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老人文集-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四天,是‘中阴救度’的第二阶段——法性中有。紧接著是‘中阴救度’的第三阶段——轮回中有,《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一书示之甚详,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们打坐修行,能够照见妄念,这是好事,不要起疑惑,应继续精进修行,待到功夫成熟,‘啪——’一下子脱开,子光、母光合成一体,一大光明藏也!那就成道了。念佛的人也是如此,时时处处一句佛号,久久功夫成熟,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一时脱落,无能念之人,无所念之佛,明明历历、了了分明,这也是子、母相合,也是‘光明母子相会’啊!
‘不忘已认识之见宗自相光明,对于境界功用中之妄念烦恼,不起任何遮遣与成立、取舍等为最要。’
不要忘记已经认识到的‘见宗自相光明’。何谓见宗自相光明?我们能够照见一切事物,这都是法身本体所起的妙用。照见事物,不为事物所转,而了知这能见的功能正是我们的本性,从而在相上见性——透过相而见到本性,这就是见宗。见宗也是法身所起的妙用,也是法身自体的放光相,这放光相是无相之相,称之为‘见宗自相光明’。这并不是用眼睛看到,或者用耳朵听到。前面我们讲过无情说法:‘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那是说用眼睛听声音,现在我们是用耳朵看光明。眼睛怎么听?耳朵怎么看?照一切事物、听到一切声音的功能,就是我们的本性。离开本性,一切皆无有,若能这样体认,就是见宗自相光明。这光明能用眼睛看到吗?所以说用耳朵看。这是看吗?默契、体验、领悟、神会是也。
我们对于在境界上、在功用中泛起的妄念与烦恼,不生起遮遣它、成立它、取著它、舍弃它等心,以一切皆影幻,无可取舍故。须不理不睬,不生任何心,方合道妙。遮,是盖覆;遣,是赶走。遮、遣都是压制。成立就是随著它跑。比如,你做生意赔了本钱,烦恼生起来了。又一想:‘我是学佛的人,不应该这样烦恼,为什么还起烦恼呢?不好、不好!’越想越懊悔,越搞越烦恼,这就是遮遣。再如,你已经能够不为事情的成败动心,你自以为定力强,‘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个境界很好!这就是成立。我们应该这样做功夫:动也好、静也好、顺也好、逆也好、轻安也好、烦恼也好,都了不可得,统统不放在心上。甚至遮也好、遣也好、成也好、立也好、取也好、舍也好,全都不往心里去。妄念、烦恼来了,既不跟它跑,也不理睬它,任它起灭,一凛觉就是了。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你如果功夫做到‘没有爱、恶之心’的程度,那你命终之后,就不再轮回六道了。
一个‘不忘’,一个‘不起’,最为重要。不忘‘见宗自相光明’,不起‘遮遣、成立、取舍’等心,这是最最重要的啊!我们不要忘记,这能看、能知、能说、能行的功能,就是本性的妙用,时时刻刻熟悉它。妄念与烦恼来了,不压制它,不随它跑,没有任何遮遣、成立,没有任何爱憎、取舍,一切都了不可得。坦坦然然,平平常常,一种平怀,泯然自尽,任它风云多变幻,我自无喜亦无忧。心常空空地,气常平平地,意常淡淡地。我们时时处处都要这样做功夫,这个功夫不管哪一宗都是用得著的。
‘日久护持如是之境,有乐明无念诸功力而遮本元自面者,当揭此皮壳,自性之相方能赤裸呈现,是为智慧由内明朗。’
如上讲的不忘、不起之境,护持的日子久了,即有‘空、乐、明’等境界出现,那是功力引发的初步入道境界。乐是快乐,明是光明,无念就是心空,‘空乐明’的境界出现了。内心空净,无比轻安,这个身体好像没有了,轻松得就像卸下一副重担一样。欢欣愉悦,无比快乐,比那‘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还要快乐百倍,这种快乐非任何世间快乐能够比拟(四禅八定,修到三禅就有此乐,修到四禅,此乐才会消融)。心光发露,明亮透彻,就像一轮明月当头朗照,醒时梦时都沐浴在光明之中。这‘空乐明’好不好?好倒也好,但你若住在上面,起心动念:‘好啊!我得空净,我有快乐,我放光明。’那就坏了,那就会遮盖住本元自面。什么是本元自面?就是前面反覆强调的自性啊!若著在‘空乐明’相上,就像在自性的外面包上一层皮壳,那还能见到自性吗?应该揭掉这层皮壳,不要住著这‘空乐明’。
