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二十一世纪之光-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把应用力学引入到地质学中,用力学观点解释和研究地壳构造和地
壳运动的规律的科学,就是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
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为研究地壳运动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它使地
质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四光利用他所创立的地质力学原理,在中国寻找
石油的伟大贡献。
20年代,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经在我国的陕北地区打过油井,因没有
能打出石油,因此,美国人就断定中国没有石油。
李四光则根据其地质力学理论,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沉降带有“可能
揭露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积物”,这个沉积物指的就是石油。
正是因为他的这个观点,所以在50年代初,当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
询问我国天然石油的远景如何时,李四光的态度是乐观的,并且建议在全国
范围内广泛开展石油地质普查工作。
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的理论指导了全国石油地质普查的战略选区工作,
对东部油田的发现,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首先,李四光敢于冲破旧有理论的束缚,驱散了笼罩在中国人心头的“中
国贫油”论的迷雾,科学地指出了中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其次,李四光预测出松辽、华北等面积辽阔、覆盖层厚、很少岩层露头、
更缺油气显示的地区的含油远景。
最后,在突破松辽盆地之后,李四光又及时指出要到那些和松辽盆地处
于同一大地构造体系的不同段落的地区找油的正确方向。
实践证明,这种战略性的指导是很准确的。在以后的几年中,中国在广
大地区进行了石油地质普查工作,竟然找到了几百个可能的储油构造。
不久,地质部又根据李四光的意见,提出了“不放弃西北,多搞东部”
的方法。李四光和石油部的勘探队一起,终于探明了规模大、产量高的大庆
油田。
李四光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固步自封,他接着又指出:“今后该是
我们跳出门坎往南移动的时候了。”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李四光接连在华
北、下辽河和江汉等地区发现了油田。
在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贫油”的帽子被彻底摘掉了,
同时,地下水找到了,地势找到了,金刚石成矿带也找到了。
地震一直是地球人的一大心病,它始终在困惑着人类,威胁着人类。李
四光对中国地震情况的预报和研究,也作出了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1967年,在湖北省间县地震后不久的一个深夜,中南海怀仁堂,国务院
正在召开一个紧急会议,会议的议题是:有关方面报告,当天清晨7时北京
将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建议国务院批准同意,立即通知北京居民搬到室外
避震。
周总理听取了各个方面的意见之后,便征询李四光的意见,问情况是不
是这样紧急,需不需要疏散北京市的居民。
李四光没有立即回答总理的问话,而是拿起电话机,向北京周围的地应
力观测站了解情况,然后才回到座位上,态度很明确地对总理说,今晚不要
急着发警报。然后又补充了一句,请毛主席放心休息吧!
周总理同意不发警报。第二天,太阳依旧平安地照亮了北京城,人们依
旧平静地生活、工作着。李四光的判断证实了。
早在1965年3月19日,经医生诊断,李四光就患了左髂骨总动脉瘤,5
个月后,肿瘤已由4×6厘米发展成7×7厘米,发展的后果可能会破裂或栓
塞,导致死亡。
医生一再叮嘱李四光,不能有过多过重的体力活动。
然而,李四光却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想到,地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没
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地质力学的许多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地震预报的
探索才刚刚起步,……所以,李四光不顾年高体弱,重病在身,多次爬山涉
