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聊聊狭义相对论 >

第7部分

聊聊狭义相对论-第7部分

小说: 聊聊狭义相对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762),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光行差”,而这个实验就是光行差实验。这个实验证明,如果以太是存在的话,也应该相对地球是运动的。 
 事实上,另外一个实验——斐索实验同样证明了这一点,不过,在这里我就不去谈斐索实验了,它必须结合数学工具来说,这样艰巨的任务就留给大学来完成吧。诸位,你只需要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足够了。 
 看来,线索又中断了,不过,我们应该高兴的是,我们又排除了一种可能——由于地球相对以太是静止的,所以我们观察不到干涉条纹。先别皱着眉头,路还长着哩!


我们已经排除了两种可能。一是逻辑本身存在问题;二是地球相对以太是静止的。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呢? 
 我们再来细细品味麦克尔孙…莫雷实验,阴谋一定就在其中。 
 别着急,面对危难,依旧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沉着,才能成就大器。别忘了你现在是谁! 
 我们的实验假设似乎没有问题,我们的实验目的和过程也是有依有据的。那?哪里还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我们得不到设想中的结果? 
 既然整个实验我们都没有找到不合理的地方,我们又没有忽略什么,那么问题就应该出现在其他地方。比如说,我们错过了有什么未知的现象,正是这种现象阻碍了干涉条纹的产生!可是,究竟有没有这种现象呢? 
 假设上帝创造世界时制定了这么个法则:凡做麦克尔孙…莫雷实验都无法观测到干涉条纹。这是一种可能吧?可是,我们能相信吗?要是站在自然科学的信仰上看,这个解释是极其荒唐的。为什么大自然要有这么一条特殊的法则?“大自然喜欢简洁”是我们一直以来进行科学研究的信仰。这么一条特殊的法则,不到万不得已、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都不会被科学家接受。 
 因为上帝说凡做麦克尔孙…莫雷实验都无法观测到干涉条纹,所以我们观测不到条纹。这不是等于没有解释吗?打个比方,当时苹果掉下来的时候,牛顿如果是这样解释的话“因为上帝说是苹果都得掉回地面,所以这个苹果掉向地面!”,恐怕谁也不服,简直是开玩笑嘛!也肯定没有牛顿引力定律了。那依此类推,上帝还得制定“是小猫都得掉回地面”“是面包都得掉回地面”云云。如此之多的法则,独立开来,这正跟科学的目的相悖,我们的目标是—— 
 用尽量少的假设去解释尽量多的现象。 
 正是这种信仰,让我们走到了今天,创造了今天的财富。 
 而现在,为了解释千千万万个实验中的一个,如此破费,不太值得吧? 
 这种可能先放下,不到最后一刻,我们都不可以用。没有理由,我们的信仰而已,搞科学也得有信仰呀!来,继续寻找其他的可能解释。 
 那还有没有其他的比较合理的、我们未知而又影响了麦克尔孙…莫雷实验的现象呢? 
 思考一下。我们的装置的镜子到镀银玻璃的距离都是L,相等的,所以我们认为由于两束光的速度不同,时间就自然不同了,也便会出现条纹!但是,等等,是不是两个距离真的都是L呢? 
 是的呀!我都量过了,毋庸置疑!确实是L! 
 等等,我的意思是,你量得是L没错,可是,做实验时还能保证它们都是L吗? 
 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本来与地球运动方向相同的镜子M2那路的距离是L,按照我们的分析,由于速度的原因,光线会比另外一路迟一点到达莫雷那地方。但是,会不会存在这么一种效应,由于运动,在运动方向上的长度会变短!而变短的程度,刚好使得麦克尔孙…莫雷实验中M2那路的光线走过的时间与M1那路一样了! 
 乍一看,那是相当的有道理呀!是呀!不准还真有这么一种效应,只不过之前我们还没有发现而已呢!而正是它阻碍了我们观察到干涉条纹! 
其实,这种解决方法最早由荷兰的一个名叫洛伦兹(1853…1928)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提出来,在1892年,为了说明麦克尔孙…莫雷实验的结果,他独立地提出了长度收缩的假说,就是相对以太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上的长度会缩短。到了1895年,他还发表了长度收缩的准确公式(在这里就不写出来了,当然是替那些对数学过敏的朋友着想。但还是顺带一句,洛伦兹的公式跟未来爱因斯坦推出的长度公式是一样的)。 
 如果你中学稍微认真一点听物理课的话,一定还会记得一个“洛伦兹力”。它指的就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所受到的一种力,这里的“洛伦兹”就是那个提出长度收缩假说的洛伦兹。洛伦兹由于在电子方面的贡献,获得了190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洛伦兹掌握了很多门外语,相信不当物理学家,也能靠翻译过日子,确实是个能人。 
 可是,这种解释你信服吗?肯定不信!这,不跟上面的“因为上帝说凡做麦克尔孙…莫雷实验都无法观测到干涉条纹,所以我们观测不到条纹”有异曲同工之“妙”吗?因为“相对以太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上的长度会缩短,所以我们看不到条纹”,这未免也有点牵强吧? 
 为什么会缩短呢?能不能从什么基础上推出来?凭空想象来的呀!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无端端,跑了个这么的东西出来,不只是你,连当时洛伦兹的很多同行充满非议——这不是为了纯粹解决困难才想出来的嘛!这只是个纯粹为了符合实验而发明的假说! 
 不同意!……不同意……太不可想象了!你说缩短了,那么你测量得出来吗?嘿嘿,不行,因为尺子也缩短了!噢,天呐,我…… 
 没有来历的家伙!就像今天户口的黑户,什么都不知道。多半是像孙猴子那样,从石头迸出来的! 
 先保留意见呐!还是那句老话,这种可能先放下,不到最后一刻,我们都不可以用。 
 看来,在物理学中,当个福尔摩斯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威风!(有些情况还不可以立即下手……) 
 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更好一点的方法……


