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作者:马歇尔-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设备尽量来使他们的供给适应需求。一方面,如果生产设备的供给不足,由于时间太短,也来不及增加它们;另一方面,如果供给有余,它们也会有一部分只能被局部地利用着,因为时间太短,来不及使它们逐渐地耗损或改变它们的用途而大量地减少它们的供给。由这些设备而来的收入的种种变化,在短时间内对供给的影响还不显著,对它们所生产的那些商品的价格也没有直接的影响;这种收入是总收入超过直接成本的那部分剩余;(这就是说,它具有像第八章中所详述的租的某种性质)。但是,除非它在长期内足以补偿企业中一般成本的一个适当部分,则生产就会逐渐减少下去。这样,那些隐藏在长期中的因素,就会对短期价格的相对迅速的变动发生一种控制性的影响;而且害怕“损害市场”的心理往往也会使这些因素比在其他条件下更快地发生作用。
第七节 但是在长期中,生产所需要的设备的数量是根据对这些设备的产品的需求而加以调整的;生产单位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组商品。
另一方面,在长时期内,为了提供物质设备和商业组织,以及为了取得职业知识与专门技能而投入的全部资本和努力,都有足够时间来根据人们可望挣得的那些收入来予以调整。因此,对那些收入的估计就直接决定着它们的供给,形成了那些被生产出来的商品的真正的长期供给价格。
投入某一企业的资本,有一大部分一般地是用于建立它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的商业联系上的。如果这个企业不振,即使从他的物质设备的出售可以收回它的原有成本的一个相当部分,组织和联系上所花的那部分资本仍会全部化为乌有。不论谁打算在任何一业中创办一个新企业,都必须估计到这种损失的可能性。如果他本人于此类工作具有正常才干,他也许可以希望不久他的企业会成为一个有相当程度的大规模生产经济的代表性企业(就我们所用该词的意义而言)。如果据他看来,这样一个代表性企业的净收益让他在其他行业方面有机会投入同样资本所能获得的净收益要大一些的话,那么,他就会选择这个行业。由此可见,在某行业里在长期中左右着所产商品价格的投资,一方面是由对创办和经营一个代表性企业所需要的支出的估计来决定,另方面是由根据这一价格在一个长时期里所能获得的种种收入的估计来决定。
在任何一个时间里,有些企业是在上升着,而有些企业却在衰退着。但是当我们广泛地考察决定正常供给价格的因素时,我们无须过问巨潮表面的这些漩涡。生产的任何增加也许是由于有一个新的制造家与困难搏斗,以不足的资本,含辛茹苦,希望着逐步建立起一个兴旺的企业。也许是由于有一个富裕的工厂,扩大其不动产而获得了种种新的大规模生产经济,从而在相对低廉的成本上增加了产量。同时,由于与这个行业的生产总量比较起来,这部分新增加的产量是相对的小,不会使价格跌落多少;所以,这个企业由于成功地适应它的环境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但是,当某些个别企业的命运发生种种变化时,作为生产总量的增加的直接后果,长期的正常价格是可以有稳步降低的趋势的。
第八节 价值问题的简单分类。
当然,在“长期”和“短期”之间并没有一条截然的分界线。自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没有划出这种分界线;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也不需要它们。正如同我们把开化种族和未开化种族加以比较,虽然对于二者并不能作严密的区分,但可确立有关他们各自的许多一般命题一样,所以我们拿长期和短期加以比较,并不企图在二者之间作任何严格的界线。如果为了阐明一种特殊论点必须把某一事件截然分别开来的话,那末,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特别的解释语句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必须这样做的场合,既不常见,也不重要。
