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义疏-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关上反弱,故知数为无血,血亡则阴虚化热,尺者血之注也,阴弱不能养阳,即血虚
不能涵气,故令阳越气泄,巅濡寸浮,合诊寸口三部,皆违效象之常,故悉谓之反。浮
为虚者,气虚而外泄于表。数为热者,血虚则化热于里。气泄斯表不固,故证见自汗出
而恶寒,寒甚则体振而战栗也。微弱在关,中虚气滞,令胆中之大气,失其运转,故胸
下为急,喘汗而不得呼吸。急者气结不通,虽喘息汗出,仍呼吸不得舒畅,此息短苦烦
之象,肺胃之气两俱陷也。数为痛,呼吸之中,痛在于胁者,言数则化热,化热则血痹,
血痹则气不通(血寒则凝,血热则结),气不通则呼吸引痛。痛在于胁者,肝郁血痹而络阻,
亦肝邪之乘肺也。振寒相搏者,振寒即而'juzhuo校注:而字似多余
'寒栗,相搏谓与热
相搏,即气寒血热,真邪相争之义。因寒热相争,故形如疟。形如疟状者,谓不因外邪
伤寒杂病论义疏
—469—
而自发寒热,且病有休止。证为亡阴,而反下之(大抵古法治疟,多用下剂,今此方俗传秘方,
尚有以黑丑、白丑作汤治疟者),令阳邪愈陷,与阴相搏,阴精转竭,心气内馁,脉度加急,
转数转虚。阴竭则发热不休,神乱而狂走见鬼。凡狂谵之变,实证必骂詈不止,虚狂则
证虽躁扰,必有神志乍清之候,待神识稍清之际,始知心下为病。若狂走无乍安时,则
虽病亦不能自知矣。此为误下伤阴,心气抑而肝阳同陷,转而血结,少腹甚硬。小便尿
血者,此热结膀胱,邪移血分,郁而前通之。本证狂走见鬼时,最为病机生死之关。若
阴精已竭,必神乱狂躁而死。得尿血则神识转清,邪由下泄,阳气前通,犹有救逆之望。
然真气已损,亦不易治,法当平脉消息,凡肝郁而心阳浮越之证,法皆禁下。所谓下之
者,亦不必指承气峻攻,大抵镇坠下气之剂,悉为禁例。强抑必致如狂之变。一逆而夺
人长命,学者慎诸(余尝'juzhuo校注:原作常'治唐氏子睡中呓语,头痛面赤,手足时一惊掣,寒
热喘汗,脉象数动微弱。余为相体制方,用当归、阿胶、白芍、半夏、茯苓、枣仁、丹皮、人参之属,
病家以圆急效,延他医进镇肝下气之剂,重用代赭,服后发狂躁扰而死,纪此可资参证之助)。
脉濡而紧,濡则卫气微,紧则荣中寒。阳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荣强
胃中冷,微呕心内烦,医谓有大热,解肌而发汗,亡阳虚烦躁,心下苦痞坚,
表里俱虚竭,卒起而头眩,客热在皮肤,怅怏不得眠,不知胃气冷,紧寒在
关元,技巧无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热应时罢,栗栗而振寒,重被而覆之,
汗出而冒巅,体惕而又振,小便为微难,寒气因水发,清谷不容间,呕变反
肠出,巅倒不得安,手足为微逆,身冷而内烦,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
此示血虚中风,证象伤寒之候。脉举濡而按紧,濡象在外,知为卫气之微,紧象在
里,知为荣中之寒。卫气衰微,则皮腠不固,而风邪易中。卫气在阳,故曰“阳微卫中
风”。中风法当自汗,今荣血内寒,脉气不能外开以布津化汗,故虽中风而玄府仍闭。
发热无汗,证象伤寒,中风证当恶风,今乃发热恶寒者,亦荣中寒之所致也(恶风、恶寒
但有轻重之辨,恶风未有不恶寒者,恶寒更未有不恶风者。不过恶风之候,见风始感洒淅,不及恶寒之
甚,非恶风者不恶寒也)。盖人体温暖之源,下根于动气,内涵于营血,故血寒则心火内衰,
胃气自冷。荣紧者,谓紧象在里,此以荣卫分内外之诊。胃冷故气逆微呕,荣紧故心气
内烦,以荣血外寒,令心阳内郁,非化热之苦烦也。法当用桂枝人参汤(即理中加桂枝)
温中和外。医乃以恶寒发热,误作表实之诊,荣紧内烦,误拟大热之候,竟用大青龙法,
解肌发汗,兼清里热。本属阴阳两虚之证,故发汗则阳亡于表,液竭于里,心阴竭而内
烦,肾阳动而外躁,胃冷更加凉泻,故中府气结,而心下为痞,按之坚筑。心下苦痞坚
者,言其人为痞坚所苦也,至此则表里俱虚,阴阳并竭,故曰:“表里俱虚竭,卒起而
头弦”者,气虚于上。卒起身动而气浮无依,此上虚之眩,非风眩之证。因发汗清热,
表里兼行,使虚邪半留于表,半陷于里,外则客热不去,留于皮肤,内则心为虚烦,失
眠怅怏。医不解客热为气浮于表,内烦为血陷于里。胃不和则卧不安,其表里之不能自
和,由中焦胃气之冷,使紧寒下抑,在于关元之间(穴在脐下三寸,冲肾所治),令肾阳不
能升达,误治转坏,成气血两伤,胃逆阳越之变。法当用四逆汤加当归、茯苓、肉桂、
龙骨之属,扶危救逆。医乃不知心下痞坚,由胃冷而气结;烦躁头眩,由阴陷而阳亡;
客热由于气浮,不眠由于血弱,阴阳不能相维,故令心为怅怏,见溶溶不自收持之象。
伤寒杂病论义疏
—470—
上虽烦热,下实虚寒。关元为气海命门所在,紧寒在关元者,谓治逆之后,而濡紧之脉
