨她,好啦,承认吧!你多想狠狠地揍她,让她烟消云散!好了,好了,承认吧!你恨她……承认吧!”她不停地戳我的肋骨及胃部,直到我暴怒起来。
“对,我恨她,我真想杀了那婊子——她毁了我一辈子。”
“对,而且还把你女儿抢走。”
“不,没有。”我半镇定地纠正她,“事实上,我……嘿,别戳我了。”她又开始戳我。
“我警告你!”
“你觉得她抢走了你女儿,你的好房子,以及你的后半辈子,你恨不得撕碎了她。承认吧……来,承认呀!”我因挫折的狂怒,几乎要疯掉,一部分是因为她戳我,大部分是因为她所说的都是真的。去他的宽恕!我要那女人付出代价!我坐在椅子上,蜜拉继续戳我、刮我,我爆出了长痛的嘶吼,尖叫着:“我希望那婊子去……死!”
“对,更强烈地去感受,去感受这份恶劣的感觉,去享受释放的这种感觉。让你自己去感受全部的愤怒!”
我继续诅咒地怒骂着,一点也不介意邻居的想法,我想把邻居也杀了。蜜拉不断地鼓动我,叫我去感受更多更多的怨恨,真正地沉浸在其中。通过她的引导,我让自己用全身去感受那份怨恨,一直到突然之间,再也没有怨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沉寂的宁静。与我平常大发脾气,或打击枕头几百次之后的感觉大不相同。倒好像在享受愤怒的幽默之中,愤怒已经自己燃烧殆尽了。
“你是怎么做的?”我问。
“我没有——是你。”
“可是……怎么做的?”
第47节:庆祝坏事的发生(2)
“我爸常说这就是‘庆祝坏事的发生’,只要你尽可能完全地去感受,直到它消失为止。如果你生气,就感受生气。如果你伤心,就感受伤心。只要确定去感觉全部的感受——不只是修理自己而已。”她回到厨房里继续准备午餐,“不是每次都要如此吼叫发作,当然如果你要这样也可以。有时候要在大庭广众前这样丢人现眼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事实上,如果能安静地坐着,把自己完全投入这份体验里,也会很有意思。大吼大叫是可以的,可是有时候也会让你脱离了你真正的感受。”电话响了,“我打赌一定是德玲打来的。”她开玩笑地说。
“喂?”我狐疑地接起电话。
“嘿!是我。”德玲生硬的语气,就像电流一样电到了我,“你明天是否要来接女儿?”
“呃,好,当然。”
“好,再见。”在超过一百次以上的对话中,她的对话通常都很突兀而且直截了当。德玲并不想卷入任何争执中。
“嘿,等一下。”我爆出了一句。
“什么……怎么了?”
“听好……”我深吸一口气来镇定自己,“我只想告诉你……我对我以前对待你的方式感到很抱歉。是因为……啊,我不知道——你不该这样被对待的。”
“我一直就是这样跟你说的,是你自己离开的,你自己心里明白。”
“我以为你要我走……你跟我说……”
“我跟你说自己好好去过生活,少来烦我,但是没叫你丢掉你的女儿!”去你的!我想,感到血压在上升。我注视蜜拉,发现她在摇头微笑,让我也跟着笑了起来。
“对,你是对的,德玲,是我反应过度,我不知道,我想那大概是我愚蠢的自傲。无论如何,我要你知道,我很抱歉,我以后会更尊重你,我不想再跟你吵了。”对方带着冗长而狐疑的沉寂,终于又响起压抑了的生硬语气。
“好吧,多谢,我得挂电话了,明天见。”我把电话挂了。
“这只是个开始。我必须承认这样比恨她入骨要好得多了,可是感觉好像里面还有很多的东西。”蜜拉把两盘热腾腾的中国菜放到桌上。
“那又怎样?”她问道。
“我不喜欢这种感觉。”我一面说一面注视着午餐。
“如果都快窒息了,就不会挑剔空气的质量了。”
“怎么说?”
