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典型病例:鲍XX,男,73岁。主诉:突然自感头晕、恶心、呕吐,耳鸣,不敢睁眼视物5天。曾在省某医院诊为眩晕。给予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于1987年2月8日来院就诊。体检体温、脉搏、血压均正常,心、肺、肝,脾亦无异常,舌尖红,苔微黄薄,脉弦稍数,诊为眩晕。辨证为阴虚阳亢型。根据辨证,治法以平肝潜阳。采取针刺双侧内关穴,以强刺激手法,两穴同时运针,1分钟后,患者自感头晕明显减轻,可睁眼视物,又交替两穴运针1分钟,自觉症状完全消失,1次即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美尼尔氏综合征是内耳迷路积水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以发作性眩晕、耳鸣、恶心、呕吐为特点,属中医眩晕范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所以采用内关穴治疗眩晕取得满意的疗效。因为内关穴通于三焦经,有调理气机的作用,按照手足厥阴经“同气相应”的道理,故内关穴有疏肝理气,平肝潜阳的作用,所以内关穴可用于肝气郁结的郁证,肝阳上亢之眩晕的治疗。
◎韩祖濂:内关穴所治昏厥,大多属于气厥范畴,主要由于悲哀惊骇,情志过极致气逆上壅心胸,阻塞清窍,而致卒然昏仆。也有元气素弱,又遇悲恐,或疲劳过度、跌仆等因,致阳气消乏,气虚下陷,从而清阳不升,脑髓失养,也可突然昏厥。治宜醒脑开窍,宁心安神。我们以往刺人中一穴,但苏醒时间大多在3…5分钟之后。后改针内关穴,该穴系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心主神明故取该穴治疗,一般在1分钟左右苏醒。
典型病例:杨XX,女,67岁。1955年7月3日就诊。患者跌仆于地,不省人事,为邻居发现时已有半小时之久。见面色苍白,目合口闭,呼吸细微,脉来微弱,肢体不能动弹,但左右手足肌力相等,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无高血压病史。治疗时先取人中穴,针斜向上刺入1…2分,轻微捻转1分钟,出针后,稍待片刻(约5分钟)未见苏醒。再刺双侧内关穴,两侧同时进针,手法以轻微捻转及震颤手法交替使用,针内关后约1分钟左右,患者微张其目,并低声呻吟,按其脉已应指有力,即出针,面色渐转红润,神志清醒而愈。
翟兴明、翟润民:用内关对青霉素过敏患者进行针刺抢救,在30秒至1分钟复苏,疗效迅捷。
操作:用28号毫针,快速直刺达一定深度,大幅度捻转和提插,直至苏醒脉复为止。
典型病例:赵x,女,35岁。1975年3月29日诊。诊断:青霉素过敏。患者因脚趾感染而注射青霉素(皮试阴性),当注入液体1/2时,患者突然面色苍白,人事不省,跌仆于地,脉沉,心跳慢而微。当即给予针刺内关,大幅度提插和捻转,不足30秒钟,待要注射副肾上腺素时,患者已脉复人苏而愈。
按语:经验证明,此穴有宁心除烦,苏厥醒神之功,故能治疗青霉素过敏反应。
◎徐占英:笔者运用内关治疗昏厥休克、胃痛、冠心病心绞痛效果甚佳。
运用内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于缓解胸闷、胸痛效果甚佳。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大都经1个疗程,胸闷、胸痛消失或减轻。
典型病例:赵XX,男,25岁。1956年4月26日就诊。诊断:昏厥。1986年乘70次列车去北京出差,行至吐鲁番车站,广播里寻医求治,余即赶去,见一青年男子,躺在座位上,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汗出,呼吸浅速,摸其手足厥冷,脉沉细弱而数,呼之不应,此乃昏厥。当即针刺内关,刺入1寸,捻转手法,中度刺激,持续行针2分钟,患者苏醒,问其病因,言为赶火车,8小时未进食,劳累饥饿而致。嘱其休息,进饮食。
杨xx,男,28岁。1968年10月2日就诊。诊断:胃痉挛。患者急性病容,烦躁不安,屈膝护腹,呻吟啕叫,经注射阿托品无效。观其舌苔白厚而干,脉沉有力,上腹部板硬压痛明显,当即针内关,刺入1寸,捻转手法,持续行针2分钟,疼痛缓解。
郭xx,女,40岁。1984年11月7日就诊。诊断:心绞痛。1954年因公乘成都至西安列车,一列车员突发心绞痛,余闻讯赶到,见其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汗出,右手抱胸,胸前区剧烈疼痛并向左侧肩背放射,此乃胸痹心痛。急针内关,进针1寸,捻转手法,持续行针1分钟后面色渐转,呼吸渐平,疼痛缓解,行针2分钟后痛止,嘱其休息,半小时后,见其在车厢内打扫卫生,问其情况,言一切正常。
