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现象学下卷〔德〕黑格尔-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为,它就仅只涉及到他的某些个别方面而已;——我们也不能以为伦理行为也象教育那样现实,以为它也把某一个整个的个体当作对象,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把他创造培养出来,。。。。
成为一件作品,因为在教育里,除去那对家庭有否定作用的目的外,现实的行为就只还有一点有限的内容了;——最后,。。。。。
我们同样也不能将伦理行为理解为在紧急时机事实上拯救了整个个体的一种援助,因为援助本身是一种完全偶然的行为,需要援助的时机是一种日常的普通的现实,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因此,一种行为,如果它只涉及血缘亲属的整个存在,而不涉及公民,因为公民不属于家庭,也不涉及那种应该成为公民从而应该不再是这种个体〔家庭成员〕的人,如果它专。。。。。。。
以这种属于家庭的个别的人,专以扬弃了感性现实亦即个别。。
现实的普遍的本质为其关涉的对象和内容,那么这种行为,就。。。
不再涉及活着的人,而只涉及死了的人,死了的人已经摆脱。。。。。。。。
了他一长串的纷纭杂乱的存在而归结为完满的单一的形态,。。。
已经摆脱了偶然生活的喧嚣扰攘而上升于简单的普遍性的宁静。——因为一个人只作为公民才是现实的和有实体的,所。。。。。。。
以如果他不是一个公民而是属于家庭的,他就仅只是一个非
18
21丙(乙)
、精神
现实的无实体的阴影①。
〔3。个体的权利〕 个别的人作为个体而达到的这种普遍性,是纯粹存在,是死亡;这是直接的自然的变化结果,不。。。。。。。。。。。。。。。。
是出自于一种意识的行动。因此,家庭成员的义务,就在于把〔意识的行动〕这个方面添加进去,以便使他的这个最后的存在、普遍的存在也不仅只属于自然,也不始终仅只是一。。。。。
种非理性的东西,而成为一种由行动创造出来的东西,并使。。。。。。。
意识的权利在这种由行动创造出来的东西中得到确认。或者换个说法,由于具有自我意识的本质的安宁和普遍性真正说来并不属于自然,〔并不是自然的行动结果,〕所以行为的意义毋宁就在于它破除假相而使这样一条真理得以真相大白:自然虽然自命为这样一种行动的行动者,其实那只是表面现象而已。——自然在个体身上的所作所为,只是这样一个方面:使一个个体之变为普遍的存在看起来象是由于这个存在。。
者的运动。诚然,存在者的运动本身也在伦理共体的范围之。
内,并且以此伦理共体为目的;死亡是个体的完成,是个体作为个体所能为共体〔或社会〕进行的最高劳动。但是,个体只要本质上是一个个别的人,那么他的死亡与他为普遍整。。。
体所进行的劳动之直接发生关联以及他的死亡之为他的此种劳动的结果,就是偶然的:这是因为,就一部分说,如果他
①黑格尔认为活着的时候,个体属于城邦〔国家〕更多于其属于家庭;死了的时候它才重新回到家庭;家庭的重要任务是保证个体的埋葬;因此黑格尔随后就要表明,家庭将使死亡不成为一个自然现象,而成为一个精神事件。——译者
19
一、真实的精神;伦理31
的死亡是他的劳动的结果,那么死亡就是自然的否定性,就。。。
是作为存在者的个体的这样一种运动:意识在这种运动过程。。。
中并不返回自身,并不变成自我意识;或者再就另一部分说,如果存在者的运动扬弃存在者并使之成为自为存在,那么,死。。。。
亡就是这样一种分裂,在这个分裂过程中,存在者所达成的自为存在是一种别的东西,它不同于当初进入运动的那个存在者。——因为伦理是精神在其直接的真理性中,所以由精。。。
神的意识分裂而成的两个方面也有着这个直接性的形式,而个别性就转变成这样一种抽象的否定性,它自己本身没有任。。。。。。。
何安慰与和解,本质上它必须借助于一种现实的和外在的行。。。。。。。。。。。
为才能得到一点慰藉。因此,血亲关系就以下述办法补充抽。
