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通史 第三卷-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促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自罗什以后,经典的传译完备起来了,佛学的暖昧性
开始消散了,“格义”与“合本”的研究方法成为没有必要的了,印度哲学
本身的派别——特别是龙树的中观哲学,被介绍进来了,这时,六家七宗便
告结束,而由僧肇出来作了批判性的总结。
以下我们来考察般若学六家七宗的论点。
本无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安。他的一生经历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是师事佛图澄,与法和、法汰、法雅、法进等同学;第二个阶段是在河北教
学,钻研安世高系统的禅学经籍,注阴持入经十二门经、道地经,并讲说般
若;第三个阶段是钻研般若学;第四个阶段是以译经为主,兼讲般若(参看
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八、九章)。
祐录中载有道安所作的安般注序、阴持入经序、人本欲生经序、了本生
死经序、十二门经序、大十二门经序,这些序文有的是第二阶段的作品,有
的年代不明,但从内容看来,都是用同一种观点来诠释禅观。祐录中又载有
道安所作的道行经序与合放光光赞略解,其持论与上述的经序稍异,因此,
我们认为,道安的思想是发展的,结合他所经历的各阶段来说,他似由禅观
而转入般若学。他的早期的禅学思想与后期的般若学思想虽有紧密的联结,
但必须加以分别地探讨。
道安的早期禅学思想,主要是以王何玄学而解释世高系统的禅学,这里
分几方面来论证:
(一)王弼学说中的一个重要论点是:从静制动,以一御万,以简济众。
例如他说:“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夫动不能制动,制天下之动
者贞夫一者也。。。自统而寻之,物虽众,则知可以执一御也,由本以观之,
义虽博,则知可以一名举也。”(周易略例明彖)从这一玄学论点去理解安
世高系统的禅学,则“安般守意”便是以静制动,以一御万,以简济众。世
界是变化的、是万象森罗的,然而得安般行者却因了心的直观,可从和全宇
宙合一。因此,道安认为,息心去欲的修练可以达到玄学家所提出的这一最
高境地,他说:
“寄思故有六阶之差,寓骸故有四级之别,阶差者损之又损之,以
至于无为,级别者忘之又忘之,以至于无欲也。无为,故无形而不因;
无欲,故无事而不适。无形而不因,故能开物,无事而不适,故能成务。
成务者即万有,而自彼开物者,使天下兼忘我也,彼我双废者,守于唯
守也。。。夫执寂以御有,崇本以动末,有何难也?”(安般注序,出
三藏记集卷六)
这里用的几乎都是儒道合派的玄学概念,其中最可注意的则是“执寂以御有,
祟本以动末”的命题,他对这一命题又从另一角度发挥说:
“不滞者,虽游空无识,泊然永寿,莫足碍之,之谓真也。何者?
执古以御有,心妙以了识,虽群居犹刍灵,泥洹犹如幻,岂多制形而重
无色哉!”(大十二门经序,出三藏记集卷六)
显然,与“御有”的“有”相对称的“执寂”或“执古”的“寂”或“古”
正是“本无”。
(二)何晏曾说:“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太初是也。唯几也,
故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唯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闻其语,
未见其人”(魏志卷九何晏传注引魏氏春秋),其所引为易系辞传文。道安
认为,开物成务,可以由执寂御有的安般守意而得,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亦可以由“成四谛”而致,他说:
“以慧断知,入三部者,成四谛也,十二因缘讫净法部者,成四信
也。其为行也,唯神矣,故不言而成,唯妙矣,故不行而至。”(隐持
入经序,出三藏记集卷六)
这样,他从王何的易理解释禅学,复从禅学解答了何晏所企望达到的玄学境
地。道安由此发挥玄学说:
“四谛所鉴,鉴乎九止,八解所正,正乎八邪,邪正则无往而不‘恬’,
止鉴则无往而不‘愉’(按以上二句为庄子语义)。无往而不愉,故能
洞照‘傍通’(按引易传文),无往而不恬,故能‘神变应会’。神变
