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

第14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第14部分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的机会。
不过希特勒若能认清乌克兰的政治意义,则仍有机会把基辅会战变成一次决定性会战,甚至于已经把共产政权打倒;写《希特勒征俄之役》的波兰人安德尔斯(Gen。Anders)将军曾指出从6月22日开战起,到9月26日基辅会战止,德军所俘虏人数已达150万,到圣诞节时几乎又增加100万,怎么会这样多呢?安德尔斯所作的解释为:“许多军人都认为这次战争可使俄国改朝换代。他们希望德军胜利,遂集体投降,高级军官也不例外(包括提摩盛科元帅'cdhyy注:铁木辛哥'的参谋长在内),并自愿加入反共战争。”
格利茨(WalterGorlitz)在所著《德国参谋本部》中说:“德国人不想毁灭共产主义,只想奴役斯拉夫民族,实乃整个战役中的最大错误。”战后有一位德国军官说:“在基辅我们升起的是一面卐字旗而不是乌克兰的国旗,即足以暗示我们已经失败。”假使希特勒能以斯拉夫民族的救星自任,则即令他在军事战略上犯了很多错误,他也仍然能轻松地把苏俄奴役的大帝国炸成碎片,而在鲜花如雨点之下进入莫斯科。
希特勒之未能攻占莫斯科,概括言之,都是他自己的过错。不过即令希特勒能够占领莫斯科,战争也不一定会结束,因为在莫斯科的后面还有长达7200公里的未征服领域,更何况从12月11日起,美国也已投入战争旋涡。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那就是希特勒知道如何利用苏俄的内在弱点。若能如此,则他在1941年内即可能已经使苏俄陆军瓦解,使斯大林的统治崩溃。于是西方国家即令想给予苏俄援助也都来不及了。
结论
综观上述各家的言论,即可以明了在1941年的俄罗斯战役中,希特勒是该赢而没有赢,斯大林是该输而没有输。斯大林颇有自知之明,他心里完全明白他那个大帝国正像戏台上的“架子花脸”,只能摆摆架子并无真实的功夫。所以他曾尽量地避免与希特勒发生冲突。反而言之,希特勒在当时假使不犯那样多的错误,则他的确至少是有赢得第一回合(攻占莫斯科)的良好机会。甚至于达到伏尔加、阿干折之线亦非不可能。
在许多错误中,从军事战略的观点看,最严重的即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不过若从国家战略的观点来看,则更大的错误还是希特勒完全不知道利用苏俄的内在弱点。有人说击败希特勒的是“泥”将军(GeneralMud)和“冬”将军(GeneralWinter),那只不过是一种戏剧化的说法,真正使希特勒走向失败途径的原因还是他的愚昧无知。
上一页回目录下一页
佚名'扫描'
cdhyy'OCR'2008
cdhyy'校对制作'2008
第九章论1942年南俄战役
钮先钟'中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1995
第四十一号命令
对德军计划的评论
南俄战役的经过
斯大林格勒之战
俄军的反攻
结论
1941年的德军东线大攻势以莫斯科会战为最高潮,但成就却极有限,只不过把俄军逼退一步而已。由于受到天候地理的限制,俄罗斯的春季不可能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所以自从1942年3月以来,双方都乘机喘息以准备下一回合的决斗。
尽管莫斯科既未攻克而美国又已参战,但希特勒对于最后胜利的信心并未动摇。他认为美国参战不过是把既成事实予以合法追认而已。美国早已对英俄两国提供援助,对轴心国家宣战,但短时间内不但不会增加此种援助,反而还会相对减少。因为一方面美国为了增建其自身兵力需要大量资源,另一方面日本在太平洋地区也可构成相当牵制。至于美国兵力投入战斗则更言之过早,而且德国人对美国的军事能力一向有轻视的趋势。