如故。荣紧本非在表,发汗转使阳微,故虽汗而紧脉不去。紧为里寒在肾,故曰紧寒在
关元也。庸工至此,诛罚已知过当,技巧无所再施,因思水灌退热之法,外治不伤中府
之气(水灌古有冷热二法,热水灌身,可以发汗,冷水灌身。可以除热),乃汲冷水灌洗其身,表
热为水冷所却,逼而内陷,令皮肤客热,应时即罢,乃卫阳亦因此愈虚,转栗栗振寒之
状。医见热退寒生,苍皇失措,更以重被覆之,冀得温暖,卫阳为水冷逼陷,究不同误
下之变,得衣被之温,旋复外还于表,皮肤受冷水之寒侵,心阳以反激而外迸(人体受风
吹,或入冷水,则皮肤发热,即此理也),卫本微而不固,故重被温之,遂至汗出,汗出则卫
气愈虚,阳浮转甚,先之卒起而头眩者,今转甚而昏冒在巅;初为栗栗而振寒者,今加
剧而动惕振战。阳逆上逆,则气不下行,膀胱无阳以化,而气不输送,令小便为微难之
状。气寒相搏,郁而化水,胃阳不能消水,脾络亦难纳精,两道不分,运化中失,因成
下利清谷之变,故曰“寒气因水发,清谷不容间”。不容间者,即利下无间歇时,所谓
利遂不止者是也。胃寒则气逆为呕,脾寒则气陷为利。呕变反肠出者,谓上呕而下见脱
肛,因致巅倒不得暂安,手足微见厥逆,身外肤冷而心内虚烦,至此则阳亡气脱。阴精
未竭者,犹可急温;阴阳两竭,则药力已无所施,故曰“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
谓迟则阴竭阳散,虽欲救之,固已晚矣。
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血虚为无阴,孤阳独下阴部者,小便
当赤而难,胞中当虚,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应卫家当微,今反更实,津
液四射,荣竭血尽干,烦而不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一云黑液)。医复以毒
药攻其胃,此为重虚。客阳去有期,必下如汗泥而死(按本条今见平脉法)。
凡平脉当随证断,以本无外证,则脉见浮而按大,自为气实血虚,阳强阴弱之候,
证见小便赤难(黄元御氏谓癸泄于壬,即属此理),法当温敛肾阳,不可但用凉泻,若不及时
治,必转阳强阴竭之危。反小便利而大汗出者,阳泄而外亡也。津液四射,令荣血尽干。
烦而不眠者,阳亡而阴又竭也。由弱转竭,病由渐进,医复以毒药攻胃,则暴液下注,
粪如汗泥,色黑奇臭,胃气绝矣。此病久渐入虚损之象,非暴病之变也。
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
节烦疼,当发其汗,而不可下也。
上举外实者,不可下。此示风寒两伤,荣卫俱病,脉象浮紧,骨节烦疼,即外实之
脉证也。
跌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跌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
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
气噫不(通行本误作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脾气不治。
大便硬,气噫不(通行本误作而)除,今'juzhuo校注:原误作令'(通行本误作令)脉反
伤寒杂病论义疏
—471—
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通
行木误入脉因前后度数如法八字,当属后贤注释之文),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
此示胃逆脾动,跌阳见浮而按数之诊,于法不可误下。今不诊跌阳,则浮而数见于
右关,亦可同断。下之则荣卫内陷,令升降不利,脾气结而大便反硬,胃气逆则气噫不
除。动脾之数,象数而小,故曰“其数先微”。脾动则胃阳外越,故发潮热(此言脾虚发
热,当有微汗,亦令皮肤潮热,非阳明之潮热也)。津亡口渴,知饥复不能食者,脾阴虚则脾
阳动故也,脾阴复必脉自转缓,故曰脉当迟缓,病者则饥。《脉法》所谓脉数而解者,
必能食也,即此动脾之义。久数不止,自气入血,营气郁败,则生恶疮。不时云者,谓
数脉不以时见(如无表证热证而脉数者),复不以时退是也。
脉数者,久数不止,止则邪结,正气不能复,正气却结于藏,故邪气浮
之与皮毛相得。脉数者不可下,下之必烦利不止(本条今见平脉法)。
此示数象之变,义分三释。一数而有止者为邪结,二数而毛浮者为正虚,三数而如
常者(即不止不毛而有力)亦热为在表,皆不可下。数实者,下之令心气郁而内烦;数虚者,
下之则阳气陷而利遂不止。此临病者所当细审且明辨也。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中弱涩者,复不可下
