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成为记忆王-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记忆力的强与弱
一些研究表明,记忆力强与家庭有一定的关系。但遗传并非总是起决定作用,重要的还是动机、注意力和有效观察问题的能力等因素。
我们的大脑生来说具备记录和处理视觉信息的良好功能,处理视觉信息的大脑皮层很大,能分析信息的很多方面。在儿童时期,视觉记忆很强:小孩有以形象方式记录、回忆的惊人能力,而对抽象的听觉信息的记录能力相对较弱。视觉现实对成年人来说也会产生强烈印象。提供视觉信息,就意味着能够有效地将其存储,即较之基于其意义规则进行的听和读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从学习的意义上讲,当同一信息在同一时间既能被听到又能被看到时,学习的“收获”就更大。从已进行的研究中我们得知,视觉经历的记忆中的效率要比听觉经历大3~4倍,而视听经历的效率又要比视觉经历产生效率大2倍。
记忆力超强的人(比如能记住一连串的偶然数字)是训练的结果,还是生来就与众不同?
这些人的大脑与其他人毫无区别。一般来讲,他们能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并能将长串的数学公式转变成视觉符号。对他们来说,“会变成一个树根,一个数字会变成一个水果,一个逗点会变为一滴雨水,等等。最后,他们还能将这些形象符号连结起来编成一个故事。”
这取决于那些知识是否有趣,或者它是否与已经巩固的知识有关。如果一种学科不属于我们涉猎过的范围,那么我们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记忆它的单个的知识。
4、记忆的陷阱
(1)为什么以前记住了的问题后来会想不起来?
记忆的巩固会受到在认知事物后所发生的事件的干扰。这种现象被称为后摄抑制(追溯性干扰),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妨碍回忆“存储”的东西。为明白其机理,我们可以做一个小试验:让一个人看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SLT,我们分别在3、6、8、12、15秒钟后,要求他回忆这三个字母。在短暂的间隔时间内,让这个人倒数偶数(20、18、16、14……)。试验结果会告诉我们,从向那个人做出刺激(即出示小纸片),到他回忆小纸片上的字母,随着间隔时间的拖长,他的回忆的能力也在逐渐减弱。另一个例子是取决于和谐的干扰,即根据在记忆中“相似抵消相似”的原理而产生的干扰。需要记忆的文字、语言或者问题越相似,那种来自于和谐的干扰现象就越明显。如果要求一个人回忆字母系列CDB,然后再要求他重复写出与其发音相似的CDP或CDP,那么第一组字母就很可能被他忘却;如果要求他复写字母MLE或MLM,由于两者发音不同,忘却的可能性就会小一些。这就是为什么在读完一篇科技文章后,接着去读一篇有关历史而不是另一篇科技文章时,效果会更好的道理。
(2)为什么在睡觉前学习,醒来时会觉得对所有学东西记得更牢些?
因为睡觉时不会发生后摄抑制。睡眠的各个阶段对促进记忆巩固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中的一个阶段就是快速眼动睡眠(REM)。在这个阶段,人会做梦,在梦中,人的眼睛无意识地在眼皮下面转动,而这时大脑则有快速、频繁的电波通过。人们认为,这种电波的作用是神经线路畅通的“润滑剂”:它作用于尚处于不稳定状态的线路(短期记忆取决于这种线路),并能将这种线路转变为更为稳定的线路,这是由于形成了新的突触。为了利用这一过程,学生们应当在睡前复习一个问题的基本要点,这样,构成这一问题的各个“阶梯”就能连惯起来并被牢记。
快速眼动睡眠与记忆之间的关系已由对小鼠的实验得到了证实;如果不让它有这种睡眠,那么它就会把实验前刚刚有的经历忘掉。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抗抑郁症的药物,它能减少快速眼动睡眠的数量,从而对记忆造成负面的影响。
(3)睡眠时听录音带的学习方法是否真的有效?
睡眠当然不可能解决学习的全部问题。承诺在睡眠时能使你们进行学习(比如听处语磁带)的那些方法,完全是一些无效的方法。
(4)为什么有时记不起“到了嘴边”的事?
