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30天让你精通博弈学 >

第18部分

30天让你精通博弈学-第18部分

小说: 30天让你精通博弈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会出现正面,也许会出现反面。或许是太过天真,但我 



们也只能假设铜板是公正的,依此来估计可能的概率。 



      因此,所谓的决策概率是指                           到     之间用来测量某件事 



发生可能性的数字,而这个数字可以利用各种方便的技巧来 



推测。即使必须去问专家或数学家也无妨,只要记得找个高 



水平的人就是了。如果要用猜的方法也可以,但千万别高估 



 自己的技巧,可惜这也是很多人常犯的错误。也许有人比你 



更了解情况,对概率的预测也比较准确,如果能找得到这样 



的人来帮你,尽管去吧。 



      当然,概率也不是完全随机 的,在计算概率时,还是有 



规则可循的,内容并不多,但很明确,主要是避免掉入 自相 



矛盾或无稽之谈的泥沼。譬如要计算两个独立事件都发生的 



概率就是将个别概率相乘。如果一个                                   分钱的硬 币,每两次 



有一次出现正面的机会  (概率为                                 ,那么两个硬币同时掷 


… 页面 164…

出正面的机会就是                       ,也就是概率值为                     。同理 ,两个 



硬 币至少有一个出现正面的概率为                                   。两个硬币同时出现 



反面的概率也是                    。因此无论如何,只要给定概率值 ,就 



必须严格遵守结合两事件发生的概率原则,否则会出现不一 



致的现象,阻碍整个决策过程。 



      以下就是三项基本的概率原则: 



            两个完全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是个别发生概 



率相乘的结果,两事件以上的情形亦同。 



         )两事件互斥,至少一件事发生  (或说两者不能同时 



发生)的概率是个别概率的总和。若不是彼此互斥,情况就 



稍微复杂一点。 



            如果某种情况注定要发生,这些个别独立事件的发 



生概率总和等于一。例如足球联赛中一定有一队会获得冠军, 



则所有球队获胜的概率加总起来定会等于一,而且各队获胜 



也是互斥事件。 



      虽然这些原则看起来并不难懂,只要用到分数和小数相 



加就可以了,这些常识每一个高中生都该学过。但概率问题 



的复杂性还是会造成一些困难,并使很多人做出不利于 自己 



的错误决策。 


… 页面 165…

                                             思维的 

两难境地:悖论 


… 页面 166…

      逻辑是一切演绎推理的基础 。也许最有趣的就是像福尔 



摩斯那样通过严密的推理,发现事情的真相。然而,有时你 



会发现,正是你似乎无懈可击的推理和论证把你送进了死胡 



同。到底什么错了?是你的推理过程出了问题,还是逻辑本 



身隐伏着某种致命的缺陷? 



