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

第16部分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第16部分

小说: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鹿茸、刘蒙:经过近年的临床应用对比,单取攒竹指针治疗呃逆与单取耳穴膈针刺治疗呃逆的l次有效率都在90%以上,但加用灸攒竹穴后,复发率却大为降低,约当指压耳穴膈治疗呃逆复发率的一半。
  操作: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两侧攒竹穴,中等力度,指压时间依治疗效果而定,一般不宜超过20分钟(若20分钟内尚不能止呃则应及时换用它法)。待指压平呃后,再用艾条点燃,嘱患者闭目,应用“雀啄灸”法,于攒竹穴施灸,约5分钟。
  典型病例:姚x,男,55岁。1989年3月25日初诊。患者于1天前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始发呃逆,频发不止,呃声低弱,烦躁嘈杂。予以指压双侧攒竹穴,并轻轻按揉,呃止后,续用艾条行雀啄灸约5分钟,后随诊未复发。
  注意事项及禁忌:指针按压止呃后,必须复用灸法。对于肝阳上亢等实证病人忌灸。本法主要适用于外科手术后引起的“虚呃”。
  【按语】因肺癌、肝癌、胃癌、前列腺癌、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粘膜脱垂、食道憩室等手术后的病人多为正气亏虚,中气损伤,损伤胃阳导致胃失和降、上逆动膈之虚(寒)证,故采用灸法,以艾温之功以祛脾胃虚寒。
  ◎金伯华:用攒竹穴治疗呃逆20余例,轻则l次,重则4次痊愈。
  操作:左手食指、中指将患者眉头挟起,右手持1。5寸或1寸毫针向眉梢方向卧刺,左右攒竹取法相同,针呈交叉样。而后反复提插捻转3次,每次相隔1…2分钟,每次持续时间0。5分钟,继之拇指向前捻转,留针20分钟,呃逆即止。
  典型病例:朱xx,男,61岁。初诊日期:1959年10月9日。主诉呃逆不止2个月。患者因脑血栓形成,抢救治疗后继发呃逆,服中西药无效。现呃逆不止,尤食后加重。纳可,二便调。血压180/90mg。脉弦细。取穴:攒竹。令病人平卧,双侧攒竹同时进针,提插捻转后,拇指向前,而后留针20分钟,呃逆即止。起针后再治半身不遂。该患者隔日针灸,共3次,呃逆消失,半日后又发呃逆,按前法针刺1次即止。又10日后饮食过饱,呃逆复发,针刺1次痊愈,至今未发。
  ◎喻喜春:麦粒肿、眼睑痉挛、眶上神经痛病者中部分人攒竹穴处皮肤水肿松软凸起,用该穴治疗上述3种疾病皆非常有效。眼睑痉挛及眶上神经痛者放血后症状当即消失,顽固者1…5次后亦收效显著。
  操作:病人攒竹穴处皮肤水肿松软凸起,用细三棱针点刺后,其血自出,用潮湿棉球或纱布吸收。如皮肤薄者,斜刺后用双手挤压,左手拇、食、中三指持棉球吸收血液,每次放血1…4ml。
  典型病例:周xx,男,29岁。1986年9月10日就诊。诊断为双下眼睑麦粒肿。患者双下眼睑患麦粒肿反复发作已1年余,此次双下睑同时发作已2天,疼痛、流泪、结膜发红。双攒竹穴处皮肤软肿及压痛,用细三棱针点刺后各挤出血约3ml。第2天复诊时左侧麦粒肿消散,右侧变小,又放血2次而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康泰隆
  操作:30…32号毫针从攒竹穴向睛明穴方向沿皮刺0。5…0。8寸,捻转补泻1分钟,留针15分钟后出针。
