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

第35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第35部分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心而论,日本最初除侵略中国以外,并无与西方国家交战的意图(或计划)。日本人并非不自知其经济的薄弱,不能应付大规模的现代战争。但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之后,情形又有了重大改变:(1)德国已经征服西欧,这不仅使日本人感到十分羡慕,而且由于法国、荷兰,甚至英国,都已无力再保护其在亚洲的殖民地,也就引起了日本人趁火打劫的念头;(2)美国对日本的外交和经济压力日益增强,使得日本人感到非常愤怒和痛苦。仇美的心理自然随之而增强,并且已有许多人相信美日终难免一战。
民国三十年(1941年)夏季对日本而言可谓危急存亡之秋。在中国的战争仍不能了结,经济情况日益恶劣,尤其石油储量日益耗竭,美日关系毫无改善希望,而德国又已在6月发动侵俄战役。这些发展迫使日本政府对其未来政策方向必须作一个新的决定。此时,日本政府内部的意见相当分歧,而且许多人发言也模棱两可或先后矛盾。不过在7月2日的御前会议上终于还是作成了决定。
概括来说,主张北进(攻俄)的只有外相松冈洋右一人,军人(包括海陆军)都主张南进,夺取所谓南洋资源区,必要时不惜与美英一战。至于首相近卫文麿则主张暂时观望。结果所作成的决定为:(1)准备南进;(2)同时仍不放弃与美国的谈判。
在此有一点必须澄清,一般人常以为战前日本陆海军各有其不同的基本战略观念,即陆军主张北进,海军主张南进。事实并非这样简单。日本陆军从无进攻苏俄的意图,并且也不认为苏俄能对日本构成真正威胁,所谓北进最多只具有防御的意义。反之,海军对于世界事务的了解远比陆军深入,他们比较知道自己的弱点,所以一向不主张与美英冲突,永野修身(海军军令部长)曾声明海军希望使用和平方法取得石油,甚至还建议退出三国公约以求与美国达成协议。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24日,日军占据法属印度支那(越南),美国于次日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一切资产。30日又宣布禁止飞机燃料和机械工具输往日本。这无异美国已在经济上向日本宣战。但日本仍未放弃与美国妥协的希望,所以一面准备战争,一面继续谈判,当然,这也含有以谈判来掩蔽军事部署的目的在内。
10月18日,东条接替近卫组成新内阁,从此日本的命运遂完全掌握在军阀手中。实际上,到11月26日,谈判即已到达终点,不过,日本还是拖了4天才正式作成开战的决定,并于次日(12月2日)开始行动。12月8日,日军的炸弹落在珍珠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海洋大战(太平洋战争)终于掀开序幕。
日本为何发动战争
日本为何发动战争?从历史记录来看,日本当局并非不曾经过思考,甚至还可以说他们在决定作为的过程中,曾经有过多次的辩论,而所作的考虑也相当周详。但事后看来,毫无疑问那是一项错误的决定。然则,为什么会错?这也正是值得深入检讨的问题。
概括言之,无论是个人或集体,在作成决定时必然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种类很多,而且因人因事而各有不同。当然,任何人在研究某一决定作为的个案时,都不可能将这些因素全部列举出来,但是比较重要的特殊因素还是不难发现。从此种观点来立论,即可指出日本政府的战争决定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换言之,这就是其作成决定的原因。
心理因素
所谓心理因素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概括的观念,用心理学的名词来表达,也就是所谓“认知”(Perception)。同样一件事物,每个人对它的认知却可以彼此不同。除个别的认知以外,还有集体的认知,也可称为“集团思想”(group-thinking)。任何民族、阶级、组织都可能有其不同的集体认知。这些心理因素都分别影响决定作为。就日本的情况而言,至少可以指出下列几点:
首先要说的就是民族性。日本人生活在一个小岛上,养成一种心胸狭窄、急功好利的性格。甚至到今天,此种本性也未改变。所以,他们有一种自卑又自大的心理(这本是一体两面),于是就产生狂妄的想法。
