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引起当时科学界的重视。弗莱明已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可他不灰心,
不气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把那株青霉素在培养基上定期传代,一传就传了
10 年,直到生化技术的进步使青霉素的提取成为可能。终于在弗洛里和钱恩
等一批科学家的帮助下,利用马丁和赛恩其的分配色层分析技术提纯了青霉
素。
青霉素就此成为人们救命的法宝了吗?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实验室
中提纯和大规模工业生产之间尚有一道鸿沟。为了逾越这最后的障碍,美国
动用了 200 多名化学家与英国科学家协同攻关,最终完成了这一复杂的技
术。
可见,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没有充实的大脑,弗莱明不可能发现青霉
素;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没有坚强的信心,没有认真细致的工作,弗
莱明不会把青霉素传代 10 年,长期保存;如果没有其他科学家的发现,没有
科学家们的集体协作,青霉素的提纯和工业生产也不会成为现实。
青霉素的发现使我们看到了科学的成功历程是多么漫长。在科学的道路
上没有捷径,只有沿着崎岖小道艰辛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活动的基因——1983 年奖
猫与老鼠有什么共同之处呢?如果说猫身上有老鼠的基因,你一定会嗤
之以鼻。可事实的确如此。猫身上不仅有老鼠的基因,还有狒狒的基因。很
多动物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北美洲的黄鼠狼有南美洲鼠猴的基因,而鲑鱼
莫名其妙地带有鸟类的基因。这些基因是怎样从一种动物“跳跃”到另一种
动物身体中去,并组合在它的遗传密码里的呢?
根据孟德尔的经典遗传学理论,基因是成串排列的,固定的。只有在同
一对染色体里基因才能发生交换,但这交换也不能产生任何有用的信息。任
何新信息的产生只能等待基因发生突变,尽管十万次复制中才能出现一次错
误,但这次错误说不定就能表达出与以往不同的东西,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
再经过自然界的选择,适宜的便保留下来,不适宜的将被淘汰。如果基因如
此稳定,进化如此缓慢,地球上多姿多采的生物要经过多少年才能产生啊!
美国的女遗传学家巴巴拉·麦克林托克提出了新的见解。在 1951 年,她
发表了一篇惊人报告:染色体中成串的基因不是固定的,它们以不规则的方
式在运动着,甚至可以从一个细胞“跳跃”到另一细胞中,从而,基因所携
带的信息便进入另一种细胞。她的“活动遗传基因”在当时还不能为其他科
学家所接受,全世界只有不到 10 名她的支持者。直到 60 年代,一些生物学
家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研究并证实了这一理论后,麦氏才成为世界瞩目的人
物。70 年代,在基因工程实验中发现了基因在细菌中频繁移动,更证实了麦
氏的理论。
她的理论使人们改造生命的梦想变为了现实。人们可以把基因转移给细
菌,让它合成各种激素、免疫球蛋白、疫苗,取代以前从动物体内提炼的陈
旧工艺,也可把基因注入遗传病患者体内,完善他的基因库。她的成就奠定
了遗传工程学的理论基础,为现代医学、生理学和农学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领
域。为了表彰她的贡献,瑞典国王把 1983 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她。
地球上的海陆分布
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海峡
大陆:地球上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全球共有 6 块大陆:亚欧大陆、
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其中亚欧大陆
包括亚洲和欧洲两大洲。
半岛:伸入海洋或湖泊中的陆地,三面临水,一面邻陆。世界最大半岛
是阿拉伯半岛。
岛屿:散布于海洋、湖泊或河流中的陆地的总称。通常把较大的称做
“岛”,较小的称做“屿”。世界岛屿总面积约 970 多万平方千米,约占世
界陆地总面积的 7%。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岛屿按成因可分为大陆
岛、海洋岛(珊瑚岛、火山岛)和堆积岛。
大洋:远离大陆的广阔水域,海洋的中心部分。约占海洋总面积的 89%。
深度较大,温度和盐度不受大陆影响。平均盐度为 35%。全球共有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海:大洋的边缘部分。深度较小(一般 2000~3000 米),水文特征受大
洋和大陆双重影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世界上海的面积约占世界海洋总面
积的 11%。按所处位置可分为边缘海(如黄海、东海、南海等)、地中海(如
地中诲)和内海(如渤海)。
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洋或海的狭窄水道。一般海水较深,水流
较急。海峡在航运上、军事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世界上有许多著名海峡:沟
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的白令海峡;沟通了黑海和地中海的土耳其海峡(黑海
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直布罗陀海峡等。
地球表面水陆面积的比例
地球表面总面积约 5.1 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 1.49 亿平方千米,海
洋面积 3.61 亿平方千米,海洋占大部分。
类别 面积(亿平方千 占地球表面总面积
米) (%)
地球表面 5.1 100
陆地表面 1.49 29
海洋表面 3.61 71
地球上的七大洲
全球共分七大洲:亚洲(亚细亚洲)、非洲(阿非利加洲)、北美洲(北
亚美利加洲)、南美洲(南亚美利加洲)、南极洲、欧洲(欧罗巴洲)、大
洋洲。
亚洲:面积 4400 万平方千米,位于东半球东北部,亚洲与欧洲的陆上界
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
非洲:面积 3020 万平方千米,位于东半球西南部,亚、非两洲以苏伊士
运河为界;
北美洲:面积 2422 万平方千米,位于西半球东北部;
南美洲:面积 1767 万平方千米,位于西半球东南部,南、北美洲以巴拿
马运河为界;
南极洲:面积 1400 万平方千米,位于南极周围;
欧洲:1016 万平方千米,位于东半球西北部;
大洋洲:面积 867 万平方千米,位于东半球东南部。
地球上的四大洋
全球共有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面积 17967.9 万平方千米,位于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
洲和南极洲之间,北部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连。东部经巴拿马运河和麦哲
伦海峡、德雷克海峡与大西洋相通。西部经马六甲海峡等与印度洋相通。平
均深度 4000 米,海峡有白令海峡、朝鲜海峡、马六甲海峡、麦哲伦海峡、对
马海峡、津轻海峡、库克海峡。
大西洋:面积 9165.5 万平方千米,位于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和
南极洲之间,北部与北冰洋相连。东部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相通。
西部经巴拿马运河等与太平洋相通。平均深度 3597 米,海峡有英吉利海峡、
多佛尔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黑海海峡、麦哲伦海峡。
印度洋:面积 7617.4 万平方千米,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
间,西南部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东经 20°经线与大西洋为界。东南部
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的东经 146°经线与太平洋为界。平均深度 3711
