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北京大学__犯罪心理学 >

第6部分

北京大学__犯罪心理学-第6部分

小说: 北京大学__犯罪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于19世纪末创立的心理学流派。它既是一种神经症的治疗方法和理论,又是一种潜意识心理学体系。到20世纪20年代,这—理论扩展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发展为无所不包的人生哲学,是20世纪内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又称古典(或经典)精神分析,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时期:①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指1895年至1913年,弗洛伊德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经过独自研究,围绕解决心理疾病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些基本命题,是精神分析学萌芽、奠基和形成时期;②弗洛伊德的晚期理论,指1914年至1939年,弗洛伊德对前期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其理论已经大大超出了认识和治疗精神疾病的范围,涉及社会文化、科学、宗教等方面,发展成弗洛伊德主义。
弗洛伊德的两个得意门生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和荣格(CaLrl  GLista~r Jung,1875~1961),由于反对泛性论而与其老师分道扬镳,于1911年和1914年,先后离开弗洛伊德,建立起“个体心理学”和“分析心理学”,在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历史上,被认为是从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的过渡。
20世纪30年代以后,欧洲特别是德国的一批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为逃避纳粹的迫害移居美国,将精神分析同美国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种学等理论相融合,兴起了新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多数为欧洲移居美国的学者,也有少数美国本土的精神病学家和人类学家。其中著名的人物有:霍妮(Karen Homey,1885~1952)、沙利文(I.Iarry Stack&allivan,1892~1949)、卡丁纳(AbramKardiner 1891~1981)、弗罗姆(Erick Frcmm,1900~1980)以及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1994)等人。新精神分析学派并不是一个严格统一的整体,之所以把他们归在一起,是因为这些学者在一些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方面并未脱离弗洛伊德的体系,但在不同方面又对正统精神分析有所变通、修正和扩充。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
在对犯罪人心理和行为的分析中,后来者多采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观点、所以下面主要介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与后来者用于犯罪行为心理分析有关的内容。
1.潜意识论
潜意识(又称无意识)是整个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命题,是精神分析学的奠基石之一,弗洛伊德因这一开拓性的贡献被誉为精神世界的哥伦布。
弗洛伊德主张,人的心理由意识(表层)、前意识(中层)、潜意识(深层)三个层次所构成。 
意识(Consciousness)是我们可以感知到的心理的表面层次,它与外部世界联系,直接引发人们的行为,但不是行为的原动力。弗洛伊德认为意识不等同于心理.它只是人的心理活动中比较小且非主要的部分。
前意识(preconsciollS)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心理部分,指潜意识中可召回的、人们能够回忆起的经验。它就像一个看门人,意识部分的内容要经过前意识才能进入潜意识中,潜意识中的内容要达至意识层面会受到前意识的检查和抑制。但是,当前意识丧失警惕时,被压抑的欲望或本能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潜意识(unconscious)是个体精神结构中最深层、最黑暗的部分,由大量原始冲动、本能欲望以及童年期的经验所构成。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具有冲动性、无道德性、反社会性、非理性、非逻辑性、非时间性、非语言性和不可知性等重要特征(车文博,1992)。这部分内容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宗教法律所不容,当其出现时,就会在意识中唤起焦虑、羞耻感和罪恶感,因此被个体压抑到精神生活的最底层,所以潜意识中的内容是我们平时意识不到的。尽管如此,这些被压抑的东西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潜意识中积极活动,强有力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潜意识是心理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