      我们不得不承认逻辑是有用的,也是有趣的,但这并不 



能保证它时时刻刻都让你放心。我们都不是生活在疯人院里。 



逻辑思考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可是逻辑就像牛仔手里的套索, 



弄不好也会把 自己套住。 



      有个很有趣 、很简单 的概念                              悖 论    (也被译作  “吊 



诡”),简单说就是 自相矛盾的说法。即如果承认这个说法正 



确,就能推出这个说法不正确,反之,如果承认这个说法不 



正确,却又能推出这个说法正确。悖论问题至今仍令统计专 



家与决策理论学者争论不休。 



      究竟什么是悖论,无需赘言,看看下面几个悖论故事, 



你就一 目了然。 


… 页面 167…

          半费之讼 



      在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叫普罗泰戈拉  (他的名 



言 “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我们所熟知)。他设馆收徒,教人论 



辩之术。学生学成后可以帮人打官司。他收徒的规矩是先收 



一半学费,等徒弟毕业 “参加工作” (成为 “律师                                          、打赢第 



一场官司再付另外一半学费。 



      普罗泰戈拉收了一个叫欧提勒士的学生。欧提勒士学成 



毕业后,迟迟不替别人打官司。普罗泰戈拉收不到另一半学 



费,于是想了一个办法,他把学生告上了法庭。 



      普罗泰戈拉想 :如果赢了,学生应当付给他剩下的一半 



学费;如果输了官司,即他的学生打赢了官司,那么根据合 



同,学生应当付给他一半学费。因此,无论我赢还是输,我 



都应当得到剩下的那一半学费。 



      他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想:如果我输了官司, 



根据合同,我就不应当付学费;如果我赢了官司,对方的要 



求也就不合理,没有理由让我付学费。因此无论我赢还是输, 



我都不应当付这个学费。 



      而一场官司不可能两个人都赢。他们谁的说法有道理? 



这就是著名的 “半费之讼”。如果你是法官,对这场官司如何 



判决 ? 



          鳄鱼和小孩的悖论 



      鳄鱼抓住了一个小孩,对他说: “我会不会吃掉你?你要 



答对了,我就放了你;答错了,就吃了你。” 


… 页面 168…

      小孩想 了想,说:“你会吃掉我 。” 



      鳄鱼懵了,它该怎么办呢? “我要是吃了你,你就说对了, 



我不该吃你;我要是不吃你,你又说错了,我该吃了你…… 



我晕!” 



      小孩乘机跑了,鳄鱼十分沮丧:他要说我会放了他就好 



了。 



           《堂吉诃德》悖论 



       《堂吉诃德》里描写了一个国家,它有一条奇怪的法律: 



每个异乡人到此都要回答一个 问题:你来做什么?答对了, 



一切好说;答错了,就要被绞死。 (当然,对错是由人家说了 



算 的 ) 



      一个人回答: “我来是为了被绞死。”士兵像鳄鱼一样懵 



了:如果绞死他,他就对了,不该死;可是放了呢?他又错 



了,该死。怎么办 ? 



      到了国王那里,他也想了好久,说: “无论怎么做都不对, 



还是我法外开恩,放了他吧。” 



          理发师悖论 



      理发师悖论是 由罗素提出的,罗素不但是哲学家,也是 



一位数学家,他提出这个悖论是为了说明数学中的集合问题。 



其大意是:某城里有一个理发师,他只给不肯 自己刮脸的人 



刮脸,那么,他给不给 自己刮脸呢? 



          圣彼得堡悖论 



      法国数学家伯努利于                        年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与庄 


… 页面 169…

家玩一个掷硬币游戏。硬币没有做过手脚,若第一次出现反 



面,你就得            元,游戏终止;若第一次掷出正面,你得                                     元, 



你继续掷硬 币,若第二 次掷 出正面 ,庄家给你 



  (元),游戏继续,若掷出反面,游戏终止;若第三次掷出正 



面,庄家给你                            (元 ),掷 出反面 ,游 戏终止 …… 



      你进行这个游戏的期望值是多少呢? 



      第一次出现正面的可能性为                              ,即得        元的可能性为 



         得     元的可能性为多少?得                      元的条件是:第一次和 



第二次均出现正面,即得                        元的可能性为                     获得       元的 



 可能性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均投掷出正面,即获得 



元的可能性为                      …这样,进行这样一个游戏的期望收益 



 为无穷大,这样的说明意味着,无论赌徒付给庄家多少,这 



 样的赌博对赌徒都是有利的,因为赌徒付给庄家是一个有限 



 的数字,以一个有限大的付出获得无穷大的收益是合算的。 



 这可能吗? 



