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往世书 >

第240部分

往世书-第240部分

小说: 往世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项政策,以后每年都要清查一次官吏的家产,每一笔财产都必须有着清晰的来路,只要有一笔财产的来历不清楚,便当作官吏贪污的,处以贪污罪。不过第一次清查就不追究责任了,但第二次,只要方向一笔钱财来历不清楚就处置人。
  第三项政策,限制奴婢数量,黔首不得拥有奴婢,官吏可以拥有,但同样按照俸禄的多少来决定拥有奴婢的名额,名额最低一个,最高二十个,同样每年派人清查奴婢数量,多一个流放五百里,多两个流放一千里。同样,拥有封地的诸侯不用守这规矩。
  御风瞅着青鸟送来的帛书,深深无语,为女儿的聪明能干也为女儿的捅篓子能力,这三条政策一出,那些官吏不发动宫变就奇了。第一条堪称乱家,本来庶嗣与嫡嗣拥有同等继承权,正斗得激烈呢,璇玑突然神来一笔,告诉那些庶嗣,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将从族谱中除名,失去继承权,谁受得了?庶嗣立马同仇敌忾,先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将嫡嗣给灭了,然后庶嗣再自相残杀,杀得只剩下小猫两三只,他们的父亲为了后继有人,自然只能留下他们的母亲,也保住他们的名分。御风不用去查也知道,这几个月,云国的杀人案件数量必然翻着跟头上涨。
  儿子死得就剩小猫两三只,甚至可能死光了,那些官吏不恨死璇玑就怪了,哪怕他们很清楚,璇玑只是无意中推波助澜,没有璇玑他们的儿子同样会自相残杀起来。但人犯了错是不会怪自己的,只会将责任推给别人,去怪别人,让自己处于一个无辜的位置,从而让自己的心里好受些。
  第二项更是绝户,官场上,贪污是很正常的事,就没有几个人是干净的,虽然第一次清查后不追究责任,但以后却是要追究的,这是逼得官吏们不能再贪污,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第三项,看得出璇玑是好意,家伎都是奴婢,侍婢也多为奴婢,限制了奴婢数量,等于变相逼那些贵族与官吏不能再养家伎,也不能再私人武装。地方上的豪族都有自己的部曲,部曲都是豪族的奴婢,一旦限制了奴婢,豪族便没法再养部曲。后者璇玑应该是误打误撞,但她毁了别人的私人武装是事实。
  害人子嗣、杀人父母、毁人私兵,随便哪个都是不共戴天之仇,璇玑三样都干了,不引起宫变,天理难容。
  参与的人不少,云国四成的官吏与九成的豪族都参与了。但没成功,原因有二:军权在御风的手里,没御风的兵符,哪怕是王玺都不能调动一兵一卒,豪族倒是有自己的部曲,但云国的豪族都是伪豪族,发家史不长,跟御风一起发展起来的,部曲的武力与中原豪族逼得君王无时无刻不担心自己哪天被人给砍了的部曲完全不能比;璇玑没看到自己这三项政策有多犯众怒,但十巫却看出来了,只是他们没一个人阻止,宫变一发生他们就带走了璇玑,将璇玑丢进了军营,然后准备镇压。
  御风虽然狠心将子嗣丢在王城面对一堆人精,但为了以防万一也留了后手,驻扎在王城的虎贲军兵符在监国的公子与帝姬手里,只是除非发生宫变之类的事否则不能动用,更不能给任何人,当时的情况正好符合使用兵符的条件,因此璇玑出动了虎贲军平乱。云国实力名列前茅的虎贲军与凶残变态的巫宗合力,云国王城一夕之间血流成河。
  王城的动乱已被镇压,但地方上的豪族还有待解决,终于意识到闯祸了的璇玑给御风来了信。
  弄清了怎么回事的御风毫不犹豫的回了一个字:杀!
  朝堂上忠于御风的朝臣与各地忠于御风的将领们得到御风的回音立刻对各地的叛军展开了血腥的镇压,用了半年才平息各地的叛乱,诛杀株连数十万人,令得璇玑一个劲的来信问小歌与御风,她是不是犯大错了。
  对于女儿的忐忑,夫妻俩态度非常一致,御风(不耐):不就是死了几个人,你抽什么疯?
  小歌:狼吃羊可有错?狼不吃羊,会饿死;你不杀那些人,他们会杀你。
  小歌是真的觉得,璇玑做的这些,无关善恶对错,只是立场不同罢了。豪族想要保住自己的武装力量,拳头硬才能有更大的权势,在这个家族先于国家的时代,豪族的做法无可厚非,正常人都会那么做,宗族是根基,国不过是暂时寄身;而官吏们为官为宦,图得不就一个升官发财吗?断他们财路,等于毁了他为官为宦的目标。而璇玑,任凭那些豪族与官吏折腾下去,云国君王日后即便不亡也会沦为傀儡,而君王沦为傀儡,王族的日子绝不会好过。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辰国王族,云氏当过五百年,辰国王族不论多么受宠的公子王姬都是夹着尾巴做人的,生怕惹得云氏不悦被当一次性棋子用了。
  无关对错,只是君与臣的利益产生了冲突,于是弱肉强食,即便璇玑没有神来一笔,日后御风也会收拾那些豪族与贪官污吏。