注意事项及禁忌:此穴深处布有正中神经,如刺伤正中神经,会留下指麻之后遗症。因此,针刺时要避开正中神经,进皮后应缓慢进针,一般直刺0。5…l寸,如患者有触电感向指端放射,是刺中了正中神经,应立即将针向上提少许,然后向尺侧倾斜,即可避开。
◎张秀峰:笔者应用内关穴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满意。
操作:用JJ201型中国经络诊疗器治疗,首先打开电源开关,患者手握一条无关电极,医者手持另一条工作电极,在内关穴处进行探测,当指示灯发亮,发出持续的响声,即是变阻点,这时医者嘱病人另一手持着探针,并固定在此点上。医者将工作选择开关拨向脉冲治疗位置,用疏密波在变阻点上通上脉冲电流,进行电冲击治疗,逐渐加大电冲击强度至患者最大耐受为宜,时间每次30分钟,每日1次,6天为1疗程。
典型病例:曹xx,女,21岁。于1989年4月3日就诊。主诉:经行前腹痛。患者每次行经前1…2天下腹开始胀痛,伴腰痠,心烦,易怒,经量少,淋漓不畅,有血块,舌质暗红,苔薄,脉弦紧。诊断:原发性痛经。治疗经过:在内关穴位处找到明显变阻点,用疏密波电冲击5分钟后,疼痛缓解,电冲击30分钟后,痛感全消,巩固治疗1周,两月后随访,经期一切症状均消失。
注意事项及禁忌:医者在内关找到变阻点后,患者手持的探针方向及点严禁改变或移动,否则影响疗效。
◎朱长生:手足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由于劳动过度、或用力不当,往往容易引起劳损。曾用内关治疗,经针刺1次后,完全恢复正常。
典型病例:曹xx,女,32岁。1982年3月10日诊。主诉:右全手肿痛麻发热5天。由于从事敲打工作,于当晚发生右手麻胀,逐渐出现全手疼痛肿大,腕指屈曲困难,经伤科对症处理,病情依然。既往无类似情况,无风湿史。检查:呈疼痛病容,托手姿态。右手从腕部到手指全部肿大,皮肤色泽暗红,手指甲床微绀。皮肤温度明显增高。指及腕部关节不能屈伸。右臂无异常发现。诊断:右手劳损性血管痉挛症(气滞血瘀)。针治:用3寸毫针,刺入内关穴,针尖向手掌方向进针,得气留针,当留针至3分钟时,右手指甲床先出现红润,逐渐向指掌部泛红,10分钟后起针,当时手腕五指能微屈活动。二诊:右手水肿完全消退,腕部及五指屈曲活动自如,皮肤色泽正常,两手温度相等。随访情况正常。
◎张长安:用此穴治疗各种病例甚多,唯对扭挫伤胸疼、不能咳疗效甚好,只需2…3分钟即愈。对感冒鼻塞针到鼻通,对心慌、胸闷、气短,进针数分钟即能解除。
操作:用28…30号1…1。5寸毫针,直刺,强刺激约2…3分钟。胸疼即止,咳嗽亦不疼。不留针,或留针10分钟亦可。
典型病例:郑XX,男,38岁。因干活不慎,木头撞到胸部,胸疼不敢咳嗽1天。针刺内关穴强刺激1…2分钟,咳嗽胸部即不疼。
4.大陵
【取法】在腕横纹正中凹陷处,当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健之间。
【主治】⑴失眠 ⑵足跟痛 ⑶急性胃痛
【机理】大陵为心包经原穴,能清心宁神,又为五腧穴之输土穴,土气通于胃,输穴可止痛,故又能治胃痛。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翟兴明、翟润民:失眠患者用此穴,在临床上均能收到预期疗效,对顽固性的失眠效果更佳。
操作:手法分补泻两种,补法用30号毫针缓慢进针,刺到一定深度后,拇指向前,食指向后,轻轻捻转,留针30分钟,此术适用于白天就诊的患者,泻法用28号毫针,手法与补术相反,它适应在临睡前20分钟施术。补和泻两种针感均应向上传导效佳。
典型病例:崔xx,女,36岁。1988年10月5日诊。诊断:失眠。患者近10余日来,烦躁不寐,甚者彻夜不眠,经服催眠镇静之剂而效不佳,故前来就诊。予大陵穴行补法后,当夜可入眠,共治疗3天而失眠愈。
◎王耀斌:应用此穴治疗对侧足跟痛为“下病上取”;“交经缪刺”之法,在临床上效果甚佳。每日或隔日1次,轻者l…2次愈,重者3…4次治愈。
操作:仰掌,刺入大陵约l寸深,得气后拇、食指捻转针柄用泻法。
典型病例:赵xx,男,27岁。1987年7月10日就诊。诊断:跟骨下脂肪垫损伤。患者1个月前,因跳远不慎,致使左腿疼痛,足跟不能着地,遂到我院外科诊治。双足正侧位片(包括踝关节)未发现骨折及跟骨骨刺,经外敷药物,肿胀消失,疼痛减轻,20天后仍走路跛行,左足跟不敢着地。予针刺右大陵穴行捻转泻法,令左足跟着地,立效。留针20分钟,间歇运针,出针后痛止,走路如常。第3天按上方巩固疗效,临床治愈。