逻辑本身有问题的可能被我们第一时间枪毙了。 
 地球与以太相对静止,这种解释也因为不符合实际情况,PK了。 
 洛伦兹的主意倒是巧妙,但是站在他那块土地上,总觉得不够坚实,让人感到恐惧,无法接受。 
 可以说,后面两个解释都是在牛顿的假设的基础上,我们加上一些附加条件。一个附上了“地球相对以太是静止的”; 洛伦兹的又是“相对以太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上的长度会缩短”。但最终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似乎我们进入了死胡同。 
 看来,再在牛顿的基础上干加工的手脚是没什么前途的。既然,此路不通,那我们就寻找他路。 
 现在,来尝试一下,不要牛顿的假设了,咱们另起炉灶,自己动手使用别的假设,看能不能解决问题。 
 参考参考“地球相对以太是静止的”这个想法,虽然地球相对以太并不是静止的,但是它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只要使得麦克尔孙…莫雷实验中两路光的速度是相同的,我们就有可能解释实验结果。 
那怎样才可以推出“麦克尔孙…莫雷实验中两路光的速度是相同的”呢?如果……如果……如果说“光的速度为c是相对光源S来说的”行不行呢?可以吗? 
 细想一下,很明显,麦克尔孙…莫雷实验中光源S是与地球一起运动的,光速为c如果是相对光源S来说的话,由于我们与光源相对静止,因而两路光线的速度对我们来说都是c!这正好是我们之前想找的!完全合理!要是真的是这样的话,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但是我们千万不可以忘了以太,要知道,按照经典理论,离开以太,光将失去传播的载体!所以,我们新的假设是“以太是静止的,光速与光源的运动有关,光速c是相对光源来说的”。其实,这种观点在19世纪被称作“发射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假说终归是假说,得经受住事实的检验才行。 
 老规矩,做实验,找否定后件或肯定后件! 
 这次还是天文学家帮了忙,他找到一个叫做双星的现象来说明问题。 
 “我们来看个例子——双星。双星就是质量相当的、由于万有引力,相互围绕对方来运转的两个星体,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的是发光的双星。想象一下,离地球很远的双星中有一颗以速度v向着地球而来的时候,根据上面的假设,我们看到它所发出的光的速度应该是c+v;而当它转了一会,变为背对着地球以v离去的时候,它的光速应该成了c…v。” 
“这速度不同,造成了其所发出的光到达地球所用的时间不同,因而在同一时刻观察这一颗星体时,不应该只看到一个点!是吧?” 
 但是,结果大失所望,只是一点! 
 事实上,在1924年,有人利用太阳光作为光源来做麦克尔孙…莫雷实验,如果说光速真的与光源有关的话,那么应该是可以看到干涉条纹的(自己想一下为什么)。但是,结果依旧看不到。当然,这已是相对论诞生之后的事情了。 
 又是否定后件!一枪搞掂!假设不成立! 
 看来,这也行不通!又一次碰鼻子了!在麦克尔孙…莫雷实验上,我们已是一鼻子灰了。难道它就真的那么不可思议?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想怎么样嘛! 
 别着急,其实,19世纪的物理学家也不比我们好到哪里去。他们也被麦克尔孙…莫雷实验搞得茶饭不思,不知如何是好。 
 到了这时候,我们,或者说整个物理学都确实很乱了。仰望天空,已是乌云密布,不再是那朵不起眼的小乌云了,黑云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人们个个心烦意乱。眺望经典大厦,那条天梯在不停的晃动,最可怕的是还带动了整幢大厦,仿佛下一秒钟就要倒塌,化成废墟。 
 看来,一场大灾难在所难免。 
 看来,一场大革命即将来临。 
 处于乱世,人心惶惶。 
 但是,英雄越是在危急的情况下越是与众不同,他们不管旁人如何,总能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一切,然后找出最好的路子,一鼓作气,成就大事。 
 我们是福尔摩斯,我们一定可以找出打开大门的钥匙。 
 让他们疯狂去吧!我们安静下来,好好地反思一下……


