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革命观念在中国的起源和演变(一) >

第5部分

革命观念在中国的起源和演变(一)-第5部分

小说: 革命观念在中国的起源和演变(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阶段是革命各种意义重新依据某种模式整合为一种整体,它发生在新文化运动后期,由绅士公共空间导致严重的社会整合危机——即中国士大夫学习西方现代社會组织方式失败而引发,其后果是中国新知识分子对前一段学习结果进行反思和重构。辩证唯物论代替进化论成为新的天道,这是中国式现代革命观获得科学的支持并合理化、用马列主义语言表达的时期。五四以后,中国式现代革命观成为政治制度正当性的基础。由于中国式现代革命观既不等同于西方也与马列革命观有别,所以它是中国文化大传统在西方冲击下的变构。这样,第三阶段也可以看作是中国文化深层结构对西方革命观念的重构。五四以后,形成了以中国式现代革命观念为核心的新意识形态,并且重新实现社会整合,中国也由以儒家伦理为根据的传统社会演变为由革命意识形态笼罩一切的现代社会。富有讽剌意味的是,革命观念在中国传统社会本是中国文化对王朝更替的自我意识,而中国式现代革命观念兴起则是学习西方现代政治经济制度失败的产物,由它来实现社会再整合,无疑蕴含着中国原有的改朝换代机制在西方冲击下的变构并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在《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一书中,论述了新意识形态是如何再次整合中国社会的。

  认识中国现代革命观形成的三个阶段,对理解中国现代思想的形成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极为重要。因为一谈到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通常都会将其看作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在政治制度正当性基础问题上尤是如此。谈到现代政治观念,通常也都是将其视为起源于西方,中国现代思想的形成似乎是一个纯粹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而我们分析中国式革命观的起源和形成,却可以看到,它也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如用奋发图强、积极有为精神去破除儒家伦常等级与差别,它亦表现为儒学入世精神与佛学平等价值之结合。新道德意识形态之所以能用来实现整合社会,是源于中国在学习西方制度过程失败、不得不借助传统文化本土资源、从而使中国式现代革命观念成为社会整合和现代化动员的巨大力量。换言之,中国近现代革命观价值核心并不完全是从西方学来,它也根植于中国文化深层结构,在中国面临西方冲击时被激活,从中国文化大传统中产生并制约着西方革命观念之传入和重构。

  一旦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不仅可以理解二十世纪中国革命和西方以及俄国革命的种种差别,还可以通过中国式现代革命观念的兴衰理解革命和现代性之间复杂的关系。西方革命观念对进步之肯定、对彻底、整体变革旧秩序的推崇,本是现代性之本质——启蒙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马列主义革命观的兴起更是对十九世纪西方现代思想危机的响应。中国式现代革命观和马列革命观的差别,特别是中国式现代革命观在二十世纪盛极一时,既反映了西方冲击下中国社会的再整合机制与传统社会王朝更替的现代变构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也证明了多元现代性的存在。

  二十世纪末,随着共产革命的衰落和对极权主义带来灾难的普遍认识,与彻底变革相联系的激进主义革命观念也开始受到批评,「告别革命」似乎成为二十世纪末普遍潮流。表面上看,中国共产党1978年以后否定文革、推行改革开放似乎是世界性告别革命的一部分;然而,只要我们着眼于中国式现代革命观和西方革命观念的差别,就可以发现问题不那么简单,中国问题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中国式现代革命观念的核心是斗争哲学和革命人生观,它以取消一切差别这种新道德为终极关怀。事实上,正是斗争哲学泛滥以及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暴露了中国式革命新道德和做无产阶级圣人的虚妄,中国式现代革命观才会解体。这正是中共可以否定文化大革命并在1978年宣布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因此,中国知识分子告别革命,不仅意味着放弃对乌托邦理想社会的追求,还是终极关怀的失落和在现代化过程中曾建立起来的个人道德的沦丧。二十世纪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与全社会面临道德危机和不可遏制的腐败联系在一起的。革命人生观作为一种新道德,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特有现象,它是宋明理学追求天理世界的现代表现。这向我们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中国人可以在社会制度变革层面告别激进革命,但是否可能在道义上特别是道德境界层面告别革命吗?在刚刚开始的二十一世纪,人类生活随着自然科学迅速进步和网络时代来临正在发生革命。但富有讽刺意味的是,无论我们的知识领域还是生活方式变革多么剧烈,由于革命观念的意识形态褪色,使我们很难把不同领域中的巨变联系起来,从而失去了对巨变本身的整体意义的理解。此时,回顾中国式现代革命观念以及它和西方革命观念的异同,无疑是意味深长的。

  引用书目:

  1。 山川均着,李达译(1921),〈从科学的社会主义到行动的社会主义〉,《新青年》第9卷第1期。

  2。 王家骅(1990),《儒家思想和日本文化》,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3。 朱谦之(1921),《革命哲学》,上海:泰东图书局。

  4。 列宁(1965),《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5。 佐藤亨(1986),《幕末、明治初期语汇の研究》,东京:桵枫社。