米,海峡有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莫桑比克海峡、马六甲海峡。
北冰洋:面积 1475 万平方千米,位于亚欧、北美大陆和格陵兰岛之间,
通过挪威海、格陵兰海和巴芬湾与大西洋相连,以白令海峡和太平洋相通。
平均深度 1225 米,主要海峡有白令海峡。
七大洲的地形特征
亚洲地形基本特征
第一,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洲面积的 3/4;第二,地势中部高、
四周低,高原、山地集中在中部,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边缘地区海拔多在
200 米以下;第三,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既有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
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 米),又有世界最低的洼地死海(海拔—400
米)和辽阔的平原。
非洲地形基本特征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被称为“高原大陆”。平均海拔
600 米以上,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西北部分布有阿特拉斯山脉,东南部
有德拉肯斯山脉。
非洲地形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高原。自北向南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
非高原、南非高原。乞力马扎罗山(海拔 5895 米)位于东非高原,是非洲最
高峰。非洲东部有一条纵贯南北的断层陷落带——东非大裂谷带,长 6000
多千米,谷底有一连串狭长水深的湖泊;第二,盆地。中部是广大的刚果盆
地,原为广阔的内陆湖,后因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泄而成;第三,
沙漠。北部是撒哈拉沙漠,面积 770 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欧洲地形基本特征
第一,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洲总面积的 2/3,主要平
原有东欧平原、中欧平原(波德平原)、西欧平原;第二,地势起伏不大,
平均海拔在 300 米左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洲;第三,冰川地形广布,
第四纪冰川对欧洲广大地区影响显著,东欧平原和中欧平原部分地区呈波状
起伏的地形;北欧地区的峡湾海岸和众多的湖泊;南部阿尔卑斯山区的宽谷
和尖峰等,都是冰川作用的结果。第四,山脉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北部
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是阿尔卑斯山脉。
北美洲地形基本特征
北美洲地形明显地分为三个南北纵列带,即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为
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西部高大的山系属科迪勒拉山系,由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及落基山脉
等几列平行山脉组成,山间分布着高原和盆地。
中部广阔的平原分布在西部山地和东部高地之间,北起北冰洋,南抵墨
西哥湾,是一片纵贯北美大陆中部的广阔平原,平原上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
湖群——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东部低缓的高地由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构成,因久经侵蚀成
为低缓的山地和高地。
南美洲地形基本特征
南美洲地势西高东低,也可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为高大山系,东部是
广阔的冲积平原和波状起伏的高原(呈相间交错分布)。
西部高大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在南美的延伸部分,叫安第斯山脉。它是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全长 9000 多千米,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
东部有三大高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巴西高原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约 500 万平方千米)。这些高原由于久经侵蚀,
起伏和缓。
东部有三大平原:自北向南有奥里诺科平原、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平
原。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面积约 560 万平方千米,地
势低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大洋洲地形基本特征
澳大利亚大陆也可分为三个地形区:第一,东部山地。大分水岭纵贯南
北,海拔约 800~1000 米,东坡较陡,西坡平缓;第二,西部高原。是一片
低矮广阔的高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 1/2 以上,沙漠和半沙漠面积很大;第
三,中部平原。海拔在 200 米以下,最低处是埃尔湖(—12 米)。地面河流
很少,但地下水丰富,形成世界著名的大自流井盆地。
南极洲地形基本特征
第一,南极洲是世界上最高的洲,平均海拔 2350 米;第二,地表大部分
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平均厚度有 2000 多米;第三,冰层下面有各种不同
地形,在罗斯海与威德尔海之间有一条低地,把大陆分为东、西两部分,东
部是高原,西部分布着一系列褶皱山脉。
世界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就是天然存在的可以直接用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包
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以及以山
水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资源等。
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自然
环境,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基础、原料、动力,
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但是,人类活动又在同时影响着自然环境
和自然资源,特别是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
需求和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资源,已经
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
土地是位于地球陆地表层的自然综合体,它由气候、地质、地形、水文、
植被、土壤等多种要素所影响构成,是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
土地资源通常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滩涂、沼泽、湖泊等,它是宝贵的自
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场所。
耕地:作物、蔬菜、花卉、苗木等种植用地的总称,包括种植作物的土
地、休闲地、新开荒地、近期抛荒的土地等。全世界耕地总面积约占全球陆
地总面积的 1/10。由于全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和土地使用不合理等原因,
耕地面积仍在继续缩小。
林地:以林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包括成片的原始林和人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