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赵绍琴+温病浅谈 >

第7部分

赵绍琴+温病浅谈-第7部分

小说: 赵绍琴+温病浅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质淡,气短乏力加重时,当考虑中气不足,湿郁不解,酌情路
加益气之品,但不是甘温益气,更不是桂附温阳。是在清化湿热
的基础上,酌加一些益气之味。如三仁沥中加用焦薏米、茯苓皮、
生白术、生山药、謇瓜仁等。若舌红口干渴者加北沙参10克,麦
冬5克,五昧予3克。也可以增加些牛奶、百台粉、藕粉等。
五、辨温病脉象
    诊脉是中医四诊之一,对温病来说,切脉也是温病诊断中不
可缺步的一部分。先父赵文魁的“文魁脉学》里讲的很清楚,脉分
浮、中、按、沉四部,恰好配台温病的卫、气、营、血。三菽之
力候浮脉,六菽之力候中脉,九菽之力侯按脉,十二菠之力候沉
咏。浮中以候功能方面的疾病而按沉则候实质方面疾病。中医诊
断疾病靠脉、舌、色是客观的依据,离开了它,没有办法确诊一
个证或一个病。通过诊脉可以了解病邪的性质,病位的浅深以及
郛正消长等情况。夸提出有关温病的常见脉象。
    1.浮脉是指病邪在卫分,病邢肤浅的意思,用手按至寸
口,以三菽之力即得。菽指绿豆也。
    特点:轻取即得,按之不足。所以在脉经里讲,“举之有余,
按之不足”,意恩是说浮咏的形象是按之不足,而把手轻轻的举起
时,力量明显增强,所以崔氏称它是“如水漂木”,也讲的是按之
不足ifii~之反有余。
    形成:浮咏表示正邪相争,气血充于体表所致,邪来很盛而
正气又足的现象。
    主病:温病主要是邪在卫分,是病从口鼻而入。受风邪,感
塞邪或伤寒病都是皮肤受风或受寒而来主表证。但是检查疾病必
须看兼脉,由于兼脉的币问,所以病机也因之而异。总之浮脉是
病在表位。
    分粪t
    浮数:指温邪经袭卫分,温邪从口鼻吸受而来,正郛交争,
气血充盛于卫廿,由于肺卫蕴热,血行加速,故在浮位又加一个
数脉,治疗时可用辛凉清解的方法,如桑蒲饮、银翘散等。
    浮滑数:浮是邪在表位,或是在卫分,滑脉主痰,李时珍在
《脉学〃里讲;渭则为痰,是阴中之阳脉,是说痰.湿、水、饮一
类皆属阴邪,而是有余有形的疾病,故又称阳。我们诊断痰饮类
的疾病都扶滑来定。滑数相见就说明是痰热一类有形的疾病了。
浮滑数并见是称它为在卫丹内有痰热,或温邪在卫分又兼有痰热。
治疗时除治卫分之温热邪气外还要加上冶热的药物。
    浮滑细教:在浮滑数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细脉,在诊断时就
完全不同。细为血少阴伤,叶天士说:细为脏阴之亏,数乃营液
之耗,这两个脉加进来,说明这个温病目前是以阴伤为主.这个
数脉虽然也是热,但是阴伤律少是主l矍的,单用清法是不可以的,
必须首先考虑阴伤,在治疗阴不足的基础上,再行清热。也就是
说过种阴伤的温病当以激阴为主,兼以清热。若是错误的把细数
看成是浮紧而用辛温解表,就大错而特错了。
    浮滑细数阃有促象:这是在前条基础上,一种是有痰熟郁结,
必须参考舌象。再一种就是误用泄三F之品,中气受戕,痰热不藏。
又有可能是心气不足,应参舌证仔细考虑。
    2.洪脉是指温邪在气分的脉象,一般说是气卦热,主阳
明宴热之证。
    特点:指脉搏的形态是来盛去衰,如波涛汹涌。脉形如勾,
表示来有力而去力弱,洪脉是比较宽大而力量差,尤其是去衰要
体会清楚。
    形成:洪脉多在中取,正好是气分的脉象,是正邪剧争,气
分热盛,热邪鼓动气血,气血涌于体表,内热外选之象。
    主病:多见于肺胃气分热盛,所以有大热、大渴、汗出、脉
象洪数。在伤寒认为是白虎汤证。在温病也是阳明气分热盛之象,
原则以白虑为主,根据具体情况,若阴分已伤当考虑阴津的不足,
酌当加入甘寒育阴之品;若属中气渐衰可酌加益气;若大便秘结,
舌黄根厚,腹中满胀可酌加通腑之曲;若肺气不宣可l舢八宣肃肺
气之品。总之洪脉足阳明气分之热脉,但要懂得,热的后面有气
虚与不足,洪脉是来盛去衰(不是纯宴证),千万小心。
    分类:
    洪大而数:是阳明热盛之极,洪是阳明热蒙,大是中气不足
之象。是洪宴的反面,是说明洪数的热象之外,叉有中陌不足之
象,移时就可以产生洪濡而虚了。此时不可以单纯想用白虎,可
能当考虑补正,切需注意。
    洪宴而数:是温热邪气侵入足阳明胃彝,胃为多气多墒之腑,
正气充盛,正邪交争剧烈,热邪蒸腾拎外,气血涌于体表,故见