我们现在就像站在深山中,云雾萦绕,四处茫茫。环顾四周,可以看到几条我们曾经走过的路,但都证明其实那是走不通的。或许,你还发现了其他的道路,但是在这里就不一一去试探了。如何尽早离开这是非之地,才是上策呀!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所走过的路都是死路?我们前进的指向标可是高高在上的经典物理学呀!它曾经是那么的辉煌!谁也不会忘记当年的海王星的发现是我们的功劳!谁也不会忘记当年电磁波的首次发射依靠的是我们的武器!我们曾经所向披靡,锐不可当!为什么今天却如此狼狈呢?每一招都被敌方所破,反而还弄伤自己! 
 为什么呀…… 
 一声大喊,回音荡荡。 
 如此碰壁,令我们不得不重新开始审视我们曾经奉为圣条、当作指路标的经典物理学的基础。我们来认认真真地、对一切都带着怀疑的眼光地琢磨一番那些死路。 
 第一条路——逻辑问题,首先拿开,这是绝对不可以怀疑的! 
 再回忆一下其他的道路。注意到了没有,全部都与以太有关! 
 以太!以太!难道是以太出了问题? 
 但以太可是经典物理学的根基呀!没有以太,就没有了绝对参考系!没有以太,就没有光的传播介质!没有以太,就没有牛顿大楼和麦克斯韦大楼的联结呀! 
 说哪里有问题都行,但说以太就万万不可呀!以太被挪动了,经典物理学就没了! 
 即便如此,我们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还是得钻研一番。因为,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了。 
 在前面,从《宇宙之谜》里面关于以太的讨论中,有这么一句“以太是不可测度的。”好象这句话有一些问题。 
 我们先来说说科学中一个相当著名的原理——奥卡姆剃刀原理。它是14世纪一个生于奥卡姆的名叫威廉的修道士所提出的。“当我们面对一大堆可以解释某个事实的说法时,我们应该相信假设最少的那一个”。这也充分体现了科学的简洁之美,是科学家的信仰所在。 
 举个例子。我想很多人都没有见到过上帝,至少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有谁见过上帝。那,怎样来解释“没有见过上帝”这个事实呢? 
 第一种方案。 
 假设一:上帝是存在的; 
 假设二:上帝是不可以被看见的; 
 结论:没有人见过上帝。 
 第二种方案。 
 假设:上帝是不存在的; 
 结论:没有人见过上帝。 
 你相信哪一种呢?我想还是第二种多一些吧。就算我们还不知道奥卡姆剃刀原理,我们也会选择第二种,是吧? 
 第一个说法明显多了一条假设,但它的解释也不见得比第二种好多少,只不过解释了一样的事实。而第二种简洁明了,达到了一样的效果,我们很难相信它是不真实的。 
 好,反观以太,似乎也犯了这种“错误”。 
 经典物理学也用了两个假设去解释为什么测量不到以太这个事实——以太是存在的,以太是不可测度的(或者地球跟以太是相对静止的、或者存在长度收缩效应……),所以测量不到以太。 
 可以说,死抱着以太不放,而去解释麦克尔孙…莫雷实验,至少违反了奥卡姆剃刀原理!但是,我们从美的角度出发,又很难相信奥卡姆剃刀原理是错误的。况且,有以太的经典物理学也无法解释得清麦克尔孙…莫雷实验! 
 要是我们换另外一种更简洁的说法去解释测量不到以太这个事实,或许会合理些——因为没有以太,所以测量不到以太! 
 是的,打倒以太! 
 是的,扔掉以太! 
 这或许是我们的出路所在!


好,回到我们游客的身份,不当福尔摩斯了。 
 革命的口号是容易叫,革命的豪言谁都能放。但是,你有本钱吗?你要面对的是千千万万个牛顿的粉丝呀!虽然19世纪不再是布鲁诺的时代,不再是伽利略的年头,但你要想起义,虽说可以不被人家干掉,但也会被口水淹死呀! 
 你负得起后果吗?要知道,丢掉以太,对经典物理学来说,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