日本的军国主义与此种民族性有很微妙的关系。尤其是自工业化以来日本从无战败的经验,日本人(不仅是军人)都因胜而骄,自以为天下无敌,这当然会增强其冒险的勇气。
日本单枪匹马与西方竞争,达到世界强国的地位,的确很令人钦佩,但这种长期斗争也养成其仇外心理,并且经常感觉到有自卫自保之必要。这也就是在30年代日美必战论会流行的原因,尽管日本当时并无战争的意图。
基于上述的分析,即可了解日本人是受到一种内在心理压迫,从而使他们很容易走向战争的道路。
经济因素
假使说心理因素是无形的和潜在的,则经济因素就是有形的和现实的,比较说来,经济因素可能是一个最重要因素。
日本是一个资源缺乏的国家,所以看到他国有丰富资源就感到眼红,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不过,应不应该或能不能够用武力去夺取,那却是另外的问题。
下述的数字可以显示日本战争潜力的薄弱。在开战前夕,其国内重要工业原料的产量占其总消费量之百分比是:铁矿石,16。7%;钢,62。2%,铝,40。6%;原油,20。2%;盐,31。3%。虽然所消费的煤有90%以上都是国内所生产,但日本却缺乏焦煤可供炼钢之用,至于某些战略性金属,例如镍,日本也完全依赖输入。日本虽能炼铝,但其原料铝矾土(bauxite)也必须依靠进口。最后,日本虽已有相当产量的钢铁工业,但冶金技术还是比较落后,对于制造武器或精密机器所需要的特种高级钢材始终无法生产,其惟一的来源即从美国输入的废钢或成品。
由于本身缺乏资源,当然只能仰赖输入,但是日本人所准备采取的手段却不是和平公正的贸易,而是想把拥有资源的邻近地区变成他们的殖民地。这种想法在19世纪的权力政治中是很正常的,但是到了20世纪的30年代,仍然坚持这种落伍观念则未免不识时务。
日本为经济目的而扩张,其第一阶段的目标为“满州”(中国的东北),大致已如愿以偿,但并不感到满足,于是继续走向第二阶段,以征服整个中国(至少,是其精华部分)为目标。结果遂遭遇极大的阻力,而开始感到骑虎难下。到此时,心理不平衡的日本人遂产生了所谓“一不做,二不休”的孤注一掷想法,开始想实现其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妄想。
究竟这种妄想若能实现,对日本的经济有多大贡献,是一个很值得分析的问题,下面表中所列的数字可以大致显示“大东亚共荣圈”的经济价值,这些数字都是出自日本军方计划人员的估计,其可靠性当然不无疑问,不过,正足以表现他们的期待和力主南进的理由。
1940年所估计的必需产品供需量
(单位:1000吨)
品名年需求量本国内产量预计供应量
“满州”中国印度支那泰国东印度菲律宾英国属地
铁矿石100003950300270070002001400
锰矿石3002000000273032
镍矿石12501000020000
铜2008000000300'注'0
铝矾土4805000003500100
橡胶651114025400'注''注''注'1400
工业用盐1500150400500807015000
食米100'注'940042000
这些数字虽然不完全,但还是可以指明若干重要事实:(1)日本的资源缺乏的确非常严重,即令控制着“大东亚共荣圈”也还是不能立即获得解决。(2)在所谓南方资源区中,很显然最重要的就是荷属东印度(今之印尼),其次才是英属殖民地(马来亚为主)。于是也注定了南进必然要与西方国家的利益冲突。
在所有的资源中,最重要的还是石油。这一方面的情况不仅更不乐观而且也直接构成战争的导火线。1939年,日本所需的石油大约80%是购自美国,其余20%的大部分则来自荷属东印度。据日本估计,该地区可算是东亚的石油宝库,年产量约800万吨,为日本的20倍,当时日本每年需要石油约500万吨,而其自给能力尚不及1/10,所以若能控制荷属东印度,则日本可以不必再依赖美国而满足其石油需求。
日本人虽然企图南进以突破其经济难关,但最初还是希望
使用外交手段。1940年9月19日的御前会议记录中有许多珍贵资料值得注意,现在节要引述如下:
企划院总裁(铃木贞一):“关于石油,因国内产量很少,所以较铁和非铁金属还更困难……日本最大弱点为航空汽油……因此有从北库页岛和荷属东印度寻求确实获得方法之必要。”
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一旦对美开战,海军将担负第一线任务,虽可希望从库存及北库页岛等处获得所需石油,但不可能支持长期战争,所以应用什么方法来补充石油?”
