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往世书 >

第247部分

往世书-第247部分

小说: 往世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霁云回道:“他疯了以后先王并没有让他留在王城,而是在北境随便选了个封地将他送过去了,一直没回来。”
  “那他如今是清醒了还是被人给当幌子用了?”
  小歌推门而入,手中拿着巫即殿送来的消息,边走边道:“都不是,他死了,脸皮被人给借用了。”
  御风了然的问:“辰王还是青王?或者都有份?”
  “青王没空,是辰王。”小歌回道,青国在睢国南境的五十万联军被睢国给坑了,但青国与睢国是接壤的,二十万澜州军在解决了五十万联军后便与睢国在南境的十万大军一同攻打青国的边境城邑。同时越州与青州六十万大军在战争开始前便被御风抽调了四十万在越北等待时机,宁州的战事刚结束,等在越北的四十万大军便向澜北发起了进攻。被七十万大军围攻,又是两线作战,青王早已忙得焦头烂额,哪还有精力去剥公子绎的人皮做文章?即便有,他也鞭长莫及,睢国北境离得太远了。
  既然知道了怎么回事,自然是解决问题,镇压叛乱,御风选了风霁云去平叛。
  这人选选的,莫说旁人,便是风霁云自己都错愕不已,兄台脑子怎么长的?真他妈的有创意。古往今来只见过被软禁、圈养或者鸩杀的亡国之君,被征服者当成将领来重新启用的亡国之君,闻所未闻。
  御风理所当然道:“他们不是说你被卫嘉胁迫投降的吗?那就让他们看看你是否被胁迫的。”
  风霁云奇道:“你就不怕我中途反水?”
  御风傲然自信的道:“之前怀疑你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如今,我信你。用兵之道在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边用着一边防着打压着,别人没那个心思也能被逼出叛逆的心思来。”他自己就是个活例子,辰王若没有杀他之意,他也未必会自立为王,
  风霁云沉默的瞅着御风漆黑的重瞳,没有看出半点虚伪,这人心里还真是这么想的,风霁云最终稽首:“三月之内,臣风霁云定平定叛乱。”
  御风沉吟道:“三个月,那有点难,此次平叛,辰国一定会出兵,我给你十万骑兵、十万步卒好了。”
  风霁云着实觉得,御风的脑子构造与寻常人不同,十万骑兵、十万步卒,这手笔,还真不怕他中途反水啊?
  孟春之月,春寒料峭,雪尚未完全融化,风霁云便带着御风抽调的二十万精锐向北境而去,与此同时,沃州大地上,子奕翘着二郎腿躺在一匹高头大马的背上,一只青鸟落在了他的肩头,吐出了一枚玉简。
  子奕随手捏住玉简,看了一眼便噌得坐了起来。终于来了,等了三个月,再等不到,他都要发霉了。“传令下去,拔营。”
  想了想,子奕忽然将玉简上的文字抹去,重新刻上新的字,将玉简给青鸟吞下去后便放青鸟离开了。
  两日之后青鸟便回到了小歌的手里,玉简上就一句话:唐王族与连山氏族如何?
  小歌无语,子奕还真是记仇,当年唐王明知羽人的危险却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因而隔岸观火,不成想,这么多年了子奕还记着。
  “怎么了?”御风看了眼表情奇怪的妻子。
  “子奕忒记仇。”小歌将玉简递给御风。
  御风瞅了一眼,问小歌:“那你如何打算?”
  “唐王族与连山氏族无干,但我欠唐王一个人情。”小歌回道。
  “你要救唐王族?”御风挑眉,巫宗几时转性了?虽然小歌虽非巫真,但自小被人当巫真培养,即便不再是巫,脑子里那根筋也拧不过来了。
  小歌摇头:“唐王族不值得我得罪巫彭殿,我最多给它留一丝血脉。”这是她的底线,当年引羽人入九州的事,唐王族若是无知倒也罢了。但唐王族是连山氏的旁支,虽然整个分支都被除族了,但当年百年前背叛了连山氏族规的那位唐王也是接受连山氏的传统教育长大的,该知道的事他都知道,也传给了唐王族。连山氏族对于被除族的子弟除族了就完全没关系了,仍旧会盯着他们,避免他们做出什么不该做的事来,哪怕是除族之人,只要身体里还流着连山氏的血,就绝不能对不起连山氏族的血脉。