我曾再三关照诸位,修心中心法,不许见光,不许见佛。不是不允许你见到,而是不允许你著相啊!自性非明非暗,你说它光明,不对;你说它黑暗,也不对。我们前面讲过,功夫做到最后,如‘腊月三十之月’,不见有光了。但这并不是黑暗,就像人在空气中不见有空气,鱼在水中不见有水一样,‘如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不取不舍,浑化相忘了。说不许,是不许你住相。住在相上,就是‘成立’,就是‘取’,这都是妄想执著。除掉这妄想执著,才能彻悟本来。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功夫做到后面也是这样:‘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能觉和所觉空净到极其圆满的时候,能空和所空也消失了,连空也没有了,这时才‘生灭灭已,寂灭现前’。能空和所空有生有灭,能乐和所乐,能明和所明同样有生有灭。这些有生有灭的东西都统统消匿,那不生不灭的‘寂灭’大涅槃就朗然现前了。寂者,寂而常照,照则起用万机;灭者,照而常寂,寂者,如如不动。如如不动曰‘如’,起应万机曰‘来’,‘如来’的境界岂是泛泛的‘空乐明’可比的?这才是真正的成佛。
应该揭掉‘空乐明’这层皮壳,自性之相才能赤裸裸地呈现出来。‘是为智慧由内明朗’,这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智慧之光,这是真光明,能朗照十方,无所障碍。‘空乐明’的光明是有限量的,不能朗照十方。
‘故宜频除乐、明,曰:泉水汹涌激流妙。’
所以应该频频地扫除这‘空乐明’。禅宗修持也是这样,如僧问曹山:‘朗月当头时如何?’就像一轮明月当头朗照,心头充满光明,您看我的功夫可以了吧,这种情况怎么样啊?曹山禅师说:‘犹是阶下汉。’功夫到这里,还在台阶之下面,没有升堂入室,还差得远呢!僧云:‘请师接上阶。’请师父您发发慈悲,接引我走上台阶,得以升堂入室。曹山云:‘月落时相见’,待月亮落之后,再和你相见。(元音上师问众人:‘月落时作么生相见?月亮落之后,怎么相见哪?’众默然良久,上师曰:‘止!止!别想了。拂袖归方丈去也!’)
‘泉水汹涌激流妙’,泉水借著山势奔流,波涛汹涌,水势很大,这股激流,难以扼制。比喻功夫做到一定的程度,微妙的智慧迸发出,就像‘泉水汹涌激流’一样,挡也挡不住。当年憨山大师文才很好,善于写诗词,他做功夫做得把诗词全忘光了。有人请他写首诗,他一句也写不出来。后来有人弄了几首唐诗请他吟吟,他一吟唐诗,诗句马上跳出来了。根本就不要思索,有如山洪爆发,想停也停不住,一发而不可收拾。憨山大师知道这不对劲,不能让文思遮蔽住佛性,就毅然地把这一似‘泉水汹涌激流’的玄妙,‘啪’地一下斩断了。这都是能遮‘本元自面’的皮壳,‘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应当断然地把它揭去。
‘生乐、明之力及现世乐、愉快等相时,力念方便能摄之“□”,与般若能断之“□”,猛然从上落下,以破贪著功力之皮壳(以上二藏字,合成为“□□”,即“呸”字,译音泼吒。)’
当生起乐、明的力用,以及生起现世的欢乐、愉快等现象时,用力念一声‘呸!’,把这一‘呸’猛然从上落下,以破除贪著「空乐明’等功力的皮壳,使自性朗然现前。藏文字母“□’音‘坡’,有‘方便能摄’之义。括是摄受、含容,‘□’字有含容一切妙义的方便性。藏文字母‘□’,音‘诶’,有‘般若能断’之义。断是截断、排除,‘□□’字有排除一切障碍的般若性。‘□□’,音‘呸’,能含容一切妙义,排除一切障碍。这个‘呸’就这么好。
‘如是一切时能保任离绝道验之关要、无可言说之自性了彻者,入定、出定行持无别,上座、下座修持亦无别。’
如上面所说的那样,在一切时候都能保护、任运这‘离绝道验之关要、无可言说之自性’。道验,就是修道的验证,常常验证自己修道修得怎么样,修到什么程度了,空乐明出现了吗?若出现了一点,高兴得不得了,心常常粘在这里。还有的人没有空乐明、没有神通,心里总在想这些东西,拿这些东西验证自己,我怎么没有消息啊?怎么不发神通啊?是我不行吧?是这个法不灵吧?有这些东西梗在心头,慢说成道,就连空乐明的境界也给障住,不会出现了。我们前面讲过,空乐明是在修座和保任自性的过程中出现的,即使出现了,也要‘呸’地一下离开它。你若没有,少一层障碍,岂不更好!但真用功修道的人,在修习过程中,空乐明自然会开发。只是不可追求,任其自然开发而不住著,即无妨碍。离绝道验,就是离开这些验证、断绝这些验证。关要,就是关键、要点。离绝用‘空乐明’等觉受来验证修道的成就,这是成道的关键,修行的要点。
