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筒豢赡茉谥泄⒁惶醢踩乃喜垢摺K裕ㄍ宥杂谥泄0端坪跏且槐匾奶そ攀6遥匦胍灾泄ㄍ逦兀拍茏钣行У厍卸先毡就ㄍ戏降慕煌ㄏ摺W詈螅碌腂-29从台湾北部起飞轰炸日本,可以携带较多的炸弹,因为航程比吕宋要短300海里。
许多计划人员更因此而主张跳过菲律宾而直接进攻中国台湾。尽管本已议定应先在菲律宾南部或中部建立基地,但此种辩论仍继续发展。海军军令部长金氏及其僚属力主跳过菲律宾,而尼米兹与其他太平洋海军指挥官则认为至少应先攻菲律宾南部或中部。他们认为必须如此始能巩固联军到中国台湾的交通线。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态度比较中立,麦帅则力主进攻菲律宾,主管陆军后勤的索麦费(B。B。Somervell)中将也同意后者的见解。
1944年3月,参谋首长联席会议命令麦帅准备在年底以前进入菲律宾南部,并计划在1945年2月入侵吕宋岛。同时又命令尼米兹制定计划在1945年2月进攻中国台湾。此种命令没有确定吕宋与中国台湾的优先顺序,虽能息争于一时,但到6月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上,跳过菲律宾的问题再度提出。
中国台湾对吕宋的争论
1944年3月中旬到6月中旬,全球情况的发展似乎足以支持跳过菲律宾的观点。美国陆军所获得的新情报指出,日本正在中国台湾增强防务,所以联军愈延迟则付出成本将愈大。参谋首长们又开始忧虑中国的抵抗会崩溃,并认为只有提早攻占台湾始能鼓舞中国的精神。而6月初诺曼底登陆的成功也给予他们以刺激,遂相信加速太平洋方面的作战此其时也。于是在6月13日,华盛顿遂向尼米兹和麦帅征询他们对于直接入侵日本,并跳过西太平洋中所有选定目标的意见。
他们二人一致答复:在进到帕劳、摩洛泰之线以后,下一个主要步骤应该是攻占菲律宾南部或中部的航空基地。参谋本部人员在获得战区指挥官的答复后,又进行了他们自己的研究,遂再度认定原有的计划,并指出直接跃向日本无可能性。参谋首长才勉强同意该计划。
1944年7月罗斯福总统在珍珠港召开会议,麦、尼二帅再度强调先占菲岛南部之必要,当场几乎获得一致同意。至于下一步行动则二人意见不同,所以仍没形成决定。麦帅相信吕宋的战略价值高于台湾,而且必须重占整个菲律宾始能完全切断日本的交通线。他又说除非能从吕宋提供空军和后勤支援,否则入侵台湾是相当冒险的。最后,他更指出攻占吕宋之后,也就可以跳过台湾,向北加速前进以求提前结束战争。总之,他认为吕宋第一的战略就时间、人力、财力而言都比较廉价。反而言之,收复菲律宾也是一种道义责任和政治需要,否则美国的荣誉和威望将受到重大损害。
与麦帅对立,金氏为台湾第一观念的最坚决提倡者。金氏相信先攻占吕宋只会延迟北进的决定性作战。他又认为先攻台湾将有利于次一步占领吕宋。尤其是若不占领台湾则无法在中国海岸上确保立足点。最后,他指出假使必须跳过台湾,则下一个目标应该是日本本土而非吕宋。
麦帅相信跳过吕宋的计划纯粹代表海军的意见,事实并非那样单纯。海陆军双方的意见都有相当分歧,而且前后也常有改变。大致说来,也许除尼米兹以外,在太平洋战区的高级海陆军指挥官,也就是负责执行作战的人,都反对攻占中国台湾。他们几乎都赞成攻占吕宋之后,就继续跃向冲绳或日本。对比着说,在华盛顿的最高级计划人员多认为就战略而言,台湾第一观念比较合理——只有参谋长李海(Adm。Leahy)和索麦费为显著的例外。
不过,华盛顿的计划当局除了理想的战略以外,还必须对许多其他因素作慎重的考虑。而这种考虑终于在1944年9月使吕宋对台湾的辩论发展到另一个高潮。
后勤因素的考虑
直到1944年9月中旬,麦帅的计划都还是预定11月15日进攻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和12月20日进攻中部的莱特(Leyte)。但在9月15日,麦帅经过参谋首长们的批准,取消预定的棉兰老作战,而准备在10月20日从帕劳、摩洛泰之线直接跃向莱特。
接着麦帅又向华盛顿报告他可以在12月20日从莱特向吕宋推进,这比原定进攻吕宋或台湾的时间都提早了两个月。他指出新计划容许联军照原定日期执行中国台湾作战,不过由于吕宋已先攻占,所以台湾的占领已经变得不必要。