  唐国被辰、青两国瓜分后,原来的唐国边境便成了青国边境,子奕带着从沃州与扬州抽调的四十万大军向西推进,立时让青国吃不消了。西边三十万真正意义上的虎狼之师,南边四十万敌军,如今东边又来了四十万,普天之下也只有御风能这么碾压别人,而被碾压的国家,滋味绝不好受。
  青国不得不向辰国求援,可惜迟了点,辰国在此之前已经让冀州四十万大军南下宁州帮助“公子绎”复国,却被风霁云给挡住了。御风五十万大军正在宁州虎视眈眈的等待机会,辰国此时若借兵给青国,后方必然空虚,无疑是给御风机会。
  权衡利弊之后,辰王没借兵,御风失望之下只得让冀西那边等候已久的二十万大军赶到宁州与冀州的东部边境驰援风霁云,风霁云再惊才绝艳也架不住敌人太多,“公子绎”的叛军与辰军加起来超过了五十万。
  确定宁州战事一时半会即便赢不了也不会输后御风便带着五十万大军翻过璧山,跑到了睢国多年前被青国蚕食而去的沧水郡。
  青王显然也防着御风从沧水郡直插青国腹地,因此在三境开战的同时竟然还挤出了十万兵马驻扎在沧水郡,不过也只有青国有这底蕴,就算近百年来内乱不断,青国的疆土一直是所有国家中最广袤的。即便是如今崛起的云国,疆土虽然比青国广袤,但人口却未必及得上青国,至少及不上瘟疫之前的青国,但即便多年前被瘟疫给折腾了一番,青国的底蕴仍旧很深。
  御风对沧水郡的十万兵马颇为无语。“青王这是打算竭泽而渔?”
  青国可不同于云国,云国以三千万的人口养了三百万兵马,其中大部分还是骑兵,看似不可思异,但考虑一番云国的疆土便不足为奇了。西荒与北荒整个就是一大牧场,没法耕种,但也因为没法耕种,军队平时除了训练还放牧牛羊自给自足。而为了放牧更多的牛羊,军队还专门训练护狮盯着牛羊,不让牛羊被猛兽给叼了,如此军队自给自足与训练两不误,御风每年只需要提供西荒与北荒足够的盐巴与果蔬别让将士一年到头都牛羊肉吃出毛病来就行。沃州与扬州虽然可以耕种,但太地广人稀,而耕种又太费事,御风干脆让当地的驻军也放牧牛羊自给自足。这么一算,御风真正需要养的军队只有一百五十万左右,而为了省力,御风平日里都是用肉食当军粮,西荒、北荒、扬州以及沃州每年放牧的牛羊比天上的白云还多,不吃就浪费了。林林总总算下来,不算武器装备的话,御风真正需要养的军队不足一百万,而这并未超出云国的承受能力。
  青国与云国不同,以农耕为主,吃的都是五谷杂粮,莫说三百万,便是一百万大军,一顿吃掉几座大山,青国根本吃不消,也因此,青国的常备军一直控制在六十以下。如今却有百万大军挡御风的路,显然是青王临时从民间征召壮丁入伍,可这么耗着,将青国的青壮年给耗光了,青国该怎么办?
  小歌毫不惊讶的道:“若青国亡了,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的死活与青王还有何干系?过去可不是没有要亡国了,便焚城殉国的君王,史书上写得壮烈,但城中究竟有多少人是心甘情愿殉国的,又有多少人是不愿殉国而被自己国家的军人给杀了的,没有人知道。”巫宗经历过无数国家的建立与毁灭,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不管是什么国家灭亡了,这世界照样运转,所谓亡国也没那么绝望,国家亡了,只要人还活着,完全能重新建立起一个国家,唯一的变化就是统治者换了一个家族。而这唯一的变化等于没区别,不管统治者是谁,生活在土地上的人民该干什么还会干什么,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下去。
  也是因为这个发现,只要不勾结异族或是因为战争而导致民族灭绝,巫宗鲜少干涉国族之间的吞并厮杀。
  “青王应不至于那般疯狂。”御风略有些迟疑的道,他有把握自己哪天亡国了,若无小歌,一定会干脆利落的自尽,反正没什么牵挂,死了一了百了;若有小歌,则诈死隐居,将日子继续过下去,既然有牵挂的人在这世上,不好好活着未免太对不起自己了。不论是哪一种,他都不会让自己的子民殉国,没必要。
  小歌淡然道:“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别用你自己的性格去猜别人会干什么,你是你,他是他,同样的事情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很正常。”

