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廖柏成:百会穴治疗脱肛、子宫脱垂收到满意效果。
操作:艾条温和灸。
典型病例:王xx,女,24岁。患者2天前分娩后脱肛,形体消瘦,神疲倦怠,少气懒言,纳差。查面色苍白,舌淡有瘀点,苔白,脉濡细。直肠脱出约2寸,触之呼痛。予艾条温和灸30分钟,每日1次,5次后,脱肛自行回收。
用此穴重灸治疗遗尿症,每日1次,7次为1疗程,一般1…2次即愈,重者1…2个疗程可治愈。
薛XX,男,15岁,学生。从小遗尿至今,每晚尿床1…2次,多方求医均无显效。经余用百会穴针刺加灸30分钟。1次告愈。
◎文本超:百会穴火针治疗小儿及青少年尿床无不奏效。一般1次见效,3…5次愈。
操作:取14cm直式全齿止血钳1把,大头针1枚。酒精灯1盏点燃备用。用止血钳夹在大头针针尖后2/3与针柄下1/3交点处,患者坐位,助手持灯于患者右侧,术者立于患者背后,找准穴位后,分开穴位处头发,用左手食、中指叉开压住穴周头发,固定穴位,右手持止血钳将大头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对准穴位垂直刺入1…2mm深即出针。每针1下为l壮,3壮为1次,间隔3天治疗1次。
典型病例:余xx,男,10岁。尿床8年。自述夜间梦见被人打一下即小便,醒后方知尿床,夏天因出汗多,尿床次数减少,冬天几乎每晚尿床。曾服药不效。查舌淡红,脉细。用百会上法治疗1次尿床停止,唯于第8日又做梦,立即醒来,仅尿湿一点。治疗4次后每晚能自行起床小便,即停止治疗。
注意事项:治疗当天不可洗头,平时不可用手搔灸疮。灸痂20天左右自行脱落,不可用手强行揭去。
◎曾祥龙:子宫脱垂用百会隔姜灸,年轻及初患者1…2次即愈,重者5…8次可痊愈。灸治过程中,以患者小腹内有微热感效果为好。
操作:生姜切成薄片,用针刺若干小孔,平放在此穴上,置拇指大小艾炷于姜片上燃之,每次7…8壮,皮肤微烫时即换姜片。每天1次。
典型病例:蒲XX,女,24岁。3天前用力过猛而致子宫脱垂,患者神疲肢软,汗出,面色萎黄,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弱,此乃中气不足所致。取百会用上法治之,灸治过程中,患者小腹有微热感,1次即愈。
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避免用力过猛及负重物。禁房事。
◎廖柏成:百会穴治癫痫,实证热证多用针刺法,虚证、寒证多用灸法取得一定效果。
典型病例:王xx,男,38岁。癫痫时发时止18年,近几个月加重,次数增多,发作时,先觉心悸、胸闷,旋即神昏抽搐,口吐白沫,约10余分钟停止,即复常态。平时头昏多梦,否认外伤史。面色苍白,精神不宁,舌淡少苔,脉细无力。因突然发作用艾条温和灸百会穴,其立即清醒,经治疗2月余,未曾发作。
注意事项:小儿囟门未合者慎用。凡灸头顶,不得过7壮,缘头顶皮薄,灸不宜多。故临床多用艾条温和灸。
◎文本超:百会治小儿急惊风每获良效,多于1…1。5分钟停止抽搐。
操作:用28号1寸毫针,向前顶方向刺0。3寸,提插捻转强刺激至抽搐停止,留针6…12小时。
