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科技之谜-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和改良质量的方法,从未间断过。
橡胶是生长在南美的橡胶树的树液收集起来凝结而成的。刚开始时,橡
胶只是用来做橡皮。但是,1823年,美国的麦金托什把橡胶徐在布上,做成
雨布后,橡胶的水密性和气密性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橡胶有很大的缺
点,夏天在高温下溶化,粘糊糊的,而冬天却又硬梆梆的。要使橡胶实用化,
首先必须克服这种缺点。
古德伊尔从1830年前后起,开始研究改良橡胶的质量问题。他想出了一
种办法,即把氧化镁掺入橡胶,然后用石灰水煮,使橡胶表面光滑,但这种
办法未能实际应用。接着,他发现了用硝酸煮橡胶,可以消除其粘性的方法。
他在纽约成立了公司,用这种橡胶制造台布和围裙等,但在1836年的金融恐
慌中破产了。
1837年,古德伊尔回到他的故乡新黑文,认识了纳撒尼尔·海沃德。海
沃德想出了在橡胶表面撒上硫磺粉末,然后拿到太阳底下晒,以改变橡胶质
量的方法,获得了专利。古德伊尔买下了他的专利权,合资生产政府征购的
橡胶邮袋,但又失败了。
1839年,他把橡胶、硫磺和松节油精掺在一起用坩埚煮。他手里捏着坩
埚耳和朋友谈话,谈着谈着,忘记了手里的坩埚,一打手势,橡胶块从坩埚
里飞了出来,落在烧得通红的炉子上。若是普通的橡胶,遇热就会熔化流下
来,然而这块橡胶却没有溶化,逐渐烧焦了。
古德伊尔的脑海里立刻闪现出一个念头,在橡胶里加进适当的硫磺,用
适当的时间进行适当的加热,就一定能得到不发粘的胶皮。他又反复进行实
验和研究,终于确立了橡胶加硫的制造法。
这构成了后来整个橡胶工业发展的基础。但是,这个发明几乎没有给古
德伊尔本人带来任何好处。据说,他终生都和他人侵犯其专利权作斗争,而
死时只留下了20万美元的债务。
在寻找铝的过程中得到碳化物
1886年,美国的查尔斯·梅钦·霍尔(1863~1914年)和法国的鲍尔·路
易·艾尔(1863~1914年)分别独立地发现了把冰晶石掺入氧化铝进行熔化
电解的方法,从而使铝进入大量生产阶段。在此以前,铝的价格高得大体上
同贵金属相等。为此,世界的发明家都在拼命努力,想找到生产铝的简便方
法,这样能赚大钱。
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木棉工厂工作的詹姆斯·穆尔黑德就是其中的一
个。自称为加拿大的发明家T·L·威尔逊向他谈了这样一些使他爱听的事情。
威尔逊说,如果像炼铁那样,把木炭掺入氧化铝中加以高温,就会还原成金
属铝。但是,这需要比炼铁高得多的温度,不能用熔矿炉,而必须用电炉。
穆尔黑德听信了这番话,出钱成立了一个公司,由威尔逊指导生产铝,
当然,铝并不是用这种方法就能轻易得到的,所以屡遭失败。
威尔逊并没有灰心,他又提出了第二个方案:把木炭掺入生石灰 (氧化
钙)中加以高温,使它还原成金属钙。再把金属钙掺入氧化铝加热,抽去氧
使铝分离出来。这个方案的后半部分是合理的,但前半部分同前面提到的方
案一样,仍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穆尔黑德仍然支持这个新建议。威尔逊在生石灰中掺入作为碳来
源的煤焦油,用电炉加高温。得到了结晶状物质,这种物质有金属光泽。看
来,如所预料的那样,得到了金属钙。
为了证实是不是金属钙,威尔逊便把这种物质投入了水中。他想,如果
是钙,它会使水分解,释放出氢气。的确冒出了不少气泡。他将火移近,立
即燃烧起来。他断定气体是氢,制造出来的肯定是金属钙。