      这显然违背直觉,它构成了一个悖论。 



      怎么样?看完上述五个悖论故事,你的思维也陷入了混 



 乱了吧?逻辑在这里陷入了两难境地。你可能要争辩:事实 



 上,没有鳄鱼肯跟你讲道理,没有一个国家会通过这么古怪 



 的法律,也不会有一个针对理发师的如此严格的规定……这 



 些都是编造出来的。你是对的,在现实中,我们的确不大可 



 能被这些难题困扰 。但是对悖论的研究不是没有意义的,更 



 不是所谓 “吃饱了撑的”。 


… 页面 170…

      悖论不是存在于现实中,而是存在于我们对现实的认识 



和表述中,但这两者不可能分开。如果没有人类,世界仍然 



存在,但是却没有意义,意义正是人类认识的结果。 



      博尔赫斯曾写过一个令人着迷的小故事。在这个故事中, 



 “我”得到了一把小石子,这些石子的特别之处在于:你每次 



数它们,数 目都不同,这一次是                             ,下一次就可能是                  或 



想想这个故事,想想故事中的疑 问:如果毕达哥拉斯  (古希 



腊数学家,在这里代表人类的数学传统)抓起的是这样一把 



石子…… 



      这个故事暗示的是:我们的知识体系、我们对世界的认 



识也许并不是建立在 “唯一正确”的基础上,而在这个基础 



上建立起的认知世界的方式,既是一条道路,也是一个囚笼。 



问题是,没有人可以离开惯常的知识结构,只要他活着,就 



必须找几条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而他 自己, 



也就被这些原则和方法规定起来。 


… 页面 171…

      逻辑的悖论中有个最古老的例子,即艾毕曼德悖论,它 



是         年前由一个克里特人艾毕曼德提出的。他宣称: “所有 



的克里特人都是骗子。”这就是一个典型悖论。这句话究竟是 



真是假?如果是真的,那就不能相信说这句话的人,因为他 



 自己就是克里特人,所以不可能为真。那么,难道它是谎言? 



这么一来,连这个人都是骗子,又怎么能相信他的谎言和对 



克里特人的批评 ? 



      聪明的读者可能会想:啊哈,这个狡猾的家伙 以为可以 



骗得到我,尽管这个理论已有                                 年的历史,但其实它是不 



存在的。因为艾毕曼德悖论说所有的克里特人都是骗子,这 



只能证明说这句话的人本身是个骗子,却不代表没有诚实的 



克里特人存在,所以结论是这个人在说谎,是不是? 



      没错,这的确是跳出这个古典悖论的方法。可是如果我 



们将它修改一下,假使那个人说的是: “这句话是谎言,我这 



个克里特人是个骗子。”这么一来,就又绕回原来的困境,因 



为这两句话有 自我包容的特性,这也是该悖论的核心。或者, 


… 页面 172…

你也想更进一步试试这么两句话                                  第一句说:第二句是假 



的,第二句话说:第一句是真的。所以,原来的悖论设计得 



有点粗糙,但不影响其内涵。理性的决策要靠逻辑,理性思 



考也不例外,悖论存在逻辑领域里,主要是挑战人类思考的 



协调一致性,以确定每个螺丝都配对了螺帽。如果两个论述 



互相矛盾,就不会同时为真,就像掷一枚铜板,不会同时出 



现正面,又出现反面。所谓逻辑的内部一致性,就是指不论 



用什么方法,都无法证明两个叙述处于绝对对立的情况。如 



果想长智慧,解决 自己明显的内部不一致是不二法门。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协助发现了量子力学的理论, 



但又 自觉不完善,故在中年花了很长的时间想找个悖论以证 



明其不具一致性。爱因斯坦失败了,量子力学到今天仍然存 



在,但当时悖论确实吸引了许多物理界的精英投入研究。至 



今部分问题仍困扰着科学家们,而那些宣称不感困惑的绝非 



专家 。 


… 页面 173…

      不要以为悖论只存在于逻辑中,现实中不大会出现。有 



些社会现象还是很有悖论色彩的。比如,藏羚羊被捕杀,是 



因为“怀璧其罪 ”。 



      藏羚羊毛在法语 中被称为 “莎 图什 ”,意为  “戒指披 



肩 ”         因为一条藏羚羊毛披肩可以从指环中穿过,如此柔 



顺轻暖,是制作高档毛织物的理想材料。 



      如此珍稀的资源,当然禁不起物欲横流的消耗,致使藏 



羚羊的生存岌岌可危。政府禁止猎杀,严惩盗猎者,当然是 



正确之举。可是这又引起了一个新麻烦: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