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新闻人的江湖 >

第10部分

新闻人的江湖-第10部分

小说: 新闻人的江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依照这个标准,我将之细化为六项指标: 风险、气味、题材、思想、料道、文本。请注意,我对于六项指标的排列是有顺序的,越靠前,越重要。

首当其冲的是风险。当我们的媒体老板审读一篇稿子的时候,觉得政治风险过大,可能导致权力不保、报刊社关门,或者觉得法律诉讼风险过大,可能引发巨额赔偿,这篇稿子就不可能是一篇好稿子,你可以自己给自己发新闻奖,但不能跟“媒体老板”要。

敬请部分读者看到这里,保持冷静,不要对我进行泛道德化的批评,因为我做的是技术分析。这个风险,不仅中国的媒体老板要评估,美国的媒体老板也是要评估的,世界各国,无一例外。

另一方面,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新闻就是好新闻,如果你采写的新闻,在一个敏感的领域充当了新闻界的急先锋,但是你避免了风险,既没有让你的媒体老板由先锋变先烈,又帮助有关部门有关当事人“脱敏”了,从而安全地突破了新闻报道的边界,那么,在好新闻的评选中,就风险这一项,你肯定得满分。

其次是气味。气味就是一份报刊的气息和味道。蝴蝶求偶是从气味出发的,人和人之间的投合,靠的也是彼此间气味的相互认同。我们的报刊日积月累,也会形成我们自己的气味,我们所说的媒体老板的“特定预期”中,排在前面的就是对报纸气味的预期。这种气味可以是都市报的娱乐猎奇,也可以是春秋大义,反正,它们必须具备可识别性,能让读者从一大堆纸媒中,远远地就能认出它,一段时间未见就想念它。

再次是题材。采写题材重大、关注度高的新闻稿件,往往出三分力讨七分好。举个并非新闻稿的例子。《南方周末》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时候,倒评了30个年度人物。编辑让我写了朱镕基和吴仁宝。假如我用精英偏好评价之,吴仁宝的稿子一定比朱镕基的稿子写得好,我的同事朱强是研究历史的,他说他很喜欢我写的吴仁宝的稿子。可是,“广大”意义上的读者显然不这么看。写朱镕基的稿子,一度跻身南方周末网的“十大热门”,吴仁宝的稿子似乎关注者寥寥。点击率高既不代表文章的思想认识水平,又不标明专业主义方法论的高下。点击率只能表明网络读者趣味,只能证明题材本身的吸引力。在中国这样的背景下,你写朱镕基,放在任何一家报纸,都会反复地被人阅读,这是因为题材既符合大众趣味,也符合目标读者的趣味。广告商天生喜欢追逐这样的题材。

复次是思想。这就是从精英偏好的角度看待新闻报道的好坏,对一篇新闻报道来说,它的优秀程度,与它透露出的思想内涵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读者开启心智认识世界,成正比例关系。

正文 放下枪比剑(7)

2009…11…24 20:52:57 本章字数:1178

接下来是料道。这是香港新闻界的舶来词,指的是新闻报道的素材。素材是否独家?有没有猛料?是否采访到核心当事人?对新闻素材的搜集是否齐备?公开见报的素材能否支撑起一篇调查性报道的逻辑?这些问题往往决定着一篇新闻稿的成败。为什么我们讨厌“标题党”,因为它就是一个标题吸引人,新闻稿件中论及料道,神龙见首不见尾,纯粹忽悠人。

屈居末位的是文本。我之所以将文本作为好稿的一项指标,是因为文本之于新闻稿件的好坏不容置疑。文本结构是否精巧,语言是否通俗,叙事是否精彩,对于大众趣味异常紧要。但是,它在好新闻评选中的意义,不似精英偏好下那样重要。正如古人对义理、考据、辞章的理解,文本的价值不能低估,也不能高估。一篇文笔好的稿子,只能在同一个题材、同等思想、同样料道的前提下,才能胜过一个文笔次于它的稿子。

专业的,有用的

如果我们能在专业化道路上走得更远,如果我们能让我们的报道变得更为有用,我们一定能够增益报纸的品牌价值和广告价值,占据媒体竞争的制高点。

我去美国之前,希望美国国务院能够安排我去彭博社(Bloomberg)进行访问,但是美国国务院未能满足我的心愿。访问结束的时候,我还是不死心,通过其他关系去这个公司参观了半天。领着我参观的,是一个来自中国的记者,他到美国留学之后就留在美国工作了。他做的是汇率方面的报道,专门做美元和欧元之间的汇率报道。