  6。 季子(1978),〈革命其可免乎〉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7。 金观涛、刘青峰(1993),《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8。 金观涛、刘青峰(1997),〈反右运动与延安整风〉,《二十一世纪》总四十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9。 金观涛、刘青峰(2000),《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0。 金觀濤、劉青峰(2001),〈從「群」到「社會」、「社會主義」—中國近代公共領域變遷的思想史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五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1。 金观涛、刘青峰(2003),〈绅士公共空间在中国〉,《二十一世纪》总七十五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12。 吴虞(1917),〈消极革命之老庄〉,《新青年》第三卷二期。

  13。 胡适(1918),〈旅京杂记〉,《新青年》第四卷三期。

  14。 康有为(1998),《大同论二种》,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5。 许慎着、段玉裁注(1988),《说文解字注》第三篇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陈天华(1978),〈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原载《民报》第一期,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7。 陈公博(1921),〈十日旅行中的春申甫〉,《新青年》第九卷三期。

  18。 陈建华(2000),《「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陈锡祺主编(1991),《孙中山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

  20。 梁启超(1896):〈论学校〉,《时务报》第八册。

  21。 梁启超(1996):〈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幷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饮冰室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

  22。 梁启超(1936):〈释革〉,《饮冰室文集之九》,上海:中华书局。

  23。 梁启超(1966):〈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盾鼻集》,台北:文海出版社。

  24。 伧父(1911),〈革命战争〉,《东方杂志》第八卷第九期。

  25。 惠顿着、丁韪良译(1964):《万国公法》,京都:崇实馆。

  26。 杨度(1978),〈游学译编〉,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7。 沟口雄三(1991),〈中国民权思想的特色〉《中国现代化论文集》,台北:中央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28。 邹容(2000),《革命军》,载柴德赓等编:《辛亥革命》卷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9。 邹容(1978),〈天义报〉,张柟、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0。 汉一(1978),〈毁家论〉,张柟、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1。 翦伯赞、刘启戈等编(1955),〈列强在北京'十月十四日' 〉,《戊戌变法》第三册,上海:神州国光社。 

  32。 谭嗣同(1998),〈仁学〉,《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

  33。 严复(1986),《严复集》按语, 北京:中华书局。

  Abstract

  This essay presents a quantitative study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revolution。 Geming (revolution) is an ancient Chinese term for the predestined cycles governed by tiandao (the way of Heaven)。 During the Han dynasty; it was used to express dynastic changes。 Before the 1898 Reform Movement; the Chinese concept of revolution was usually used in a negative sense。 The abortive 1898 Reform was seen as the failure of the Qing government’s efforts to reform itself and the legitimacy of its rule was thus undermined。 The concept of revolution began to gain momentum after the 1900 Boxer Upris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oncept of dynastic changes merged with the Western concept of revolution。 This conceptual hybrid was seen as a justification for the overthrow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government。 As 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the Russian October Revolution were made known to the Chinese; the Western idea of revolution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oncept of revolution and the modern Chinese concept of revolution emerged。 In addition to senses like radical change; progression; this Chinese concept of revolution was associated the traditional notion of tiandao; which distinguished it from its Western counterpart。 In the new tiandao; progression was seen as a principle of the cosmos and egalitarianism in place of Confucianism became the morality of the new age。

  The use of revolutionism as the mainstay for China’s social integration was based on two historical backgrounds。 First; the Chinese revolutionism aimed at creating a modern society different to Western models after China’s failure to learn Western democracy and republicanism。 Second; the Chinese concept of revolution contained certain traditional senses。 Revolution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inherently bore the nature of dynastic changes (for instanc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government by the peasant revolution)。

  In the wake of the upheaval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hinese intellectuals came to realize the necessity of bidding farewell to the revolution。 As the Chinese bid farewell to the revolu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Wester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ystems was once again placed in the forefront; but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led to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new morality that took shape during China’s modernization because such a morality was contained in the modern Chinese concept of revolu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the fast growth of Chinese economy was acpanied by a general moral crisis。

  

  Keywords: revolution; reformism; reaction; equality; history of ideas

  【注释】

  1 这方面的典型例子为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一书,该书是目前为止对中国革命观最详细的考察,但它并没有对中西革命观念的差别作系统研究。

  2 本文根据如下两个数据库作出有关统计:「1830—1911思想史数据库」(以下简称数据库一)和「五四时期思想史数据库」(以下简称数据库二)。数据库一含重要思想史文献约3210万字,其中包括如下文献:

   一 传教士中文著作:

   I 爱汉者(郭实猎)等编着:《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约36万字);2丁韪良译:《万国公法》(约10万);3傅兰雅口译、应祖锡笔述:《佐治刍言》(约12。6万);4林乐知、蔡尔康编:《中东战纪本末》(约78万字);5 傅兰雅:《格致汇编》(约178万字);6赫德:威妥玛、李提摩太等人著述文选;7《万国公报文选》(约50万字);8《泰西新史揽要》(31万字)。以上共约400万字。

   二 士大夫的著述:

   I文选:阮元、包世臣、龚自珍、徐继畬、林则徐、黄爵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