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伟大考古纪实-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穿越时间与空间
不用说,此人为金字塔西面的守卫,也就是第四个底座面的警卫。他没能像东、南、北其他三面的警卫一般,拿到额外的贿赂,所以特地来讨钱的。
从阿里满头大汗的表情中可看出,我们正处于极为不利的情势中。那警卫要我们立刻下去,他要逮捕我们。“不过,我想如果我们另外付一点钱给他的话,就可以避免被逮捕。”阿里说。
“给他100埃及磅,”我怒吼道。
“太多,”阿里说:“反而会激怒其他几个人。我跟他说50磅好了。”
双方交换一阵阿拉伯语后,过了几分钟,阿里似乎快要和那警卫达成协议,让我们在4点40分左右回到金字塔西南方的底座,但这时又一阵口笛声,先是南面,接着东、北两个警卫也纷纷出现,加入西面警卫的阵营。
我几乎以为阿里要宣布交涉失败之际,他突然放心地叹口气,面露微笑地说:“他说我们回到地面后,再付他50磅就可以了。我们可以继续爬,不过如果上司出现的话,他们就救不了我们了。”
接下来的10分钟,我们在沉默中向上挣扎,一口气爬到第100层,来到金字塔一半,也就是离地面250英尺的位置上。从肩膀上往西南望去,我看到了一幅一生中仅见,充满了力与美的景像。一弯月牙从东南方的低空快速移动的云层中露出,幽灵一般的光芒直逼第二金字塔的北面与东面。据说这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的法老卡夫拉王(Pharaoh Khafre)建造的。这座只比大金字塔矮几英尺,底座窄48英尺的第二金字塔,在月光下,发出非常不自然的青色光芒,好像光源来自塔的内部一般。而在第二金字塔的后面稍远的阴影处,更可以看到最小的第三座金字塔。这座据说由曼卡拉王(Men daure)所建造而成的小金字塔,底座每边为356英尺,高度则为215英尺③。
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好像腾空于墨色的天空,站立在硕大的天船船首,其后另两座金字塔好似两艘船,排成一列,呈战斗队形,跟着我的大船向前行。
果真如此的话,我们这一队的金字塔应前往何方?这几座令人惊异的巨型建筑,是否真如埃及学的学者所认为的,仅仅为法老王夸大妄想下的产物?或者它们是由某种神秘力量所设计,将越过永恒的时间与空间,达到一些我们尚未知晓的目的?
从这个高度,虽然南方天空有一部分被卡夫拉王的金字塔所遮蔽,但整个西方在苍穹之下,从北极顶点到地球弯拱的轮廓全在我的视野之内。右手侧可以看到小熊星座中的北极星;而从正西方向北大约10度左右的低空中,则可以看见狮子座中的轩辕十四星,正要沉入地平线下。
在埃及的星空下
当我们抵达第150层时,阿里突然以手势要我们把头放低。一辆警车从大金字塔的西北角往西方驶来,车上的蓝色灯光缓慢地闪烁着。我们隐身金字塔的阴影中,等待车子完全通过。之后,在一股新燃的急迫感的鼓励下,我们加快脚步往上爬,想象一仰头便可看到笼罩在夜明前雾气的塔顶。
约莫五分钟的时间,我们停也没停地朝上爬。向上看,金字塔的顶端仍然和以前一样的遥远,就好像传说中的威尔斯山顶一样,遥不可及。挥汗、气喘中,我们继续向上爬。就在快要被内心不断泉涌而出的失望感觉淹没时,突然之间豁然开朗,金字塔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满天星斗,离开地面450英尺的高空中,环绕着我们的,可谓是世界上最特殊美丽的景像了。开罗市景不规则地展现在北方与西方的尼罗河谷中,林立的高楼与传统的小平房的屋顶,被狭窄昏暗的街道区隔开来,清真寺的尖塔散落在高高矮矮的房屋之间。开罗国整体被覆盖在街市的光膜中,所以住在市内的人反而无法享受美丽星空的夜景。反倒从金字塔顶端往下俯看开罗,宛如来到了一个散发着绿色、红色、蓝色、黄色光芒的童话世界一般,晶莹美丽,美不胜收。