应会,则不疾而速,洞照傍通,则不言而化。不言而化,‘故无弃人’,
不疾而速,‘故无遗物’(按引道德经文),物之不遗,人之不弃,斯
禅智之由也。”(人本欲生经序,出三藏记集卷六)
这里,除了插入若干佛学术语外,通段都是三玄的论题,可以看出,道安所
主张的禅智途径虽为玄学家所无而为安世高系统的译经中所固有,但问题的
提出与最终的归结处,则为玄学佛学所共具。
(三)王弼在论语注中释“志于道”说:“道者,无之称也,况之曰道,
寂然无体,不可为象,是道不可体,但念慕之而已”(刑昺论语正义引),
何晏无名论中说:“夫道者唯无所有者也,自天地以来,皆有所有矣。然犹
谓之道者,以其复用无所有也”(列子仲尼篇注)。道安亦谓:“其为像也,
含弘静泊,绵绵若存,寂寥无言,辩之者几矣,怳忽无行求矣。漭乎其难测,
圣人有以见因华可以成实,睹末可以达本,乃为布不言之教。陈无辙之轨。”
(道地经序,出三藏记集卷十)
综观以上所述,道安此处所循的实为王何的天人之学的途径,在与世高
系统的禅学相融合的“本无”观念中,尚未足表见他的后期论点。
在道行经序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安发展了他原来的论点,他说:
“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也。地合日照,无法不周,不恃
不处,累彼有名,既外有名,亦病无形,两忘玄莫,块然无主,此智之
纪也。夫永寿莫美乎上■,而齐之殇子,神伟莫美于凌虚,而同之涓滞,
至德莫大乎真人,而比之朽种,高妙莫大乎世雄,而喻之幻梦,由此论
之,亮为众圣宗矣。何者?执道御有,卑高有差,此有为之域耳,非据
真如游法性冥然无名也。”(出三藏记集卷七)
在这里,他已把“执道御有”贬低为“有为之域”,并进而追求“据真如游
法性”的更高的义谛了,他在合放光光赞略节序中解释“如”与“真际”说:
“等道有三义焉:法身也,如也,真际也。故其为经也,以如为首,
以法身为宗也。如者尔也,本末等尔,无能令不尔也。佛之兴灭,绵绵
常存,悠然无寄,如日如也。法身者,一也,常净也,有无均净,末始
有名,故于戒则无戒无犯,在定则无定无乱,处智则无智无愚,泯尔都
忘,二三尽息,皎然不缁,故曰净也,常道也。真际者,无所著也,泊
然不动,湛尔玄齐,无为也,无不为也,万法有为而此法渊默,故曰,
无所有者,是法之真也。”(同上)
据此看来,道安早期持论,主张执寂御有崇本动末,似以本无与末有相对立,
而至此则重本末对立之消解,故以“无所有”为“真”;以“本末等尔”为
“如”,以“有无均净”为“法身”,以“无所著”为“真际”。然而道安
的思想既由禅观之学以达般若之理,因此他仍然保留了“本无”的空寂之义,
仍然执着“无所著”,而断言此“无”为“泊然不动,湛尔玄齐”。这就是
他的“本无”义。
了解了以上的两方面,我们可以取后人论道安本无义的材料加以按证:
“一者释道安明本无义,谓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夫人之
所滞,滞在未(末)有,若诧(宅)心本无,则异想便息。。。详此意,
安公明本无者,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无。”(吉藏中观论疏,
大正藏卷四二,页二九)
“释道安本无论云:如来兴世,以本无弘教,故方等众经,皆明五
阴本无。本无之论,由来尚矣,谓无在元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夫人
之所滞,滞在未(末)有,若诧(宅)心本无即异想便息。”(安澄中
论疏记,大正藏卷六五,页九二)
“(昙济)著七宗论,第一本无主宗曰:如来兴世,以本无弘教,
故方等深经,皆备明五阴本无,本无之论,由来尚矣。何者?夫冥造之
前,廓然而已,至于元气陶化,则群像禀形,形虽资化,权化之本,则
出于自然,自然自尔,岂有造之者哉。由此而言,无在元化之前,空为
众形之始,故谓本无,非谓虚豁之中,能生万有也。夫人之所滞,滞在
未(末)有,宅心本无,则斯累豁矣,夫祟本可从息末者,盖此之谓也。”
(名僧传抄昙济传引)
“弥天释道安法师本无论云:明本无者,称如来兴世,以本无弘教,
故方等深经,皆云五阴本无,本无之论,由来尚矣,须得彼养,为是本
无,明如来兴世,亦以本无化物,若能苟解本无,即异想息矣,但不能
悟诸法本来是无,所以名本无为真,末有为俗耳。”(慧达肇论疏)
综观这四段材料,可以看出,道安的本无义仍带有浓厚的禅观色彩。第
一,他主张宅心本无,以息异想,主张崇本从息末,由此所表现的由禅观而
至般若的思维发展途径,实可归结为:由“执寂以御有”而至执寂息有,即