水深入到地震地质第一线,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
地质事业。
1971年,当他最后一次住进医院的时候,他还对医生说,只要再给我半
年的时间,地震预报的探索工作,就会看到结果的。
令人遗憾的是,没有能够等到半年,就在他说了这些话的第二天,即1971
年4月29日,他的动脉瘤突然破裂,抢救无效,他永远地离开我们了。
但是,李四光的精神,李四光的追求,将永远鼓舞着我们,为继续验证
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寻找中国丰富的地下资源,探索地震发生的成因和
规律,而继续去努力,去奋斗,去叩开地壳运动秘密的一道又一道大门。
进军南极
当魏格纳为了验明其大陆漂移说,而魂断北极;当李四光为了论证中国
曾有第四纪冰川流动过,而踏遍千山万水,魂牵东土的时候,又一位勇敢的
探险英雄,为了考察南极这又一块生命禁区,而长眠在冰雪世界。
这位英雄就是英国的罗伯特·斯科特。
20世纪初期,南极这片神秘的大陆,吸引了无数的科学家和探险者,人
们争先恐后,为开垦地球这块最后的处女地而贡献了自己的智慧、热血乃至
生命。斯科特就是其中之一。
斯科特原本是一位海军中校,长年在汪洋大海中漂泊,既拓宽了他的视
野,又磨砺了他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毅力。
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得到了一本介绍南极风光的小册子,南极那美丽
的景色和迷人的风韵,勾起了他内心深处强烈的好奇心,他决心做一个探险
家,亲自到南极去看一看。
1902年初,斯科特带领一支考察队,到达了南极地区的罗斯海,并在这
里建立了一个越冬宿营地。
当年年底,斯科特又率领这支考察队,继续向南极大陆纵深地带进发,
一直抵达南纬82度的地方。
1911年11月1日,在做好充分的体能准备、技术准备、营养准备的基
础上,斯科特再度率领这支不畏难险的考察队,正式向南极极点发起总攻。
这支探险队伍共有65名队员,斯科特把他们兵分两路,一路33人,沿
陆地前进;一路32人,沿海路前进。
斯科特所率领的是陆上前进这支队伍,共配备有33条爱斯基摩狗、15
匹西伯利亚矮种马和两部摩托雪橇。
当他们行进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遭遇了一场前所未见的特大暴风雨,
风雪刮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使得人寸步难行。
为了使这支队伍更精干一些,斯科特决定丢弃掉爱斯基摩狗,而使用西
伯利亚矮种马,队伍顶风冒雪,继续艰难地前行。
当他们费了好大的劲,到达罗斯冰架以后,他们再次遇到强暴风雪的袭
击,西伯利亚矮种马一个个病倒了,摩托雪橇也停摆抛锚,无法使用。
雪原茫茫,他们如坐愁城,怎么办?只有继续前进。他们又用人拉雪撬,
这支探险队伍在凶险的暴风雪中,继续缓慢地然而执著地向南极极点前进
着。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们终于越过南极横断山脉,爬上南极高原,现在
离他们的最后的目标南极极点只有250公里了。斯科特和队友们一起举行了
一个简短的庆功会。
庆功会后,斯科特决定只带四个人,组成向南极极点冲刺的突击组,其
他人暂时返回基地待命。
1912年初,当新年的钟声在天空久久回响的时候,当无数的人在滚滚红
尘中,投身于金钱或物欲的怀抱中的时候,斯科特和他的突击组,在茫茫的
南极的暴风雪中,继续朝着他们理想中的圣地艰难地前进。
他们再次遇到了史无前例的特大暴风雪,斯科特一行简直是寸步难行,
有时走了半天,还没有走出100米。
为了加快速度,争取时间,他们只好延长每天行进的时间,使出最大的
力气拖着沉重的雪橇向南极极点进军。
1912年1月18日,斯科特一行以惊人的耐力和毅力,战胜了凶险的暴
风雪,克服了南极天气给他们带来的种种不便,终于走完全部路途,到达了
令他们魂牵梦绕的南极极点,实现了他们多年来的夙愿。
他们在南极极点插上了英国的国旗,然后热烈地握手、拥抱,他们心花
怒放,为自己的胜利而激动得流出了喜悦的泪水。
正当他们高唱起英国国歌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已经有一支探险队比
他们早一个月零五天到达了这里。
这支人类历史上最先征服南极极点的队伍,就是由挪威探险家阿蒙森率
领的探险队。
1911年10月19日,阿蒙森探险队一行五人比斯科特早12天出发,他
们在罗斯冰架东侧的弗雷姆海姆设立了基地,并与斯科特的队伍暗中较上了
劲。
阿蒙森一行一个个身强力壮,对极地的风雪和严寒气候适应能力很强,
他们曾经三次到北极地区去探险。
他们向南极极点进发的时候,正遇上了南极地区难得的好天气,52条爱
斯基摩狗拉着四架雪橇,一路小跑,只用了57天的时间,于1911年12月
14日率先到达南极极点,成为世界上最早征服南极极点的人。
面对这种情况,斯科特一行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怎么也提不起精神
来,他们不愿相信自己所有的努力和心血,只使得他们得了个亚军。
他们无力从失败的心态中自拔出来,一个个斗志松懈,无精打彩,有气
无力地开始返回基地。他们的心情实在是坏透了。