麦帅的计划的确很动人。他所建议的时间表——莱特10月20日,吕宋12月20日,台湾可能为1945年2月20日——足以容许联军对日本保持持续的压力。如果在中间阶段不进攻吕宋,反而会使日军有乘机巩固其防御的空隙。而且不进攻吕宋并不能提早向台湾前进的时间,因为后勤的问题使联军无论怎样都不可能在1945年2月底以前发动入侵中国台湾的作战。
当麦帅的建议在华盛顿获得有利的反应时,尼米兹也提出一项最新计划。本来华盛顿一向是主张先攻占中国台湾岛,然后再向西进攻以求在中国内地确保一个港口。现在尼米兹却建议同时进攻中国的台湾南部和厦门地区。美国陆军计划人员立即指出尼米兹的新计划有许多缺点:(1)日本人不会容许联军兵力安居在中国台湾南部,一定会从北部向其发动猛烈反攻;(2)想同时在台湾南部和厦门地区坚守两个滩头阵地将非常困难;(3)这个地区距离日本基地颇近,联军不易对付日本飞机的攻击,也不易阻止日军的增援。
基于这些考虑,他们遂指出此项计划不切实际。他们相信其最后必然会变成一场成本巨大的长期作战,不仅仍需占领整个台湾,而且还要在内地攻占相当宽广的地区。这样大规模的地面作战将会延缓对日本的进展,而对联军的人力资源也将是一种吃不消的负担。陆军情报估计,在此地区的日军要比尼米兹总部所想象的要多。所以若真想执行此种新计划则尼米兹必须有更多的战斗兵力。此外,根据9月份所作的估计,尼米兹也缺乏勤务部队,其人数可能为7。7万人到20万人。
华盛顿的参谋机构也曾研究各种补充勤务部队的方案。海军方面,为了提前发动对台湾作战,曾建议从西南太平洋战区抽调勤务单位。麦帅总部也早已感到勤务部队的短缺,如果再从他那个战区作任何抽调,则可能影响莱特作战的成功,甚至将其兵力陷在菲律宾中部不能动弹。虽然台湾厦门作战与吕宋作战在突击阶段所需要的战斗部队大致相等,但选择后者麦帅却可以利用数以万计的菲律宾人来作临时的补充,而在中国台湾则缺乏这种机会。
在1944年9月中旬,美国能提供的勤务单位非常有限,所以参谋本部认为必须等欧洲方面的战争结束始有新的来源。他们估计假使欧战在1944年11月1日结束,则尼米兹也许可在1945年3月1日发动对台湾和厦门的作战,甚至还必须立即决定打消吕宋作战,否则尼米兹到1945年3月1日仍可能无法行动。但在另一方面,后勤专家们却深信无论欧洲情况如何发展,麦帅在1944年底以前一定能进向吕宋。而陆军计划人员对欧战的提早结束也不乐观,以后事实证明他们的想法没有错。
陆军方面认为,假使先攻中国台湾,则将牵制许多的部队、船只、登陆艇和飞机,于是对吕宋的入侵可能迟到1945年11月都无法发动,同理,对日本的任何其他重大步骤,例如对冲绳的进攻,也将同样受到延迟。反而言之,先攻吕宋也比较安全。联军到吕宋的交通线不仅较短而且也容易保护,假使吕宋仍在日军手中,则到台湾的交通线就很难确保安全。
参谋长李海认为,台湾第一的路线虽可能提早结束太平洋战争,但就保护生命和其他资源而言,攻占吕宋并跳过台湾的路线也许成本较低廉。他和大多数陆军计划人员都赞成采取时间较长而成本较低的路线。此时麦帅又有高见,他认为台湾第一的战略不仅要损失较多的生命而且也会浪费较多的时间。他准备向参谋首长保证在登陆之后,只要四星期到六星期的时间即可完全占领吕宋岛上一切最重要的战略地区。
马歇尔虽然仍相信就战略而言,台湾第一的路线比较理想,但也开始忧虑其成本太高,尼米兹对于成本问题不表示意见,却指出在台湾之后再占领吕宋将比较容易,而且也不会延后整个战争的步调。金氏则仍宣称他深信台湾第一路线可节省时间,所以就长程而言,可以减少生命的损失。到1944年9月底在计划作为的高层中似乎只有金氏仍对这一路线保持足够的信心。
最后决定的形成
当这些讨论还在华盛顿激烈进行时,中国内地的情况又发生了重大的变化。9月中旬,史迪威向参谋首长联席会议提出报告说,日军在中国东部和东南部的攻势已经使美军失去了第十四航空队可以有效支援美军入侵吕宋或台湾的最后基地。这些航空基地在丧失之后一时也无收复的可能。
这个消息立即对华盛顿产生了明显的冲击。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意图原为扩大在中国东部的机场,以供B-29空击日本、朝鲜、“满州”及中国台湾之用。现在这些基地已经完全丧失而且联军也无法将其收复。于是在中国海岸攻占港口的需要也随之丧失其迫切性,因为占领港口的目的本是为了在中国打通一条良好的补给线,以便发展这些航空基地。更进一步说,攻占中国台湾的主要理由就是在中国海岸构成一个重要的踏脚板,现在也变得不相干了。