潜意识论是弗洛伊德早期的发现,晚期,弗洛伊德在潜意识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人格结构说。
2.人格结构学说及人格发展理论
(1)人格结构说
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1923)一书中提出了人格结构说,他设想一个人的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本我(id),也译为伊底、原我、兽我,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它由先天的、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一些本能和欲望所组成。这些本能和欲望不断盲目地、强烈地冲动着,目的在于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本我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完全受“快乐原则”所支配,代表着直接追求和绝对满足生物性本能的人格方面。
自我(ego)是随着个体的成长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人格部分,充当本我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调解人。其作用是既要满足本我的本能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冲动,使它只能获得为现实所许可的那种快乐,保护个体不致因本能盲目冲动而受外界的伤害。因此,自我是有意识的、理智的,它遵循“现实原则”,行动。
超我(superego)代表着道德标准和社会期望,代表着一个力求完善的维护者,处于人格的最高层。弗洛伊德的超我即通常所说的“良心”,它按“至善原则”行动,当自我无法控制本我并向本我妥协而违背了良心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内疚感、罪恶感来惩处自己。自我和超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是按现实条件来控制本我的盲目激情,而超我则按社会道德规则扼杀本我的欲望冲动。
如果人格结构的三个方面协调一致,个人就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反之,人格的某一方面发展不足或过分发展,就会导致个人异常行为的发生。
(2)人格发展阶段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是建立在他的性心理发展理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本能,尤其是性本能的驱动。弗洛伊德是一个泛性论者,他所指的“性”除了与生殖活动有关外,还包括吮吸、排泄、皮肤触摸等能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快感的一切活动。性本能也称为里比多(Libido)。里比多集中投放的身体部位称作“性感区”,以里比多发展经过不同的性感区,为标准,将人格的发展划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五个阶段。
1)口唇期(0~1岁)。这个时期的婴儿通过吸吮、咀嚼、吞咽、咬等口腔的刺激活动获取快感。如果在这个时期婴儿的口唇活动能得到适当满足,成年后他的人格就会表现出乐观、开放、慷慨等积极的特点。相反,婴儿口唇活动满足不适当就会产生口部类型的人格。如吸吮、哺食过多,就可能发展成一种依赖或纠缠别人的人格;如口唇活动受到严格限制,有过严重断奶的经历,就会形成悲观、退缩、猜忌、紧张、不信任人的人格特征。
2)肛门期(1~3岁)。这个时期的儿童通过对肛门粪便的潴留与排泄获取性的愉悦,肛门一带成为快感的中心。肛门期是学习如何控制、驾驭自己的生理功能来适应现实世界的。如果父母对儿童大小便训练过早过严,就可能导致各种肛门期人格特征,如过分干净、过分地注意条理和小节、固执和小气等。
3)性器期(3~5岁)。这个时期里比多集中在生殖器上,性器官成为儿童获得快感的中心。儿童开始把性爱转向外界,产生了对异性父母的爱恋。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这个时期的男孩爱恋自己的母亲,妒忌父亲,可他又害怕父亲的惩罚,因而把对父亲的恨转为模仿父亲的行为和态度,以此来博得母亲对他的爱。女孩的情况则相反。这种幼年的性欲由于受到压抑就会形成恋母情结(男孩)和恋父情结(女孩)。这一阶段决定了个体今后对异性的顺应,成年时期的各种性偏离都与这个时期的问题有关。
4)潜伏期(5~12岁)。儿童从5、6岁后,性冲动开始进入暂时停止活动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儿童对性缺乏兴趣,他们把兴趣转向学习、游戏、体育及同辈人团体活动等方面。男女儿童界线清楚,甚至互不往来。
5)生殖期(12~20岁)。这一时期的男女儿童已进入青春发育期,性的能量又重新涌现出来,恋母(父)情结可能再次闯入意识,原来建立的防卫有遭受攻破的危险。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在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建立起自己的生活。