典型病例:林xx,男,1岁4个月。1988年9月3日初诊。患儿平素每遇高烧即抽搐。3天前发烧40℃,到当地医院就诊,诊为中毒性痢疾,予以抗炎输液治疗,其间多次抽风,体温降至39。5℃,家长抱患儿回家,路途中又出现抽搐,家长急邀余诊。予上法刺百会穴,30秒钟抽搐即止。留针返回医院住院治疗,12小时后起针,其间虽体温仍39。5℃以上,但未出现抽搐。随访1年,高烧时未曾出现抽风。
按语:督脉入络脑,百会为督脉穴又位于巅顶,故有苏厥熄风、开窍醒脑之功,故治小儿惊风效好。但止抽后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临床观察,慢惊风取百会穴针刺疗效不如治急惊风效好。
◎王继元:治疗各种足病(如脚底炎性肿物、足肿、足冷,足底痛、产后足跟痛、足跟滑囊炎、跟健炎、跟垫炎、跟骨骨折痛、单纯性足底痛)均有效。
操作:以迎随补泻法平刺,刺入一针,病症迅速局限在一处或一点时,此时可在百会穴处,前后左右4个方位或8个方位进针,然后术者以左右两手各持一针柄,同时捻转行针,捻转角度以不超过90度为宜,频率每分钟150次左右,留针40…50分钟,出针时双手同时拔出,同时用双手中指点按针孔。
典型病例:刘xx,女,35岁。关节疼痛20天,近3天来足跟痛不能着地行走。查:双足微肿,全足底压痛明显以内踝下剧烈。取百会穴施补法,全足痛立即局限于外踝下,继加针至8个方位针刺行上述手法,共针1次全足痛愈。
◎高德兴:针刺百会穴,一般成人为0。5…1寸,儿童0。3…0。8寸,针刺角度为30…40度沿颅骨斜刺。未满周岁之小儿则禁刺。
操作:治疗厥阴头痛的头痛、头晕、目眩等症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用30号不锈钢针以40度角由前向后沿颅骨斜刺,采取强刺泻法,留针20分钟。
典型病例:刘xx,女,18岁。因高考用功过度,突感头痛如裂,伴目胀、恶心,手足逆冷,舌苔白,脉弦。辨证为厥阴风木挟痰上扰清窍,闭阻窍络。治则:通阳化痰,活络利窍。取百会一穴以上法治之,顷刻痛止症平。
用于项背受风寒,项背强痛时患者取坐位或站位,针刺法同上,但边进针边令患者左右活动活动,幅度越大越好,常收到立竿见影之效果。
典型病例:王xx,男,51岁。晨起即感颈项强痛,动则尤甚,余无明显不适。舌嫩,苔白,脉浮弦。证属风寒外袭,经枢不利,气血瘀痹。法当祛风散寒,通络宣痹。取穴百会,针刺1次而愈。
用于治疗鼻炎、鼻窦炎的鼻塞、不闻香臭等症时,患者坐位或仰卧位,由后向前,朝鼻方向刺入,1…1。2寸深,用泻法,留针30分钟,7次为1疗程,一般针治1至2个疗程可取得显著疗效。
典型病例:张xx,男,45岁。感冒1周后,鼻流清涕转为浊涕,鼻塞伴嗅觉失灵,不闻香臭。治而不效。经用上法针刺百会穴7次,浊涕明显减少,嗅觉恢复正常。2个疗程后浊涕消失。
若系外感引起的高热不退、惊厥、谵语及诸经热邪上壅所致的头晕、头胀、头痛等症,针刺百会时用泻法,起针后令其出血效果更佳。
典型病例:孙xx,女,8岁。初春感寒,头痛恶寒,高烧不退。体温39。5℃,伴咳嗽、咽红。服APC汗出后热势稍减,但移时复炽。舌红,苔白罩黄,脉浮数。证属风寒外束,肺失清肃,兼有化热之势。法当解表散寒,宣肺退热止咳。先用三棱针点刺百会穴放血,片刻热退。复以银翘解毒汤3剂治疗而愈。
尉XX,男,51岁。1967年冬,因劳累奔波而致虚火上攻,遂见牙龈肿痛,鼻衄下血不止。给予针刺百会穴,10分钟后血止,复以牛黄解毒丸善后。