此种发展遂迫使海军计划人员必须重新考虑台湾南部和厦门计划,大多数海军人员都认为若仅入侵台湾而不同时攻占内地一个沿海港口,则毫无意义,因为中国台湾当时缺乏足供大舰队停泊的港口,也不能提供联军在西太平洋所需要的后勤基地。所以问题是:假使在中国海岸上已无建立和发展港口的需要,为什么还要进攻中国台湾的任何部分呢?陆军方面首先表示反对的意见。
陆军航空军的B-29重轰炸机,若以中国台湾北部为基地来执行对日本的作战,毫无疑问是比从吕宋北部,马里亚纳群岛,或中国西部都更较便利,但若仅以中国台湾南部为基地,则比起其他基地,所获利益也就非常的有限。事实上,在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塞班(Saipan)和蒂尼安(Tinian)二岛距离东京比中国台湾南部还较近,而且不受日本空中拦袭的威胁。甚至吕宋北部虽较远300多公里,但比起台湾南部却又有其他的优点:那里有较大的空间可供修建B-29机场之用,而且对空中攻击也比较安全。最后,即令尼米兹能在1945年3月1日入侵中国台湾南部,而B-29也还是要到暮春或初夏的时候方能开始从那里发动作战。但陆军航空军早已计划在1944年底以前即开始利用马里亚纳群岛发动B-29的攻击。简言之,陆军航空对中国台湾已经丧失兴趣,而开始与其他陆军单位一致反对台湾南部和厦门计划。
一种明显的政治考虑也对吕宋与台湾的辩论产生若干决定性影响。麦帅认为美国不应跳过菲律宾任何部分的理论是不可轻视的。尤其重要的是李海也持同样的观点,因为李海与罗斯福总统关系密切,并代表总统出席参谋首长联席会议,所以那些参谋首长们对于他的意见不敢等闲视之。
但无论政治关系如何,台湾与吕宋的问题还是要根据军事利害来作最后决定。到1944年9月底,几乎所有的军事考虑都指向下述的路线:攻占吕宋,跳过台湾,不考虑中国海岸上的港口,而继续跃向冲绳。在参谋首长中,现在只有金氏一人还继续主张跳过吕宋而执行台湾南部和厦门作战。
由于知道军事和政治因素都对他不利,金氏遂采取一种新的辩论战术,对吕宋作战本身提出反对意见。他说照麦帅的计划,为了保护吕宋滩头阵地和运输船队,太平洋舰队的所有快速航空母舰兵力将会冻结在那里至少达六星期之久。使航空母舰停留如此长久的时间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他宣称美国海军不能接受麦帅的计划。
麦帅的副参谋长马绍尔少将,此时恰好在华盛顿接洽公务,他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麦帅,使其来得及提交资料以供陆军方面对金氏的最后攻击作有力的反驳。麦帅告诉参谋首长们,他对航空母舰的惟一要求就是在突击登陆之后,把一小群护航母舰留在吕宋海外约几天的时间,直到其工程人员在滩头上建好一个可供陆军飞机起降的机场时为止。麦帅又指出,只有第一批突击船队需要快速航空母舰兵力的保护,以后的补给与增援都可由陆上基地飞机保护而不再需要海军的航空母舰。简言之,麦帅并不需要长期占用快速航空母舰兵力,很快他就可以让尼米兹将其调走。最后,他又反驳说,假使执行台湾南部和厦门作战,则快速航空母舰兵力被冻结在某一特殊地区中的时间将会更长,尤其当吕宋还在日本人手中时更是如此。
这一记反击使金氏很难招架。接着尼米兹也撤回其对中国台湾计划的残余支持。他认为在可以想见的将来,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部队来让他执行台湾南部和厦门作战。所以到9月底,他决定支持吕宋作战,并建议至少暂时放弃攻占中国台湾的计划。同时他又建议金氏考虑下述新的战略构想,以对日本保持持续的压力并加速联军对日本的进攻。麦帅兵力于1944年12月20日发动吕宋战役,中太平洋兵力于1945年1月进入硫黄岛(IwoJima),它在东京南面与此相隔仅970公里;接着在1945年3月1日,再进攻琉球群岛中的冲绳岛以及其他目标。
金氏采纳了尼米兹的建议,但仍作了一项最后的保留。他认为在向吕宋进攻时,突击船队必须通过吕宋与台湾之间的水域,所冒的危险相当大,所以此种行动必须由参谋首长联席会议直接批准。他对于太平洋舰队的快速航空母舰兵力在同一狭窄水域中作战也表示类似的反对。不过,联席会议中的其他三位成员(马歇尔、李海、阿诺德)一致主张把这些问题交给尼米兹和麦克阿瑟去作决定,而金氏最后也同意这样解决。
结论
在金氏最后改变其立场之后,参谋首长联席会议对于这一重大战略决定终于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