自性就是法身,法身无相无不相,它是不可言说、不落思维的。任你怎么说它,它无相貌可说;任你怎么想它,它没东西可想。语言说不出,思维想不到,这叫‘言语道断,心行路绝’。经云:‘唯此一实事,余二皆非真’,可言说、落思维的任何有相事物全是虚妄不实的,统统了不可得。只有这‘言语道断,心行路绝’的自性是唯一真实不虚的,称之为‘实相’,这就是大乘佛教的‘一实相印’。
我们应该时时不忘‘离绝道验之关要’,不用‘空乐明’等觉受来检验是否成道;时时任运这‘不可言说之自性’,在一切时不取不舍。这样的保任一刻也不能离。了彻,就是明了、透彻。修行人这样保任,保任到自性明了透彻的时候,‘熟处转生,生处转熟’了,就是‘了彻者’。此时,‘入定、出定行持无别,上座、下座修持亦无别。’大定无出入,如果入定时心能定下来,出定之后,心又随外境跑了,那就不是大定、不是真定。真正的大定,无时不刻不在定中,禅堂里寂静也好、闹市里喧哗也好、打坐入定也好、做事繁忙也好,都是一样,在行持上没有差别。真修无修,不修才是大修。我们修心中心法,不只是上座结印持咒修持,更须于下座秒秒不离观照。我早就告诉过诸位,观照是正行,打坐是助行,但是忽视观照的人还是不少。我在这里再次强调:观照是不可忽视的正行!观照正是刚才讲的‘保任’啊!座上结印持咒,左右摄著这个心,座下绵密观照,也是左右摄著这个心。上座下座在修持上是没有差别的!
恒河大手印 (第十讲)
恒河大手印(第十讲)
元音老人著
第十讲
‘此为不修之大修,自住等遍之智慧。如河流之瑜伽,无毫发之修正,然亦无刹那之驰散。’
恒河大手印的修法是‘不修之大修’。真修行没有修的形象。你看他好像是不修,实际上他时时都在修,他这是不修之大修。因为他时时都在观照,时时都在保护己灵。
没有修行的形象,谓之‘无修’;一切都了不可得,连‘空乐明’也不可得,谓之‘无得’;自己本来是佛,只要息灭妄想执著,不用再加点什么,本自具足一切妙用,谓之‘无证’。这就是所谓‘无修、无得、无证’。无修者,本不生灭;无得者,本自空寂;无证者,本来是佛。这是‘自住等遍之智慧’啊!等就是平等,遍就是普遍,即自自然然地安住在平平等等、遍满一切的大智慧上。等遍,就是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高我低,没有我高人低,也没有我的法高,你的法低。人就是喜欢纷争,各执己见,以为自己说的都是真理而毁谤他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是说非、说好说坏。举个例子:有一种自动伞用起来很方便,但并不坚固,用不了多久就坏掉了,人们称之为‘短命伞’。这种伞在我国的消费者看来,是不好的。因为我们喜欢坚固耐用。可是在外国人的眼里,这种伞很好!因为它很好用,价格也便宜,物美价廉,正好用一用就丢掉。我们不习惯扔东西,就说这伞不好;他们扔东西习惯了,就说这伞很好。其实伞就是伞,伞本身并没有好坏,说好说坏都是人们的妄心分别,所谓‘万物本闲,愚人自扰’也。如果‘自住等遍之智慧’朗然现前,不起分别取舍之心,你就可以听到‘短命伞说法’了。
我们前面讲过‘无情说法’,无情怎么说法呀?听不到无情说法,那是无明遮蔽了你的真心,你的差别心宛然存在之故,因此,你的知觉性只能遍满你的身体。打你的头,头会痛;打你的脚,脚也会痛。打这把椅子,你就没知觉了。假如打破无明,除去‘对境生心’的习气,扫掉了分别取舍之心,觉性就能遍满一切事物,心量犹如虚空,没有任何东西在你心外,那你就横亘十方、竖穷三际,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了。日月星辰、茫茫宇宙、山河大地、花鸟虫鱼,所有一切有情、无情都在你的心内。如帝网珠,光光相映,颗颗相圆,他在你心内,你也在他心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拈出一个,就是全体。就像现代的‘镭射全息照片’一样,其中任何一个小小的部分,都包括了整张照片的资讯。这就是‘等遍’。若欲如此,就须起修,如何修?‘如河流之瑜伽,无毫发之修证,然亦无刹那之弛散。’
瑜伽,意即相应。如河流之瑜伽,就是像河流那样相应。你看那河水,河道弯,它就弯著流;河道直,它就直著流。它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