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纵横谈-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的贡献也受到了西方学者的肯定。美国学者海尔布隆纳在他的一个小册子《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画面)中明确认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他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在人类社会发展领域,对马克思是不能回避的,人类社会至今仍然是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阐释得到了历史实践的证实,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主持人: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产生了巨大冲击。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终结”,相反,它历经磨难,在新的世纪开始显露出它的新的光彩。近几年来,西方召开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学术研讨会日益增多,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走向热潮,不断有写给大学生和一般读者看的马克思主义方面的新书。
冯:是的。例如,2002年出版了一本有代表性的新书,是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梅纳德•;德塞写的《马克思的报复》,还有一本有代表性的新书就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今天为什么要读马克思》(两本书的画面)。这两本书都对马克思作了高度评价,都强调:马克思遭到了误解,他在许多问题上的看法都是正确的,他应该得到更多的承认。
主持人:是的。马克思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都是正确的,而他的不少东西也遭到了误解,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的结晶、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旺盛的生命力。
冯:翻开国际共运史,我们不难看到,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有不少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内在规律,但没有一个人能解释清楚。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不仅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论,而且也提供了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有了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面貌就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发展阶段,都成功地指导了革命的胜利。
张:我们讲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分析、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大字字幕),而这门科学,它是人类思想文化智慧的结晶,它在知识占有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着较高的水平,它提供了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门科学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揭示中,在对科学真理的阐释中,体现了理论逻辑的力量和学术价值的魅力。但是,这门科学又具有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服务的意识形态功能。所以,对社会问题如现实中存在的腐败问题、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怎么认识并抓住其中最根本的实质性的东西,是需要我们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分析的。这个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
主持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让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科学理论。青年人正处在日益走向成熟而又未能完全成熟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不定型,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练就一双慧眼,对于今后自觉把个人的追求与集体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对待人生挫折和一些社会消极现象,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形势下,新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多,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有所蔓延。苏东剧变以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且常常以“民主”“自由”“人权”等美妙动听的字眼出现,混淆视听。这些必然会给不很成熟的青年人带来种种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和偏差。青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想明天的中国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就必须认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
主持人:最后我们讨论一下指导思想问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指导思想是不行的。指导思想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和灵魂。一个民族要想站在时代的高峰和前列,更不能没有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像一个人做事情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没有目标和方向将一事无成。因此,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无数振兴中华的仁人志士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抵御错误思想干扰的强大思想武器。(大字字幕: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冯:是的。80多年来,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发展道路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把一个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在蓬勃发展的新中国。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具体生动的实践和无可争辩的事实,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
张:我国现阶段人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文化选择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喜欢高雅艺术,有的人喜欢通俗艺术,有的人喜欢中国作品,有的人喜欢外国作品,有的人喜欢思想性比较强的作品,有的人喜欢以休闲消遣为主的作品,这些都是由现阶段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决定的。在这种多元文化中,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这个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能保证我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就能使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起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作用,也可以消除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一些与主旋律格格不入的杂音和噪音。所以我们说: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党和人民的选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选择。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能否坚持、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
主持人: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不等于说我党的每一个成员都掌握了科学世界观,更不能保证他们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个世界观指导自己的工作。党的成员(包括其领导人)由于离开科学世界观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能归咎于党的指导思想,不能由此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恰恰相反,它说明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
社科论坛(第二讲)
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主讲:沙健孙、仝 华
程:今天我们讨论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的故乡在欧洲。为什么中国的先进分子会在中国的大地上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呢?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会在中国大地上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大字字幕)
沙: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所进行的艰苦探索。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他们真诚地希望效法西方,建立资产阶级现代国家,使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戊戌维新运动夭折了,辛亥革命流产了。这不能不引起他们深深的思考。他们决心发动一场启蒙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批判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以便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现代国家、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扫清思想障碍。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这个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出现陈独秀照片及《青年杂志》和《新青年》画面)
程:他们的努力是否取得了成功?
仝:应当肯定,当封建主义还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时候,对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在客观上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这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中间少数具有远见卓识的人物已经开始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和文化思想采取某种保留态度了。比如,陈独秀在1915年赞颂法国文明时,把创立社会主义(指空想社会主义)看作是法国人对于近代文明所作的三大贡献之一,认为这是“反对近世文明之欧罗巴最近文明”。李大钊在1916年5月说过,“代议政治虽今犹在试验之中,其良其否,难以确知,其存其易,亦未可测”。毛泽东在1917年8月也说过,东方思想固不切于实际生活,“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打出引文字幕)
程: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对资本主义持某种程度的怀疑和保留的态度的呢?
沙:这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进行分析。
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明显地暴露出来。(字幕)
陈独秀就讲到:“自竞争人权之说兴,机械资本之用广,其害遂演而日深。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专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容讳言者也。”(打出字幕)
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打出字幕)它用以往任何时候不曾有过的尖锐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发生在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不义战。在这场战争中,人类创造的无数财富被毁灭,伤亡的总人数超过2800多万。
由于经历了这样一场战争,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就指出,在西方世界中,许多人感到“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打出引文和梁启超的照片)这种情况,不能不对中国思想界发生影响。李大钊就说过:“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于其文明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打出字幕)中国人是否还应当在西方人后面亦步亦趋,继续走这条路,当然就成为问题了。
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打出字幕),更使他们对资本主义建国方案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的,人们看到,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于是,“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
仝:应当说,正是由于怀疑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中国的先进分子才会想到要另辟蹊径,去探索挽救中国危亡的新方案,从而为他们尔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合宜的思想土壤。这些新文化运动的左翼人士,后来成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不是偶然的。
程:那么,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开始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采取某种怀疑态度以后,是否立即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道路呢?
仝:不是。当时的先进分子认为,中国的资本主义还很不发达,所以还不具备讲社会主义的条件。陈独秀就说过:“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
程: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说:“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
沙:对毛泽东的这句话,不能从绝对的意义上去理解。事实上,他于1945年4月在中共“七大”上就说过:“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开始在欧洲走路,走得比较慢。那时我们中除极少数留学生以外,一般人民就不知道。”“以前有人如梁启超、朱执信,也曾提过一下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