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往世书 >

第188部分

往世书-第188部分

小说: 往世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御风反问:“你们很生气?”
  伯服想挠墙,老兄,你这是在□□裸的挑衅巫宗神权,哪个巫能不生气?伯服用疑惑的表情询问着:“为什么?”
  御风精神有些恍惚的道:“你们这些信徒都这般生气,你说她若是知道了,可会生气?”真是期待呢。
  疯了!这是伯服唯一剩下的感觉。
  事后,终于从西域回来的文华公子道:“神不会生气,神压根就不再这些世俗的东西。”
  伯服闻言无语的用白眼回了文华公子两个字,神若是对世俗的名利权势有兴趣,上古时也不会在巫宗当了五千多年的幽灵,看了五千多年的戏。御风做的事,神若是知道了,最多也不过是一笑。只是神不会生气,九州大地上信仰她的巫却未必。
  文华公子问:“你可有将神可能的反应告诉他?”
  伯服摇头,泥板上浮现三个字:我不敢。
  御风都那个样子了,他再告诉御风,神对他所做的一切一点反应都不会有,天知道御风会不会发疯的做出什么更加惊人之举的事来。
  事实证明,即便伯服没有告诉御风真相,御风也照样会做出惊人之举来,准确说,御风正在一条暴君的路上渐行渐远。
  立国称王后,自然要立女君,即王后,御风也不例外,虽然他给自己定的尊号让人无语了点,但终究只是一个称号,而且御风才二十六岁,年轻人血气方刚,难免妄自尊大,慢慢纠正就是了。因此众人还是完成了他的登基典礼,按照众人的意思,既然是皇帝这样比王更高大上的尊号,自然要有一个空前绝后的登基大典,众所周知,越是盛大的典礼,过程就越是繁琐,而御风非常人,直白说就是这位新出炉的帝君最讨厌繁琐。
  所有方案都被御风以繁琐与劳民伤财的理由给打了回去,最后看没人拿得出自己想要的,御风干脆拿了一套方案自己动手改,在将一套方案改得面目全非后,登基大典的章程总算定了下来,而那章程,所有在之前参与过登基章程定制的人都想吐血,原本要整整七天才能完成的盛大仪式硬是被御风给砍得一个时辰就可以结束的仪式。
  对于御风的登基典礼,文华公子表示,古往今来只有华歆王的登基典礼能与之相比,简陋到令人发指,只是华歆王当年是人族刚刚遭逢大变,实在没那个条件,因此所有麻烦和花钱的东西都让华歆王免了,御风却是有条件,但嫌麻烦。
  登基典礼结束后,御风加封百官,百里清华为丞相,王谢非为御史大夫,暂不设国尉之职,其余官职御风也用了一天的时间都给定了人选,显然是早有准备,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但看看那些人选,又没人能说什么,除了制衡,御风将每个人的性格与能力都给考虑到了。至于制衡,不需要,一来御风有信心任何人造反他都能压得下;二来,他手下的人还没结成党,军队被他打散重新编制了数次,这样都还有人能在军中培养出自己的心腹势力来,那也够本事了,他甘愿被推翻,不过目前为止,还没出现那样的人才,而朝堂方面,虽然没隔三差五的被他拆,但趁着加封百官,他也狠狠拆了一次,三五年内是结不成党了。
  各方势力与官吏看加封百官这事纯粹看能力,再考虑御风那从来都不转圜的行事风格,以及最近一直都是黑云压雪,哪怕是登基为帝都没好过的心情,所有人都果断放弃了趁此机会捞好处的打算,犯不着为了几个官位将全家的命给搭上,这位帝君正愁找不到人杀呢。
  加封百官捞不着私利,所有人便将目光打到了御风的后宫上,君王的后宫一直都只有一个用处——与国内以及国外各方势力联姻,因此每个国君都有着数量庞大的后宫,至于真爱什么的,有背景就能活下去登上高位,若没有,即便是君王也不能胡来。
  御风以前不是君王,加上已有悍妻连山歌,更没有足够的利益,也就没人敢打御风后院的主意,但如今,小歌已逝,即便还活着,这两位亦已和离,御风的后宫可以说从后位到各级妃嫔位分都空悬着,就等着进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堂上便有人跳了出来劝谏御风立后,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同理亦不可一日无后。
  主意打得很好,立了后,自然要广纳妃妾,到时所有人都有机会了。但清楚这段时间御风的精神一直都不正常的伯服等人没一个看好那些人,御风本来就是个你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的性子,如今更是变本加厉。
  御风果然没让伯服等十巫失望,非常痛快的同意了立后之事,但。。。。。。他要立的后不是那些臣子为他物色的人选中的某一个,而是已等同于死亡的小歌!