我感觉自己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么一个古代世界之谜的金字塔顶端,看到这幅电子海市蜃楼的景像,简直就像乘坐阿拉丁的魔毯,来到开罗的上空一般。
其实金字塔的第203层完全不能与魔毯相提并论。它处于塔的顶端,总共只有30英尺宽(与底座的一边755英尺相比,甚为窄小),且是由好几百个高及腰身、重达5吨的大石灰岩块所构成的,表面不完全平坦,有部分石块已不见或破损。南角上明显地还遗留着更高层石块的遗迹。在平台的正中央,有人用木头架起一个木制鹰架,而从中间升起一根大约31英尺的厚重木棒,以显示出金字塔原始的高度——481。3949英尺。在架子下面的石灰岩上,布满了几世纪以来的观光客在上面的涂鸦④。
攀爬金字塔之行,全程花费了我们约莫半个小时,当我们到达顶端时,已经是清晨5点,伊斯兰教徒晨礼的时间。几乎就在五点整,整个开罗的1001个尖塔的阳台,同时响起声响,催促着信徒祈祷,以再确认真主的伟大与慈悲。在我背后的西南方,卡夫拉王金字塔的顶端22层,好似冰山一角漂浮在海洋中一般,沉浮于月光之海中。
我明白不能一直在这个令人目眩神移的地方待太久,索性坐下来仰望上苍。轩辕十四星已经沉没在西方无尽的沙漠之后,而狮子座不久后也将随之掉落于水平线之下。处女座及天秤座的星群也已经来到天空的下方。往北方看去,大熊与小熊座正徐徐地遵循着它们在天球极顶永恒的轨道移动中⑤。
我躺下,以手当枕,仰望穹苍之极。从身下光滑而硬冷的石块传来一股生命的力量,我可以感觉得出来,就是从那巨大的金字塔传出的无穷活力。
巨人的使命
金字塔,底座面积达13。1英亩,总重量为600万吨,比伦敦市区内的全体建筑物加起来还重。如稍前所述,金字塔由大约230万块石灰岩、花岗岩石块所堆积而成。根据推测,过去金字塔的四面,除了本身的石块以外,外表还覆盖着一层打磨过的覆面石⑥,如反射镜一般地保护着它。由于金字塔的表面积达22英亩之广,根据估计,当时铺设了11。5万片、每片重达10吨的覆面石。
公元1301年的大地震后,大部分的石块都被卸下,用来建设灾后的开罗。据我所知,只有在塔的基层上还有少数的石片,让19世纪考古学家弗林德·培崔(W。M。Flinders Petrie)做一番仔细的调查研究。培崔非常惊异地发现,石材经过粘剂精确接合,误差不及1%英寸。两块石材之间接续得非常紧密,连最薄的小刀片都无法插入。“光仅将这些石头放进该放的地方,就是一大工程,”培崔写道,“在接合处再加以粘合,能做到如此精密的程度,几乎不可能;这就好比以英亩为单位,大规模地制造最精确的光学仪器。”
大金字塔中有太多的“几乎不可能”,绝不仅限于覆面石一项。塔的方位面对正东、正西、正南、正北,也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另外建筑物的正90度角,四边几乎完美的对称形状,以及将以百万计的巨石搬运至高空的技术和工地管理……
当年成功地从平地建起此令人惊异的金字塔的建筑师、工程师、石工师傅们,不论他们是从何方冒出来的,有“现代古埃及学之父”之称的法兰西斯·商博良(Jean…Francois Cham pollion)曾经说过:“他们的想法有如身长100英尺的巨人一样高人一等。”商博良在当时就很确定,继他之后研究古埃及学的人必定会忽视一点:建造金字塔的人在智慧上至少是属于巨人型的。他还说过:与古埃及人相较,“我们欧洲犹如小人国”。
注释
①郝杰斯及基伯著《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而成的》,123页。Peter Hodges & Julian Keaber,How the Pyramids were Built,Element Books,Shafts bury,1989,p。123.
