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那些事儿 >

第241部分

明朝那些事儿-第241部分

小说: 明朝那些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指引你的?”
    答:
    “庞老公,刘老公。”
    完了,完了。
    '1368'
    虽然张差没有说出这两个人的名字,但大家的人心中,都已经有了确切的答案。
    庞老公,叫做庞保,刘老公,叫做刘成。
    大家之所以知道答案,是因为这两个人的身份很特殊——他们是郑贵妃的贴身太监。
    陆梦龙呆住了,他知道答案,也曾经想过无数次,却没有想到,会如此轻易地得到。
    就在他惊愕的那一瞬间,张差又说出了更让人吃惊的话:
    “我认识他们三年了,他们还给过我一个金壶,一个银壶。”(予我金银壶各一)
    陆梦龙这才明白,之前王之寀得到的口供也是假的,真相刚刚开始!
    他立即厉声追问道:
    “为什么(要给你)?!”
    回答干净利落,三个字:
    “打小爷!”
    声音不大,如五雷轰顶。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所谓小爷,就是太子爷朱常洛。
    现场顿时大乱,公堂吵作一团,交头接耳,而此时,一件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作为案件的主审官,胡士相突然拍案而起,大喝一声:
    “不能再问了!”
    这一下大家又懵了,张差招供,您激动啥?
    但他的三位同党当即反应过来,立刻站起身,表示审讯不可继续,应立即结束。
    七人之中,四对三,审讯只能终止。
    但形势已不可逆转,王之寀、陆梦龙立即将案件情况报告给张问达,张侍郎十分震惊。
    与此同时,张差的口供开始在朝廷内外流传,舆论大哗,很多人纷纷上书,要求严查此案。
    郑贵妃慌了,天天跑到万历那里去哭,但此时,局势已无法挽回。
    然而,此刻压力最大的人并不是她,而是张问达,作为案件的主办人,他很清楚,此案背后,是两股政治力量的死磕,还搭上太子、贵妃、皇帝,没一个省油的灯。
    案子如果审下去,审出郑贵妃来,就得罪了皇帝,可要不审,群众那里没法交代,还会得罪东林、太子,小小的刑部右侍郎,这拨人里随便出来一个,就能把自己整死。
    总而言之,不能审,又不能不审。
    无奈之下,他抓耳挠腮,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解决方案
    '1369'
    在明代的司法审讯中,档次最高的就是三法司会审,但最隆重的,叫做十三司会审。
    明代的六部,长官为尚书、侍郎,部下设司,长官为郎中、员外郎,一般说来是四个司,比如吏部、兵部、工部、礼部都是四个司,分管四大业务,而刑部,却有十三个司。
    这十三个司,分别是由明朝的十三个省命名,比如胡士相,就是山东司的郎中,审个案子,竟然把十三个司的郎中全都找来,真是煞费苦心。
    此即所谓集体负责制,也就是集体不负责,张问达先生水平的确高,看准了法不责众,不愿意独自背黑锅,毅然决定把大家拉下水。
    大家倒没意见,反正十三个人,人多好办事,打板子也轻点。
    可到审讯那天,人们才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是喜欢热闹的。
    除了问话的十三位郎中外,王之寀还带了一批人来旁听,加上看热闹的,足有二十多人,人潮汹涌,搞得跟菜市场一样。
    这次张差真的疯了,估计是看到这么多人,心有点慌,主审官还没问,他就说了,还说得特别彻底,不但交代了庞老公就是庞保,刘老公就是刘成,还爆出了一个惊人的内幕:
    按张差的说法,他绝非一个人在战斗,还有同伙,包括所谓马三舅、李外父,姐夫孔道等人,是货真价实的团伙作案。
    精彩的还没完,在审讯的最后,张差一鼓作气,说出了此案中最大的秘密:红封教。
    红封教,是个邪教,具体组织结构不详,据张差同志讲,组织头领有三十六号人,他作案,就是受此组织指使。
    一般说来,凑齐了三十六个头领,就该去当强盗了,这话似乎太不靠谱,但经事后查证,确有其事,刑部官员们再一查,就不敢查了,因为他们意外发现,红封教的起源地,就是郑贵妃的老家。
    而据某些史料反映,郑贵妃和郑国泰,就是红封教的后台。这一点,我是相信的,因为和同时期的白莲教相比,这个红封教发展多年,却发展到无人知晓,有如此成就,也就是郑贵妃这类脑袋缺根弦的人才干得出来。
    张差确实实在,可这一来,就害苦了浙党的同胞们,审案时丑态百出,比如胡士相先生,负责做笔录,听着听着写不下去了,就把笔一丢了事,还有几位浙党郎中,眼看这事越闹越大,竟然在堂上大呼一声:
    “你自己认了吧,不要涉及无辜!”