所以在1942年,希特勒的战略构想和1941年并无太多差异。问题的关键还是要赶在这一年结束前彻底击败俄国,于是他就可以在1943年集中全力来应付西方同盟国的反攻。从纸上谈兵的观念来看,希特勒的想法并非不合情理,所不幸者是战争并非纸上谈兵。希特勒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肯承认事实,而爱作一厢情愿的想法,对敌人实力往往估计过低,对自己实力的估计又往往失之过高。他甚至自欺欺人,凡不合其理想的情报都一律拒绝采信。当1942年春季希特勒设计其新攻势时,其地位也和1941年不尽相同。他现在身兼陆军总司令,所以陆军参谋本部也就不能提出和他相反的意见。假使说1941年的计划是一种折中的产品,则1942年的计划就是希特勒所一手包办的。因此,其成败均应由其一人负责——很不幸,其失败是比前一年更较惨重。
第四十一号命令
1942年4月5日,希特勒对夏季战役颁发了第四十一号元首命令。他列举两个目标:(1)在北面应攻占已在包围中的列宁格勒,并建立与芬兰之间的陆上交通线。但此项作战仅为次要的考虑(以后终于被迫放弃);(2)主要目标则在南面,即向高加索的突破。就立案精神而论,经济因素实为战略核心。其所选择的目标是能对苏俄经济造成最严重损失,并又可能替德国经济开辟新的物资来源。
1942年的战役有一个特征是和1941年的最初阶段颇为相似。希特勒又是想在两翼极端上寻求决战而忽视中央的莫斯科地区。不过这次的作战指挥却远较明白,而兵力的分配也大致与其意图符合。现在再也听不到歼灭俄军的论调,作战目的即为攻占高加索油田和乌克兰谷仓。为了集中兵力,除在北面也计划发动一个次要的局部攻势外,德军在全线其余部分均将一律采取守势。
照原定计划,1942年南俄战役准备分为四个阶段来进行:(1)第二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团军首先从库尔斯克(Kursk)附近向顿河上的弗仑尼兹(Voronezh)进攻。(2)第六集团军从卡尔可夫(Kharkov)以西地区突出并与第四装甲集团军合作以击毁顿河以西的敌军,第四装甲集团军此时应沿着顿河向南旋转以切断敌军的退路。(3)此后,第四装甲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在B集团军群指挥之下,应与A集团军群(包括第一装甲集团军和第十七集团军)合作,对斯大林格勒发动大包围战。(4)在这个包围战胜利结束之后,德军即可倾全力向南进攻高加索。
在此必须特别指出:原始计划是准备分段进行。换言之,必须完成前一阶段始可进入后一阶段,也就是说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但以后在实际作战时,此种原则却并未受到尊重。这一事实非常重要,研究战史的人应特别注意。
对德军计划的评论
在当时的情况下,德军要经过乌克兰向高加索进攻,必须冒极大的风险而成功的机会也颇渺茫。其理由可分述如下:(1)这无异于把攻势分成两片。右面的一片(即主力部分)指向南方,而掩护侧面的左翼兵力则指向东方。(2)在向南进攻时,北侧面将从库斯尔克一直延伸到斯大林格勒,全长达410公里,很明显极易受俄军的威胁。(3)德军交通线延伸过长,一共只有3条铁路线可供利用,而其交点罗斯托夫(Rostov)并不安全,如果俄军从北面攻占该城,则在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周围作战的德军都将被切断后路。(4)德军在进入高加索之后还必须坚守所征服地区相当长的时间,始能使俄军因缺乏石油而瘫痪。若只把那些油田毁掉就撤退,则他们自己也就不能利用那个地区的石油。(5)当向巴统-巴库之线前进时,德军还须越过一道极艰险的障碍物,那就是高加索山脉的峰脊。
基于以上的分析,即可知希特勒远征高加索的计划实一无是处。假如依照原始计划,把进攻高加索的行动列为最后阶段,则以当时德军的兵力而言,也就很难从头到尾贯彻这四阶段的连续作战。战争计划应以军事可行性为基础。希特勒在尚未发动战争之前,对于经济问题就应先作审慎的思考,而在战争过程中却不应让他的军事战略受到经济欲望的支配。
总而言之,由于缺乏远见和常识,希特勒对于1942年德军南俄战役的失败实应负其全责。他一方面具有大而无当的雄心,另一方面所考虑的全是不成熟的外行想法。自1941年秋季之后,他再也不听任何专家的忠告,而一心只依赖自己的直觉,其失败也,孰曰不宜?
为了理论上的兴趣,我们可以再提出一个反问:即以当时的情况而言,希特勒如欲在1942年夏秋发动攻势,则又应以何者为目标?