如此之细的分工,让我非常惊讶。

过去,我在综合类新闻周刊工作的时候,记者只是简单地分时政记者、经济记者、文化记者;作为经济记者,他或她,其实什么都跑,财经啊,产经啊,凡是和经济沾边的都做。等我去了《南方周末》,他们延续了历史上的分类方法,经济部的记者,大体分成财经记者和产经记者。虽然粗疏,相对于之前的综合类的新闻周刊,算是细致了些。

回顾我服务过的媒体,泛经济类媒体《经济观察报》的记者,分工最为细致,比如说,专门跑银行的、跑证券的、跑保险的。

我供职过的媒体,没有任何一家的记者分工像彭博社那样细致。当然,各家的分工自然有各家的道理,很难说我们这样的分法不好,人家的分法就好,我说彭博社的事,是想说,仅从报道领域的专业化程度观察,国外的一些媒体已经做得非常细了。彭博社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的读者或者说客户,大多数是一些金融客户,对专业化的要求非常高。可以说,读者本身的专业化决定了他们供应方式的专业化。

就我供职过的媒体而言,我们要和彭博社去比专业化,既不可能,也无必要。虽然如此,我依旧觉得,作为记者编辑,如果我们真的能够精细地认识理解某一个专业、某一个狭窄的领域,于我们的工作是大有裨益的。起码,我们更容易从这个专业的领域中发现读者感兴趣的新闻。

正文 放下枪比剑(8)

2009…11…24 20:52:58 本章字数:856

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2002年的银广夏事件,这则惊人的新闻最早是一个研究员发现的,这个研究员没有做过任何采访,她只是看了人家的财务报表,分析了人家公开的材料,是她的专业眼光告诉她,银广夏藏有猫腻。

从我们做记者的角度来看,如果你能在一些专业化的领域里走得比较远, 你就容易在这个领域发现公众感兴趣的新闻线索,或者更容易找到报道新闻的角度。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案出来之后,媒体报道很多药品生产企业是通过贿赂拿到批文的。大多数媒体的追踪报道到此就凯旋了。

可是,报道并不应该到此结束。我们还可以追问: 那些向郑筱萸行贿的人该怎么处理?是单位行贿还是自然人行贿?他们为什么要行贿?那些药品生产企业通过贿赂取得的批文该不该被撤销?如果应该被撤销,这个药品生产企业这么多年在销售过程中的利润该不该返还给消费者,消费者有没有权利要求赔偿呢?如果应该撤销,它们现在还能不能接着生产销售?还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因为作为行政执法和监督部门的药检局没有恪尽职守,导致消费者买了假药、劣药,消费者有没有权利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国家赔偿?我们现有的框架中是否可以找到赔偿的依据?如果找不到,立法的疏漏是否应该弥补?

当然,我问的这些问题未必是真问题,我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专业化有助于我们拓展视野,给我们增添更多的报道角度和机会。

专业化的好处还不止于此。如果我们能在内容生产上增进我们的专业化程度,那么我们的报道对读者来说,就会变得更为有用。新闻报道的功能,读者对新闻报道的需求,我个人经常将之分成两类,一类侧重于有趣,一类侧重于有用。你在专业化道路上走得越远,你的报道就越有用。我敢说,在今天的中国传媒界,包括以供应“有用资讯”为诉求的专业媒体,真正有用的报道并不是很多,如果我们能在专业化道路上走得更远,如果我们能让我们的报道变得更为有用,我们一定可以增益报纸的品牌价值和广告价值,占据媒体竞争的制高点。

正文 美利坚乱想(1)

2009…11…24 20:52:59 本章字数:1143

第十一章 美利坚乱想

2008年10月,我接受美国国务院的邀请,以国际访问者的身份,与百余国家和地区的记者,访问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大学。溜达了一圈,信笔涂鸦地抒发了一通关乎新闻的随想。彼时,恰逢美国总统大选,我不仅近距离观察了总统候选人的“选战”,还兴之所至地写了路透社门前的死亡簿,开放不久的美国新闻博物馆。我发现,无论我怎么写美国,纠结其中的仍然是抹不掉的中国味道。

游览美国新闻博物馆

一个个记录历史的新闻图片,告诉每一个步观者,战争是新闻,爱是新闻,和平是新闻,生活是新闻,死亡是新闻,仇恨是新闻。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