    '1370'
    但总的说来,浙党还是比较识相的,眼看是烂摊子,索性不管了,同意如实上报。
    上报的同时,刑部还派出两拨人,一拨去找那几位马三舅、李外父,孔道姐夫,另一拨去皇宫,找庞保、刘成。
    于是郑贵妃又开始哭了,几十年来的保留剧目,屡试不爽,可这一次,万历却对她说:
    “我帮不了你了。”
    这是明摆着的,张差招供了,他的那帮外父、姐夫一落网,再加上你自己的太监,你还怎么跑?
    但老婆出事,不管也是不行的,于是万历告诉郑贵妃,而今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人能救她,而这个人不是自己。
    “唯有太子出面,方可了解此事。”
    还有句更让人难受的话:
    “这事我不管,你要亲自去求他。”
    郑贵妃又哭了,但这次万历没有理她。
    于是不可一世的郑贵妃收起了眼泪,来到了宿敌的寝宫。
    事实证明,郑小姐装起孙子来,也是巾帼不让须眉,进去看到太子,一句不说就跪,太子也客气,马上回跪,双方爬起来后,郑贵妃就开始哭,一边哭一边说,我真没想过要害你,那都是误会。
    太子也不含糊,反应很快,一边做垂泪状(真哭是个技术活),一边说,我明白,这都是外人挑拨,事情是张差自己干的,我不会误会。
    然后他叫来了自己的贴身太监王安,让他当即拟文,表明自己的态度。随即,双方回顾了彼此间长达几十年的传统友谊,表示今后要加强沟通,共同进步,事情就此圆满结束。
    这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史料,其主题意境是,郑贵妃很狡诈,朱常洛很老实,性格合理,叙述自然,所以我一直深信不疑,直到我发现了另一段史料,一段截然不同的史料:
    开头是相同的,郑贵妃去向万历哭诉,万历说自己没办法,但接下来,事情出现变化——他去找了王皇后。
    这是一个很聪明的举动,因为皇后没有帮派,还有威望,找她商量是再合适不过了。
    皇后的回答也直截了当:
    “此事我也无法,必须找太子面谈。”
    很快,老实太子来了,但他给出的,却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
    “此事必有主谋!”
1371…1380
    '1371'
    这句话一出来,明神宗脸色就变了,郑贵妃更是激动异常,伸个指头出来,对天大呼:
    “如果这事是我干的,我就全家死光!(奴家赤族)”
    这句话说得实在太绝,于是皇帝也吼了一句:
    “这是我的大事,你全家死光又如何?!(稀罕汝家)”
    贵妃发火了,皇帝也发火了,但接下来的一句话,却浇灭了所有人的激情:
    “我看,这件事情就是张差自己干的。”
    说这句话的人,就是太子朱常洛。虽然几秒钟之前,他还曾信誓旦旦地要求追查幕后真凶。
    于是大家都满意了,为彻底平息事端,万历四十三年(1615)五月二十八日,二十多年不上朝的万历先生终于露面了。他召来了内阁大臣、文武百官,以及自己的太子,皇孙,当众训话,大致意思是:自己和太子关系很好,你们该干嘛就干嘛,少来瞎搅和,此案是张差所为,把他干掉了事,就此定案,谁都别再折腾。
    太子的表现也很好,当众抒发父子深情,给这出闹剧画上了圆满句号。
    一天后,张差被凌迟处死,十几天后,庞保和刘成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刑部大牢里,就杀人灭口而言,干得也还算相当利落。
    轰动天下的疯子袭击太子事件就此结束,史称明宫三大案之“梃击”。
    梃击是一起复杂的政治案件,争议极大,有很多疑点,包括幕后主使人的真实身份。
    因为郑贵妃要想刺杀太子,就算找不到绝顶高手,到天桥附近找个把卖狗皮膏药的,应该也不是问题,选来选去就找了个张差,啥功夫没有,还养了他三年。这且不论,动手时连把菜刀都没有,拿根木棍闯进宫,就想打死太子,相当无聊。
    所以有些人认为,梃击案是朝廷某些党派所为,希望混水摸鱼,借机闹事,甚至有人推测此事与太子有关。因为这事过于扯淡,郑贵妃不傻,绝不会这么干。
    但我的看法是,这事是郑贵妃干的,因为她的智商,就是傻子水平。
    对于梃击案,许多史书的评价大都千篇一律,郑贵妃狡猾,万历昏庸,太子老实,最后老实的太子在正义的东林官员支持下,战胜了狡猾的郑贵妃。
    这都是蒙人的。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郑贵妃是个蠢人,万历老奸巨滑,太子也相当会来事,而东林官员们,似乎也不是那么单纯。
    '1372'
