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 >

第72部分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第72部分

小说: 造就成熟人格的实用通书心理医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定势错位的表现及其危害

    1.道德定势错位。

    道德是调节社会成员关系的行为规范。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前进总是要以牺牲一部分传统道德为代价的。马克思所指的是牺牲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但是当前有些道德的牺牲或道德定势的变化是很不应该的。例如:

    (1)先进与落后的错位。在现在一些人看来,落后并不可耻,先进并不光荣,先进人物难当,先进事不好做,先进话不好说。学雷锋的人成了愚笨的不会赚钱、拙于心计的代称,恰恰那些斤斤计较,得寸进尺的人,反而被大家视为能、有本领、有经济头脑。甚至那些调皮捣蛋、不守纪律、不服从领导、一边吃奶一边骂娘的人,倒成了不少人心目中的英雄好汉。

    (2)文明与愚昧的错位。举止文雅是文明的行为,如今却被一些人视为装腔作势,满口粗话者被视为壮士豪杰。一些山寨边区,村民有钱盖庙,却不肯投资建学校,有的干脆把学校改建庙堂。

    (3)勤俭与奢侈的错位。勤俭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时下几乎成了“小农经济思想”的代名词,奢侈却被公认为有派头,有气魄。

    (4)正义与邪恶的错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成了“傻冒”,歹徒行凶旁观者众多而无人上前制止的现象屡屡发生。

    (5)自尊与自贱的错位。有的演员借义演之名,到灾区去搜刮灾民钱财,明明是见利忘义的自贱行为,而当事人偏视为自尊。

    2.心理定势错位。

    心理定势错位是指心理活动准备状态的错位。有以下表现:

    (1)需求错位。需求是行为的原始动力。需求视社会价值与社会发展水平分为合理需求与不合理需求。将不合理的需求视为合理,就是需求错位。例如:将贪婪地向社会索取视为合理的需求。

    (2)动机错位。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动力。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个体对事物发展本身感兴趣;外部动机是个体对事物以外的因素(如报酬、晋升、条件)感兴趣,一般认为内部动机的作用大于外部动机,但是有些人对工作本身没有一点热情,对报酬却斤斤计较,驱动他工作的动力就是金钱。这是一种动机错位的表现。

    (3)态度错位。态度是由情感为核心的行为倾向。态度是定势的一种。态度错位是指情感与认知、意向之间的不协调。例如:明明知道有人在破坏公物,但对此却束之高阁、听之任之。

    (4)价值观的错位。价值观是人生的信念与观点,它是个性的重要成份。价值观意味着个人对某一事物将作出何种选择。例如,对一个教师而言,是要“课堂”还是市场?在定势错位的情况下,一个教师也许选择了“市场”,或者离岗去经商,或者搞个BP机上课,下课后忙于商务活动,把人民教师应有的敬业爱生的精神抛于脑后。由此类推,军人、运动员、记者、政府公务员等都会存在这样的选择。

    3.行为错位。

    道德定势、心理定势的错位是观念上的东西,常常综合地从人的行为中表现出来,从反常的人际关系、社会风气中反映出来。行为错位有以下表现:

    (1)虐待与互虐。人与人之间应该互敬互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但是有些人却专以捉弄他人为乐。例如:某人去某地找人,故意指错路钱;有人要赶公共汽车,司机故意不停车;在邻里关系中,与邻居吵架败阵后悄悄把开水淋在对方养的花草上等。这种以折损他人满足自己的倒错行为是较为普遍的。

    (2)痞化行为。当前社会上有一定数量的人表现出一种蛮横不讲理、称王称霸的痞化行为。例如,一些地痞、流氓欺行霸市,搞强买强卖;一些村民在国道上任意拦车、扣车,勒索司机钱财;一些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白吃白喝等。在社会公共场所,常有人为一点小事而大打出手,甚至执刀杀人,在这些人的观念与行为上,似乎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讲道理,以势压人。由于社会制裁有限,少数人的这种行为诱发与强化了更多的痞化行为。许多家长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要太老实,老实人吃亏;文学影视作充斥着凶杀武打场面;一些厂家也将产品冠以“狮、狼、虎、豹”、“画王”、“视霸”等称号。痞化行为已渗透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