◎张唐法:胃痛又称“胃脘痛”。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神经官能症等病。祖国医学认为多由胃气阻滞,不通则痛。笔者认为,胃痛急证急则治其标,针刺以调利气机,以通则不痛为法治疗。
典型病例:郭xx,女,29岁。1989年11月7日就诊。主诉:胃脘疼痛。病起今晨食生冷之物,遂感胃脘部疼痛,逐渐加剧,全身畏寒,四肢发冷。伴有心胸胀闷,头额汗出。经服用解痉止痛药,症状未见缓解,急来作针刺治疗。患者既往有浅表性胃炎病史。检查:面色苍白,头额汗出,痛苦面容,腹部拒按,舌苔白腻,脉紧。辨证:脉证合参,寒邪犯胃,胃气阻滞,不通则痛。急宜行气和胃止痛。处方:大陵。治疗经过:直刺双侧大陵,进针0。5寸,以捻转结合轻度提插,使其得气。患者疼痛感消失,脸上露出笑容,留针20分钟,痛愈。
5.劳宫
【取法】仰掌。于二、三掌骨间,掌横纹上,握拳时当中指与无名指两指端中间取之(诸书均谓二、三掌骨间,吾家世代以三、四掌骨间为准—笔者)。
【主治】⑴口舌生疮 ⑵舌纵不收
【机理】劳宫为心包经之荥火穴,功可清心泻火,治疗口舌诸病。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张维劲:笔者多年来运用劳宫穴治疗口、舌诸病,如口舌生疮,口流涎水、舌强等,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新病、实证多l…2次即愈。久病、慢性病一般3…5次可愈。
操作:用l寸或l寸半毫针,向手背方向直刺5…8分深,以针下满实,不涩不滞为度。留针30…60分钟,针下松滑为准。左右同刺。
典型病例:董xx之妻,女,42岁。1987年4月8日就诊。患口疮已4年。现症:满口疼痛,舌淡尖绛,腮颊内淡红,间有脱皮溃疡数处,小便清长,大便干稀交作,饮食欠佳,脉沉微数。处方:双劳宫穴。针后次日即愈强半,效不更方,再刺双劳宫穴,兼服知柏地黄汤2剂加肉桂2g;以善其后。从此痊愈未犯。
周xx,男,12岁。1975年2月14日就诊。主诉(其母代):舌伸出口外6小时。现症:患儿外感发烧1旬,经服药、打针治疗热势已退,今晨突然发现神痴目呆,舌伸出口外,静坐不动,舌淡,苔薄白,脉弦缓。脉症合参,证属心气不足,舌无滋养,筋脉弛缓之故。治宜补虚强心。针刺左劳宫,下针后气机虚滑,拇指向前用力一顶,如鼓应桴,舌收而愈。
按语:笔者自幼随父张振晖医师学医,目睹父亲运用劳宫穴治愈口、舌生疮、鹅掌风等病不胜枚举。笔者临床工作十几年来,袭用此穴治疗口舌诸病,也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6.中冲
【取法】在手中指尖端中央。
【主治】⑴中暑实证 ⑵正中神经麻痹
【机理】中冲是心包经井穴,放血有泄热启闭之功,中暑厥证,乃暑热之邪内陷心包所致,泄血可泄热启闭以苏厥。又可通经活络治神经麻痹。
【刺灸法】针刺、放血
【治疗经验】
◎郑祥华:利用中冲穴放血治疗中暑实证、小儿急惊风、其它昏迷实证均应针而愈,疗效满意。
典型病例:张xx,女,60岁。盛夏炎热,突然中暑,昏倒田间,家人送归,另派人到当地医院求治,本人带学生随往。见昏迷不省、烦躁不安,牙关紧闭,四肢抽搐,目上视,面赤唇红,喉痰潮响,脉弦数。诊为中暑之暑风厥证。同往医生曾给予针人中、太冲、颊车、合谷,患者虽有呻吟摇头反应,但不苏醒。后由本人给予针中冲穴,放血疗法,当针刺左侧中冲穴时,患者即“哗”一声叫痛,牙关启开,呻吟数息。再针刺右侧中冲穴,患者在叫痛中逐渐清醒而愈。
注意事项及禁忌:中暑虚证(热衰竭)患者,临床表现为昏迷不省,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脉微细之虚脱证,不可应用针刺中冲穴放血。治宜回阳固脱,用艾条悬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
◎喻喜春:用中冲穴放血治疗正中神经麻痹,皆为小儿被药物注射到内关穴所引起,轻度者收效快。此外对臂丛神经炎、书痉效果也好。书痉偶发者放血1次即愈,有习惯性者治疗2…3个疗程之后皆愈。治疗为隔天l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共需3…5个疗程。
典型病例:刘x,女,4岁。1969年3月8日就诊,诊断:正中神经麻痹(药液注射所致)。患儿因发烧,医生用“安乃近”注射在内关穴,注射后发现腕关节下垂,中指活动不灵。用细三棱针点刺中冲,挤出血约0。5ml;每天1次,5次后症状明显减轻,又隔1…2天1次,治疗5次,麻痹接近恢复。
手少阳三焦经穴
1.关冲
【取法】无名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