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世界伟大考古纪实 >

第38部分

世界伟大考古纪实-第38部分

小说: 世界伟大考古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9英尺厚,最厚也只有19英尺;而城墙上面覆盖的土方一般厚38英尺,有的地方竟达77英尺。这些坚实的覆土都必须清除干净。科尔德维用200工人在那里足足挖了15年。
  科尔德维初步的成就是,证实了希罗多德关于巴比伦城墙的描述,并非夸大其同。(实际上,考古家类似这样证实前人说法的事并不少见。谢里曼证明荷马和保撒尼亚斯的许多话都是真实的;伊文斯指出弥诺陶洛斯传说的真实的内函;而雷雅德证实了圣经故事有些是完全正确的。)科尔德维挖出一面墙,墙厚22。4英尺,为普通砖墙。接着在这面墙外38。4英尺处又出土一堵砖墙,厚25英尺。此外还有一道砖墙,厚12英尺,原来是护城壕内侧的壕壁。护城壕在危急时灌水御敌。
  两堵墙之间的空地当年一定是用土填满的,土的高度达到外层的边沿,这样就成为一条可供四匹马齐头并进的马道。墙上有守军巡逻,每隔160英尺有敌楼一座。科尔德维估计沿内墙共有敌楼360座,外墙则据台西亚斯记载有250座。
  科尔德维出土的这座城堡的规模是全世界无与伦比的。从几堵城墙可以看出,巴比伦城是中东最大的,其规模甚至超过尼尼微。如果我们按照中世纪的概念,认为所谓城市是“有围墙的居住区”,那么直到今天也没有发现大过巴比伦的城市。
  尼布甲尼撒写道:“我下令筑一道坚固的城墙从东面护住巴比伦,开凿护城壕,用沥青和砖砌筑河岸,壕边筑起像山一样高的护墙,宽大的城门用松木制成,外加铜叶包裹。我命人乘海水涨潮时将壕内用海水灌满,想渡过壕沟就像渡海一样,这样来袭之敌就无法威胁巴比伦的外围。为防止敌人越过壕沟,我命人在附近堆起土堆,并在周围建起砖墙。我想方设法把城池建造得极为坚固,使巴比伦成为一座堡垒。”
  如此深沟高垒的巴比伦城,在当时用什么手段也是无法攻破,然而历史的事实却是巴比伦城终于沦入敌手。其原因只能是敌人从内部攻破,而不是从外部打进去的。巴比伦经常受到来自各方的敌人的威胁,然而它的内部政治非常混乱,国内不断有第五纵队活动,他们无时无刻不企图放敌军迸城来解放他们,就这样使得当时举世无双的坚固堡垒终于覆灭。
  是的,科尔德维发现了尼布甲尼撒的巴比伦,就是丹尼尔称为“王中之王”和“有金子般的头脑”的这位尼布甲尼撒,他在巴比伦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重建了城上的伊马克庙,修复了埃萨吉拉寺和尼努尔塔庙,以及莫尔克斯的伊施塔庙。他修复了沿阿拉赤图运河的护墙,建起幼发拉底河上的第一座石桥,开凿利比尔——希加拉运河,完成了南城及城里宫殿的建设,并用美丽的釉彩动物浮雕装饰了伊施塔门。
  在尼布甲尼撒之前的建筑材料是日晒砖坯,这样的建筑很快就会被风雨侵蚀。尼布甲尼撒一般用的是烧过的砖,建碉堡时用的更多。在他以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古建筑大都销蚀殆尽,只剩下几堆废土,这主要是因为建筑材料不牢的缘故。尼布甲尼撒用的材料要坚硬得多,但他留下的建筑却遭到同样的命运。这是因为多少世纪以来当地居民不断地破坏古建筑,为的是取砖盖房,像中世纪的教皇为修建宫殿拆毁古代罗马异教的庙宇一样。现在的西勒城和附近的几座村落就是用尼布甲尼撒的砖建起来的,砖上还看得出有尼布甲尼撒的印戳。甚至现在的幼发拉底河、辛地叶运河问的分水坝也基本是用古巴比伦居民脚下踩过的砖砌成的。将来这座水坝废弃不用时,如果有人在坝址考古,他们真可能误认为挖到了尼布甲尼撒的古迹呢!