百会穴为升提阳气的要穴。治疗脾气不足、中气下陷所致的脱肛、胃下垂、肾下垂、阴挺等症,疗效较好。还可治疗阳气不足之虚脱、休克、低血压等。急迫时无针,可用单指或圆钝头器具,如牙刷把等点按穴位,亦可收到一定效果,并为抢救病人争取时间。
另外,百会穴对急性腰扭伤,不能转摇身体者,尤其是以腰部中间疼痛为主者,效果更佳,每每针1次即见显效。针时令患者取站位,边进针边令其前后左右转摇身体,中间可行针2次,再针时亦如上法。
典型病例:李xx,女,3岁。代诉:每日脱肛已2月余。经针刺百会,针后加灸15分钟,配服补中益气汤7剂煎服。仅针l次后即2日未脱,针7次后脱肛治愈。
13.前顶
【取法】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3。5寸处取穴。
【主治】尿频
【机理】前顶属督脉穴,督脉循行贯脊联络肾,尿频多由肾阳虚气化无权,下关不固所致,故用前顶穴可补肾阳促气化达到固肾涩尿之功,治疗尿频之症。
【刺灸法】平刺
【治疗经验】
◎荆亨泰:此穴治疗由肾气不足引起的尿频疗效满意,每日或隔日针1次,轻者l次见效,重者3…5天获效。
操作:用28号或30号l寸半毫针,沿头皮向囟会方向刺入,得气后,施以轻微捻转,约1分钟左右,至头顶出现热感为止,留针20…30分钟。
典型病例:安xx,男,56岁。该患者因糖尿病住我院治疗。其间,又得口眼歪斜,故就诊于本科。自述小便频数,每小时3…4次,痛苦万分。余针此穴,行针约1分钟,自述头顶发热且有轻松感,留针半小时,次日已能坚持到2小时小便1次,经7次治疗,尿频治愈,每天小便4…5次。
14.上星
【取法】正坐仰靠,于头部中线入前发际1寸取穴。
【主治】鼻衄
【机理】上星是督脉穴,督脉循行下鼻柱,又上星位于前颅部,邻近于鼻故此穴可宣泄诸阳热之气,是治疗各种鼻病之要穴。
【刺灸法】平刺,指压
【治疗经验】
◎卢静:上星穴治疗鼻衄,疗效多佳。一般针刺数分钟内即可止血,且1次即愈。个别习惯性出血或经久不能止血者,需留针1…2天。针柄不需固定,出针后稍加揉按即可,一般亦留针1次而愈。
操作:用28号1…1。5寸毫针,顺督脉向上沿皮平刺,得气后中强度捻转2分钟,留针20分钟。鼻衄严重者,可留针1…2天。
典型病例:刘XX,女,54岁。患者前1日在家中看书,突发右侧鼻腔出血,用冷敷血不止,急到医院门诊就诊。当即予油纱条填塞,但仍有渗血由口腔流出,总出血量约200…300ml。现病员头昏乏力,面色苍白,血压110/80mmHg,即收治入院。住院后予抗感染、止血等药物对症治疗,仍出血不止,5日后病情加重,血压80/60mmHg、血色素9g,且病人烦躁不安,遂请针灸。针刺上星,缓慢小弧度捻针1分钟,留针10分钟后无血从油纱条中渗出,又行针1分钟,留针10分钟后取掉油纱条,己无出血,继留针1天。隔日再如上法治疗1次,血止,疗养数日痊愈出院。
◎陶厚福:上星穴治疗鼻衄,1次止血。
操作:用医生右手拇指端或食指端,施用泻法迎经脉循行方向,向后方由轻至重用力推压1~2分钟后鼻衄自止,再持续2分钟以巩固疗效。
典型病例:苏XX,男,28岁。患者突然鼻腔小量出血,兼发热、咳嗽、口渴引饮、大便结燥、舌质红、苔黄、脉洪。患者虽立即采用草纸揉团塞鼻,冷敷额、顶部,但鼻血未止,仍继续外流。我偶然相遇,立即指针上星穴,2分钟后鼻血自止。为巩固疗效继续推压该穴2分钟,经1次治疗而愈。若出血量多者,推压该穴止血后,鼻腔内再充压药棉,以增强和巩固止血效果。