  典型病例:周xx,女,30岁。患者前额头痛已有1旬,头重如鼓,经神经内科检查诊为肌紧张性头痛,建议针灸。脉弦苔薄。证属肝郁气滞,上扰阳明,发为头痛。先拟疏泄,理气定痛。取双攒竹穴向睛明穴方向沿皮刺0。5…0。8寸,捻转补泻1分钟,留针15分钟,治疗4次后疼痛未发。
  ◎肖继芳:针刺攒竹穴对痔疮手术后和其他肛门手术后的疼痛均有较满意的止痛效果,而且还可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操作:用30号1寸毫针朝“鱼腰”方向斜刺,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每隔5…10分钟捻针1次,出针后改用掀针留针24小时或更长时间。
  典型病例:黄xx,女,20岁。1985年1月15日入院,诊断为多发性混合痔。18日在局麻下行“剥扎术”,术后肛门疼痛难忍,曾服止痛片未能止痛。遂给予针刺左侧攒竹穴,留针30分钟,疼痛停止。出针后在原处以掀针埋入,保留24小时,疼痛未再发作。
  按语:攒竹穴位于眉头内侧端,属足太阳膀胱经,该经有别行的经脉络于肛门,针之可使直达病所。此穴靠近鼻针之肺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又藏魄,肛门即魄门。故单选攒竹一穴,用于肛门术后疼痛,能取得满意效果。
  3.曲差
  【取法】神庭穴两傍各开1。5寸,入发际0。5寸,临床经验取穴法:神庭穴傍开一横指偏多点。
  【主治】鼻衄
  【机理】足太阳膀胱经通于鼻窍,针曲差可宣肺泄热以止鼻衄。
  【刺灸法】斜刺
  【治疗经验】
  ◎常僻
  操作:用1。5寸毫针,斜向下刺l寸,得气后用滞针手法,留针至血止,一般5…10分钟即愈。
  典型病例:张xx,女,63岁。因鼻出血4天未止,于1980年11月18日求余针治。患者左鼻孔出血,曾用止血棉塞鼻、服用及注射止血药未效,每日出血量约30…40ml,头痛头昏。经用曲差穴(左),10分钟血止。
  4,通天
  【取法】百会穴前1寸,旁开正中线1。5寸处。
  【主治】急性鼻炎
  【机理】该穴位于巅顶,上通天气,“天气通于肺”,肺气通于鼻,膀胱经又通鼻窍主开,故通天有宣通鼻窍,开腠祛邪的作用。
  【刺灸法】平刺
  【治疗经验】
  ◎胡国胜:用此穴治疗急性鼻炎效果甚佳。鼻炎发作时,轻者每日l次,重者每日2次,大多数患者经1…2次治疗鼻部症状消失,2…3次治疗即能痊愈。
  操作:用30号1。5寸毫针向前下平刺,进针0。5…0。8寸,得气时痠胀感扩散至整个鼻(安页)部,留针15分钟,中间小幅度快速捻转3次,每次1分钟。
  典型病例:陈x,男,21岁。1984年3月19日就诊。鼻塞、喷嚏两天,畏寒、头痛、鼻内发痒、流白色脓涕。检查:体温38。2℃,鼻粘膜充血、红肿,表面大量脓性分泌物。苔薄白,脉浮紧。症属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治拟疏邪宣窍。诊断:急性鼻炎。处方:通天穴。方法:以30号1。5寸毫针在两侧的通天穴向前下平刺,进针0。5…0。8寸,局部出现痠胀感,用双手快速小幅度捻转1分钟,使痠胀感扩散到整个鼻(安页)部,并微微出汗,留针5分钟再捻转,如此3次后出针。患者即感症状明显减轻。下午再次就诊,施以同样方法,次日上午再来时,诸症皆除。
  注意事项:此穴不宜温针。
  按语:该穴用于急性鼻炎,应采用较强的刺激,但对慢性肥厚性鼻炎效果较差。
  5.玉枕
  【取穴】后发际直上2。5寸,旁开1。3寸。
  【主治】口疮
  【机理】本穴治口疮属经验用穴。
  【刺灸法】斜刺、点刺放血
  【治疗经验】
  ◎徐以经