但是,他没有高兴多久,火焰就变黄了,而且开始冒黑烟。如果是氢,
火焰应该是无色的。
这是1892年的事。仔细分析以后,才知道制造出的物质是碳化物,即碳
化钙。抛入水中生所成的气体是乙炔。制造铝的美梦虽然破灭了,但是却掌
握了碳化物实用制法。穆尔黑德和威尔逊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制法,取得了美
国的专利权。从那时直到今天,碳化物的制法在本质上没有什么改变。
什么光能够穿透黑纸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对气体放电的研究非常盛行。在长玻璃管的两端封
入阴、阳两个电极,然后施以高电压,同时用真空把管中的空气抽掉,当空
气变得非常稀薄时,管内便闪出淡红色的光,如果进一步把空气抽出,使之
几乎变成真空时,淡红色的光消失,而阳极附近的玻璃管壁上则开始闪现出
淡绿色的光。
1859年,德国的尤利乌斯·普吕克发现,某种射线从阴极射向阳极,碰
到玻璃管壁便发出淡绿色的荧光。这种射线被取名为阴极射线。许多人积极
地进行研究,但总把握不住它的本质。德国的物理学家一般都把阴极射线看
成是同光一样的电磁波。英国的物理学家坚持认为这是粒子流(1897年,证
明后者是正确的。J·J·汤姆生证明它是电子流)。
1894年,德国的菲利普·赖纳特,在玻璃上开一个洞,蒙上铝箔,便发
现阴极射线穿透铝箔射向外面。透出的阴极射线碰到涂有铂氰化钡的荧光屏
时,就会发出亮光,因此,很容易知道了它的存在。
1895年,德国的维尔茨堡大学教授威廉·康拉德·伦琴 (1845~1923
年)曾采用这种赖纳特的装置研究阴极射线。由于阴极射线碰到玻璃管壁发
出的绿光非常妨碍研究,他就用黑色的厚纸把灯管完全包起来;并把实验室
的百叶窗放下,使室内变得漆黑。但是,当他无意中环视室内时,离他一米
远的桌子上放着的荧光屏却闪着亮光。他揉揉眼,百思不得其解。因为玻璃
管完全被黑纸包着,按说灯管不会透出光线,阴极射线也不能在空气中射出
一米远。
他最终只好认为,可能是玻璃灯管射出的一种眼睛看不见的射线碰到荧
光屏后发出的光。伦琴试着在灯管和荧光屏之间放入木板或布,但荧光屏仍
然在发光。在其间放入一块金属板,影子便照在上边。这种射线虽然能够穿
透木板和布,但并不能穿透金属板。
伦琴让妻子把手放在照相感光板上,用这种光线照射,得到了一张清晰
的戴有戒指的手的骨骼的照片。证明这种光线能够穿透除骨骼以外的人体。
并在底片上感光。因为在数学上,未知数习惯于用X表示,所以,伦琴给这
种偶然发现的未知的射线取名为X射线。
阴天使人发现了放射能吗
X射线的发现使世界上的人们感到惊奇,成了人们谈论的一个重要话
题。许多科学家致力于X射线的研究,法国物理学家安东尼·贝克勒尔(1852~
1908年)就是其中的一个。
1896年1月,贝克勒尔挤在人群中,在巴黎参观首次展出的X射线照片
展览,他完全被这次展览迷住了。当时,X射线是怎样产生出来的问题,还
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有的科学家认为,X射线是产生荧光的玻璃管的管产
生的。贝尔勒尔从他父亲那一代起就开始研究荧光,他特别详细地研究了发
出荧光的铀的化合物。如果玻璃在发出荧光时放出X射线,那么,其他的荧
光物质不是也能放出X射线吗?贝克勒尔这样想,并利用手头的铀化合物致
力于发现新的X射线源的研究。恐怕可以说,这是一种自然发展趋势。
他在用黑纸严密包好的感光板上,放上一块铀化合物的结晶体,在旁边
放上一枚银币,再在银币上放上另一块结晶体。铀化合物一旦见到阳光就会
发出荧光。贝克勒尔把这种准备好的感光板放在有太阳的地方,让阳光长时
间照射。之后,再将感光板显影。他发现,如他所料,放第一个结晶体的地