  “小歌乃我的发妻,我为帝,若不立她为后,岂非薄幸寡情?后世子孙又将如何看我?一个无信无情无义的君王?”
  已改名宣政殿的九间大殿内,所有官员都噎住了,帝君这话说得真不亏心,帝君你几时在乎过自己的名声了?
  有人委婉的提醒御风,苏三七已诊断过:小歌已经死了。
  在巫看来,已经没有了灵魂的躯体,即便还有气,那也是死人。因此不管小歌的身体是死是活,苏三七那样的诊断结果一出,所有人都会相信她已经死了,当然,不管是御风还是她都没法反驳苏三七。按理,这招应能让御风打退堂鼓,但御风非常人。
  “有谁规定活人不能娶死人?”
  没人规定,但哪个正常人会娶死人?
  御风显然是一个,拍板决定了立小歌为后的事后便雷厉风行开始着手婚礼。
  不是没人劝阻,但来一个御风就打一个,全都在宣政殿外被打了二十下笞刑,直谏不成,又有人曲线救国去找伯服等十巫,十巫不是不与王族联姻吗?怎么不管管?
  文华公子正闭门默书,闭门谢客中;伯服又回宁西去了,找不到人;云中子就在军作监,倒是找得到人,但——
  云中子:呵呵,若成婚的是两个活人,他当然管,但如今一个活人一个死人,关他甚事?
  谁也阻止不了的情况下,婚礼有条不紊的开始操办着。两人婚礼要用的东西,其实早就准备好了,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都没用上,御风这回都取了出来,但大行令起草的婚礼章程他没一个满意的。
  “如此简陋,老子是娶妻,不是纳妾!”
  骂完之后御风干脆自己来起草了,将无辜的大行令丢到了一边。
  而御风自己起草的章程出炉后,大行令险些呕血,因为之前被御风给砍得惨不忍睹的登基典礼,这回的婚礼,他拿出的章程都是尽量往简单省时这方面靠,结果御风自己拿出来的章程,帝君您确定您是要娶妻?古往今来所有君王的登基典礼加起来都不会有这场婚礼盛大。
  婚礼本身其实并不盛大,御风完全是将华族寻常贵族男女成婚的章程给套过来,御风只是做了两个改动,一个是婚礼是喜庆之事,因此他要大婚之日,整个大荒万里锦红;二是发喜品,云国境内所有人,不论贵贱都会得到一匹细葛喜帛,所有孩子会得到一斤上好的喜糖甜嘴。
  劳民伤财,这是所有官员的看法,却劝谏不了,这场婚礼,御风从头到尾都没有动过府库一个铜锱的钱,用的钱全都是明月楼的,而明月楼,虽然这些年他一直用明月楼的钱补贴府库,但明月楼本质上是他的私人财产,他的私产,他爱怎么用就怎么用,谁也管不着。
  唯一有意见又敢提出来的人是公羊宁,照御风这么折腾,明月楼真得会破产,公羊宁急得就差死谏了,这个时候御风不耐之下将钱都给还上了。正劝谏得欢的公羊宁险些一口气岔着,闹出人命来。
  “你哪来的钱?”公羊宁大为惊奇,御风的私房钱有多少,没人比他更清楚了,御风绝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来补明月楼被他挪用了的账目。
  “蒙馆束修。”
  “你骗鬼呢,什么蒙学束修如此昂贵?”都能买下半个国家了。
  御风一脸信不信随你的不再解释。
  公羊宁事后才知道,御风也的确没骗人,真的是蒙学束修。
  华族的贵族子弟,都是四五岁上蒙学启蒙,十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公子安已经三岁了,御风小孩子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找到事做,且早一年启蒙也可以多学一些东西为名在九阙山外围修建了一座蒙馆,明年开春公子安就得进去就读,蒙学的夫子是御风非常用心挑选的奇才,当代巫即文华公子。蒙馆动工后,御风又放出了要为公子安招伴读与陪读若干名的消息,消息一放出去,很多人都疯了,十巫虽然性子桀骜,但他们的能力都是无可置疑的,若自家孩子能拜十巫为师,哪怕只学到一分也足够用一辈子了。而且公子安可是御风目前唯一的继承人,家中小辈若能与之打好关系,得到他的青睐,日后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官员们还好,都与御风熟,很容易就拿到了一个名额,但其他见不到御风的人显然用不了这一招,即便见得了,也没有感情牌可打。官商们因为知道御风如今很缺钱,便咬了咬牙,跟御风委婉的表示:若能给他们一个名额,他们可以捐钱给国库。
  比起官商们的委婉,御风就直接多了:一千金束修一个名额,不二价!