  操作:患者端坐,医者站其背后,两手拇指按住玉枕穴,向内上方用力按揉,患者有压痛感,医者拇指可触及卵圆形或条索状阳性物。口疮生于左侧者,左玉枕穴压痛明显,生于右侧者,右玉枕穴压痛明显,左右均有者,双侧玉枕穴均压痛明显。针尖斜向内上方呈30°角刺入,用泻法,留针10…15分钟,或用左手捏住玉枕穴上的阳性物,右手持针刺入后疾出针,轻挤针孔,出血1滴,将血擦净即可。
  典型病例:徐xx,女,17岁。口唇、舌、齿龈部多处生疮,周围红肿疼痛,左下唇溃疡面最大为0。6x0。4cm,已3天,进食难,心烦易怒,口渴喜冷饮,便秘结,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证属脾胃积热。双玉枕穴压痛明显,均触及有卵圆形阳性物。经常规消毒后,在阳性物行针刺放血,每日1次,连续3次后,口疮糜烂面变为浅红色,疼痛消失,进食正常而痊愈。
  6.天柱
  【取法】哑门穴旁开1。3寸。
  【主治】⑴足跟痛 ⑵颈椎病 ⑻急性扁桃腺炎 ⑷失眠 ⑸落枕
  【机理】天柱穴能疏通足太阳经气,膀胱主筋所生病,临床常用于治疗局部及临近组织器宫的病变。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袁清顺:运用此穴治疗足跟痛,屡用屡验。即时止痛效果甚好,一般1次即愈,最多2…3次治愈。骨质增生患者当即见效,但远期效果不佳。
  操作:用28号1。5寸毫针,直刺1…1。5寸。得气后,不提插,捻转1…2分钟,至足跟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即起针。一侧足跟痛针患侧,两侧足跟痛同时针两侧天柱穴。
  典型病例:张xx,女,50岁。1981年5月14日就诊。患者无原因双足跟痛1月余,足跟不能着地,行走困难,局部无红肿。X线片示:足跟骨未见异常。曾服镇痛药及外擦药酒,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未见效。针刺天柱,两侧同时进针,同时捻转,1分钟后令患者顿足和行走,当即疼痛大减。翌口复诊,自诉顿足行走均无疼痛。宗前法复针1次,随访3年未复发。
  ◎黄建军:在临床中采用天柱穴治疗颈椎病取得良好效果。
  操作:用28号2寸针,垂直进针约l…1。5寸,得气后提插捻转2…3分钟,留针20…30分钟,针感可根据需要向上传至头部,向下传至肩背及腰部或传至上肢。
  典型病例:刘XX,女,56岁。1988年11月15日就诊。主诉:颈痛手麻。患者颈项部疼痛,似落枕样,并伴双手指麻木,约8…9年。经某医队x线摄片检查,颈第4、5椎体骨质增生。诊断为须椎病。检查:颈第3、4、5椎旁有明显的压痛,椎间孔压缩实验阳性。舌暗、脉细滑、尺弱。辨证:痹证。治以通经活络止痛。处方:天柱。双手进针,垂直针刺1。2寸左右,得气后将针尖向下与皮肤约呈30°角,提插捻转,直至针感传到上肢,留针20分钟,其间行针2次。每周2次,经此法治疗5次后症状明显减轻。2个月后颈项疼痛、落枕感及手指麻木等症完全消失。
  ◎申旭德:多年来采用天柱穴治疗急性扁桃腺炎、急性咽峡炎止痛消肿效果甚佳。多数患者针刺得气后,即感咽喉部豁然轻松,如弃重物,肿痛即刻减轻。
  操作:用30号1。5寸毫针,直刺l…1。2寸,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
  典型病例:何xx,女,32岁。1983年11月20日就诊。患者诉咽喉疼痛2天,吞咽时疼痛加重,伴有头痛低热,体温37。8℃。查咽部充血,扁桃腺肿大,诊断为急性扁桃腺炎。予针刺双侧天柱穴,得气后,行捻转泻法,患者即觉咽部如弃重物,豁然轻松,疼痛明显减轻,吞咽时已不觉疼痛。第2日复诊,肿痛基本消失,体温正常。