    (3)依赖性求援。这是一种懒汉心理,对部门、单位、个人的困难不是通过自身努力去克胀,而是一味依赖国家、集体、他人。有些地区不去发掘本地资源搞开发,而是一味强调困难,向上伸手要钱,要到钱后又用于非生产性的消费,以至于“扶贫扶贫,越扶越贫”;对于某些人来说,沿街乞求成为致富的门路。这些人已无羞耻之心,不病不残,却向人们求援。据统计,乞讨者一天的收入高的能达几十元。

    错位的行为还有许多,仅举三种,以窥豹一斑。定势错位的危害极大,对个人而言,可能会导致信念丧失、心灵空虚、斤斤计较、算计他人、不思上进、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就人际关系而言、会导致人际间的不信任、摩擦与冲突,酿成家庭、邻里及同事间的感情悲剧;从社会来看,它与社会风气的败坏、社会公道的衰退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必须纠正错误的定势,以一种健康的心态与行为去工作、学习与生活。

    (四)定势错位的自我调适

    定势错位讲到底是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个人的自我调适,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定位于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观念的确定要加强学习,从圣人先哲的著作中去领悟做人的道理,从社会楷模的言行中去学习做人的道理。同时要善于思考,思考能帮助你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社会发展主旋律,能站在较高的角度看待人世与社会,以正确的逻辑推理在变幻莫测的社会事物中作出的正常的选择。其次,要加强个人的品德修养。有修养的人往往能“一日三省吾身”。有“慎独”的人格,绝不“跟着感觉走”。有社会责任感,努力去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而不去媚俗、迎痞。

    再次,对已有的错位定势可以采取系脱敏法去纠正。即从最小的倒错纠正做起。例如有不相信他人的错误定势,可以考虑从以下顺序来纠偏:→相信自己→相信家人→相信同事→相信上级→相信路人。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进行纠正。以上谈到了十二种病态社会心理与行为涵义、特点、原因、表现、危害与自我调适方法,还有报复、虚伪等病态心理未列出来。病态社会心理是介于正常与变态人格之间的心理现象,它的纠正需要社会力量的综合治理,但更有赖于个体的主观调整,因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第十二章 心理护理概述 第一节 心理护理的一般程序

    心理医生第四卷:特殊境况下人的心理护理与保健

    在特殊境况下,比如疾病、手术、青春期、更年期、失恋、离异、丧偶、退休、监禁等突变期,我们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心理的健康,以适应新的生活,是一个长期被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而且已获得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特别在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进行心理指导的价值早已被学界肯定。

    第一章:心理护理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对病人的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方法,以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病人达到身心康复的一项工作。心理护理近年来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科学,主要是研究临床护理中的心理学问题,如怎样解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与疾病作斗争;怎样帮助病人适应医院的生活环境;怎样帮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等。随着现代医学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生物医学综合模式的急剧转变,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由于身心疾病产生的复杂因素,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病人的护理需要,心理护理学便应运而生。值得重视的是,心理护理的方法已不限于临床应用,它实际上已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其对象也不局限于身体患有疾病的人,而涉及到不同的心理疾病患者。即使是正常人,也应经常使用心理护理的方法,以进行心理保健、保持心理健康。

    二、为什么要进行心理护理

    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揭示了人类诸多器质性病变均与心理因素直接有关。据统计,美国每年死于心脏病、高血压的人数要比死于癌症与意外事故的总和还多,高居各种死因之首。据研究认为,许多身心疾病都是由生活忙乱、情绪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而引起的。患病是机体不能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是受社会环境制约的心理因素影响了生理功能。从身心医学的角度来看,必须完整地、全面地认识病人,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运用恰当的治疗和护理。当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证明,病人的心理活动,以及护理人员对病人施加的心理影响,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中有心理护理先行的说法。