作为新闻系的毕业生,捧着新闻饭碗的我对这些语句早已不再陌生,但是,当看到它们像格言一样铭刻在博物馆的墙壁上,我还是吃了一惊。给我这个惊奇的是美国新闻博物馆。

2008年10月6日,是我随团访问美国的第一天。游览华盛顿特区过后,美国国务院的雇员就将我们领到白宫附近宾夕法尼亚大街的美国新闻博物馆。翻译员说我们很幸运,因为新闻博物馆的开放还是最近的事。起初,我并没有什么幸运的感觉,我曾是一个在大学读过四年中外新闻史的学生,若干年后还仔细研读过美国新闻史。我想,美国新闻的那点事情,又能有什么新奇的东东?我国人民制作《邸报》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美国呢!美国的博物馆大多数是免费的,但这里却要收取20美元的门票。说实在的,如果是我自己掏钱,我是不会进去的。

好在钱是美国国务院付的,人家花钱买票,我们要是不进去看看,既不礼貌,也和新闻记者的职业出身不般配。

于是,我们溜达进了这座五层的建筑。大家约定,一个小时游览完毕。完事后,立马奔往美国航天博物馆。或许,大家的潜意识中,那才是美国真正有价值的博物馆。

进得大厅,看看简介,才知道这是一个基金会出资,6个合伙人兴办的。

和国内差不多,游览的第一个环节是看电影,一个八分钟的短片。

和国内不一样的是,短片没有介绍新闻博物馆的宗旨,或者它的历史、它的由来,而是一个观念的介绍。名为“WHAT IS NEWS?”的短片,在我看来,可以作为国内大学新闻系一年级新生的第一课。它用一个个记录历史的新闻图片告诉每一个参观者,战争是新闻,爱是新闻,和平是新闻,生活是新闻,死亡是新闻,仇恨是新闻。

接下来,从一层到五层,我所看到的每一个展示新闻的细节,都在记录、描述、诠释战争、爱、恨、生活和死亡。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短片犹如我们平时采写的一篇长篇特稿的引文,要言不烦,提纲挈领。

正文 美利坚乱想(2)

2009…11…24 20:53:00 本章字数:1164

领会到它的匠心独运,我对新闻博物馆的兴趣陡然大增。

新闻博物馆还是一个活的博物馆。它不仅存留历史,还与时俱进每日更新。博物馆的二楼,有一条名为“今日头版”的走廊,走廊上悬挂着美国和世界上400多份报纸的“今日头版”。我仔细地抽查了几分报纸的出版日期,果真是当天出版的报纸。来回逛了两遍,华文媒体中,我只看到香港的《苹果日报》孤独地挂在走廊中。

三楼展厅,一张张发黄的旧报,完整再现了500年来美洲报纸的流变。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时事新闻,是一个公证员在墨西哥撰写的1451年危地马拉的大地震。我在美国新闻史上看过这段历史,三个月前在报社内部讨论四川大地震采访报道业务时我还举过这个例子。现在,亲眼看到这份残旧的杂志模样的报纸,隔着一片玻璃静静地卧在那里,内心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我请马来西亚的一位同行帮我留了一个影。

旅行中,我很少有兴趣到处留影,但在新闻博物馆,我留了两次影。第二次是看到1900年《洛杉矶时报》对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报道,我靠近那张报纸,和那张报纸上的图文合影留念。回头想想,我还少了一次留影,我应该站在铭刻“新闻是历史的初稿”(英文)的那堵墙下拍张照片的。记得香港第一才子、《苹果日报》社长董桥先生写过一个小册子《历史的初稿》,七八年前我的一个同事将那个小册子送给了我,我从此有了撰写历史初稿的冲动,我的《拐点: 影响中国未来的12个月》等书,就是这种冲动的产物。

看美国各个大报对100年来重大历史事件的报道,我发现,十年来我在各家报馆的学习、探索和实践,大多数是人家早就玩过的“老把戏”。比如说,号外、通栏标题、超大字号,美国从便士报时代就这样玩,而我们还曾在个别报馆看到编辑们为此吵闹: 该不该这么干?能不能这么干?

新闻博物馆褒奖了美国新闻史上为新闻而死的战士们,满是弹孔的防弹背心,已经生锈的贝雷帽,被子弹打得满目疮痍的汽车,死者的照片。面对越南战争中死于地雷的著名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两个香港记者念出了他的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距离炮火不够近。”

一楼展厅中有很多普利策奖获奖照片,半个世纪以来,记者们拍自泰国、伊朗、卢旺达等地的照片,看得人心中发抖: 一个人抡起一张椅子朝一个吊在树上的人狠命砸去,围观的人群中,有的人脸露笑容;一排被蒙面的人或跪或立,一排持枪的人朝他们扫射我相信这样的照片,可以让我们更为真实地认识这个世界。

离开博物馆前,我去五楼看了9·11事件中的新闻记者们,在现场,他们有的留下了历史,有的留下了自己。在飞往华盛顿的航班上,我和《环球时报》的王文讨论过新闻记者的极致状态,为新闻而来,为新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