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 >

第27部分

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第27部分

小说: 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获得的三维观念一样。


当然,如果用双眼去看这两幅画时眼睛随意乱指是不行的。我们必须以这样一种方式去看这两幅画,这种方式与那些由实际物体来形成的映像相对立。左眼必须凝视A里面的小圆,右眼必须凝视B里面的小圆。只有在这种条件下,两只眼睛里的映像才可能像我们凝视一个真实的截去顶端的锥体顶部时所产生的那种映像。但是,这样的实验并非易事。我们习惯于将双眼指向同一点上。这里,我们必须用两只眼睛凝视一个不同的点,用左眼看A的顶部,用右眼看B的顶部。唯有经过长而持续的实践,我们才能使自己的眼睛运动控制到这样的程度,即用每一只眼睛进行独立的注视。正常情况下,双目的运动完全是同时发生的。运动本身是由外部印象决定的;也有可能这些运动最初有助于机能的同时发生(functional concurrence)。因为,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这是每只眼睛的反射机制的规律(law of the reflx mechanism),即我们的凝视总是受到与众不同的地点或界线(points or boundary lines)所吸引,并根据它们引起的印象的强度(intensity)从一个地点(或界线)移动到另一个地点(或界线)。由于双眼均遵循同一条规律,它们的运动必须紧密地相互联系。引导一只眼睛去凝视它的那个地点也会吸引另一只眼睛。这样一来,就两只眼睛来说,便产生了一种共同凝视的冲动,这种共同凝视的冲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克服。




  为了排除仅仅把观察限制在少数有经验者的身上这一困难,惠特斯通制成了立体视镜(stereoscope)。借助这种仪器,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相当容易地从一个平面上呈示的东西中获得三维观念。普通类型的立体视镜是由布鲁斯特(Brewster)提供的(见图26)。它包含两块小的呈倾斜角度的棱镜,在棱镜后面的一段距离置有可供组合的两幅图画。双目在自由注视时必须使它们的视轴平行,以便能同时注视两幅图画(b)。但是,如果中间插入两块棱镜(p),而且它们的折射角朝向彼此的眼睛,从而使得来自图画(b)的光线将以这样的方式转向,即这些光线能落在视力最清楚的地方和视网膜的邻近部分,尽管双目并不凝视着图画(b),而是凝视着f点。这样一来,其必然的结果是,A和B的内部小圆(见图25)影响两眼视网膜的重合之点(coincident points),而图25的余下部分正好显现出视网膜映像中的同样差异,像我们直接观察一个具有类似特征的真实物体时所产生的视网膜映像的差异一样。


下面是最简单的立体视镜实验。如果用立体视镜把彼此位于不同距离的两根垂直线向每只眼睛呈现的话,那么深度知觉便会产生(见图27);例如,向左眼呈现ah,向右眼呈现cd。运用这种方式,我们得到了两根垂直线的共同映像,共同映像之一,即垂直线1,是由于融合了a和c的结果,共同映像之二,即垂直线2,则是融合了b和d的结果。前者存在于纸的平面上,后者则存在于稍后一点的距离上。这是符合通常的情况的。当我们双目凝视两根线条时,右面一根线条往往比左面一根线条稍远一点,右眼视网膜映像中两根线条的水平距离必然比左眼视网膜映像中两根线条的水平距离要大一些。


当我们向每只眼睛呈现画得稍稍倾斜的一根线段,而且使两根线段的倾斜度稍有不同时,用这种方式同样产生了深度观念。如果线段1和r分别落入左眼和右眼上面,具有如图28所示的倾斜度,那么我们便能获得一个共同的映像(s),它延伸至第三维度,其上端比下端更远。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线段像图四那样倾斜,我们便获得了一个共同的映像,它的下端要比上端更远。


在上述两个事例中,倾斜的线段以不同的形式倾斜,或者说垂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有所不同。这两个事例不断地被肉眼在三维视觉的条件下认识到,同时也在立体视镜中被认识到。它们构成两种基本的立体视镜的视觉实验。垂直线或斜线无需笔直;如果它们有点弯曲结果也一样。所有立体视镜的视觉最终有赖于这两种基本实验的结合。另一方面,如果呈现不同距离的水平线,我们便无法获得深度观念了。这一现象是很容易得到解释的,因为我们记得在自然界并不存在这类三维视觉的情况。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翻转或扭曲一个物体;它的界线不是垂直的便是倾斜的。
  立体视镜视觉的事实无可争辩地证明了双目是彼此独立地感知的,它们的知觉只是在第二步上才结合成共同的观念。关于立体视觉现象的原因,其他任何一种观点都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矛盾。例如,认为两只眼睛实际上仅是一只眼睛;认为每根神经纤维分成两个分支,各自通往两个视网膜的相应点上,这样的想法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情况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从截去顶端的锥体所获得的共同映像将具有图30所示的特征。在图30中,那些不投射于相应视网膜点上的图画部分干脆相互覆盖起来;而且没有产生一种简单的三维物体观念的暗示。


