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让你精通博弈学-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题。投票者常常不愿表达 自己的真实倾向。
… 页面 246…
无论是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或是任何其他投票机制,
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现在尚不存在一个完美无缺的体
系,可以将个人的倾向汇聚成人民的意愿。
比如,三位女郎结伴逛街,临近中午她们打算一起吃午
饭。她们都喜欢洋快餐,正好这条街上有麦当劳、肯德基和
必胜客,可是每个人的偏好不同: 喜欢麦当劳,其次是肯
德基,最不喜欢必胜客; 的偏好依次是肯德基、麦当劳、
必胜客; 的选择却又不同:必胜客、麦当劳、肯德基。假
定这三人一定要一起吃饭,那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因为三个人的喜好如此不同,难于达成一致,所以她们
决定采取投票表决的方式,先在麦当劳与必胜客之间决出一
个胜者,然后再与肯德基决胜。
如果是每个人都诚实投票,那么,麦当劳将战胜必胜客
(因为 在两者之间倾向于前者),并在第二轮战胜肯德基。
但是如果 不诚实投票,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知道其他人的偏好,而且她希望达到自己满意的结果,
于是在第一轮故意投票给必胜客,于是必胜客获胜;在第二
轮,肯德基又战胜必胜客,于是, 通过策略实现了自己的
愿望。可是这个愿望并不是符合大家的最大利益的 理想
的结果应该是麦当劳,因为在三个人的综合评价中,它的分
数最高。
因此投票制的民主实在是知易行难,由于排名内部的模
棱两可,造成狡猾的候选人有极大的操弄空间,无论什么规
… 页面 247…
则都会造成公平选举遭到扭 曲的结果。所有政治演说也常谈
到尊重 “人民意愿”,却不容易做到。事实上,也几乎不可能
决定何者是人民的意愿。通常宣称实行民主制度,远 比实际
实施民主要容易得多。显然这种决策困境亟待深入探讨。
… 页面 248…
所谓杂货铺定位 问题前文 已讲过,简单说就是:在一条
街道上有两家杂货铺,为了争取更多顾客,两家杂货铺都趋
向于把店铺设在街道中心点。最后的均衡是,两家杂货铺都
开设在整条街的中点,紧紧挨在一起。
杂货铺定位 问题最早是 由美国经济学家霍特林提出来的
(即霍特林模型)。这一模型常被运用来说明西方两党政治的
若干现象。
西方一些大国,都有相似的两党政治。在英国是保守党
和工党轮流执政,在美国则是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坐庄。民
主党和工党一般被认为是 “左派”,倾向于标榜代表劳工阶层
的利益,共和党和保守党则是 “右派”,站在企业主一边。在
竞选的时候,人们可以发现,两党互相攻击越来越厉害,可
是实际政治纲领却越来越靠近 。等到一个政党获胜取代对手
上台以后,选 民发现,新政府较老政府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
改变。
为什么会这样呢?进一步,为什么这些西方大国都会出
… 页面 249…
现两党政治呢?
实际情况就和杂货铺定位博弈一样。工党一定要打出劳
工代言人的旗帜,所 以它是站在左边的,左边是它的地盘。
但是只有左边一半的选 民,还不足 以保证胜出。为了在竞选
中获胜,它要想办法把中间的在两党之间摇摆的选 民争取过
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使 自己的竞选纲领 向 “右”的方 向靠过
去一点,即在竞选中宣布也要照顾中产阶级的利益,甚至兼
顾企业主发财。移过去一点,地盘就可能大一点。同样,原
来立党之本是在 “右”边的保守党,在竞选的过程中也要往左
边靠,以争取更多的选 民。这样斗法的结果是,在漫长的竞
选过程中,虽然两党的攻击和谩骂不断升级,但是实际纲领
却不断靠近,直到两个政党在中点紧挨在一起,才是稳定的
纳什均衡。
为什么第二个政党难成气候 ?这是因为在上述假定条件
之下,如果三个政党的位置不相同,不在同一个点上,那么
至少有一个政党单独位于一端,它就有 向内挤压的动机,道
理和前面论述的一样,所以这时候不是稳定的局面。
如果三个党都位于中点,那么谁单独跳开一点点,谁就
会取胜,所以也是不稳定的局面,这是因为从中心跳开一点
(无论向左向右)的时候,至少那一边的选民都会投他的票,
例如,向左一点,左边的选 民就会选他;而另一边的选 民要
由留在中点的两个政党来瓜分,这两个党各 自的得票,就都
比不上跳开的那个党。
… 页面 250…
同样,如果三个政党位于同一点,但是这一点不是中点,
那么谁单独向中点稍微移动一点点,它就会 占便宜,这是因
为从旁边 向中点移动一点的时候,多数选 民都会投他的票,
而另外两个政党则只能平分不到总数一半的选民。
三个党不在一起不稳定,三个党全在中点也不稳定,三
个党全在另外一点更不稳定,总起来一句话,就是三党政治
不会稳定。或者换一个角度理解,即纲领变化无常的政党不
会有较强的生命力。
这个政党纲领 向中点移动的机制,也说明西方两党政治
的欺骗性,竞选的时候,怎样有利于拉票就怎样讲,当选 以
后就可以忘得一干二净。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国家的政治
态度不要以为哪个政党上台就会根本改变,确实很有道理。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两党政治主张的趋 同性其
实也并不完全是坏事 甚或可以说是好事,因为所谓民主
政治,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照顾每个人的利益,尽管免不了有
妥协和交易,但要把不同阶级、不同政治理想和利益要求的
人组织成一个整体,这些代价也许是不得不付出的。
… 页面 251…
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选择的智慧
… 页面 252…
年 ,英 国剑桥有一个做马匹生意 的商人名 叫霍布
森,他在卖马时只要求顾客给一个低廉的价格,并且承诺:
买或是租我的马,都可以随意选。但他又附加了一个条件:
只允许挑选能牵 出圈门的那匹马。其实这是一个圈套。他在
马圈里只留一个小门,大马、肥马、好马根本就出不去,能
出去的都是些小马、瘦马、懒马。显然,他的附加条件实际
上就等于告诉顾客不能挑选。大家挑来挑去, 自以为完成了
满意的选择,其实选择的结果可想而知。这种没有选择余地
的所谓挑选,被人们讥讽为 “霍布森选择”。
一个企业家在挑选部门经理时,往往只局限于在 自己的
圈子里挑选人才,选来选去,再怎么公平、公正和 自由,也
只是在小范围内进行挑选,很容易出现 “霍布森选择”的局
面,甚至出现 “矬子里拔将军”的惨淡情况。现在选 “马”,
就要当个好 “伯乐”,跳出马圈的圈子,到大草原去选 “马”、
到全世界去选“ 马”,打开思维空间,扩大资源的配置半径,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一般地讲,配置资
… 页面 253…
源的半径越大,企业就越处于优势,反之,配置资源的半径
越小,企业就往往会处于劣势。只有放宽眼界,打开思维,
放眼世界,才能选到世界级的 “千里马”。
在 “霍布森选择”中,人们 自以为做出了抉择,而实际
上思维和选择的空间都是很小的。有了这种思维的自我僵化,
当然不会有创新,所 以它更是一个陷阱,让人们在进行伪选
择的过程中自我陶醉而丧失了创新的时机和动力。
“霍布斯选择”其实就是没有选择可选择。别无选择虽然
令人无奈,但是太多的选择叫人眼花缭乱。当然,这总比没
有选择要好多了,可是要从诸多选择中找到最优结果也并非
易事。
如果选择只是限于买什么样的衣服,或选择吃牛肉面还
是麦当劳之类的小问题倒也无关紧要,可是小至人生道路的
选择,企业经营战略的设定,大至国家的大政方针,都有一
个最佳策略的问题。这也正是为什么人们对此如此关注的原
因。如果别无选择,你也只能这样走下去,正如亚当只能爱
夏娃一样。这个结果也许并不理想,但至少你知道 自己没做
错什么。一旦你有了选择的权利,责任也就随之而来:如果
结果不好,只能说你做得不对。
“霍布森选择”揭示的是无可选择时的选择,下面我们再
来看看 “布里丹的驴子”的故事,故事揭示的是面对不相上
下的两个选择时的选择。
在一头驴子的前面有两堆草,对于这头驴子来说,这一
… 页面 254…
左一右两堆草一模一样。这头驴子尽管饿得要命,但它无法
挪动它的腿,因为一模一样的这两堆草使它无所适从,它没
有理 由选择其中的一堆而放弃另外一堆。这头驴子最后在这
两堆草面前活活饿死了。
这就是被称为布里丹的驴子。布里丹是 世纪法国哲学
家,他否认人具有 自由意志,人们提出的这个 “驴子问题”
意在反驳他的观点。
每个人都希望有选择,而且希望做出正确选择 即使
不是最好的,至少也是比较好的,那么有没有一些方法可以
帮助我们呢?
面对两个策略选择,无非是两种可能,一是其中一个好
于另外一个,二是两个策略 “无差异”,即一模一样。若是前
者,作为理性人无疑应当选择给我们带来更大利益的那个策
略,而对于后者,选择那个策略都一样。
当然,在实际中由于我们不可能掌握充分的信息,我们
对两个策略下的后果不能确定,我们认为两个都一样,但实
际情况则不是如此。但是,我们无论选择其中哪个策略,都
要好于不做选择,我们为何要犹豫呢?如果驴子所面对的这
两堆草中的一堆离它距离近,或者分量多,它 自然应当选择
这一堆,但当这两堆草都一样的时候,它无论选择其中哪一
堆,都会 比其结果为饿死的不做任何选择要强。重要的不是
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而是要做出选择 当然这是有条件的。
… 页面 255…
有四样东西一去不复返:说过的话、泼出去的水、虚度
的年华和错过的机会,机会对一个人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
在机会面前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也许每个人都有一套理论
为 自己的选择论证。针对每个人、每件事,如何进行选择并
没有一个完美答案。
我只能通过一个个案例故事告诉你一种思维推理方法,
你进行选择时可以借鉴这些推理估算方法。
还是先来看看远在几百年前我们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为
我们提供的选择策略吧。
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向老师求教:怎样才能找到理想
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他们带到一块麦田,
要求他们沿着 田埂直线前进,不许后退,而且仅给一次机会
选摘一枝最大的麦穗。
第一个弟子走几步看见一枝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
摘下了。但是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枝
大,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
… 页面 256…
他要摘时,总是提醒 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
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只好将就着摘了一个。第三个弟
子吸取了前两位教训,当他走到 时,即分出大、中、小
二类,再走 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 时,他选
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枝美丽的麦穗。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
最美的那一枝,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 因为他知道,自
己已经尽可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了。
注意那个结果最好的弟子的策略: 。为什么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