“意思就是,如果你有所感觉,那么就去感觉它。”
“可是我不想用感觉去伤害任何人。”
“那就不要伤害任何人——到底谁是你内心的主宰呢?”当我继续凝视着午餐时,她也注视着我,“你是想吃午餐呢?还是已经被感觉填饱了?”
“我还是很饿,”我说,“吃完饭,也许我们可以到另外一个房间,去找到你的频道。”
雨停了,至少停了一阵子,所以我决定在阴霾的天空下,走一段短短的路。回想着今早课程中的事件,以及班上每个人内在积累的那么多伤痛。接着又想到与蜜拉一起“庆祝了坏事的发生”,于是我开始顾虑起来。我是否打开了“潘朵拉的盒子“(译者注:指的是世间所有的哀愁与恐惧等负面情绪)。课堂中所提出的问题中,至少有半打以上都是我多年来所挣扎的事情。能够感觉到这些问题在内心中消融掉,真是很棒。每次我都以为从此以后可以一帆风顺了,可是很快地,另外一些议题又会浮现出来,我又见到在自己生命中其他方面潜伏着的障碍。
记得当彼得直截了当地问究主:“嘿,究主,这些狗屎究竟有没有尽头?”究主的回答是:“嗯,就我的立场来看……狗屎永无止境地会推陈出新,有高潮也有低潮。”那么在潜意识里做大扫除究竟有什么重要?如果结果仍然是不断地有困难出现——不但一样,还可能更糟?!那何必要让自己经历这些呢?
接着,我感觉到究主提到的一份饥渴,它有一种强烈的驱力充塞着我。而我想要更多。就好像想要延伸出去,去拥抱一座青山,或是将整个大气层吸入!我要拥抱生命,非常深入而完全地去体验一切,而内心所能冒出来的唯一字眼就是:“谢谢你!”我跑了两条街,进入有小树林的公园之中。冲刺到林中,我吁出一口长气叫喊着:“我要活下去!我要活下去!”我仍然不知道跟究主学习会对我有什么好处,可是我要继续走下去,只要我能感受到脚下的道路。这既不是一条苟延残喘的道路,也不是想要功成名就,或者世人肯定的道路。它单纯地就只是一条感激的道路,对我而言这样就已经足够了。在发现到这就是我真正想要的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战士的渴望。
第48节:你是收集者、建构者或成就者(1)
战士的信任——爱无所不能
“你想得太慢了,彼得。按照你目前的速度,光是一件事就要花上几年的时间来处理。”
“太慢了?”彼得对究主的说法很讶异,“老兄,我的困难在于有好多思想快速地穿梭着,令我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去专注思考。”
“这不叫想得太快——而是想得太多。多数人在脑海中都有对话在发生,而你则有个大型的会议在进行。你不如运用直觉,会比较有效率。”
“我不懂你的意思,直觉不是有些……太娘娘腔了吗?”彼得问。
“可能是,”老师同意,“然而直觉是一种比较纯净的思考形式。你是否注意到,运用直觉时,事情会快速地发生,远比你辛苦地去费神思量要来得有效!”
“也不尽然,主要是因为我没有运用任何我所知道的直觉。大部分的时候,我只是猜测而已,你知道的,编造事情,在这教室里是行得通的,然而在真实的世界里可不能来这一套。”
“在真实世界中所运作的方法,究竟有什么了不起,以至于用不上直觉?如果你研究这世界的运作过程,就会明白,有许多的失败是来自于分裂性的思考——例如有赢有输的信念。只有深信隔阂的心智,才会创造出这样的信念。”
“可是到处都有赢家与输家——一向都是如此。”
你是收集者、建构者或成就者
“对,看看到目前为止,在这种信念下,我们究竟做得如何?一言以蔽之,那种思考是行不通的。理性、逻辑及分析性的思想只有一个作用,据我所知,就是去证明谁才是对的。你明白吗?没有例外地,这世间每一项冲突都来自于某人想证明自己是对的。看看历史,你会发现引起战争的事件背后,都跟随着很多符合逻辑的步骤——双方都在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甚至希特勒也认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对他及他的将军们来说,一切似乎都完全合理。而就是这些讲逻辑、讲理性的人,引导全世界合乎理性及逻辑的人们,投入不合理、不合逻辑的疯狂战争之中,我们几时才能学会分裂的心智不会强化隔阂?”