如果我们承认(正如该现象不可避免地迫使我们去承认的那样)两眼是分离的视觉器官,它们彼此独立地进行感知,那么我们便只能以某种心理过程寻求两种视知觉(visual perceptions)的融合。事实上,这一现象本身导致了这样的结论。我们认为深度观念只有在两种映像恰巧与我们对空间实际物体的看法相符合时才会产生;我们发现,第三维度的直接知觉始终意指着双目视觉。现在,假定在你面前分开展示两幅平面图画,你被告知这两幅平面图画是同一物体的两种投影(projections),那么关于这一物体的性质你会作出什么推论呢?当然,你会说,物体在三个维度中得到扩展;你甚至会拥有一个关于该物体第三维度的大体正确的观念,也许还能构筑整个物体的确切模型。如果双目知觉原本便是两个分离的东西,那么就必须通过一种基本相似的方法,它使我们最终将这两种分区(separate areal)的映像融合成在第三维度中延伸的物体的共同观念。我们也必须从物体的分区投影中构筑我们关于该物体模型的观念。唯一的差别在于我们并不是有意识地做到这一点,而是通过一种感觉联合的活动无意识地和不自觉地做到这一点:这是出现在意识中的唯一的结果,也即物体本身的观念。
  将知觉融合成单一物体的观念,就其必要性而言,部分在于这些知觉的无限数量。不断向我们的双目呈现的是与三维物体相应的并补充三维物体的分区的投影。我们总是根据通过我们双目获得的关于外部世界的不同观点来感知这些物体。但是,将两部分的观念联结起来的动机只是事情的一半。在心理努力中还可以找到另一种更强烈的影响支配着一切知觉过程——努力获得同时发生的观念和观念要素的永久性联合。我们已经发现,在刚才谈到的分区和三维的知觉过程中,这种努力运作着。毫无疑问,两种视觉映像的融合是一种心理联合活动的结果。但是,我们仍然需要更加精确地确定这种联合是如何发生的。
  当讨论单眼知觉的形成时,我们发现运动感觉(sensations of movement)提供了对视野中一些分离点的空间距离的测量。与此相似的是,在双目的深度观念中,也是运动感觉为我们提供了对空间距离的基本测量。如果共同视野包含了单一的亮点(bright point),那么支配着视网膜上黄斑(yellow spot)的眼动关系的反射机制便导致了双眼对该单一亮点的凝视。该亮点的映像投射于黄斑,也即视觉最清楚的地方;它是视轴发生交叉的地点。如果在共同视野中出现其他亮点,这些亮点便依次地被感知,其顺序按照这些亮点刺激眼睛趋向于运动的强度而定。由此,产生了对视野中出现的与众不同的点或界线的连续凝视。但是,当双目以这种方式一个点接一个点地区分出一个物体时,必然会在各种情形之间立即产生重要的差异。如果目光扫视过的那些点存在于一个平面上,那么不再被凝视的那些点的映像——也就是说那些点的映像没有落入黄斑,而是落入视网膜的侧面部分——仍然会影响双目中近似于重合位置(coincident Position)的一些视网膜的点。这种位置的重合也提供了有赖于印象位置的特定感觉色彩的某种相似性。另一方面,如果连续凝视的点位于离开眼睛的不同距离,那么不再被凝视的点的映像就不会落入重合位置和两眼视网膜中相似感觉特征的点上。随着把这些点分离开来的第三维度的距离越大,这种分叉(divergence)现象也会越大。在这种情形里,两种视觉映像的联合必然会存在基本的差异;而且,与表面知觉(perceptions of surface)和深度知觉相对应的两个系列的实际经验将会清楚地彼此区分开来。