这时,南极的天气也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连日的暴风雪使他们不得不躲
进帐篷里,食物也快没有了,另外四个伙伴已因疾病和严寒而倒下了。
忽然,又一阵狂风吹过来,把他们居住的帐篷连根拔了起来。斯科特赶
紧用自己早已冻得僵硬的手,歪歪扭扭地写完最后一篇探险日记,然后就再
也站不起来了。
斯科特和他的战友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倒在了南极这块圣洁的冰雪世
界,然后又迅速地和南极冻结在一起。
斯科特和他的伙伴们,不愧为人类征服南极的第一批拓荒者,他们的大
无畏的献身精神,充分显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
1957年,美国在南极极点建立了科学考察站,这个考察站被命名为“阿
蒙森——斯科特站”,目的就是为了永远纪念这两位探险家最先登临南极极
点的伟大功绩。
1958年,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宣告成立,并于1959年签订了《南
极条约》,这一切都对现代南极科学考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现在,全世界已经有17个国家在南极大陆和附近的岛屿上,建立了39
个常年科学考察站和几十个临时考察站。
南极不仅是地球上最理想的天然实验室,而且是人类食物和矿产资源宝
库,对世界和平和人类未来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人类仍然在不断地超越自身,而超越的前提,必须是不断地认识自身,
包括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这个古老的地方。
正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无数先驱者的在天之灵
依旧在默默地守望着我们,在无言地期待着我们更快更好地去认识地球,让
地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与此同时,人类对自己身体,包括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和认识,也在逐步
加深,并且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制服疾病,战胜痛苦,使我们身体更健
康,心灵更愉悦,去迎接来自世界的各个方面的挑战。
分子生物学的突破
染色体的发现
早在19世纪中叶,生物学家们在显微镜下,就已经观察到了细胞里有细
胞核。
而且,令人振奋的是:如果把一个细胞分成两半,一半有完整的细胞核,
一半没有细胞核,同时,可以发现有细胞核的那一半能够生长分裂,而没有
细胞核的那一半就不行了。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细胞基本上是透明的,即使是在显微镜下也不大容
易看清它的精细结构,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没有弄清楚细胞核分
裂的机理。
当科学发展到了1879年,一位叫做弗莱明 (1843~1915年)的德国生
物学家发现,利用碱性苯胺染料可以把细胞核里一种物质染成深色,这种物
质称做染色质。
1882年,弗莱明更加详细地描述了细胞分裂过程。
细胞开始分裂的时候,染色质聚集成丝状,随着分裂过程的进行,染色
质丝分成数目相等的两半,并且形成两个细胞核。这种分裂过程称做有丝分
裂。
1888年,染色质丝被称做染色体。
人们发现,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在多细胞生物的体细胞中,
染色体的数目总是复数。
例如,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6,果蝇为8,玉米为20等等。其中,
具有相同形状的染色体又总是成对存在着。因此,人的染色体为23对,果蝇
为4对,玉米为10对。
追溯每一对染色体的来源,其中一个来自精子,一个来自卵子。成对的
染色体互为同染色体。
细胞中成对染色体一般说来是相似的,但有一个例外,就是性染色体。
人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称为常染色体。另一对男女不一
样,就是性染色体。
女人的一对性染色体,形态相似,称为X染色体。男人的一对性染色体,
一个为X染色体,另一个为Y染色体。XX为女性,XY为男性。
染色体的数目同生物物种有联系,又同生物的繁殖有联系。
1903年,美国生物学家萨顿最早发现了染色体行为和孟德尔因子的分离
组合之间存在着平行关系。
即每条染色体有一定的形态,在连续的世代中保持稳定;每对基因在杂
交中保持它们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其次,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每对同源染色体
只有其中一条,每对等位基因也只有一个。
再次,不同的等位基因在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