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7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续性;另一方面又积累着破坏事物的稳定状态的因素,为事物的质变做准
备。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量变只有和质变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只承认
量变而否认它和质变相联系,会陷入庸俗进化论的泥潭。
质变
质变也称突变或飞跃。它同量变相对,是事物变化的基本状态之一。指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急剧的、显著
的、根本性质的变化。质变根源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由事物的量变达到
一定程度所引起。质变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量变的必然趋势,
又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具体事物的转化,是通过质变来完成的。一方
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另一方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
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得以发展。质变的形式通常分为爆发式的飞跃和非爆发式
的飞跃。只承认质变,而看不到量变的积累作用。会陷入激变论的形而上学
的错误中。
肯定
肯定同否定相对,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某一事物为它自
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唯物辩证法认为,肯定中包含着否定。事物的肯定是
事物的规定,规定是一种确定的界限。当肯定某事物于一定界限之内,同时
也就意味着对于这个界限之外的排除。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肯定了某物为某物,也就否定了某物为他物。肯定离不开否定,离开否定的
肯定是不存在的。形而上学孤立地看待肯定和否定,认为肯定就是绝对地肯
定,不包含否定的肯定。
否定
否定同肯定相对,指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
化为他物的方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固有
的合乎规律的必然结果,而不是某种外力的作用,不是主观的、任意的否定。
它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克服了
旧事物中消极的、腐朽的东西,保留了其中积极的东西,同时又增添了旧事
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认识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即人对客观对象的能动反映。包括感性
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在实践中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又转过来
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凡是经实践证明是符合客观事物
及其规律的认识是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反之是错误的认识,即谬误。唯心
主义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
识是头脑里固有的,是主观自生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从天上
掉下来的,来自独立于人脑之外的客观精神。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承认认
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但不了解认识依赖于实践,也不了解认识是一个
辩证发展的过程。
主体
主体指具有社会本质的、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主体
是人,但不是抽象的纯粹的生物学上的人,而是处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具有
社会性的现实的人,首先是从事改造世界活动的实践的人。人作为主体具有
多方面特征,主要有:第一,自然属性。人首先是客观实在的自然存在物,
人是自然界分化的结果,并且只有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以满
足自己的需要才能存在和发展。第二,社会属性。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
且更重要的是社会存在物。人与动物不同,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而人
则通过劳动能动地改造自然。在劳动中,人不仅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和
他人发生关系,生发出自己的社会关系。正是这种社会性的劳动,使人从自
然界中分化出来,由一般的自然存在物上升为社会存在物,才确定了人在世
界上的主体地位。因此,社会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规定。第三,思维属性。
这是人作为主体的一个基本特征,自我意识的形成标志着人成为有意识的自
觉的主体。
客体
客体是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即进入主体的实践和
认识范围的对象。作为现实的认识客体,它只是整个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只
有进入主体实践和认识的范围内,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实在,才是客体。
客体是个动态的概念。随着主体的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会有
愈来愈多的客观事物进入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内,成为客体。作为客体,
它具有四大特性:第一,客观性。客体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它具有不依赖
于主体意识的客观实在性。第二,对象性。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
只有与主体发生联系,才具有存在意义。第三,历史性。客观世界中,哪一
部分、哪一层次成为客体,是受主体活动的历史条件制约的。第四,多样性。
客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无非三类: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
神客体。
实践
实践即“社会实践”,指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
的客观物质活动。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等特点。它具有三种基本形式:一为生产实践。这是主体变革自然获得物质
生活资料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二为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在阶级社会里,这
种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三为科学实验。这是一种探索性、试验性
的活动,是从近代生产实践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一项独立的实践活动。这种
实践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将随着社会的科技进步而越来越大。辩证唯物主义
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和认识的目的。
认识的发生、发展和归宿,归根到底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它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实践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属于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接
受客体和各种刺激信息加工而成的。感性认识以直接性为特点,它依靠生动、
具体、直观的形象来反映客体。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基本的
反映形式。这些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
及其外部的联系。感性认识是很重要的,它是认识的起点,是理性认识的来
源和必经阶段。没有感性认识,就不可能有理性认识。而要反映事物的本质、
事物的全貌和事物的内部联系,必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哲学史上
的经验论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片面夸大感性认识、感性经验的作用,认
为感性认识无须上升为理性认识,轻视科学理论。这是我们进行认识和从事
实际工作时要防止和纠正的形而上学的片面性错误。
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而
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以
抽象性、间接性为特点,以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它同感性认识有着质的区别。
理性认识有三种基本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
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在人的理性认识中,任何一种形式都不能孤
立存在,三者往往结合在一起。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人们以感性认识
为基础,对感性材料进行整理,经过科学抽象,从而达到理性认识。没有感
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坚持这一点,在哲学史上
就会出现唯理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是标志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的一对范畴。真理是人们对客
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歪曲
反映。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在于:它们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凡是
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就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二者检验的标准是
实践。真理是具体而全面的,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谬误则相反,它是人们认识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所造成。在
一定范围内,真理和谬误有着原则的界限,不能混淆。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
的。真理总是同谬误相互依存,二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并在一
定条件下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同其他认识一样,是主观形式和客观
内容的有机统一,但真理之为真理,不在于它的思想形式,而在于它借助这
些思想形式正确地揭示了客体的客观内容。因此,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而
任何客观真理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真理
的绝对性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有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的内容,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客观真理也就
等于承认绝对真理。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
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承认人们对发展着的物质
世界的。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承认人们对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认
识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同绝对真理相比,相对真理是
指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具体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
的、具体的。从广度上说,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人们的认识有待于
扩展;从深度上说,人们对客观事物只是达到一定程度和一定层次的正确反
映的,认识有待于深化。真理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人
们认识的任务和目的就在于不断地排除谬误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改
造客观世界。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也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
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
学。同历史唯心主义相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物质生活资料
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决定着人们的社会
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发展是由其内部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所推动而
发展的,而这个发展的本身又是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的。在阶级社会中,社
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表现为社会
革命。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
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
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是无产阶级制定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也是无产阶
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又称唯心主义历史观,是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关于
社会历史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
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这一基本原则出发,历史
唯心主义把人们的思想动机、卓越人物的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做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否认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否认社会发展有
其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社会中存在的阶级斗争及其推动社会历
史发展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历史唯心主义掩盖历史
发展的真相,通常代表着剥削阶级的利益。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历史唯
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有些旧唯物主义者曾力图用他们的
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某些社会历史现象,对反动的信仰主义、神秘主义进行
过斗争,但是他们的历史观在整体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只有马克思主义的
历史唯心主义,才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
活条件,主要是指作为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此外也包
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等。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
反映,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和科学等社会观点和学说。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
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
存在具有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腐朽反动的思想和理论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
用,进步的思想和理论对社会发展则起促进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既与历史唯
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又避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
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也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人们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
的谋得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
内容,是说明什么样的劳动者,采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作用于什么样的劳动
对象来进行生产;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是说明劳动者在什么样
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下,在什么样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什么样的分配关系中来进
行生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之间是对立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