“你所说的‘分裂的心智’是什么意思?”娜蒂问。
“在出生到这世界之后的某一个点上,人类开始认同于自己的身体——被称为‘小我的、肉体的认同’。这当然是来自于选择相信我们与上帝是分离的。我们愈是相信自己只是肉体而已,我们愈会发展出不同的人格。每一种人格都采用了三种基本思想形式中的一种。我称为收集者、建构者及成就者。每一种人格都有很好的思维方式,可是也都有明显的缺失——尤其是对另外两种思想形式而言。”
“建构者通过收集所有可能找到的资讯来解决问题,因此他能架构起问题的详细图表。然后再小心地架构另一个详细的图表——列出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及每一方案的影响力。建构者非常注意细节。”
“听起来我就是这种人。”薇薇安插嘴。她通常都以一种缓慢、细密思考的态度,在她的答案周围编织出整套的故事,或是补充一些与讨论的主题也许并无直接相关的资讯。每次当她被老师处理时,都会把彼得逼疯。
“我同意你是个建构者,薇薇安。”究主说,“成就者与建构者相反。成就者是直接思考的人。如果你给成就者一个问题,他就会在二十到三十秒之间给出最快速、最有效率的解决方案。成就者不喜欢浪费时间——他们宁可快刀斩乱麻。”
“这就是我!”彼得骄傲地宣布,“把障碍踢开——快速地。”
“是你没错,彼得,”老师肯定他,“然后还有收集者,是前两者的混合,但不是两者之一。他喜欢东挑西选,折中后制造出全新的画面。”
“这是我的风格!”我说,“是两个世界中最棒的。”
“听来很怯弱,”彼得反对,“如果不是有成就者,这世界会如何呢?如果你一直等,那些叫什么……建构者……把食物放在桌上,每个人都会饿死的!”
“每个人都已经在挨饿了,”薇薇安抗议,“总而言之,那是因为力量都被掌握在那些成就者的手上,成就者全是那种急功近利,根本不考虑到他们行为后果的人。”
第49节:你是收集者、建构者或成就者(2)
“至少我们有在做事,就是因为等待你们建构者去完成研究及调查,才使我们损失了很多的生意。每次老师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你都必须短话长说的编个故事。”
“了解背景是很重要的,”薇薇安坚持,“对我而言,一件事有许多层面,而不是单一的答案。生命并非只有一度空间,知道吗?有许多能量在运作,在你了解它们之前,这些都必须列入考虑。你回答的方式,有太多的疏漏,以至于我们永远没办法真正的认识你。”
“至少我把活儿干了。”彼得固执地坚持着。
“那跟你个人有什么关系?如果不考虑周详,光是干完了活儿又有什么价值?”
薇薇安被究主打断了。“正如你们所见到的,每种思考方法都各有利弊!”
“嗯,就我看来,”我自命不凡地说,“收集者是集两家之大成,是两者间的中道!”
“你还是太慢了!”彼得反对。
“你错过了许多重要的部分。”薇薇安说。
“不,我没有。我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重要的素材,不必读完整本书才挑出重点……”
“谁有时间读书?老兄!当你在前线时,是不能跑去找书的。”
“如果你稍作准备,也许就不会一生草率行事。”薇薇安劝告着,在我们即将进入火拼时,究主走向白板,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
“正如你们所看到的,三种思维模式各不相同,却有一个相同点,总而言之,他们全都认为:
自己的才是正确的方式。”
这使得我们全都笑了出来,尤其是三位战士。“真相是,也许你们还没料到,没有任何一个是最好的思想方式。因为这些思想形式不是来自你,而是来自你的人格——人格是你想象中的自己。而这些思想方式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他又在白板上写了:
第50节:怀疑是思考的本源(1)
怀疑是思考的本源
然后他又写下另一句话:
所有的思考都来自人格
心智中不允许有任何怀疑的空间
“每一个人内在都有三种思考形式,当然其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