“到了嘴边”但却说不上来这种现象,是由于当时获得的信息知识只构成了完整回忆所需信息的一部分。比如,我回忆在办公室不常出现的一个人,只记得他姓“Albini”,或者我说伊拉克首都名称的第一个字是“B”,那么我就只掌握了形成完整回忆所需信息的一部分。不过我可以增补信息:想到另一个既认识Albini又能经常遇到的人:或者就伊拉克首都这一问题,让《一千零一夜》、海湾战争等带来联想。那样就有可能记起来那位先生叫AndreaAlbini;伊拉克的首都是巴格达。
从本质上讲,“启发”赵多,或者“提示”越多,就越容易构筑起记忆。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舞台,上面挤满了演员,他们需要尽可能地按照本诵读一系列的台词。但演员们并不总是能够回忆起这些台词,在提词演员悄悄提示台词开头语的帮助下,他们的照词诵读才变得比较容易完成。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个人的名字“到了嘴边”却想下起来,正束手无策时猛然间又回忆起来了。事实上,在束手无策的当口儿,我们的头脑仍是在迅速地“工作”以寻找那个名字,直倒“突然”冒出的信息派上用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记忆不是由大脑完整记录和分类的,而是被分解在大脑不同的组成部分之中,每一组成部分都要求有一个形成回忆种类、属性、与类似回忆的比较以及激情的内涵的复杂的工作过程。总之,一系列的特性都会作为提示,为将来再现记忆而发挥作用。
(5)记忆突然出现空白(即所谓的失忆症)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因为其他记忆的介入,就好像回忆的程序走上了错误的道路。比如,我从卧室里里出来到厨房去取某件东西,可当我走进厨房时就忘记要做什么了。而我一旦回到原来的房间,便又重新记起来了,好像是环境的信息刺激了我的记忆力。
(6)焦虑症会严重影响记忆吗?
毫无疑问,会严重影响记忆。学生们的大部分记忆问题常常归因于焦虑症。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缓解紧张的状态,学会关心和注意周围的人和事,这就意味着从大脑中铲除烦恼不适的因素,而这些因素正是分散注意力和阻碍记忆力更好发挥的罪魁祸首。有一些技巧可以减缓焦虑,使头脑的功能得到改善。首要的计策就是锻炼身体。在一天的学习结束后,在考试之前,或者在一次重要的会谈之前,从事体育活动是非常有益的,它能改善循环系统功能,有利于大脑充氧,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另外,体育锻炼能够使大脑释放出“镇静”分子,如内啡肽,并且产生一种自然镇静的效果。第二种计策就是慢慢地深呼吸,让肌肉放松,这个办法虽然很简单,但却很有效。要努力做到这一点,还可以想像自己的上肢和下肢以及全身都变得沉重。如果能经常坚持,这种练习就可以减缓导致焦虑加重的肌肉紧张状况。收缩的肌肉(在考试过后就有肌肉“撕裂成碎片”的感觉)能产生更多的乳酸,而乳酸这种物质又会使焦虑感加重。第三种计策是想像一下自己身处心旷神怡的优美风景区,而不是囿于学校或者什么使自己烦恼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情绪就会大为改善。
但是焦虑和紧张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着相同的影响。对一些人来说,程度轻微的紧张反倒会使他们头脑更清醒;有的学生在等待被提问时,会有一种什么都回忆不起来的感觉,而当他面对考官时却能对答如流。
在食品和药品中包含的磷有助于增强记忆力吗?
这些说法没有任何科学根据。不存在为了考试而必须遵循的“食谱”,也没有为增强记忆需要服用的药物和补剂。记忆力是由健康的生活方式培植起来的。均衡营养、少食肥肉、坚持体育锻炼,就能够改善循环系统,使大脑得到更多的氧气,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各种提高记忆力的训练果真有作用吗?
这些技术确有作用,首先对回忆名单有益处。比如,存在着“地点”法,它把名单中的每一个组成项目都同自己卧室里的一件东西联想在一起。另一种方法是教人将需要回忆的一些事形象化、具体化,将它们同一个故事或历史联系起来。
更为有益的方法是教导人们发展注意力的那些练习。这些练习的目的之一就是学会分析形象。比如拿一张照片,从整体上看一下,将它分解成不同的景深层次,研究一下它的主题,考虑一下展示出来的那些部分是否与某种信息或某个故事有联系。这好像是一件平庸无奇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进行的一项研究证明:展厅内的保安人员没有能力描述他们眼皮底下的那些绘画作品,他们的记忆是局部的和扭曲的;而一位艺术评论家就不同了,因为他对欣赏艺术品训练有素,尽管只看过一次,他也能够回忆起一件艺术品的细节。
然而不要忘记,要学会提高记忆力的各种技术,需要做出艰苦的努力,要去上课、学习和研究。最理想的办法是按照个人的需求,量体裁衣式地去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一天中有无记忆力强的时刻?学习时听音乐或者开着电视是否有益?