  巴比伦城里有占地很广的宫殿建筑群。尼布甲尼撒在世时不断增建,他认为原有建筑“不足以显示帝王的尊荣”。巴比伦城的建筑装饰华丽,具有无数闪闪发光、精美绝伦的砖砌浮雕,称得起是举世无双的、冷静的、稀奇的、原始的艺术瑰宝。尼布甲尼撒并且声称这一切都是15天建成的,从百年来人们相信这是真话。
  科尔德维出土的这批古迹有三个最有价值的部分,即花园、塔和大街。
  一天,科尔德维在南城堡的东北角看到一座圆拱形建筑,他立刻看出这座建筑非同寻常。至今这件古迹还是公认为非凡的古建筑。首先,古迹的地点在巴比伦城最古老的一部分,名叫巴比尔,而这里有最早的地窖。其次,这是巴比伦出现的第一座圆拱建筑。第三,这里发现一眼古井,井是由三条坚井构成的。科尔德维为此颇费思索,却始终不能确定自己的想法对不对:他认为这三条竖井是一眼抽水井,机器当然早已荡然无存了。然而,当年很可能配有一套由链条带动的水泵,可以不断地抽水。第四,圆拱是用石料和常见的砖砌成的,除此以外,整个巴比伦只有一处石料建筑,地点在卡色尔的北墙。
  这一套结构确实非常特殊,科尔德维认为,这是从设计到建筑都十分出色的一套装置,那几个圆拱一定具有特殊的用途。
  科尔德维灵机一动,猜到了这些圆拱是什么。在所有记载巴比伦的资料中,从约瑟弗斯、狄奥多鲁斯、台西亚斯和斯特拉波的著作,到所有业经破译的有关那“邪恶的都市”的楔形文字的铭文,只提到两处建筑是用石料的,并且都特别强调指出是石结构:一处是卡色尔的北城墙,科尔德维已经发现那里有石料;一处是“赛米拉米斯悬空花园”。
  多年以来,世间传闻着那些花园如何美丽,它们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并且从古以来就和赛米拉米斯这传奇性的名字连在一起。科尔德维发现的果真是这些花园吗?
  由于科尔德维从直觉认为已经发现了巴比伦空中花园,挖掘工地一时情绪沸腾起来。不论工地内外,上班下班,全体工人都在议论这种事。大家都焦急地期待着,想看那几千年来的一个谜现在能否真相大自。
  科尔德维重新研究了古籍,逐行、逐句、逐字地仔细推敲,甚至从他所不熟悉的语言学的角度加以研究,最后他认为自己的设想是有根据的。那些圆拱肯定是用来支撑“空中花园”的,那眼井是用来浇灌花木的,当时是一种多么不寻常的创造。
  然而这时这件事反而显得平常了,它的传奇的魅力似消失了。即使科尔德维的想法是对的,这些“悬空花园”究竟有多大意义呢?诚然,这些花园非常美丽,它们建在设计得很巧妙的屋顶上,在当时不愧为技术上杰出的成就。然而有些巴比伦建筑井没有被希腊人列为世界奇迹,对比之下,这些花园岂不黯然失色?
  另外,有关赛米拉米斯的全部材料都不是完全可靠的。材料大部分来自台西亚斯,而台西亚斯是以善于杜撰著称的。据他说,大流士在白希斯吞建造的庞大建筑把赛米拉米斯表现为由100名卫队环绕着;但据狄奥多鲁斯记载,赛米拉米斯出生以后被弃,由鸽子喂养,长大成人嫁给一位朝臣,被国王强夺为妻,她穿的衣服“分不清是男是女”。最后把王权交给儿子,化为鸽子飞出宫闹,成仙而去。
  《圣经》“创世纪”中关于巴别塔有这样一段文字:
  “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科尔德维实际上只挖出了通天塔的塔基,照圣经所说,通天塔确是有过,原来的通天塔大约在汉穆拉比在位时被拆毁,后来另建了一座“塔”以纪念原物,那波勃莱撒留下的一段话可供参考:“那时巴别塔年久失修,因此马尔杜克(公元前19世纪巴比伦之神——译者)命我重建。他要我把塔基牢固地建在下界的胸膛上,而它的尖顶要直插云霄。”那波勃莱撒的儿子尼布甲尼撒对这段话加以补充说:“我竭尽全力把埃特门南基(指通天塔——译者)的顶子造得高与天齐。”
  原来的通天塔建在许多层巨大的高台之上。据希罗多德记载,这些高台共八层,愈高愈小,最上层的高台上建庙,可以俯视全境(实际是七层)。
  通天塔建在一块洼地上,这块地方叫做“撒琴”,意思是“盘子”。科尔德维写道:“但我们的撒琴不过是古圣地的现代翻版,‘埃特门南基’阶梯塔就建在这块圣地上。‘埃特门南基’阶梯塔即‘天地基础殿堂’,也就是巴别塔。圣地四周建有围墙,还有奉祀马尔杜克神的各种建筑。”
  塔基每边288英尺,塔和庙总高度也是288英尺,第一层高105。6英尺,第二层高57。6英尺,第三、四、五、六层各高19。2英尺,马尔杜克庙高48英尺,庙里供奉的是巴比伦众神之首。庙墙以黄金包裹,饰以蓝色彩釉砖,阳光之下熠熠闪光,游人从远处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科尔德维写道:“尽管遗迹如此残破,但亲眼看到遗迹是决非任何书面的描述可比的。通天塔硕大无朋,‘旧约’中的犹太人把它看作人类骄傲的标志,四面是僧侣们朝拜的豪华的殿堂,许多宽敞的仓库,连绵的白墙,华丽的铜门、环绕的碉堡,以及林立的一千座敌楼。当年这样壮丽豪的景象,在整个巴比伦是无与伦比的。”
  巴比伦的大城市里都有阶梯塔,但都不能和巴别塔相比拟。巴别塔用5800万块砖砌成,它那高大的形体嵬然耸立,雄伟无比。
  巴别塔是奴隶建造的。像埃及建造金字塔一样,这里也不断听到监工的鞭声。两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一座金字塔的修建时间不超过国王的一生,因为它是为国王一个人的干尸和“卡”(灵魂)安身之用;巴比伦的阶梯塔的建造可以世代连续,有的工程从祖父传到孙子。埃及的金字塔一旦毁圮,决没有谁再去修复,金字塔里的珍宝被人盗走也决没有谁再去补上它们;然而巴比伦的阶梯塔却不断得到修复和修饰。
  那些“竭尽全力”建造阶梯塔的国王是为大众建造的,而不是单单为了自己,那些阶梯塔是公共场所,是成千上万的人前往向大神马尔杜克顶礼膜拜的地方,人们穿过全城鱼贯前往阶梯塔的浩大场面是可以想见的。顶端下面的庙里供着半人半兽的神像,用纯金铸成,坐在宝座上,旁边有一张纯金的大桌子,神像脚下踩的足踏也是纯金的。据希罗多德记载,神像和附属物品一共用去黄金800泰仑,约值现在的2400万美元。在一所僧侣的住房里发现了一只石鸭,,上有铭文“准秤一泰仑”,石鸭重29。68公斤,如希罗多德的记载可靠,则照此推算结果是,马尔杜克神像连同附件一共应在23700公斤,都是纯金!