  一千金,即十万金铢,都能养活一支军队了,用来买一个名额。。。。。。冤大头不少,反正公子安启蒙的蒙学里硬是塞进去了四百多名稚童,其中大半都是花钱买进去的。
  对于御风揽钱的手段,公羊宁当场甘拜下风,他怎么就没想到这么好的赚钱之法呢?想了想,发现自己不是没想到,而是没想到文华公子会答应去教蒙学。十巫收弟子极严,按照巫宗的规矩,十巫的亲传弟子有巫殿殿主的继承权,虽然只是继承人之一,但有一个好师父,即便不能成为十巫,也必能成为一方人杰,不能的自然是死在了半道上,十巫的弟子,若不能成为人杰,就只能去死。
  为了防止继承人太多,或是闹得太厉害,造成内耗,十巫一生最多收五名弟子,名额有限,十巫自然是严把关。似文华公子这般肆无忌惮的,古往今来就他一个,所幸文华公子还没肆无忌惮过头,蒙馆的弟子都不是亲传弟子,也不算违反规定。
  “你是如何说服巫即的?”公羊宁忍了又忍,终究没忍住来找御风。
  “云国境内,巫即殿发行的所有史书,除非他们同意,否则任何人都不能改一字。”
  公羊宁不由张大了嘴。“你不知巫即殿的史书是怎样的吧?”对,一定是这样,因为无知,所以无畏。
  “原汁原味。”
  知道你还敢给文华公子这样的许诺?公羊宁不由用看怪物的眼神御风。
  御风傲然道:“我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我既然敢做,就不怕所有人知道。”横竖别人说破了嘴,他也不会为此少块肉。
  公羊宁顿时高山仰止的仰视着御风,若古往今来的国君都能有御风这个觉悟,巫即殿何至于成为十巫中混得最差,并且被人从头追杀到尾的一个?哪怕古洛国灭亡了,巫即殿也没解脱,后来崛起的国家一个个跟接力棒似的接过了追杀巫即殿的使命。也难为文华公子被人追杀了几千年都没被杀掉,并且一直坚持着巫即殿忠诚记录原汁原味史书的宗旨。
  御风无所谓后世名声,文华公子却不信,几千年来,多少王侯刚开始时也是无所谓名声的,但到了后来,做的龌龊事越来越多,即便不为自己的名声着想,也会为自己的子孙着想,然后巫即殿就倒霉了。
  吃亏的次数太多,文华公子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是不会贸然将整个巫即殿给暴露出来,而他一个人蹦跶,即便日后被人给干掉了,巫即殿其他人也都没人知道,很快就会推举出新的巫即出来,不会动摇巫即殿的根基。
  文华公子综合以上考虑的结果便是御风收到了他的一封奏疏,文华公子希望御风修建一座学馆,让他做山长,吸收出色的学子,钻研经史,他准备在太学重修大荒纪年,原本的大荒纪年,与如今的史书体裁相比,很不方便,因此重修一遍,可以让人看得更方便。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巫即殿流出去的大荒纪年之书很多都被列国给改得面目全非,他这个作者都认不出来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全部改回来。而且,大荒纪年一直以来都只记载着人族的历史,文华公子觉得既然是大荒的历史,没道理只记一个种族,大荒的种族那么多,应该每个种族的历史都记进去。
  御风一看奏疏便明白了文华公子在担心什么,非常爽快的修建了一座太学送给文华公子,让文华公子担任太学的祭酒,只是除了准许文华公子自由修史,御风还让文华公子教学。
  诗、礼、御、射、律学、书学、算学、天文地理。。。。。。基本御风能想到的学科太学都教,而与还在修建中的辟雍宫不同,辟雍宫是专门让贵族子弟读大学的地方。太学则是不限生员的出身,只要考的进去就行。
  太学的生员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种是各地书院推荐士子上来,士子再经过考核,通过了便可入学,并且推荐他的书院明年可以推荐的名额会增加一个,当然,通不过的话就减少一个名额;第二种是官员推荐,同样要经过考核,通过或通不过都同上;第三种是不用别人推荐,自己来太学考,但什么时候能考就看文华公子什么时候有空。
  至于太学的夫子们,简单,御风直接颁了招贤令,广邀天下士子共聚太学修攥大荒纪年。著书在这个时代是一件很伟大的事,著书者只要书著得好,都能名传后世,而参与编修大荒纪年,青史留名是必然。天下熙熙攘攘不为名便是为利,这卷招贤令一出,相信天下间对青史留名有兴趣的士子都会想方设法赶来华歆城。
  不论来源如何,一旦成为太学生,家中便不用再缴纳税赋,并且有机会做官。太学都会是日后御风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向,太学的生员要么不毕业,或者退学,要么以入仕为毕业。
  文华公子得到这样的回复后,表情甚是精彩,加上蒙馆,这已经他负责的第二座书院了,御风这是想让他改行教书育人?
  虽然无语于御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