  注意事项及禁忌:针尖勿向风府方向斜刺过深,以免针尖穿过枕骨大孔,损伤延髓,造成医疗事故。
  ◎郭效宗:用天柱穴治疗气血两亏型失眠取得满意疗效。
  操作:左手食指固定穴位,右手持针,捻转进针1。5寸,提插寻找肢麻电感,施用补法,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搓捻,反复3次,每次提插搓捻各9次,闭针孔起针。续用艾条在天柱穴施艾30分钟。
  典型病例:申XX,女,28岁。主诉:失眠2年。患者1955年5月因剖腹产时失血过多,连续7天未睡,口服镇静安眠药及睡眠疗法l个月,无效,故来就诊。检查:面色及眼睑苍白,口唇淡而无泽,皮肤粗糙,舌淡,苔净,脉细弱。诊断:失眠;贫血。治疗方法:取天柱穴捻转进针,施以补法,出针后施灸30分钟,每日1次。第1次治疗后,患者回家2小时后入睡。第2次治疗,施灸10分钟患者即入睡,连续针灸12次,睡眠基本正常。半年后复查:面色红润,舌淡红,苔净,脉细缓,血色素12克,红血球480万,白血球8200。诸症皆除。
  ◎李延芳:用天柱穴治疗落枕1…3次可愈。
  操作:用30号1寸毫针,直刺,重刺激,用泻法,针感要求局部酸麻胀感扩散到后头部,留针20…30分钟。
  典型病例:张xx,男,30岁。因受风寒引起右侧颈部疼痛,肌张力增均高,拒按,活动痛剧,局部不红肿,即给予针刺治疗。取天柱穴,强刺激,用泻法,留针20分钟而愈。
  按语:此病多因风寒湿引起,风寒湿侵袭经络,阻止经气不通,气血受阻,取天柱穴属局部取穴法,又据以痛为腧取天柱可舒筋活络,祛风散寒。
  7.肺俞
  【取法】位于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⑴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⑵支气管肺炎 ⑶肺炎 ⑷急性睑结合膜炎
  【机理】肺俞穴是肺脏经气输注于背部的俞穴,能通调肺气,宣泻肺热,止咳平喘,故能治疗因肺气不利引起的各种疾患。
  【刺灸法】斜刺,穴位贴敷,拔罐,点刺
  【治疗经验】
  ◎卢之分:用肺俞穴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止咳止喘效果甚好。每日针1次,轻者1…2次缓解,重者2…3次缓解。
  操作:用28号或30号毫针,针微向脊柱斜刺0。5…l寸。得气后,轻微捻转1…2分钟,至呼吸出现轻松感后,留针10分钟。
  典型病例:李xx,女,14岁。1984年10月2日就诊。诊断: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于2天前感冒。发热、咳嗽、气急,喉间有“水鸡”声。予针刺肺俞,行针1分钟后,觉有热气从喉中出,气急同时缓解。留针10分钟。翌日复诊时,咳嗽大减。仍予同法治疗1次,第3天来告,各症已除,不复针。
  ◎熊学菊:临床应用肺俞穴位贴敷治急、慢性咳嗽均可,且未见有不良反应。尤以治小儿外感风寒咳嗽,方法简单,效果可靠。药物制备:附片、肉桂、干姜各20克,山奈10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操作:用拇指在双侧肺俞穴用力按摩0。5分钟,使局部潮红,再将药粉一小撮放于穴位上,用医用胶布3x3厘米贴牢即可,隔日换药1次。若属久咳者,先用生姜及葱白捣汁擦拭肺俞穴及脊柱两侧,效果更好。贴后局部发热、发痒或起红色小疹,不需另作处理。
  典型病例:刘xx,女,26岁。1983年3月因受凉引起咳嗽,痰少,以夜间为剧,服咳必清及止咳糖浆等无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