  当年浩浩荡荡的虔诚的队伍登上巨大的石级,直达105。6英尺高的塔顶,景象是十分壮观的。朝拜的队伍以僧侣为先导,僧侣们到达第三层以后,循着特备的秘密阶梯登上塔顶,塔顶是马尔杜克庙。
  塔顶庙墙是深蓝色琉璃砖建成的,希罗多德看到的这座庙是在公元前458年,即阶梯塔建成后150年左右,那时的塔是完好的,“上庙”和“下庙”不同,里面没有神像,只有一张大床,床上“铺设十分豪华”(像希腊和罗马贵族一样,美索不达米亚贵族是躺着进食的),床旁有一张金漆桌子。这种超级神圣的东西是同老百姓无缘的,因为马尔杜克神近在咫尺,如果被他看上一眼,任何普通人都禁受不起,这座庙里只住着一个人,是一名特意选送来陪着大神作乐的女子。希罗多德谨慎地写道:“他们还告诉我说,大神不时来到庙里并且躺在这张床上,但我觉得不十分可信。”
  阶梯塔周围有围墙,墙内有些房屋,供远道香客朝拜时住宿。另外还有供马尔杜克的僧侣专用的屋字。巴比伦王的王位是马尔杜克授予的,僧侣是马尔杜克的仆人,当然很有权势。埃特门南基的大院可以看作巴比伦的梵蒂冈,只是色调暗一些,并且主要是用巨石建造的。
  图库尔蒂一尼土尔塔、萨尔贡、赛纳克里布和亚述巴尼帕尔都进攻过巴比伦,并毁掉马尔杜克庙和巴别塔——埃特门南基。
  那波勃莱撒和尼布甲尼撒重建巴别塔。尼布甲尼撒死后,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鲁士攻下巴比伦后,一反过去征服者的先例,把阶梯塔保留下来了。居鲁士的思想在当时属于年轻一代,他对巴别塔的雄伟非常折服,不仅没有毁掉它,而且命人在他自己身后按照巴别塔的样子,在墓上建造一座小型的埃特门南基。
  然而,后来巴别塔终于毁掉了,波斯王薛西斯把它变成一片瓦砾。后来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印度时巡视了巴别塔,他像居鲁士一样喜爱它的雄姿,于是拨用1万人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清除废土,接着下令全军一起劳动,据斯特拉波记载,亚历山大力这项工程竟投入了60万个工。
  现在过了2200年,一位西方学者来到这个地方,和亚历山大不同,他不是为求名,而是为求知;他没有1万人供他役使,手下只有250人。但他孜孜不倦地一连干了8年,总计用了80万个工作日进行复原工作。经过科尔德维的努力,巴比伦基本恢复了旧时的面貌,成为一片世上少有的建筑群。
  古人把悬空花园看做世界奇迹,而巴别塔则至今为人们记忆犹新,因为那是人类引以为傲的标志。科尔德维接着又打开了巴比伦城的另一部分,这块地区古铭文中是有所记载的,但从来没有人看到过。
  科尔德维只在这里挖出一条大街,这是古代最美的一条街,它的美丽超过古罗马的所有道路,也超过所有现代城市的大街——假如不用长度作为度量标准的话。这条大街主要的不是用于普通的市内交通,而是专供拜神的行列使用的。尼布甲尼撒率领全巴比伦城的市民经这条大街走到巴别塔,朝拜马尔杜克神。
  这条朝拜街的修筑工程大约在尼布甲尼撒在位的43年间,始终没有停顿。关于朝拜街的源起和用途尼布甲尼撒是这样说的:“这是巴比伦第一大街,我用优质材料建造这条大街,用吐尔米纳班达石和沙石铺垫艾布尔沙布,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