的确存在记忆力较强的时刻,但对所有人来说并不是同一时刻,每个人都应去发现自己记忆力较强的时刻。一般来讲,在没有由背景噪音引起的刺激时,记忆力较强。语言是最具干扰力的一种刺激,因为它把人引向探究讲话的意义,从而转移了注意力,使人无法集中精力。开着电视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有害的,而音乐起码对某些人来说,可以帮他专心致志地学习。不论何种情况,由背景噪音造成的干扰程度总是由主体性的,即取决于人,因人而异。
二、记忆的魅力
1、激发记忆的信心
有许多人认为:“一生下来,头脑有好有坏,记忆力的好坏也是天生的!”但是,我敢断言:记忆力的好坏绝对不是天生的。
我们常听人说:“我的记性真差”、“我对数字真是无可奈何,朋友的电话号码都记不住”、“仅有一面之缘的朋友的名字和长相,我老是记不住”等等。可是,对于数字的记忆力不好,并不就表示记忆力真的不好;无法记住朋友名字,也未见得是记忆力低弱的象征。人一生下来,对于数字、文章、名字等需要直接去记忆的东西,在能力上就有着不同的差异。对于其中的一项特别弱,并不就表示所有的项目都很弱。
这种差异可以靠着训练来改善。记忆时最重要的,就是抱着能够记忆的自信与决心。若是没有这种自信,脑细胞的活动将会受到抑制,脑细胞的活动一旦受到抑制,记忆力便会迟钝。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心理学上得到证明。在心理学上,将这种情形称为“抑制效果”。一般的反应过程是:没有自信——脑细胞的活动受到抑制——无法记忆——更缺乏自信,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因此,改善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恢复自信,使它演变成为良性循环,这就是学习记忆术的首要条件。不过,若是只有自信而不去努力的话,还是无法使记忆力变好的。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表明:无论谁都可以增强自己的记忆力。
2、用记忆创造奇迹
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杰出的人物,如: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他们都有惊人的记忆力。比如,在古代那些未开化的部落里,酋长和祈祷师能够在部落遇到各种灾难时,告诉人们进行抵御的有效方法,使整个部族团结一致,共赴灾难,靠的就是他们出色的记忆力,详尽地记住了祖先一代代传授下来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像神灵一样帮助部族战胜了灾难。因而酋长和祈祷师们被族人认为是最有智慧的人,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日本飞鸟时代,制定了“十七条宪法”,确立天皇权力政治制度的圣德太子,他能同时倾听并记住10个人的汇报,并能分别给予恰当的判断和处理。拿破仑在指挥作战中,不仅能准确地记住他的各个部队的具体战斗位置,而且还能记住许多士兵的姓名和面容。英国哲学家米尔,在不到10岁的时候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几门外语。发掘世界着名的特洛伊遗迹的学者修里曼,幼年时就能背诵古希腊诗人霍梅罗斯的长诗,成年以后,几个月内便能学会一门外语。
亚伯拉罕·林肯,他在四十三岁时,偶然遇见自己20年前参加“里鹰战役”时的指挥官,竟能立刻喊出他的名字,使在场的官员们无不感到惊讶和钦佩。
再说一个林肯的故事。有一次,林肯得悉自己亡友的儿子小阿姆斯特朗被控谋财害命,并已被初步判定有罪,于是林肯以被告的辩护律师的资格,向法院查阅了全部案案卷。阅后他要求法庭复审。
这个案子的关键在于:原告方面的一位证人福尔逊发誓提出证据说,那一天晚上11点钟,在月亮下清楚地目击小阿姆斯特朗用枪击毙了死者。按照法庭的惯例,作为被告辩护律师的林肯与原告的证人福尔逊进行了一场辩沦:
林:你发誓说认清了小阿姆斯特朗?
福:是的,
林:你在草堆后,小阿姆斯特朗在大树下,两处相距二三十米,能认清吗?
福:看得很清楚,因为月光很亮。
林:你肯定不是从衣着方面认清的吗?
福:不是的,我肯定认清了他的脸蛋,因为月光正照在他的脸上。
林:你能肯定时间在十一点吗?
福:充分肯定。因为我回屋看了时钟,那时是1l点一刻:,
林肯问到这里,转过身发表辩护词说:“我不能不告诉大家,这个证人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接着,他申诉了自己的理由。原来,林肯抓住了对方一个破绽。对方说:“我肯定认清了他(指被告)的脸蛋……”而林肯指出,“那天是上弦月,到晚上11点钟,月亮早下山了。既然没有月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