之。
尺为脉根,弱而且涩,则气血两虚。凡尺弱者皆禁汗下,惟小肠宿食而尺沉绝,寸
关滑大者,此下焦气结,法当通府,乃其变也。
脉浮大,应发汗,医反下之,此为大逆也。
浮大为邪实在表,故宜汗,不宜下。
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府者,不令溲数。
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甚(通行本误作愈)。溲数(通行本作汗少)则便难,脉迟
尚未可攻。
此示浮大之诊,有属府、属藏之异,法随证断,攻之,指攻其热,非承气之峻下也。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而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
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
此示汗出不恶寒,若头项强痛,身体疼痛不罢,仍为太阳证在,法当禁下。
结胸证,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即死。
伤寒杂病论义疏
—472—
结胸证虽里急,脉浮大仍当先和其外,早攻则死。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
喘而短气,本有里实之证,加胸满则证为在表,不可下也。以胸属上焦,胸满为肺
气之闭,法宜先和其外。
太阳与少阳合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不可下。
心下硬为邪结在上,汗之则愈结,下之则不达病所,硬仍不解,加颈项强而眩,则
太阳少阳证在,故不可下。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热厥有宜下者,亦指攻热而非下实,兼四逆则属少阴寒厥,决无热伏之证,故不可
下。虚家,概诸虚言之,虚自不可攻也。
病欲吐者,不可下。
欲吐则胃气上逆,下之则真气陷而客气愈逆,必转利而吐仍不止,以伤胃故也。
太阳病,有外证未解,不可下,下之为逆。
诸外实者不可下,偏指表实而言。此曰外证未解,则无论表虚表实,皆当禁下明矣。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
发阳即病在脉外,误下则邪结膈膜之间;发阴即病在脉内,误下则邪郁经络之分。
结胸者,水热相搏;痞满者,络郁气阻。一为有形之结,一为无形之结,二者皆由下早,
亦病由体秉而异。大抵阳强者则成结胸,阴胜者则为痞也。
病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
浮而按紧,荣气内寒,下之则紧反入里,气寒相搏,因而作痞。此气痞之证,治宜
小青龙法。有素秉多痰者,亦可饮结成痞,病由体变故也。
夫病阳多者热,下之则硬。
此言其人阳盛者,多病热证,必审其热在何经而泻之乃愈。若热不在阳明之府,而
概下之,初服或一二通利,久之则不惟不利,而反便硬,以苦寒伤津,转令肠燥,世常
伤寒杂病论义疏
—473—
有府阳素盛,每苦多热,以大黄为常服之品,若治不得法,遂长此日在病中,不服泻剂,
则便秘不解,使真气耗于无形,此亦学者所当知也。
本虚,攻其热,必哕。
气寒则降,气热则升。哕为客气逆冲之证,故必本虚而兼热化者,误攻乃有此变。
若纯虚之秉,则攻之虽吐利不止,亦不作哕也。
无阳阴强,大便硬者,下之必清谷腹满。
热盛则液涸,寒胜则冰凝。故无阳阴强,亦有便硬之证,脉当弦紧而硬直。病由中
下二焦,阳气俱衰,火不温土,令津液凝冱不化,温之则寒凝自解,下之必清谷腹满,
脾肾两伤,中下皆寒故也。有阴结便硬,进温化之剂,初服反下利者,此同脾实腐秽自
去之例,续进则胃气和而大便自调,又学者所当辨也。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下之必胸下结
硬。
太阴误下,则脾肺之气俱陷,故胸下为之结硬。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
之,利不止。
厥阴误下,则肝气下陷,络寒不能汲水,故利下不止。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
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
胸中实而下之,必心下结而烦利不止。盖少阴之胸中实,以下虚为上实之因,脉气
阻而津液涩渗,吐之则心阳外发,下之令心气内陷。少厥两经,阴阳顺接,故皆有禁下
之戒。
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