依照许多战略家的看法,包括当时德国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在内,都认为仍应以莫斯科及其附近工业区为目标。从政治观点来看,此乃苏俄的心脏;从经济的观点来看,这是全国铁路网的神经中枢;从军事的观点来看,那也正是敌军主力之所在;所以只有在这里打击始能产生决定性的战果。
也许有人要问,德军此时进攻莫斯科能否有成功的把握?兵凶战危,打仗,谁都不敢说有必胜的把握。但假使希特勒认为进攻莫斯科没有把握,则他去从事远较危险的高加索远征,岂非更难解释?从理论上分析,1942年德军若进攻莫斯科,似乎要比1941年较易于成功。其理由是:(1)距离较近,(2)时间较早。诚然德军实力已有相当损耗,但俄军实力在1942年初也已降到最低极限。从以后的事实来看,德军还是能够深入高加索和达到斯大林格勒,足以反证其实力仍相当坚强,远非俄军所能及。
南俄战役的经过
1942年6月28日,德军开始发动其大攻势。第二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团军突然从库尔斯克向东进攻,以弗仑尼兹为目标。6月30日,第六集团军又从卡尔可夫附近向东进攻,而希特勒在此时命令第四装甲集团军的一个装甲军应向东南旋转来协助它。从这里开始即与原计划不合:(1)第一阶段尚未结束即开始第二阶段;(2)沿着顿河南转的兵力仅为一个装甲军而非整个第四装甲集团军。所以也就不能如理想把那个地区的俄军围歼在顿河西岸上,而让他们有机会越过该河向东逃走。此种“半调子”战略(Strategyofhalf-mensures)也成为整个夏季战役的一项特色,这不过是一个开端而已。
7月10日,德国南面集团军群改组为A、B两个集团军群,并开始执行对斯大林格勒的包围战,这也就是原计划的第三阶段。若照原计划,B集团军群应以其主力第四装甲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向南直趋顿河下游,与A集团军群合作来发动钳形攻势。至于其侧面则由第二集团军和附庸国兵力负责保护,那些附庸国军队也都由B集团军群指挥。A集团军群,包括第一装甲集团军和第十七集团军,则从南面向东北进攻以与B集团军群会合。简言之,原来计划的“斯大林格勒会战”是准备用四个集团军的兵力来打好一场大战。照想象,其规模之大将不亚于基辅会战。如能获胜则德军即可长驱直入向高加索进攻而无后顾之忧。
7月13日,希特勒突然命令第一和第四两个装甲集团军和第十七集团军都改由A集团军群指挥并向罗斯托夫方向进攻(向南)。这就无异于暂停对斯大林格勒的攻击。当此之时,这两个装甲集团军已到达顿内兹河之线,若进攻斯大林格勒实易如反掌,而希特勒却自动放弃这一有利机会。
希特勒深信俄军已经崩溃,那些残部将经过罗斯托夫退入高加索,所以决定采取制先行动,封锁罗斯托夫瓶颈,企图将残敌围歼在顿河与顿内兹河之间地区。7月23日,A集团军群攻占罗斯托夫却扑了一个空。敌军大部分都分别退向斯大林格勒和伏尔加河,而退入高加索的部分也已迅速通过罗斯托夫。
截至7月23日,德军还是一路打胜仗,但可惜胜利都不太完全。尽管希特勒相信俄军已经势穷力竭,但事实上其损失并不那样惨重。俄军显然是在使用拖延战术来消耗德军,并诱敌深入以空间换取时间,而希特勒仍执迷不悟,一心以为只要能占领高加索油田即能对俄国造成致命伤。
南俄战役是以第四十一号命令为根据,计划分四个连续阶段进行。结果是第一阶段未结束即执行第二阶段,于是均未达到理想目标。接着在第二阶段结束后,南方集团军群照原计划改组并准备执行第三阶段的作战——包围斯大林格勒。希特勒又突然作重大的改变,第三阶段遂完全被取消,而原计划的立案精神也全被破坏。
7月23日,希特勒下达第四十五号元首命令以提供新的作战指导:(1)A集团军群,包括三个集团军(其中两个为装甲集团军)向高加索进攻;(2)B集团军群奉命用第六集团军去攻占斯大林格勒并准备用顿河作为一条防线。从此时起,南俄战役由一个统一的作战变成两个分立的作战。一个向东,一个向南,同时进行,其间并无必要的联系。经过如此冗长而曲折的序曲,斯大林格勒的悲剧遂终于开场!
斯大林格勒之战
照原定计划,德军准备先包围并攻占斯大林格勒,然后再向高加索进攻。攻占该城并非认为其本身有何特殊价值,而是为了保护德军的侧面使其南进时可无后顾之忧。原计划是想捕捉俄军主力并将其围歼于斯大林格勒附近地区,至于该城本身之攻占仅为此种大包围战的自然后果而并非主要目的。
希特勒既已改变计划,跳过第三阶段而直接进入第四阶段,则照理说,他当然是认为第三阶段已无必要。换言之,即认为当其大军南下时,后方安全已无太多顾虑。假使是这样,他也就无须再攻占斯大林格勒。从整个战略的观点来看,只有高加索油田才是主要目标,斯大林格勒不但不是主要目标而且也不曾受到重视,否则希特勒也就不会取消第三阶段的作战。但令人难以解释的是,希特勒在第四十五号命令中又明白规定要用第六集团军去攻占斯大林格勒并且同时还要在顿河上维持一条防线。以一个集团军的兵力来执行如此重大的任务,姑不说不可能,至少十分艰难。
希特勒之所以作这样的决定,归根溯源还是一种狂妄心理在作祟。原有计划要分四个阶段的理由是害怕德军实力不够,现在希特勒却认为那是过虑。他相信俄军已全面崩溃,他不仅可大胆向高加索前进而且还有余力攻占斯大林格勒。实际上,此时向该城进攻已成画蛇添足。那不是为了保护侧面的安全,而是为了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