象的自然的运动:就是,它把意识的运动添加进来,把自然的事业打断,把血缘亲属从毁灭中拯救出来,或者说得更清楚些,它由于认出毁灭亦即变为纯粹存在这一过程是必然的、无可逃避的,于是它自己就把毁灭行动承担起来。——这样一来,就连死了的存在、普遍的存在,也成为一种返回于自。。。。。
身的存在、一种自为的存在,换句话说,毫无力量的和个别。。。。。
的纯粹的个别性也就上升为普遍的个体性。由于死者已把他。。。。。。
的存在从他的行动或者说从他否定的单一性中解放出来,所。。。。
以死者是空的个别性,只是一种被动的为他的存在,完全听。。。。。
任低级的无理性的个体性和抽象物质的力量所支配,前者〔无理性的个体性〕由于它所具有的生命,后者〔抽象物质的力量〕由于它们的否定性质,现在都比他〔死者〕本身强有力些。
死者屈从和受制于无意识的欲望和抽象本质的行动,家庭则使死者免受这种屈辱性行动的支配,而以它自己的行动
20
41丙(乙)
、精神
来取代这种行动,把亲属嫁给永不消逝的基本的或天然的个体性,安排到大地的怀抱里;家庭就是这样使死了的亲属成为一个共体的一名成员,而这个共体反而把曾想脱离死者和毁灭死者的那些个别的物质力量和低级的生命作用统统掌握和控制起来。
这最后的义务于是就构成完全的神的规律,或者说,构。。
成对于一个个体的肯定的伦理的行为。对于个体的一切其他。。。
关系,凡非局限于爱情而具有伦理性质的,都属于人的规律,都有否定的含义,即是说,它们都是要使个体超越于他作为现实的个体所隶属的那个自然共体的约束之外。
但是现在,虽。。。
然人的权利以现实的、有自我意识的伦理实体亦即整个的民族为其内容与权力,而神的权利和规律以在现实之彼岸的个体为其内容与权力,但这个在现实以外的个体却并不是没有权力的;他的力量在于抽象的纯粹的普遍物,在于自然的或。。。。。。
基本的个体,这种个体把摆脱了自然元素而构成着自觉的民。。。
族现实的个体性夺取回来,并将此个体性送回纯粹的抽象亦即他的本质中,因为他的本质正是个体性的根源。——至于这种权力怎样在民族自己的身上表现出来,则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加以阐发。
〔Ⅱ。
两种规律的运动〕 这两种规律的任何一种里,现在也都还存在着差别和阶段。因为两种本质既然在它们本身。。。。
都含有意识环节,那么在它们自己的内部就一定要发展出差别;而这正是它们的运动和它们的固有生命之所在。考察这些差别,可以看出伦理世界这两种普遍本质的活动样式与自。。。。。。。
我意识的样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过渡。。。。。。。。
21
一、真实的精神;伦理51
〔1。政府,战争;否定力量〕 共体,亦即公开显示其。。
效力于日光之下的上界的规律,是以政府为它的现实的生命。。
之所在,因为它在政府中是一整个个体。
政府是自身反思的、。。。。。
现实的精神,是全部伦理实体的单一的自我。这个单一的力。。。。。
量诚然也许可〔公共〕本质扩展为它的组成部分,并使每一部分各自独立,成为一个真正的自为存在;因为这样,精神就得到它的实在或特定存在,而家庭就是它赖以成为特定存。。。。。。
在的原素。但是,精神同时又是这样一种整体的力量,它重。。
新把这些部分联结为对它们否定着的统一体,它使它们感觉到它们自己没有独立性,并使它们意识到只在整体中它们才有生命。因此,共体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组织为有关个人所有权和个人独立性的制度,有关人身法权和物权的制度,另一方面又可以把首先是追求个人目的——获得和享受——的各式劳动划分为各行业自己的组合,使它们各自独立。普遍组合的精神就是这些分离孤立的制度的单一性和它们的否定本。。。。。。
质(否定原理)。
为了不让这些制度根深蒂固地这样孤立下去,。
不让它们因孤立而瓦解整体,涣散精神,政府不得不每隔一定时期利用战争从内部来震动它们,打乱它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秩序,剥夺他们的独立权利;对于个人也是这样,个人因深深陷于孤立而脱离了整体,追求他们神圣不可侵犯的自为。。
存在和个人安全,政府就必须让他们在交付给他们的战争任。。
