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黄老智慧 >

第6部分

黄老智慧-第6部分

小说: 黄老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被剁成肉酱,这是你的所谓教育的成功吧!你这个大骗子,骗死了多少人,迷惑摧残了多少人的心思(等于吃掉了他们的心肝,却让人好像没有看见一般),你却不负罪责,倒还自命不凡,洋洋得意。你自命多才多能,比人家都强,可是,两次在鲁国遭到免职之羞,又在卫国受到削藉之辱。你在齐国穷困,在陈、蔡之间,潦倒得连饭都没得吃。你自己穷困潦倒得都不能在天地之间容身,连做一个起码人的资格都没有,那你讲的那一套还有什么令人听从的价值呢?……你如果来跟我讲鬼的故事,我不知道。如果来说人的道理,我比你知道的清楚得多了。现在轮到我讲给你听,一个人的寿命,高的不过一百,其次八十,再其次是六十,除了疾病痛苦,死丧忧患之外,其间能够欢乐开口笑的,一个月里难得有四五天罢了。天长地久,而人的生命好像骥马飞驰经过隙缝一般那么短暂。如果一个人不能舒展自己天然的秉赋,颐养自己天然的寿命,就根本不是通达情理的人。你所要说的东西,都是我早年就扬弃了的渣滓。你赶快走吧,不要再浪费时间了,我姑且饶你不死。你的道理,都是狂妄无信、巧诈虚伪的谎言,保存不了人的天然真性,根本不值得讨论!”

  于是孔子再拜退出,上了车子,精神恍惚,他要自己驾车,缰绳不觉掉了三次。眼睛茫然不能见物,面目如死灰一般,靠着轼,低着头,气息微弱。回到了鲁国的东门外,又遇见柳下季。柳下季说:“哎呀,好几天不见,你的车马好像远行了一次一样,莫非去见了盗跖不成?”孔子说:“是的。”柳下季问:“是不是他冒犯了你?”孔子说:“对呀。我是没有病倒用艾来灼烧自己。急急忙忙地去触虎头,捋虎须,几乎被虎吃掉了啊。”庄子真是淋漓痛快,无独仅有的幽默。却又把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清清楚楚地摆在人面前,让人无可逃避! 
 
 
  
 黄老智慧
 
 
黄老智慧 
 
 
 
 
 
 
第一部 《黄帝阴符经》新论 
第五讲 盗机的妙用
 
(美)张绪通
 
  《阴符经》又用了一个奇字,就是“盗”。他说: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也。顺着解释,就成为:天和地是万物的强盗,万物是人的强盗,人是万物的强盗。换句话说,天地强盗万物,万物强盗人,人强盗万物。如果照字面解,盗可以是偷盗,是蚁穴鼠窃小偷,也可以是明火执仗的江洋大盗。无论是小偷,抑或是大盗,都是“把别人的所有,用违反别人意愿的方法,强占为自己的东西”的人或人们。由于《阴符经》好用强调性的奇字,这里的“盗”字,事实上并没有字面上那么严重,应该只是“取得”、“获取”的意思,应该并不含有非法性或违反道德规范性的意义。那么,《阴符经》的上三句话,就应该被解释为:天和地是万物的获取者,万物是人的获取者,人是万物的获取者。

  这样解释的结果似乎有点颠倒。因为天和地本是在万物之先,也大大地大过万物,只有万物从天地里获取(生长出来)什么,天和地不能倒过头来从万物里产生。除非是在万物产生之后,天和地因之而获得一点“荣耀”而已,那只是假定天和地有一定的知觉和意志说的。一般照理说,应该是“万物获取(产生)于天地”才顺。所以,“天地,万物之盗”这句话应该解释为天和地是万物的所由来,天地是万物的父母。接下来,“万物,人之盗”就是“万物是人类的生活资料供应的来源。”再接下来,因为,万物本来没有意义,由于有了人类,人类赋予了万物的意义。所以,“人,万物之盗”是人类作成了万物的生存的意义。说了半天,不过是烘托出“人为万物之灵”这一句话的意义罢了。没有人,天地万物不过是死寂的一片,并没有实际意义。还是《阴符经》一贯的主张: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除了近代唯物、实证、科学的思想外,中国古人的正派思想和世界其他哲学、宗教思想都很不一样,这更是《阴符经》非常突出的并一再强调的一点。即使是后来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宗教——道教,也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色,就是它虽然也讲鬼神上帝(玉皇大帝),但是他们都是人做的(人升华而成的)。这个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没有神造天地、万物和人的观念,而是以人为天地万物的中心。

  关于“盗”的意义,再进一步看,列子有一个故事说得很清楚。故事说:

  齐国有个姓国的很富有,宋国有个姓向的很贫穷。向氏就到齐国来请教国氏,问他致富的诀窍。国氏说:“我很善于偷盗啊!我原先也并不富有,自从开始偷盗以来,一年就够用了,两年就充足了,三年就大丰盛了。从此我就帮助乡里,他们也都好起来了。”向氏听了很高兴,他听到了要偷盗才能致富的话,就不问偷盗的方法,自以为懂得诀窍了。回去之后,就跳人家的围墙,凿人家的房屋,凡是手眼可到的东西,无不盗取,不久就被官府查获定罪,把他以前所有的财物都没收了。服刑以后,向氏非常愤怒,认为国氏欺骗了他,就跑到齐国去抱怨。国氏说:“你做了盗贼了吗?怎么样了啊?”向氏怨苦地把经过的情形说了。国氏说:“哎呀,你把偷盗的方法误会了啊!现在我告诉你吧,天有四时,地藏大利。我盗取了天地的时、利、云雨的滋润、山泽的生化,用来生长我的禾谷,种植我的庄稼,建筑我的围墙,建造我的房屋。从陆地盗取禽兽,从水中盗取鱼鳖。想那禾谷、庄稼、(建筑用的)土木、禽兽、鱼鳖,都不是我本来就拥有的东西,它们都是天地自然生成的。我向天地自然偷盗,所以没有灾祸。如今,那些金玉珍宝,谷帛财货都是别人聚敛储藏的东西,并不是天地的赐予。你去偷盗原属于人家的东西而获罪,你怨谁?”向氏听过之后,以为国氏又在骗他,就去访问东郭先生。东郭先生对他说:“你的生命和身体原本是你所拥有的吗?不是你偷盗来的吗?你盗取了阴阳之和以生成了你的生命,你的形体。所有你的身外之物没有一样是本来属于你的,也统统都是偷盗而来的。其实天地、万物都不能分离而存在,如果有人认为它们是分别存在、不相联系的,那么就是他自己糊涂了。国氏的盗取,是基于公道,所以没有灾祸;你的行为是基于私心,所以有罪。然而,不论是公道,还是私心,还都是脱不掉一个盗字,最起码你自身的存在就是盗取而来的。人和万物都自然生长在天地之中,我身内的私和身外的公,都是天地之德。人若是能了解这一点,也就能了解什么是可盗,什么是不可盗了。(《列子》天瑞篇第15章)”

  这里“盗”字的运用,也是奇字,其实就是“获取”。用了盗字,才会引出向氏因误会而产生的故事。如果开头就用“获取”的说法,也就没有这个故事了。为什么要先把人误导了然后又再来更正呢?当然这是讲故事,是做文章人的章法,但是,因为用了这一个“盗”字,就至少有下面三个暗含的意义:第一是要人们理解,不要轻视了天地、万物给予人类的好处,要怀着感激的心情,彼此才能更加和谐。虽然不需要感恩膜拜,至少应有充分的爱惜之心。第二要人类有节制,不可以过度地攫取。若是过度攫取的话,就是暴畛天物。人类如果贪得无厌,得意忘形,滥用了“天地之德”,必然会遭受天地的反弹,报复,结果必定受到极大的灾殃。第三如果人类把自己的生命,身体和一切身外之物,都看作是暂时从天地、万物假借来的,就省去许多从贪欲而生的诸般抱怨和折腾,自己活得也会轻松些,潇洒些,快乐些,长寿些。

  《阴符经》把天地、万物、人类的关系,联系在“盗”的关系上面,是很有深远意义的。他接着说:“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就是说把三盗的关系搞妥当了,那么三才也就能安定,安泰了。反过来说:如果三盗的关系搞不妥当,那么三才是安定不了的。

  什么是三盗?无疑就是上面所说的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这三盗的意义,已经在上面讲述过了。三盗就是说明天地、万物、人类三者的互相依赖的关系,是以人为中心。人既做了中心,他就有了一项任务,也是义务,即对于天地、万物要处置得宜,作出妥当的对待,绝不可以滥用了天地之德。三盗的关系处置得合适,然后三才方可以安定和安泰。三才在《易经》专指天,地和人。在《阴符经》里是指天地,万物和人,意思差得不远。人既为万物之灵,就必须合理地对待天地和万物,不然必然遭到反弹。譬如近一百年来,人类以进步、开发为名,对于地球上的大自然环境,加速破坏,攫取。单就挖掘石油一项来说,除了人类自己中间的争夺,争战流血,彼此虎视眈眈外。又有科学家发表研究意见说:北极的藏冰,融化了至少40%,不仅是臭氧层的问题,也是地球的地壳增温所致。发现海洋的水温增加得非常厉害,证明了是海底地壳在增温。地球的最中心是一团大火,有时会找到一个出口爆发,就是火山,疏解紧张和压力。现在海洋的底层普遍增温,很可能是地壳下面原有的隔离隔热物质出了问题。石油的液态原油在地下,不止有稳定地球旋转的作用,同时也可能还有隔热的作用。现在原油日益减少,由于燃烧和战争的火焰,一方面破坏臭氧层,使这个地球上空增温;另一方面,地下的原油减少,损害了地壳隔热功能,以致海洋增温。鱼类集体自杀,目前这已经是很频繁出现的现象,而北极融冰的事实,更是使得气候变得极端恶劣。飓风,暴雨,水灾,旱灾两极同时出现。很可能就是地球和人类毁灭的开始!中国古人似乎早有预见,所以一再告诫,而西方学者察觉到环境的危机还是最近的事,而英美的石油资本家大佬们还在尽量设法冲淡这个问题,想方设法地转移人民群众的注意力,不过事实却一步一步地紧逼上来,叫人无可推诿。