可以分为四类。在每一类中,价格都是由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来支配的。就市场价格而言,供给是指手里现有的,无论如何也是指“行将有的”某一商品的数量而言。就正常价格而言,如果我们把“正常的”这个词当作关系到几个月或一年这样的短起来看,那么,供给是指在所说的这种价格情况下,以现有的,包括人员在内的配备,在指定的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来的那个商品数量。再就正常价格而言,如果正常一词是指几年之长期的话,供给是指在这一时期内以其本身可以有利地被生产出来并投入生产的那些新的和旧的生产设备所能生产的那个商品数量。最后是那种处于逐渐性的或长久性运动中的正常价格,这种运动是由于一个世代到一个世代知识,人口和资本的逐渐增长以及需求和供给的变化而发生的。本书其余部分主要讨论的是上述第三类:即讨论在相当长时期内工资、利润和价格等的正常关系。但偶尔也涉及那些持续许多年的变动;有一章即第六篇的第十二章是用来探讨“进步对于价值的影响”,亦即用来研究价值的长期变动的。
经济学原理第六章 连带需求与复合需求,连带供给与复合供给
第六章 连带需求与复合需求,连带供给与复合供给
第一节 间接的派生需求。连带需求。建筑业中劳资纠纷的例解。派生需求规律。
面包直接满足人的需要。它的需求叫做直接需求。但是借以制造面包等的面粉机和烘炉间接满足人的需要,它们的需求叫做间接需求。一般说来:
原料和其他生产资料的需求是间接的,是从借助它们而生产出来的那些可以直接使用的产品的需求中派生出来的。
面粉机和烘炉的服务共同连结在成品面包中,因此,它们的需求叫做连带需求。此外,蛇麻和麦芽是相互辅助的,是一道用来制造麦酒的……因此,在几种辅助品中,对每种辅助品的需求是来自它们生产某种成品,如一块面包或一桶麦酒所共同提供的那些服务的。换句话说,有一种对其中任何一种辅助品在生产某种直接满足需要、从而有直接需求的产品时所提供的服务的连带需求。成品的直接需求实际上可分成生产它所用的那些东西的许多派生需求。
试另举一例来说明。房屋的直接需求引起对各种不同的建筑劳动、砖、石料和木材等的连带需求。而这些都是各种建筑工作的,或为简单起见叫做新房屋的生产要素。其中对任何一种要素,例如像泥水匠的需求,只是一种间接或派生需求。
让我们把劳动市场经常发生的那类事件同上例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劳资纠纷延续的时期是短期,我们所必须考虑的作为调节供求的那些因素只是在短期内起作用的因素。
这个事例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因此需要我们特别加以注意。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既然指的是短期,所以,它是本章和以下几章中的一些场合我们选例准则的例外,在那些场合有足够的时间使供给力量发挥充分长期的作用。
让我们假定,房屋的供求处于均衡状态,一群工人,比方说,泥水匠举行罢工,或有某种其他障碍影响泥水匠劳动的供给。为了把对该要素的需求抽出来而加以单独研究,我们首先假定,新房屋需求的一般条件不变(这就是说,新房屋的需求表仍然适用),其次假定,其他要素的供给的一般条件不变,其中二者当然是营造商的营业能力和企业组织(亦即我们假定它们的供给价格表也有效)。那末,泥水匠劳动供给的暂时减少,将使建筑量有相应的减少:已减少的房数的需求价格将比以前高些,而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将不变。从而,那时新房屋所能出售的价格,除超过建造房屋所需其他要素的买价总额还有相当的剩余,此剩余就是泥水匠劳动价格可能增加的限界,假定泥水匠的劳动是不可缺少的话。这种和泥水匠劳动供给的不同程度的减少相适应的不同数量的剩余,是由这一准则来决定的:就某商品的各种不同数量来说,对用于生产该商品的任何要素所提供的价格是以那个价格的差额为限,此差额是该商品数量能找到买主的价格减去生产它所用的其他相应要素得以供给的那些价格的总和。
用专门术语来说,某商品的任何生产要素的需求表可以从该商品的需求表求出来,办法是从该商品的各种不同数量的需求价格减去其他要素相应数量的供给价格总额。
第二节 供给的减少可以大大提高一个生产要素的价格的一些条件。
但是,当我们把这个理论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重要的是记住这一事实:即如果一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受到扰乱,即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也多半要受到扰乱。特别是当供给受到扰乱的那种要素是同一种劳动像泥水匠的劳动时,则雇主的报酬一般地起着缓冲作用。这就是说,损失首先落在他们的肩上;但是通过解雇他们的一部分工人和降低其他工人的工资,他们最终把大部分损失分配给其他生产要素。实现这点的过程的细节是不同的,是取决于商业同盟的行动,取决于市场上的议价和其他的原因,而这些我们此刻不拟讨论。