务中体会到他们的主人、死亡。精神就是通过这样打破固定存在形式的办法来保卫伦理的存在使之不致堕落为自然的存在,保持它的意识的自我,并将这个自我提高为自由和它自。。
己的力量。——否定性本质表明自己是共体或社团所固有的。。
22
61丙(乙)
、精神
权力和它赖以自我保存的力量;所以,共体或社团是在神的。。。。。。
规律的本质中和阴间的或地下的王国中取得它的真理性,并。。。。。。。
在其中加强它的权力。
〔2。作为兄弟与姐妹的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伦理关系〕至于主宰着家庭的神的规律,在它这一方面,本身同样也含有差别,它的现实的活的运动就是由这些差别之间的关系构成的。但在丈夫与妻子、父母与子女、兄弟与姐妹这三种关系中,首先夫与妻的关系是一个意识承认自己即在另一个意。。。。。。
识之中的直接的自我认识和对这种相互承认的认识。因为这个自我认识是自然的,不是伦理的,所以它只是精神的意象。。。。。
和表象,不是现实的精神本身。——但意象或表象是在一种。。
不同于它自身的他物中得到它的现实,所以夫妻关系不是在它自身中而是在子女中得到它的现实;子女是一种他物,夫妻关系本身就是这种他物的形成,并在此他物的形成中归于消逝。而且,这种生成消逝世代交替,也并非没有它的持续存在,它的持续存在就是民族。——因此,夫与妻的相互怜爱(PietaAt)混杂着有自然的联系和情感,而且夫妻关系的自我返回并不实现于其自身。第二种关系,父母与子女的相互。。。。。
怜爱,情况也是这样,父母对子女的慈爱,正是从这种情感。。
产生出来的:他们意识到他们是以他物〔子女〕为其现实,眼见着他物成长为自为存在而不返回他们〔父母〕这里来;他物反而永远成了一种异己的现实,一种独自的现实。但子女对他们父母的孝敬,则出于相反的情感:他们看到他们自己是在一个他物〔父母〕的消逝中成长起来,并且他们之所以能达到自为存在和他们自己的自我意识,完全由于他们与根
23
一、真实的精神;伦理71
源〔父母〕分离,而根源经此分离就趋于枯萎。
上述两种关系,双方总是互相过渡,总是不相平衡的。——但兄弟与姐妹之间的关系,则是一种彼此毫无混淆。。。。
的关系。他们同出于一个血缘,而这同一血缘在他们双方却达到了安静和平衡。
因此,他们并不象夫妻那样互相欲求,他。。。。
们的这种自为存在既不是由一方给与另一方的,也不是一方得之于另一方的,他们彼此各是一个自由的个体性。
因此,作为姐妹的女性,对伦理本质具有最高度的预感,但并不对它。。
具有意识,并没使它达到现实,因为家庭的规律对她来说是。。
自在存在着的、内含着的本质,它并不公开显现于意识的日。。。。。。。。。。
光之下,而始终只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和摆脱了现实的神圣事物。女性就是与这些家庭守护神(Pensten)联系着的。女性既把他们视为她的普遍实体,又把他们视为她的个别性,不过她与这种个别性的关系并非同时一定就是自然的关系、快感的关系。——作为女儿,那么女性眼看着父母日渐消逝,在。。
天性上固然不能无所感动,但在伦理上又不能不逆来顺受,处之泰然,因为全靠这种关系的消除她才能达到她所能达到的自为存在;因此,她从她父母身上看出她自己的自为存在,并不是以积极的肯定的眼光看的。——作为母亲和妻子,女性。。。。
的伦理关系一部分是以属于快感的某种自然的东西为其个别性,一部分是以只会在此关系中趋于消逝的某种否定的东西为其个别性,而唯其如此,就另一部分说,其个别性又是可以由别的个别性加以替换的某种偶然的东西。在伦理的家庭里,女性的这两种关系并不是建立在这个〔个别的〕丈夫、这。。。
个〔个别的〕孩子身上,而且是建立在一个一般的丈夫、一。。。。。。。。。
24
81丙(乙)
、精神
般的孩子们身上,不是建立于情感,而是建立于普遍。女性。。。。。
的伦理跟男性的伦理不同,其差别就在于:女性,按其规定来说,是为个别性的,是涉及快感的,但她又始终保有直接的普遍性,并对欲求的个别性保有外来物的地位;与此相反,在男性那里,这两个方面〔个别与普遍〕是互相分离的,而且,男性,作为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