15.素髎
【取法】正坐仰靠或仰卧,当鼻背下端之鼻尖处。
【主治】⑴鼻病 ⑵休克 ⑶急性腹痛吐泻
【机理】素髎为督脉穴,位于鼻尖,故可治疗鼻病,属局部治疗作用。《医经理解》曰:“人之胚胎,鼻先结形,故谓是太始之骨髎也。”所以古人将鼻看做人一身之始,可见素髎位居鼻祖可谓人之阴阳之始。临床上之急症多为阴阳突然失调甚至阴阳离绝,取用素髎治之,可平衡阴阳,使之阴平阳秘,化险为夷。素髎又为督脉穴,督脉入络脑,分支联心,刺素髎又可调督脉,开窍醒神,宁心安神治疗神志病。
【刺灸法】斜刺,点刺出血;隔蒜灸
【治疗经验】
◎甘健行:余20多年前患酒皶鼻,内外用药,经年不愈,乃用毫针(26…28号,0。5寸)刺鼻尖素髎穴(针尖略向上,刺入3…4分,以鼻中隔出现胀感为度)。每日l次,每次留针l小时左右(带针午眠)。出针时,轻轻捻转,缓缓退出,不按针孔。在留针过程中,鼻头红色范围逐渐收缩至针孔周围(直径0。2cm左右),其余部分颜色接近正常。出针1小时后,针孔周围的红圈又逐渐扩大到整个鼻头。每天反复如是,而鼻头的颜色却越来越淡,坚持针治月余遂愈。
本病多因肺胃积热上蒸,复遇风寒外束,血瘀凝结而成,或因嗜酒,酒气熏蒸所致。毫针虽微,但能“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进针皆以快为贵,但徐出而不按针孔,是为泻法,《内经》所谓“疾而徐则虚”是也。故能泻肺胃之积热,化凝结之瘀血。取素髎者,肺开窍于鼻,胃脉挟鼻,经脉所过,穴位所在,主治所及也。
◎曾祥龙:余用素髎隔蒜灸治疗酒皶鼻,获极好疗效。每日灸1次,轻者4…5次即愈,重者6…9次治愈。
操作:患者仰卧,取独头大蒜1枚,切成薄片,用针刺若干小孔,置放在鼻尖上,上放适当大小艾炷点燃,连续燃烧7壮。皮肤觉烫时即换蒜片。每天1次,7次为1个疗程。
典型病例:曾xx,男,43岁。1973年11月3日就诊。其人酷嗜酒,长期以来,鼻尖发红如樱桃,大便干,小便时黄,舌质红,苔微黄,脉微数,诊断为酒皶鼻。用素髎穴隔蒜灸,每天1次,6次而愈。
注意事项及禁忌:鼻尖皮肤嫩,注意换蒜片,以防灼伤鼻尖;鼻尖有轻微溃破者禁忌。
◎喻喜春:用素髎穴刺络放血治疗酒皶鼻、嗅觉障碍、幻嗅症3种疾病皆有效。酒皶鼻初发者放血5…15次之后,每隔2…4天放血1次,有的能基本恢复正常,病程长而症状厉害者隔2…5天放血l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2…4个疗程之后症状亦能减轻。治疗嗅觉障碍急性者效果最佳,每天放血1次,2…5次即可,慢性者隔2…4天放血1次,5次为1疗程,2…3个疗程之后其嗅觉恢复或改善。对幻嗅症如香味、腥味等,连续治疗6…15次之后,有的停止半年至2年不复发。
操作:酒皶鼻之脉络显著增粗增多,皮肤松软增厚者,用细三棱针点刺后其血自流,取低头位而让其血流入一烧杯中,放血由5…25ml不等,皮肤薄者点刺后双手拇、食、中三指挤血2…5ml。
典型病例:周xx,男,27岁。患者从25岁开始鼻子皮粗发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