方明显地感了光,而在放第二个结晶体的地方,清晰地映出了银币的轮廓。
的确,铀化合物在放出荧光时也放出了X射线。不用说,贝克勒尔是非常高
兴的。
就在这年的2月26日,他重复做了同一个实验。但是,那一天整天都是
阴天。第二天,他又把感光板拿到室外,但仍然是阴沉沉的天。显然,两天
里放出的荧光还不及晴天十分钟放出的多。他为了等待晴天的到来,把感光
板收进了壁橱。但是,其后又过了两天仍然没出太阳。无奈,他把感光板显
了影。他想,铀化合物几乎没有发出荧光,当然,发出的X射线也不会多,
因此,在感光板上,根本不会出现图像,即使能映出也很淡。然而,显影后
的感光板上,图像清晰可见,图像和银币的影子同上次实验时照得一样清楚。
贝克勒尔大为吃惊。这次实验的结果证明,铀化合物即使不用太阳照射
使它发出荧光,也仍然放出X射线。为了慎重起见,他和上次一样,准备了
放有结晶体和银币的感光板,完全不用阳光照射,把它放入黑黑的壁橱中过
了几天。然后将感光板显影,仍然出现了清晰的图象和影子。
他进一步研究后发现,铀化合物放出的并不是X射线,完全是另一种射
线。这种射线的发现揭示出了原子的秘密,甚至可以说,它成了生产原子弹
和利用原子能的起点。
原子弹的原理
1934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昂利可·费米(1910~1954年)宣布,他用人
工方法造出了自然界不存在的原子序数在93以上的元素(超铀元素)引起了
很大的轰动。费米用中子轰击自然界存在的元素中原子量最高的第92号元素
铀,使它分裂得到了四种物质,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10秒、40秒、13分和
90分,并放出了β射线,费米和他的伙伴,在这以前用中子依次轰击周期元
素表上的各个元素,无一例外,吸收了中子的原子核都发生分裂,并放出β
射线,产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增加一。因此,他相信发现了93号元素的想
法是不奇怪的。
不少物理学家进行实验,以求证费米的结论。德国的奥托·哈恩(1879~
1968年)也同莉泽·迈特纳小姐(1878~1968年)、弗里茨·施特拉斯曼一
起,从1935年开始从事超铀元素的研究,然而,在用中子轰击铀后进行分析
时,陆续发现了十种以上的物质。这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的。
1938年,从法国约里奥·居里(1897~1956年)处得知,用中子轰击铀
后,发现了同57号元素镧极为相似的物质。哈恩感到吃惊,决定用有别于过
去的那种分析方法重新开始实验。开始,他应用提取镭的方法,在用中子轰
击后的铀中掺入钡,再用一般分析的方法让钡沉淀。由于镭同钡的性质很相
似,自然会同钡一起沉淀。这时,具有放射性的物质也同钡一起沉淀下来了。
哈恩自然相信这种物质是镭。
但是,其后,不管使用什么办法也没能把钡从这种“镭”中分离出来。
最后,他只好得出结论,认为这种“镭”就是钡。为什么从受中子轰击的铀
中会出现第56号元素钡呢?哈恩完全不知道其中原因。他于 1939年初发表
了实验结果。
但是,这个谜很快为迈特纳解开了。迈特纳是犹太人,由于害怕纳粹分
子的迫害而流亡到了瑞典。她认为,这是因为,吸收了中子的铀几乎都分裂
成完全相等的两部分 (原子核发生分裂),生成原子序数居中的多种元素。
钡也好,镧也好,哈恩前面发现的那十几种物质也好,都是属于这种情况。
这是物理学家的常识中少有的现象。她还弄清了原子核分裂时会放出巨大能
量的事实,原子弹的制造就是从这里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