    所以事实的真相应该是,一个蠢人办了件蠢事,被一群想挑事的人利用,结果被老滑头万历镇了下来,仅此而已。
    之所以详细介绍此事,是因为我要告诉你:在接下来的叙述中,你将逐渐发现,许多你曾无比熟悉的人,其实十分陌生,许多你曾坚信的事实,其实十分虚伪,而这,不过是个开头。
    以上,就是万历同志执政四十余年的大致成就,具体说来,就是斗争、斗争、再斗争。
    先斗倒张居正,再斗争国本、妖书、梃击,言官、大臣、首辅轮番上阵,一天到晚忙活这些事,几十年不上朝,国家是不怎么管了,山东、山西、河南、江西及大江南北相继告灾,文书送上去,理都不理。而更滑稽的是,最大的受害者不是老百姓,而是官员。
    在万历年间,如果你考上进士,也别高兴,因为考上了,未必有官做。
    一般说来,朝代晚期,总会出现大量贪官污吏,欺压百姓,摊派剥削,但我可以很负责地讲,万历年间这个问题很不严重,因为压根就没官。
    老子曾经说过,最好的国家,是老百姓不知道统治者是谁,从某个角度讲,万历同志做到了。
    按照以往制度,六部给事中的名额,应该是五十余人,而都察院的名额,应该是一百余人。可到了万历三十五年,六部给事中只有四个人,而且其中五个部没有都给事中,连个管事的都没有,都察院的十三道御史,竟然只剩下五个人,干几十个人的活,累得要死。
    更要命的是,都察院是监察机构,经常要到全国各地视察,五个人要巡全国十三个省,一年巡到头,连家都回不去,其中最惨的一位兄弟,足足在外巡了六年,才找到个替死鬼,回了京城。
    基层御史只有五个,高层御史却是一个都没有,左都御史、右都御史经常空缺,都察院考勤都没人管,来不来,干不干,全都靠自觉。
    最惨的,还是中央六部,当时的六部,部长副部长加起来,一共只有四个。礼部没有部长,户部只有一个副部长,工部连副部长都没有,只有几个郎中死顶。
    其实候补进士很多,想当官的人也多,可是万历同志就是不批,你能咋办?
    最搞笑的是,即使万历批了,发了委任状,你也当不了官。
    '1373'
    比如万历三十七年(1609),朝廷实在顶不住了,死磨硬泡,才让万历先生批了几百名官员的上任凭证。可是几个月过去了,竟然无人上任,再一查才知道,凭证压根就没发。
    因为根据规定,发放凭证的是吏部都给事中,可这个职位压根就没人,鬼来发证?
    官员倒霉不说,还连累了犯人,到万历三十八年(1610),刑部大牢里已经关了上千名犯人,一直没人管,有些小偷小摸的,审下来也就是个治安处罚,却被关了好几年,原因很简单,刑部长官退了,又没人接,这事自然无人理。
    不过犯人还是应该感到幸运,毕竟管牢房伙食的人还在。
    当官很难,辞官也难,你今天上完班,说明天我不干了,谁都不拦你,但要等你的辞职报告批下来,估计也得等个几年。如果你等不及了,就这么走也行,没人追究你。
    总而言之,万历的这个政府,基本属于无政府,如此看来,他应该属于无政府主义者,思想如此超前,着实不易。
    一般说来,史料写到这段,总是奋笔疾书,痛斥万历昏庸腐朽,政府实效,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在我看来,持这种看法的,不是装蒜,就是无知。
    因为事实绝非如此。万历年间,恰恰是明代经济最发达的时期,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正是兴盛于此。
    而老百姓的生活,那真是滋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明初的时候,出去逛要村里开介绍信,未经许可乱转,抓住就是充军。万历年间,别说介绍信,连户口(黄册)都不要了,你要有本事,跑到美国都没人管你。
    至于日常活动,那就更不用说了,许多地方衙门里压根就没官,也没人收苛捐杂税,贪污受贿,许多农民涌入城市打工,成为明代的农民工。
    这帮人也很自由,今天给你干几天,明天给他干几天,雇主大都是江浙一带的老板,虽说也有些不厚道的老板拖欠民工工资,但大体而言,还算是守规矩。
    久而久之,城市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市民,明代著名的市民文化由此而起,而最受广大市民欢迎的文化读物,就是《金瓶梅》、三言等等。
    '1374'
    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些书籍大都含有封建糟粕,应该限制传播,至少也要写个此处划掉多少字之类的说明,但当时连政府都没人管,哪有人理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