“末”“有”既息,便无可“御”,“御”便是有为之域;由“崇本以动末”
而至“崇本息末”,即“末”“有”既息,便无可动,“动”便是有为之域。
至此,异想已空,此心亦寂,主客泯灭,而归于“渊默”。但“寂”仍可执,
“本”仍可崇,这就显露出禅观的本色。第二,按照禅学的持论,外物由心
意起,异想息时,外物亦归虚无,这时只剩下一个绝对意义的没有任何感知
的空寂常住的“心”,这样的“心”也就是“本无”,道安保留了这一理论。
因此,他所谓“崇本息末”的涵义是:一方面,“心”的活动内容抽空了,
另一方面,物的内容也抽空了,这样便是“本末等尔”,也是“有无均净”,
剩下的是主客二界泯灭后的绝对的空寂的“本无”,这一“本无”实际上就
成为所谓“心”的本然,即“泊然不动,湛尔玄齐”的“渊默”的“心”。
据此,道安的主张,主要在于空外物,在于息异想而不空心神之本然。第三,
外物与异想之所以可空,因其本性空寂故,即所谓“一切诸法,本性空寂”,
“无在元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
综观以上所论,道安的本无义是禅智与般若义理交融的烦琐的玄学,这
种交融还不是一种糅合,而是从禅观解般若、复从般若推演禅观的二重迁化。
如果他的禅观途径可联系于王何的天人之学的途径,那么,般若学之持义亦
未始不是遁此途径而直探“本无”的进一步玄想。
本无派的异宗,为琛法师。
“琛法师云:本无者,未有色法,先有于无,故从无出有,即无在
有先,有在无后,故称本无。”(吉藏中观论疏,大正藏卷四二,页二
九)
“二谛搜玄论十三宗中本无异宗,其制论云:‘夫无者何也?壑然
无形,而万物由之而生者也,有虽可生,而无能生万物,故佛答梵志,
四大从空生也。’山门玄义第五卷,二谛章下云,复有竺法深即云:诸
法本无,壑然无形,为第一义谛,所生万物,名为世谛,故佛答梵志,
四大从空而生。”(安澄中论疏记,大正藏卷六五,页九三)
就以上引文而论,本无异宗似执着有无之先后,形而上学地认为无能生有,
有生于无。但其持论无可详考,这里不作论述。
与本无派持义相对立的是心无派。据陈寅恪的考证,心无义的创始者为
支慜度(支慜度学说考),此派人物有竺法蕴、道桓、桓玄、刘遗民。我们
且把有关史料引证如下:
“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僧肇肇论,大正藏,卷
四五,页一五二)
“无心万物,万物未尝无,谓经中言空者,但于物上不起执心,故
言其空,然物是有,不曾无也。”(元康肇论疏,同上,页一七一)
“温法师用心无义。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此释意云:
经中说诸法空者,欲令心体虚妄不执,故言无耳。不空外物,即万物之
境不空。”(吉藏中观论疏,大正藏卷四二,页二九)
“山门玄义第五云:第一释僧温,著心无二谛论云:有,有形也,
无,无像也,有形不可无,无像不可有,而经称色无者,但内止其心,
不空外色。。。二谛搜玄论云:晋竺法温,为释法琛法师之弟子也,其
制心无论云:夫有,有形者也,无,无像者也。然则有象不可谓无,无
形不可谓无(当作“有”)是故有为实有,色为真色,经所谓色为空者,
但内止其心,不滞外色,外色不存,余情之内,非无如何?岂谓廓然无
形而为无色乎?”(安澄中论疏记,大正藏卷六五,页九四)
据此看来,心无派持论的要旨有二:(一)有形之外物为“有”,而不
是“无”,而且不可能使之“无”,即“万物未尝无”,“有形不可无”。
“有为实有,色为真色”,(二)所谓“无心”乃是指“心”不执着于外物,
即“无心于万物”,“但于物上不起执心”,“内止其心”,由此而言,心
无派实以心物皆为“有”,心“无”之无,只是“止”其心,“不滞”于色。
由这一观点去理解,则经中所言之空无,只是“欲令心体虚妄不执”的一种
假设或一种人为的心理状态,而非外物的实际情况。就止心而言,心无宗与
本无宗无异,其不同处在于:前者认为心止不滞于物时,物仍是有,而后者
则认为心止时物便是无。对于外物的“有”“无”的论断分歧,自是哲学上
的严重的分歧,故本无和心无二派实处于对立地位。但就心无派不执着于物
而言,又是因了和玄学合流,而与本无宗具有时代相同的色彩。
在这里,我们应该指出:心无派的持义似受了玄学中的“崇有”观点的
影响。自王何贵无以至裴頠崇有,玄学中实有反对虚无的一派,崇有论中说:
“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则‘有’
遗而生亏矣,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