  从“观天之道”到“三才既安”,一共才有334个字的《阴符经》竟用去了161个字来说天、地(万物)和人的关系,可见它是如何重视这个关系!这个关系是天地、万物和人类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虽然用了“贼”、“杀”、“骗(奸)”、“盗”等字眼,其整体中心目的是“平衡”,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在管理学上称为:策(战)略性的目的(strategic purpose),也可以称为:整体的战略部署。

  论到三才既安这句话,如果我们把范围缩小来看,这句话有“要人把自己在天地、万物之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安排正确”的意思。再从人为万物之灵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在人类的当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他也必须要有他自己的战略部署。《阴符经》提出了两点:一是食其时,百骸理。二是动其机,万化安。根据这两点,人就能神乎其神了,而且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食,就是吃。民以食为天。食其时,是按时进食。从个人的养生来说,按时进食是人生的基本功。人若不能按时进食,不仅是诸肢百节都会萎废,最后连生命都不能存在。按时进食,也包含了按时进适宜的食物。关于人应该怎么吃?在前面已经有过一番介绍了。再从相反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人锦衣玉食,吃得太多太好,那么他就必定会得糖尿病,心脏病,血压高,胆囊病,肾脏病等慢性不治的病症,折磨至死。除非他翻然悔悟,改吃清茶淡饭。因此,饮食平衡才是关键。如果再把吃字扩大一点来讲,吃就不限于饮食的意义了。譬如,人吃人的社会的吃就是:强凌弱,众暴寡,以及《阴符经》用过的字眼:贼、杀、骗(奸)、盗,都包括了进去。在人类社会中,我们都希望没有这样的事发生。不过希望归希望,事实归事实。无疑,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着。即使我不去侵暴别人,却也免不了别人会无端地侵暴到我的头上来。因此,为人在世,至少要有防卫自己的智力与谋略。如果要在有生之年,想出类拔萃,做上一番伟大的事业,那么,智力与谋略就更需要加强了。凡事一举一动,都要合乎机宜,运用得好,便是神乎其神。

  举一个例子来看。创业四百年的汉高皇帝刘邦,他下面有人人都很熟悉的三杰:萧何、张良和韩信。刘邦很会耍花腔,谦虚地说他自己既不如张良,更不如韩信,也不如萧何。而这三个怀着通天本领的人却又都屈服在刘邦的手下,为他鞠躬尽瘁,不怨不悔。这样说来,汉初不仅是有三杰,加上刘邦,应该是有四杰才对。这四个人之间的故事太多了,在此只好割爱不多说了。要说的是在四杰背后还有一大杰,她通常很不被人注意,一则大概是由于重男轻女的观念,大家希望她待在厨房里。二则是太史公只隐隐约约地提到她,穿插在他们中间。可是就在那隐隐约约之间,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得出她的非同小可。这个人就是吕后皇娘吕雉。

  刘邦本是个无赖,连他老子都说他无赖,嫂子看见他来就敲锅,表示没有饭给他吃了。只有颇有资财的吕家小姐对他另眼相看,独具慧眼并且愿意嫁给一个一无所有的他。自从刘邦娶了吕氏,也慢慢正干了起来。他奉县令之命,押着犯徒去为秦始皇筑陵墓,走到芒砀山里,他私放犯徒,斩蛇起义,躲在深山没有人迹的地方,不敢露面。偏有一个女子带着孩子来了,就是他妻子吕氏。刘邦大惊,问她怎么能寻到这种没人烟的地方来?她说:“你头上有一股云气盖着,无论你走到哪里,一看云气所在就知道你在哪里了。”云气之说,未免荒唐,而一个女子拖着孩子,居然能把躲在山中“犯了王法”的丈夫找到,就可见她的肝胆、智量与能力了。

  长话短说,刘邦做了皇帝,与能弹会唱的戚夫人很是亲近。戚夫人要求他废掉太子,另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吕后早防到了,却把当时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