让我们研究什么是那些条件,在这些条件下,一种东西的需要不是为了直接使用,而是当作某商品的一种生产要素,这种东西的供给减少可以使它的价格急剧上升。第一个条件是这种要素是生产该商品所必要的,或几乎是必要的,因为按相宜的价格买不到适当的代用品。
第二个条件是,该商品(该要素是生产它所必需的一种要素)是需求弹性很小的商品,因此,它的供给减少将使消费者愿出更高的价格,而不愿空手回家;当然,这又包括这样一个条件:即该商品的适当代用品是不能以比它的均衡价格略高的价格来买到的:如果房屋建筑的减少大大提高房价,那末,急于要获取额外利润的营造商将彼此抬高价格以竞购市场上现有的泥水匠劳动。
第三个条件是,这种要素的价格只占该商品生产费用很小的一部分。既然泥水匠的工资只占一所房屋的建筑费用总额的一小部分,即使工资增加百分之五十,对该房的造价也只能增加一个很小的比例部分,从而对需求的节制极小。
第四个条件是,即使需求量略有减少,也会使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大大下降;因为这将增加用来给该要素支付高价的差额。例如,如果砖匠和其他工种的工人或雇主找不到别的工作,又赋闲不得,那末,他们也许情愿为比以前低得多的报酬工作,而这将增加用来给泥水匠支付较高工资的差额。这四个条件是独立的,而最后三个条件的结果是累积性的。
如果不用灰泥或以低廉价格雇用粉刷业以外的人家做这种工作是可能的,那末,泥水匠工资的上涨就会受到限制。在有些场合,某商品的一种生产要素通过派生需求的作用对其他要素的压迫,由于替代原理而得到缓和。
此外,在取得成品生产要素中的某要素方面遇到的严重困难,往往可以用改变成品的性质来克服。有些泥水匠的劳动也许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房中究竟值得使用多少粉刷工作,人们往往是犹疑不决的,如果它的价格上涨,则他们所用的粉刷将较少。他们因所用粉刷稍少而失去的那种满足的强度,就是它的边际效用;为了使用它而他们恰愿支付的价格是用到该使用量的泥水匠工作的真正需求价格。
在麦酒方面,麦芽和蛇麻的连带需求也是这样。但它们的比例是可以改变的。只因含有较多的蛇麻而和其他麦酒相区别的那种麦酒,能够得到较高的价格。这一差价代表蛇麻的需求。
泥水匠和砖匠等人之间的关系,在相近行业的职工会的联合和斗争的历史上,充分表现了那种既有教益又富于浪漫情调的现象。但是连带需求中的绝大多数的事例是对某原料和加工工人需求的事例;例如像棉、麻、铜或铁和使这几种原料得到加工的工人。此外,各种不同食品的相对价格因厨师熟练劳动供给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美国许多种肉和蔬菜的许多部分几乎是没有价值的,因为那里熟练的厨师很缺,而且工资很高,但在法国它们却具有适当的价值,因为那里炊事技术十分歧及。
第三节 复合需求。
我们已经讨论过,任何商品的总需求是怎样由需要它的那些不同集团的需求所组成。但是现在我们可以把复合需求这一概念推广到几组生产者所需要的生产必需品上。
几乎各种原料和几乎各种劳动都被应用在许多不同的工业部门,生产出许多各式各样的商品。其中每种商品都有它自己的直接需求;从那种需求中可以求出它生产中所用的任何一种东西的派生需求,而这种东西照我们所曾述的方式“分配在它的各种不同的用途上”,这些不同的用途是彼此竞争的;相应的派生需求是彼此竞争的需求。但是在同产品供给的关系上,它们是相互合作的;“合成”那汲尽供给的总需求,如同几个社会阶级对成品的局部需求加在一起合成它的总需求一样。
第四节 连带供给。派生供给价格。
现在我们可以考虑连带产品:这就是说,它们是不易独自生产的;是并存于同一来源的,因此,可以说具有一个连带供给,像牛肉与牛皮或小麦与麦草。这种场合是和有连带需求的那些东西的场合一致的,只要用“供给”代替“需求”,几乎可以用相同的词句加以讨论,反之亦然。如同那些共同使用在同一个目的上的东西有连带需求一样,具有同一来源的那些东西也有一个连带供给。出于同一来源的单一供给可以分成许多来自它的那些东西的派生供给。
例如,自从谷物条例废除以来,英国所消费的大部分小麦是从国外输入的,当然不带任何麦草。这就引起了麦草的缺乏,而麦草的价格因此上涨。种植小麦的农户指望从麦草得到这种作物的大部分价值。可见,在小麦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