企划院总裁:“一旦陷入长期战争,则自北库页岛和荷属东印度获致石油遂绝对必要,此外,更应请德国斡旋,设法从苏俄和欧洲寻求补充。”
军令部长:“想从苏俄获得补给希望甚微,只有从东印度去争取……海军希望使用和平方法。”
外务大臣(松冈洋右):“在结盟谈判时,曾询问德方,现在德国已占领荷兰,能否帮助日本解决石油问题……这次日本加入三国同盟,必将引起美国的禁运……所以曾要求德国将所获石油让一半给日本……关于北库页岛的石油也曾要求德国斡旋……”
军令部长:“东印度石油为英美所投资。荷兰政府正流亡英国……德国对此恐无能为力。”
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对于石油,陆军也和海军一样重视。问题症结在于荷属东印度。在当初组阁时(指近卫第二次内阁),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即已决定,除用和平手段外,视情况需要亦得使用武力。”
根据这些原始资料可以指出下列三点:(1)日本对石油问题非常忧虑,整个政策都受其影响;(2)日本加入三国同盟,石油为重要诱因;(3)日本未尝不想使用和平手段,但终于还是使用武力,于是战祸遂无可幸免。
外交因素
在分析经济因素时,实际上,即已经提到外交因素,这也正能显示研究战略问题应具有总体取向,所有各种力量因素的考虑必须互相发生作用,分类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已。这里所谓外交就是指日本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在此领域中日本人有两项基本认知,对于其决定作为具有极重大的影响。
第一,日本人对德国有一种崇拜心理,这也是一种相当悠久的传统,尤其是陆军军人更是如此。尽管日本是一个海洋国家,尽管英日还有同盟关系,但是从19世纪起,日本就一向以东方普鲁士自居,而并不以东方不列颠自居。自希特勒崛起之后,其成就更令日本人敬服,所以他们对于德国的能力几近迷信,从历史资料中到处都可以找到此种认知的证据。
服部卓四郎说:“大本营与政府均确信德国不败,这是事实。他们认为德国虽不一定战胜,但绝对不会战败。举凡日本的开战决心及战争计划等,都是在此观念之下形成的。”
甚至民国三十年(1941年)希特勒已经屯兵莫斯科城下,开始盛极而衰时,日本人对德国的信心还是不曾动摇。基于此种想法,日本人遂决心与德国共其命运,并且确信只要德国不败,则日本当然也不会败。反而言之,假使日本不与德国合作,则德国胜了,日本将丧失分享胜果的机会。尤其可怕的是德国若与西方和解,则日本将被迫处于完全孤立的地位,至于德国也会失败却是他们认为不可想象的事情。
过去常有人认为德日虽缔结同盟,但他们在战略上却几乎完全缺乏协调,最明显的证据就是日本的不攻击苏俄反而大举南侵,这样也就把美国带入战争,而这正是希特勒最希望避免的事情,换言之,日本人发动太平洋战争似乎是帮了德国的倒忙。
根据西德史学家雅克尔(EberhardJackel)最近的研究,发现事实真相并非如此。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发现,值得加以较详细的介绍。
雅克尔发现希特勒最初的确是希望避免与美国发生战争,这种观念几乎一直维持到1941年9月。此后他就开始改变并认为美国终将投入战争,于是他的第二个想法就是希望日本能从太平洋方面牵制美国,所以遂力劝日本攻击新加坡。为了鼓励日本南进,11月28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向日本驻德大使大岛(Oshima)宣称:“一旦日本对美国开战,德国将立即参加战争。”
希特勒并不鼓励日本攻击苏俄,其理由有两点:(1)希特勒根本瞧不起俄国人,尽管1941年没有攻入莫斯科,但他确信在1942年一定能击败苏俄,而且也不需要日本帮助。(2)即令日本人从远东方面进攻苏俄,其能产生的牵制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因为苏俄的空间实在太大,远东方面的冲击对西欧的情况根本不会有多少影响。
希特勒对美国,甚至英国,还感到三分畏惧,但对俄国则毫不在乎,这是与其种族偏见有关。简言之,希特勒只想利用日本在太平洋方面牵制美国。很具讽刺性,日本人的想法也正相似,日本人希望由于德国投入战争,将把美国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欧洲方面,于是日本在太平洋方面即可坐享其利。他们这种想法也没有错,美国的确已经采取“德国第一”的基本战略决定,不过,以后的势态发展却使日本人的愿望落空。
第二,日本决策当局对于战争对手(美、英、荷)可分与不可分的问题虽意见分歧,发生冗长的辩论,但最后仍确认其不可分。这也就是他们决定同时向美、英、荷三国属地发动攻击的理由。日本人相信只要荷属东印度受到攻击,则英国决不会坐视,而美国即令不立即投入战争,很快也一定会被卷入。所以除非不南进,否则美日战争即无可避免。因此,日本自然应该争取主动,先对美英两国发动先制的攻击。此外,英属殖民地也有丰富的资源,应列为夺取的目标,至于军事上必须同时攻击的理由则留待下节再分析。
军事因素
从军事观点来看,日本人的确认为他们很有把握才决定开战。假使说他们是在冒险,则至少也是“有计算的冒险”(Calculatedrisk)。日本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