弗洛伊德还指出,里比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机:固着和倒退。固着是里比多停滞在早期的发展阶段,倒退是里比多退至初期的发展阶段。停滞固着的点越多,倒退的可能也就越大。由于固着和倒退作用的影响,真正具有生殖期人格的人是很少的。所以弗洛伊德尤其重视早期经验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在他看来,一个人的人格早在5岁前后就已形成了,早期里比多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特征和心理生活的正常与否。
3.本能论
在心理学历史上,重视研究本能的心理学家有很多人,如美国的心理学家詹姆士、桑代克和习性学家劳伦茨等等,但弗洛伊德对人类的本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冲动和内驱力。它具有四个特征。第一,本能的根源性。本能来自人体内部的需要,主要指机体欠缺什么,如饥饿。第二,本能的目的性。本能的目的在于满足身体的需要并重建内在平衡。第三,本能的对象性。本能的对象是指减少或消除身体欠缺的事物,本能对象可以是他人,可以是自身,也可以是他物或包括自身在内的事物。第四。本能的动力性。它取决于身体欠缺的程度。如饥饿越厉害,寻找食物以消除紧张的冲动就会越强烈。    、
弗洛伊德对人类本能的分类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早期,弗洛伊德把本能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性本能是指与性欲和种族繁衍相联系的一类本能,它的生物学的基本意义在于保持种族,但弗洛伊德更看重它的精神动力作用,认为性本能是人的行为的内在潜力,促使人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满足。自我本能则是与躲避危险、保护自我不受伤害相关的。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弗洛伊德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威胁、恐怖、屠杀和破坏等现象,促使他对早期的本能分类重新思考,进而将人类的本能划分为生的本能和死亡本能两大类。他认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虽然目的不同,但它们都表现为生存、发展和爱的一种本能力量,最后都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可以合为生的本能。与此对立的死的本能,则代表着人类生命中潜伏着的一种破坏性、攻击性、自毁性的驱力,其目标在于破坏、分解或毁灭。死的本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能量向外投放,表现为破坏性、攻击性、侵略性或争吵、斗殴、战争等形式;二是其能量向内投放,具体表现为自责自罪、自我惩罚、自残自杀等形式。虽然弗洛伊德对死的本能研究远远不如对生的本能研究的深入,但是,这使他的本能理论更加完整。
4.焦虑论
焦虑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本能在文明社会中不可能像动物那样随便表现出来,也不能被容纳在由文化和伦理势力所铸就的个人意识中,所以人总是处于被压抑当中,心理能量得不到释放,从而形成各种焦虑。焦虑不仅是各种精神疾病患者中常见的一种精神症状,而且也是健康人在遇到压力和挫折时常见的心态。根据焦虑的不同来源,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质焦虑和道德焦虑三种。
现实性焦虑也称为客观性焦虑,是指由外界环境中真实的危险引起的焦虑,如人们害怕毒蛇、流行病、自然灾害等等。这种焦虑有助于个体的保存,多见于正常人。
神经质焦虑是指对某种状况所产生的一些未免过分的焦虑,多见于神经症患者。神经症患者常常出现害怕自己不能控制本能冲动将导致不良后果而受到惩罚,这就是一种神经质焦虑。
道德焦虑是指个体的所作所为违反了超我的价值观而引起内疚感、羞耻感、罪恶感等情绪体验。其焦虑的程度决定于主体道德观念的水平。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常常比一个品格低劣的人体验到更多的焦虑。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可以防御的,自我能发展起许多抵抗焦虑的保护性防御措施,它们被称之为自我防卫机制。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1895~1982)把散见在其父亲著作中的自我防卫方式归纳为10种,它们是:
(1)压抑,是指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欲望、冲动、情感体验排斥于意识之外,以求得心境的安宁。这是一种最基本的防卫方式。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常常将痛苦的事情主动“遗忘”,实际上就是一种压抑。
(2)投射,是指把自己内心存在的为社会所不容许的欲望、冲动、意念等推诿于别人。中国有一句俗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种投射作用。
(3)内向投射,与上述投射机制相反,是指个体把爱、恨的对象与心理指向自身。抑郁者的自伤、自杀行为,与他们过度地把对外界的怨恨转向自身、过分自责有关。
(4)反向作用,是指个人把某种不允许的冲动、欲念潜意识地转化为强烈的相反形式。例如,内心对某人有强烈的敌意,但由于某种原因不敢表现出来,反而表现出过分亲热的态度。“此地无银三百两”就是反向作用的写照。
(5)抵消,是指用一种象征性的事物或行为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事情。例如,古时候的草莽英雄杀了无辜的人,往往会“洗手”,以象征自己的清白,以求得心灵上的解脱。
(6)固着,是指行为方式发展的停滞和习惯反应的刻板化。
(7)退行,是指当事人遇到挫折时会放弃成熟的应对方式而以比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