②《埃及金字塔》第23章,219页;《古代埃及地图》139页。
③《埃及金字塔》,215页。
④佛洛勃特(Gustave Flaubert)在《从埃及来的信》(Letters from Egypt)中写道:“令人感到懊恼的是,金字塔顶上到处都是白痴笨蛋的名字,甚至还有一个巴黎地毯商的姓名、地址。”
⑤《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而成的》,4~5页。
⑤《大金字塔的秘密》,232、244页。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葛瑞姆·汉卡克 译者:李永平》上帝的指纹》第35章 金字塔坟墓说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第35章 金字塔坟墓说
从大金字塔的高点往下俯望,比往上爬,更令人精神紧张。不再需要与地心引力格斗,所以体力的付出比较小;但另一方面,因为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地面,而非天空,所以失足的危机随时在眼前。我们几个小心谨慎地选择路线,在巨大的石块中辗转、溜滑,往那庞大的基座方向移动,更觉自己如蚂蚁一般的渺小。
终于到达平地。暗夜已经结束,曙光初露,天色逐渐由暗转明。我们依照先前约定,付给西方的守卫50埃及磅,并在极度解放与胜利的欢愉中余价值理论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意气风发地离开了大金字塔,往西南方几百公尺外的卡夫拉王金字塔移动。
胡夫(Khufu)、卡夫拉、曼卡拉,在希腊文中分别称作基奥普斯(Cheops)、基夫拉恩(Chephren)、麦西里努斯(Myceri nus),不论我们用埃及还是希腊名称呼这些第四王朝(公元前2575~公元前2467年)的法老王,均以在基沙建造了三座金字塔而为后世所知。至少,2000多年前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马克思主,在他的名著《历史》(History)中,认定大金字塔的建造者为胡夫王,从此以后,历史就这么决定了。希罗多德至埃及一游后,将他在旅途中获得的资讯,写进这本现存最古老的金字塔相关文献,并陈述道:
基奥普斯,据说在位50年后驾崩。其弟基夫拉恩成为新法老,并同样地建造了一个金字塔……除比其兄的金字塔矮40英尺外,一切规模照旧。……基夫拉恩在位56年后,王位由基奥普斯之子麦西里努斯继承……麦西里努斯留下的金字塔比其父王在规模上要小甚多①。
希罗多德看到金字塔的时候为公元前5世纪,也就是金字塔建造完成后的2000年。但是往后有关金字塔的历史,都是以希罗多德的证言为基准,全盘接受他的说法。直至今日,所有的评论家仍谨遵这位伟大希腊历史学家的教诲,不敢逾越。尽管希罗多德的叙述得自道听途说,但是时至今日,“大金字塔由胡夫王、第二金字塔由卡夫拉王、第三金字塔由曼卡拉王建造完成”的说法,却已成为不可动摇的史实了。
被矮化的谜团
与阿里分手后,桑莎与我继续在沙漠中漫步。绕过第二金字塔的西南角后,我们的眼光被它的顶部所吸引,并且发现,从顶上往下数的第22层石块,石面上仍然保留有原来的覆面石。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从基座往上的数层,每层面积都至少延绵数英亩,所使用的石灰岩块,每块大概有20英尺宽、6英尺高,巨大到几乎无法攀爬的地步。我后来才发现,这种巨石每块达200吨重,需经过一种非常独特的石工技术切割而成,而基沙一带的古迹,到处都可散见这种切工。
第二金字塔建立在切取岩床而造的平台上,西面与北面形成一壕沟状凹槽,有的地方深度超过15英尺。沿着塔西面,往壕沟的南方走去,不需多远,便可看见400米外,耸立于沙漠中的第三金字塔。
胡夫……卡夫拉……曼卡拉……根据所有正统古埃及学者的说法,建造金字塔惟一的目的,便是分别作为这三代法老的坟墓。但显然这种主张有许多不尽之处。例如,1818年,当欧洲探险家吉奥维尼·贝索尼(Giovanni Belzoni)打开卡夫拉金字塔中旷阔的停棺室时,发现室内空无一物,不仅没有棺材,房间装饰极为朴素,不见任何饰品,仅有一具嵌在地板内的大理石棺,外表打磨得十分光亮,但内部也是空的。棺盖已被敲成两半,丢弃在棺材附近。这一切应做何解释?
对古埃及学者而言,这似乎很容易解释。他们认为在非常早年,或许卡夫拉驾崩后的几百年之内,盗墓者已经进入过停棺间,把包括做成木乃伊的法老王在内的所有物品横扫一空。
显然同样的事,也发生在比较小的第三金字塔上。我和桑莎一面思考着这个问题,一面前往这个为祭祀曼卡拉王而建的小金字塔。最先踏入这个金字塔内的欧洲人,是一位名叫豪尔·卫斯(Howard Vyse)的英国上校。他在1837年进入停棺室时,看到的只有空无一物的玄武岩石棺,木棺盖上有人形的浮雕,棺旁残留着少数的骨骸。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将那些骨骸视为曼卡拉的遗物。但是我们利用现代科学的验证,发现骨骸和木棺盖,都是公元早期金字塔年代后2500年的产物。也就是说,在金字塔时代的许多年后,有人“闯入”金字塔,并将死者埋葬在那洞穴中(在古埃及历史中相当常见的一种行为)。至于那玄武岩的石棺,则可能属于曼卡拉王。这种假设是否属实,现在已无法证实,因为卫斯将石棺从西班牙运送回英国时,船只中途翻覆,石棺也因此沉入海底。既然根据卫斯的记录,石棺被发现时为空的,因此大家再度假设法老的尸体已被盗墓者移走。
同样的假设也被用在胡夫的身上。由于胡夫的尸体在打开金字塔时早已不在,一般古埃及学者的看法,可以大英博物馆的乔治·哈特(George Hart)的见解为代表。哈特认为,在胡夫“被埋葬后的500年内”,盗墓者就已打开了大金字塔,并且窃取了所有“陪葬的宝物”。根据这种说法,盗墓的年代应该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因为胡夫王驾崩于公元前25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