  然而,我们必须要问,上面讲的这种区分怎样才能形成与分区的物体观念相对的三维物体的特定观念呢?在这一点上,不同的观念仍然是可以考虑的。许多权威人士说,只有落入重合的视网膜点上的映像才可以看作是单一的;所有其他的映像都可以看作是双重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存在还是不存在双重映像(double images)来确证存在还是不存在第三维度。把这些东西分离开来的距离——也就是它们偏离重合的视网膜位置的大小——使得我们直接推理第三维度中延伸的大小。因此,深度知觉仅仅存在于对双重映像的忽略之中;深度观念越是清晰地产生,越是要忽略这种双重映像,以便达到对单一物体的知觉。


然而,这种观点经不起实验的检验。如果把图31引入立体视镜中来,那么左眼接收映像A,右眼接收映像B。线段1和线段2落入视网膜的相应部位,线段1和3则落入不同的部位。结果,两根粗线1和3融合成一个单一的观念,从粗线1和3的融合中产生的线段提供了清晰的深度知觉,而细线2在纸的平面上与它发生交叉;也就是说,我们的视觉已经将落入两眼视网膜不同部位的两根线段合而为一,而落入相应部位的两根线段被分别地感知。由此必然引申出这样的观点,即深度观念无法产生于对双重映像的感知和继后的忽略。如果情况真是如此,那么投影于一系列相应点上的映像1和2,便不可能作为双重映像而分别出现。此外,这个实验还证明了视觉的形成是一种基于两种视知觉联合的观念活动,它不仅由视网膜映像的位置所决定,而且还由这些映像所具有的其他特性所决定。这两根粗线首先把自身强加于知觉,并且当双目的映像被比较时它们又可以单独归属于单一的物体;而物体本身必须在空间的第三维度中延伸到映像所占据的位置。
  因此,深度观念并不是由视觉的共同活动中忽略分离的知觉或集中弱化分离的知觉而产生的,恰恰相反,深度观念是通过清楚地理解这些分离的知觉及其继后的结合而产生的——这种初级的联合进一步与其他类似的观念相联合。两个视网膜映像的差异并不意味着作为无价值的错误东西而不予考虑。恰恰相反,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对外部物体空间质量的不同寻常的确切测量。而且,下面的推论将是不可避免的,即如果我们通过视网膜映像的差异而感知到这些空间的特性,那么这些机网膜映像本身就必须在知觉中与它们独特的空间差异一起被提供。
  但是,这些机网膜映像的差异(它们的比较为我们提供了深度观念)被感知并被精心制作成观念的方式可能还存在一些怀疑。我们必须从这样的一个事实出发,即眼球的运动感觉(它们向我们通报了分区性视野的空间关系)也提供了——至少在最初——对第三维度中距离的测量。于是,深度观念由运动产生的假设看来有了可能。我们已经讨论了眼动(eye…movement)在估计距离方面的意义。如果我们用双目凝视一个物体,那么物体离我们距离的增加或减少可以通过眼动的辐合(convergence)或发散(divergence)而十分鲜明地被感知到,这种辐合或发散的运动是由双目进行的,目的是保持该物体能被恒定地凝视。我们通过运动一感觉意识到这些运动,并且通过运动一感觉,我们对物体的趋近或移远进行测量。如果一个空间延伸的物体放在我们面前,那么它只向我们同时展示当一个物体运动时相继感知到的东西。与此同时,尽管三维物体作为整体放在我们面前,我们在单一瞬间只能清楚地感知该物体的某个部分。在这种情形里,我们还通过辐合和发散的眼动逐步地由较近点移向较远点,或者从较远点移向较近点。用此方式,我们感知了物体中较近和较远的东西,正如我们观察运动中一个单一的点的位置变化那样。
  毋庸置疑,深度观念原先就是以这样的方式通过一系列感觉和知觉而产生的。但是,深度观念是否继续以同样方式产生,由双目逐渐获得的每一个单一观念是否继续由一系列相继的活动来形成,这便是一个不同的问题了。我们已经在研究平面的知觉中讨论过类似的问题。在这个领域,也是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看到,运动并非在每一种单一的知觉中继续起作用,静止的眼睛本身也能见到空间的事物,并对空间的延伸具有相当精确的测量。而且,我们还发现,正是在视觉中存在这种部位色彩(local colouring),从而使眼睛省却了这些持续的运动。这些部位的信号(local signs)是永久的属性,一俟这些属性与运动感觉的关系被发现,那就足以把感觉带入延伸的形式。
  因此,深度观念(在双目视觉中产生,以便使我们对视觉空间的简单理解变得完整),也可以在眼睛完全静止的时候产生。看来,深度观念通常在眼睛受到光的印象(impression of light)作用时瞬间出现,所以它几乎没有什么时间从若干由运动分离的相继知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