  ☆、深沉之情

  璇玑比御风有良心多了,御风将人给杀了之后换上新的便不再管,而璇玑,在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三条铁律有多缺德有多得罪人后,不知是真的关心百官还是怕自己哪天莫名其妙的被人给砍了,绞尽脑汁之后出台了弥补的政策。
  辰国是王田制,普天之下的土地皆为王田,土地公有,朝廷会给想要耕种的黔首办个农户,然后分配一定的土地供其耕种,农户则要缴纳农税。这是一种变相的租借土地方式,只是由朝廷直接来,略过了中间的地主,使得农民不会再受到剥削,当然,也顺便将所有地主给得罪了,但云国是在蛮夷之地建立起来的,农业不发达,御风这么折腾也没事。若换了农业发达的中原,全国的地主非把御风给剁了不可。
  而为了奖励军功,御风破例设立了军功田,按照将士的军功赏赐田地,田地数目非常可观,将士可以将田地租给别人种,算是地主的一种。不过朝堂也规定了军功田的地租不能高于农税,避免军功田对农户造成剥削,另外,也是御风为军功田准备的杀手锏,军功田不能永远传下去,而是根据军侯爵位的高低来决定传几代,军侯爵越高,军功田便可传得越久。
  璇玑在军功田的基础上增加了官田与吏田,为官者,会根据官位的大小得到一片官田,官田与军功田一样可以传给子孙,但最多传五代,五代之后朝堂便会收回,胥吏也一样,只是胥吏的吏田只能传一代,胥吏死了便会收回。为官为胥吏时,只要没有鱼肉百姓或贪赃枉法等渎职行为,不论发生什么事,土地都会传给其子孙,哪怕是犯了谋逆之罪,只要子孙没死绝,仍可继承田地,直到传够代数。
  介于自己之前出台政策结果引起兵变的前车之鉴,这一次往上面盖王玺前璇玑先送来让御风与小歌过了过目,御风直接皱眉:“忒没胆气。”以他对女儿的了解怎么会看不出,这政策完全是女儿贪生怕死而向官吏们示好的表现,他御风的女儿怎能如此没胆气?
  “不管初衷如何,这政策都不错,相信官吏们为了自己的子孙能够继续享受富贵,都会兢兢业业。”不然被按一个渎职之罪,田地就泡汤了,小歌按了按御风的眉头将皱起的眉头抚平。“她不是你,有你的高深武功,你莫要太苛刻。”这几个月璇玑遭遇的刺杀比御风遭遇的还频繁,璇玑只是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没有被吓破胆,而是自己想法解决,已是不易。能够想出这么一个管用的法子,更是不易,若璇玑如御风一般大开杀戒,那她才真有担心。
  “那些人也太胆大包天。”御风道,他可以容忍刺客拜访他,但他不容许刺客拜访他的妻儿。
  小歌默然,她倒没惊讶,天下熙熙不过为一个利字。在神祇的记忆存在着更多更卑劣的事情,遥远的上古,神祇寄宿于华歆王身上时也目睹了华歆王的一生,那位古老的巫祭与人族最初的王遇到的麻烦,随便一件都比御风发现自己女儿被自己的臣子刺杀更糟心。
  御风最终还是同意了璇玑的奏疏,顺便又杀了一批朝臣与贵族,顺便夷了三族,理由:不长记性,老子都说了,有事冲着老子来,失败了就宰你一个,但敢动老子的妻儿,老子灭你三族。
  确定了后方不会起什么大乱子后御风给璇玑送了一份名单便不再理会王城的事。
  这些年频繁更换臣子,换衣服还勤快,御风也换出了经验,每次新官上任,他都会同时准备好候选,以及候选的候选,多重准备。即便哪一日他心血来潮将整个朝廷给整个换血了,也不会引起朝廷瘫痪。不过纵观古今也只有御风能这么玩,十几年的教育普及下来,云国境内除了刚并入的疆土,其余地方。二十五岁以下的黔首,不论男女,不敢说辞藻华丽,识文断字却是最基本的技能。如此之多的识字之人,哪怕一百个里质变出一个有为官之才的人出来,也有几十万,加之御风又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举荐与考试并行的选拔制度,他如今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哪天他哪天抽疯了,隔三差五的给朝廷换血也不愁没有人。因此这回云国朝廷将近五成的官员被清洗,他仍能一个不落补上窟窿。
  最重要的是,不会有哪个君王如御风一般对军队有着绝对的掌控力,他想给朝廷换血,被换的人不管多么的不甘都拿御风没辄。武力,打不过君王;讲道理,君王是因为你不称职而换了你,不管放到哪都是君王占理。