    第一节:心理护理的一般程序

    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观点,可将心理护理的程序分为五步。

    一、了解病人的需要

    包括:①解除痛苦;②就医治疗;③良好的护理;④生活上的照顾;⑤关心、同情和帮助;⑥熟悉环境;⑦新的人际关系;⑧了解疾病的预后以及对家庭、工作和学习的影响;⑨对疾病所持的态度等。

    二、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

    人的心理反应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患病后所处环境的变化,常会带来病人情绪上的变化与反应。人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变化有一定联系,如恐癌病人在确诊前,紧张的情绪会使得脉搏加快、血压升高。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行为变化等,也可以了解病人患病后的心理反应,如焦虑、抑郁、感知过敏等。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是搞好心理护理的前提。

    三、收集病人的心理信息

    1.直接收集法:直接与病人交谈,了解其患病后的心理变化,可从中得知心理病变是否为生理变化所致。如交谈中了解到病人心绞痛是由不争气的儿子所致,谈到伤心处可能再次诱发心绞痛或出现呼吸、脉搏、血压等异常。

    2.间接收集法:①通过与病人亲友交谈收集病人的心理变化。②预先设计问卷进行一般心理状况调查。

    四、分析病人的心理信息,提出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提出心理护理的目标。从心理护理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做出心理上的诊断与治疗。如因经济条件差而不安心住院可诊为“经济拮据”,其解决办法是“请求单位补助、亲友支持或募捐解决等。又如失语可诊为“语言联系功能障碍,其解决方法是:书写交流或打手势。

    五、护理效果的评价

    对护理效果的评价,应根据护理行为是否符合护理程序和计划而定,不能仅以病人的目标是否达到来作为护理效果的标准。因为有时无效的护理亦可达到目标,而有效的护理活动而未必能达到目标。如经济拮据,护士虽积极努力与单位联系申请补助,但未能解决问题。

    护理目标未达到,遗留了问题,反馈给护理人员,护理人员便要重新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重新收集资料,确定经济拮据的真实性,修改护理计划。心理护理各程序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4—1心理护理程序及相互关系

第十二章 心理护理概述 第二节 心理护理的方法

    一、性格与护理

    性格是表明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有一句名言:“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为重要。”同样的病,在不同人身上,其表现往往是不同的。如重大的精神创伤对某个人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泰然处之。因此护士可通过了解病人的性格特征,来预见病人对疾病所持的可能的态度和将会采取的行动,为治疗提供基础。

    1.性格开朗病人的护理。性格开朗的病人,外倾性较明显,患病后易产生急躁情绪。可通过交谈让病人对疾病有所认识。使其尽快适应医院生活,增强对疾病痛苦的耐受性,与医务人员较好配合。

    护理中对病人要热情、耐心,不必过多地隐瞒病情,应主动向病人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使之对疾病有一正确认识。并指出情绪稳定与健康恢复的关系,使病人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勇于战胜疾病。

    2.性格孤独、懦弱病人的护理。性格懦弱者,内倾性较明显,表现沉静、反应迟缓,顺应困难。患病后情绪消沉、抑郁,对疾病痛苦的耐受性差,有轻微的疼痛便大声呻吟,对医院生活适应能力差,依赖性强。诉说病情时往往易扩大或缩小病态感觉的体验。

    扩理中要耐心倾听病人主诉,不要随便打断病人的谈话,言语应谨慎;不要有暗示性,以免生疑而致医源性疾病;应主动介绍医院环境,使之尽快适应生活,启发病人培养顽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二、情绪与护理

    (一)恐惧、紧张情绪的护理

    1.病人恐惧医院内的陈设和各种检查。有位神经官能症病人作心电图检查时,认为是对她通电,听到机器声立即从床上滚了下来。

    2.惧怕手术。有的因极度紧张,还未做手术便虚脱了;有的看到护士推平台车,便尿湿了裤子。

    在护理中,应设法除去引起恐惧的原因,如在做检查前,向病人解释清楚,主动告诉病人手术过程中疼痛的性质、原因、程度,说明医生会设法减轻疼痛。病人了解了医护人员的做法,则会忍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