  ☆、山河永定

  沧水郡内有沧水流过,这条云水支流本身就是天险,早年沧水郡还在睢国手里时为了抵御青国,沧水城就被修得跟铁桶一样,到了青国手里,又加固。因此尽管只有十万兵马,青国将领昭明硬是挡住了御风的五十万精锐,但也就一个月。
  发现强攻费时费力又伤亡大后,御风果断在沧水上游修堤蓄水,然后。。。。。。沧水城固然破了,半个沧水郡也跟着遭殃了,一片泽国,而这还是十巫用术法引走了一部分水的结果,否则整个沧水郡以及南边的商於郡都得遭殃。
  直面了水淹沧水城的伯服对于御风彻底服了。“帝君您可真是奇葩。”水淹郡城,尸横遍野,御风百年之后,史册之上的记载一定很精彩。这位主是完全不顾及名声啊,古往今来,除去上古六帝恐怕就没哪个君王比御风更不择手段了,但即便是上古六帝,再怎么不择手段,手段都极为高明,也极具个人魅力,让人明知道她们做了什么也只能无奈。比如姒姝,隔着杀母之仇,却被华歆王所折服,成为华歆王的得力臣子,虽然她最终还是报复了华歆王,但她从未伤害过华歆王的生命与精神。而御风这般简单粗暴的,即便是上古六帝也找不出相似的,唔,也不是完全没有相似的,诸方王与御风便很是相似。
  御风斜睨了伯服一眼:“三千年来九州大地上死的人比这回少了?”
  伯服哑口无言,三千年来九州大地上战火纷飞,死得的人比御风水淹沧水郡太多了,每座城邑被攻破时,胜利者都会在城中劫掠杀戮一番,即敛财也威慑失败者。这种行为的结果便是,即便攻防战时死的人不多,只要城邑沦陷,一座城中大部分人都活不了,活下来的也都会成为胜利者的奴隶。放眼望去,找不到一个活着的勇士,更找不到一个贞洁的女子,即便有也是因为长得格外美貌而被有头脑的将领带回去献给国中权贵以搏好感与前程,因此沧水郡死的人跟那些大的战役完全不能比。而御风的攻城手段虽凌厉,却治军极严,进城之后,只要城中的百姓不拿刀来砍人,御风麾下的将士保证不会动城中百姓一丝一线以及一根人毛。
  两相比较,显然御风攻下的城邑中活得人更多,但论起名声,御风完全不能跟人比。盖因攻城的手段太过狠辣,而史册之上才不会浪费笔墨去记载城邑攻下之后城中百姓的遭遇,他们只会记载征服者如何赢得攻防战的,没有亲眼目睹过攻防战的人一看史册上的记载都会毫不犹豫的给御风打上凶残暴虐的封戳。
  拿下了沧水郡,御风并没有急着追击。一个原因是粮食还没跟上来,需要等等,五十万大军,没有粮食,又深入敌境,除非他废除对百姓秋毫无犯的军规,以战养战,否则太危险了。而以战养战这种事方便是方便,但破坏性太大,打得的时候是痛快了,打下来了就该头疼了,哪怕是多年前平西荒,他宁可每次出征都带着大量牛羊,一边打仗一边放牧解决粮食问题都不想用这招。另一个就是,自己捅的篓子当然要自己收拾,他把沧水郡给淹了,自然要收拾这烂摊子。
  云国这些年大兴水利的好处在此时又体现了出来,若是旁的人,对于化为泽国的沧水郡或许会无可奈何,但云国这些年大兴水利,鼓励百姓农闲时去水利工程中做工,因此云国的百姓,九成都在水利工程中赚过钱。而将士在参军之前都是百姓,因此对于水利都有经验,而云国的普及教育也使得军中的年轻人都读过不少书,懂得一门技术,有兴趣的甚至博览群书,所学甚杂。五十万人,找一找总能找到几个学过水利的。
  御风物尽其用的让五十万军队勘测了沧水郡的地形,加上巫宗诸巫的帮助,开凿水渠将水引导低洼处或是云水中,一个月的时间御风便收拾了自己制造的烂摊子,虽然死去的人没法活过来,但御风并无歉疚之心,乱世人命如草芥,在自身利益需要时,付出旁人的性命是每个正常人都会做出的决定。
  收拾了烂摊子,公羊宁的军粮也终于送到,同时负责五个战线、分布在天南海北共两百万将士的军粮,没被逼的上吊已是巫罗殿平时被诸巫殿给折磨出来了,换了别个人,不管是谁,摊上这么一倒霉工作都会忍不住上吊。
  许是知道一批批送有点耽误时间,若中途遇到个什么麻烦,更是要人命。因此公羊宁这次一次性给御风送来了三千万石密封酱肉与一千万石粮食,附赠两百躲万驽马与一百万头牛,公羊宁非常大手笔的表示:驽马与牛也是军粮的一部分。
  虽然无语,但公羊宁这样做,御风还是很高兴,有了这么多军粮,未来半年他都不必担心后勤跟不上了,可以毫无顾忌的向前冲。
  御风很想一往无前冲到白羽城,但好不容易过了沧水郡,却在鸣风原被挡住了,挡道的不止青军,还有辰军,辰国驻扎在商於郡的军队都奉辰王之命前来救援青国。
  御风甚是感慨,他还记得二十多年前自己守在商於郡时,辰军与青军是怎样的激情四溅、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怎么才二十多年,昔日你死我活的两国军队就成兄弟了?
  对于御风的感慨,不少人想翻白眼,当年商於一带那么热闹有九成的原因是前线驻军的将领是御风这个喜欢实战练兵让麾下以是否见过血做为合格标志的将军,御风在商於时,就差踩着一日两顿的时间点去拜访青军了。后来他终于走了,青国北境的军队都松了口气,新上任的将领又没御风的癖好,自然消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