  候选名单送回去了,璇玑再挨个用玺,以云国朝廷被御风频繁换血换出来的高效,云国最多半个月就能恢复正常,恢复不了也无妨,等他回去了,他就把效率不够快的朝廷来一次全面的大换血。综合上述考虑,御风对自己的后方非常放心。
  对于御风的心宽,公子珏与公子玮颇为佩服,真不怕回去的时候改朝换代了啊。
  小歌没有半点惊讶,一来她相信巫宗,巫宗既然已经认可了御风为帝君,便不会让他的后方出问题,璇玑能惹出这么大的篓子,她很怀疑是不是巫宗故意引导的,好趁机将国内的隐患来个一锅烩;二来,云国的国君是御风,国君都心宽似海,她急什么?
  孟冬之月,澜越之地的瘴疠被凛冬彻底镇压,厉兵秣马了大半年的青军随之涌进了澜州腹地,御风毫不犹豫的带着大军跑了,在澜州这种到处是山的地方,鬼才跟青军打硬仗,连个完全摆得开车马的地方都没有,打起来都觉得束手束脚的。之前同东蛮面对面打硬仗是不得已,东蛮比他更熟悉地形,面对面的打硬仗对他更有优势。但青军,再怎么熟悉地形也是外来者,这世上最了解地形的是当地的土著,很不巧,御风麾下,超过一半的将士是澜州土生土长的土著,如此优势,不好好利用一番,就太对不起安偃的割肉放血了。
  一整个冬季御风都在同青军打游击,青军此次出征三十万,御风将四十万大军化整为零打游击,完全是在欺负青军。交战没多久,青王便意识到了此次政蛮族,御风虽胜,却也没有伤筋动骨,甚至真的收服了蛮族,不然没法解释为何云军出征时是二十万大军,如今却变成了四十几万。但澜州的地形,他想增兵也来不及,援军赶过去的时候,战事都不知道结束多久了。
  青王无忌郁卒得可以,为了保住三十万大军,不得不退兵,放弃殇都城以南的疆土。更郁卒的是,青军一退,御风立马跟了上来,一直跟到了殇都城外,一副不灭了这三十万大军决不罢休的模样。
  殇都城的位置是蛮族精心挑选的,占据天险,易守难攻。千年前修建这座城邑的时候,蛮族不知花费了多少心思,因此这座蛮族第一城拥有不亚于中原大城的防御力,甚至在大部分中原大城之上,号称不落之城,也不知千年前茹毛饮血的蛮族是如何在这蛮荒之地修建起这样一座雄关的。因此云军虽然追了过来,但青国并不担心殇都城会陷落。虽然殇都城本身已经被青国攻破过一次了,但那次能成功是因为一部分蛮族做了蛮奸,真得靠攻坚的话,只能用人命堆,即便攻破了,青国也会元气大伤。
  因为清楚,所以青军很放心,然。。。。。。御风只用了三天便攻下了殇都城,跌了青国朝野所有人的下巴。
  御风也很错愕,他原以为自己怎么也要牺牲个十几二十几万将士才能拿下殇都城,这见鬼的殇都城选的地址太好,在两座山脉的峡谷中,就两个出入口,翻山倒是可以,也有人试过。但殇都城两边的山林中生活着无数异兽、猛兽,几万大军进去后连根人毛都没剩下。
  御风是翻山过的殇都城,除了几个倒霉蛋翻山的时候没踩稳,摔断了腿,他连根人毛都没损失。
  殇都城两侧的山脉中有着种类与数量都异常惊人的异兽、猛兽,但它们为何会聚居于此,没人知道,隐约猜测与蛮族有关,蛮族王族每年都会将成百上千的人与牲口献祭给山林中的异兽。但御风问过安偃,安偃表示,祭祀山林是蛮族上古留下来的祖制,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年代太久远,加之蛮族千百年来征战不休,很多东西都遗失在了战火中,已经没人知道原因。
  御风在安偃那里没得到答案,小歌却给了他一个惊喜。“殇都城外住着一头饕鬄,山林中的异兽与猛兽都受它的驱使聚居于此,不让任何人通过那两座山脉抵达殇都城,而蛮族每年提供它大量的食物。”
  饕鬄?没见过,但御风见过与饕鬄处于食物链同一等级的异兽,实力恐怖,而一头活了千年的饕鬄有多恐怖,他委实想象不能。“你怎会知道此事?”安偃都不清楚,怎么小歌一个外人却知道?
  “连山氏族在应国安家之前因为诸多因素一直在流浪与逃亡,约莫千年前,我的祖先曾到过澜州,殇都城便是祖先帮蛮族人建立起来的。”小歌很是自豪的道,千年前修建的一座城,千年来始终无人能攻破,连山氏族创造的是一个传奇。
  御风一直都不觉得家族历史悠久有什么意义,有着再悠久再辉煌的历史又如何?最后还不是没落了?人活在当下而非活在过去。但此时此刻,他不得不承认,家族历史悠久,也不是完全没好处,至少底蕴丰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