弥洪实而数+蕴热迫血加速跳动数实有力,正气尚足,故高热、
汗出、口渴.当用大清气热的方法,方如白虎汤。若时问较长,
正气削减,则赫象即出现虚软或濡软而力弱.症状必见气短乏力。
就要考虑正虚。    、
    洪滑而芤:此脉是洪滑有力发展而来的,由于阳明气热未解,
脉象仍见洪滑.由于邪热耗损津气,气津大伤,所以脉象逐渐转
成芤象。芤脉电是濡软而中间空洞的样子,意思是说洪大而滑的
脉,接上去是脉体虽大而有空虚之感。治疗当清泄气热,兼以朴
益中气,方如白虎加人参汤。
    3.濡脉是代表湿邪的脉,也是属于气不足的脉,因为湿阻
气机,气机行动不畅很像气虚。车脉是在按中始能体会清楚,故
代表按部的脉象。
    特点:李时珍认为孺脉“即耍字”,也是软弱的形态。吴鞠通
在“温病条辨》中说,桶脉是按之模糊不精,是指脉彤边缘似宽,
其力柔软,比一般脉形宽而边缘不太清楚。确实是轾取相得,按
2似不明显。但是必须从轻取下按,从按再回到轻取,始能体会,
濡脉之柔软,似边缘不清楚。不像洪脉、滑脉等边缘很清楚。李
时珍说似“帛在水中”,也是“看之似宽大,而按之不清楚”的
意思。
    形成:本脉代表湿阻的脉蒙,靛邪重浊粘腻,阻滞气机,湿
邪困蛆,气血循行受阻,诊之似濡软缓迟,翩船然行动不利,湿
恋难解之貌。再有气虚之人,中气不足患者,脉象也能出现濡脉,
此是中气虚弱,脉道充盈不够,脉搏鼓础无力所致。
    主病:多见于湿邪阻遏气机之病人,尤其是湿韫病,在湿重
的病人,主要见濡脉。再有久病或老人中气不足的患者也可见到。
    分类:    ’
    濡软且缓:是湿温病湿重拎热者,湿邢偏胜,气机阻遏较重,
气血因湿阻行动不利,故脉形是濡软。湿为阴邪,湿主寒类,故
脉缓慢耐力弱。病^必乏力胸闷气短,舌白瞢腻滑润,冶之当着
重在湿。
    濡软而按之略数:濡软是脉形较宽,鞍是无力,均属湿阻之
象。为什么按之嚣数,这种病人,是湿邪虽中阻,而内热仍重,
故在按沉的阶段明显看出内热的景象。多见于湿热并重。在舌诊
时一定看出白腻苔的基础上,舌质是偏红或正红。所以说:舌苔
主功能,脉的浮中也主功能。舌质主实质,脉的按沉部位也主实
质。治之可先以藿朴夏苓宣化涅浊再行清利。
    潞滑而沉取弦数:襦滑脉一定主提疲。因孺是摄脉。滑主疲
疾。沉取弦数说明本病内有郁热,固弦脉主郁,而数乃热象。沉
脉主里,沉为血分实质,所以说内蕴郁热。舌必白腻厚而舌质红,
甚则舌质干,苔糙老。治之可用三仁汤加竹叶、滑石、生甘草等。
    襦轼缓而按j!无力:濡敦缓明显湿阻过甚之象,母按之祝取
无力,这全说明是湿阻较重而正气不足,治之当观察舌、色及症
状等,可考虑气分不足方面。但是切不可过于甘温补中,困本病
属于温病,如过寒可暂用温阳,如正气衰可能酌情少佐益气,防
其温热过炽,不利于病也。
    4.沉脉是指部位而言,是病入血分的象征,鼠卫气营血
看是温病最后阶段,也是比较沉重的阶段,此时当用加减复脉汤
或三甲复脉汤。
    特点:文献记载:如绵裹砂,内刚外柔,如石授水,必极其
底。沉是浮中按沉最后的一阶段,必颓重按始得,轻按没有。
    形成:沉脉形成的原因,多为气滞血瘀,血液循环过差,或里
有实邪阻滞。正气不足,脉搏鼓动无力。
    主病;沉脉主里证,陈坚积聚,舡遏气机;水饿停冒,或寒
饮不化;根据兼脉定其虚变或寮滞。沉而有力主里蛮,沉而无力
丰里虚。
    一
一  .
{;~
    ~
,。。步
    分类:
    沉实有力,两美独盛
    沉涩有力,按之带弦
瘀血内阻,气机不调。
  沉细弦渭:沉则主里
属血虚,痰郁赤土不和。
阳明腑实内结,肝胆郁热遏阻。
气机郁结,肝郁血虚,两胁刺痛。或
细为血虚,弦乃郁象,滑则为痰。病
    沉迟且涩:血少精伤,寒湿不化,病已日久。寒湿气滞,陈
瘟症瘕.当需韫寒化瘀通络之法。    ‘
    祝涩无力:均是正虚寒阻,气血不足,无力推动邪气,气滞
寒凝,阻滞不行。须温寒益气,甚则桂附薹辛以温通为先,缓则
益肾温补命火。    .
    祝脉多见于中整气弱,或脂肪过多,肥胖之体。或中虚水饮
停留,水湿不化之症,或属暴怒之下,气分郁闭等。若是血瘀,
寒湿久凝等,皆当温通为主,也不可以过度热补,防其不j曼i。
    5.缓脉是指脉搏往来缓慢,心率亦缓,但没有停跳。
    特点:正常人的脉象是缓濡调和带有滑象,脉来往有神。病
理性的缓脉是缓慢有不足之感。虽然也是脉跳一息不足四至半,
但跳动较弱,速率较慢,近似迟脉。
    形成:缓脉的形成,都是气机受阻,’脉道气血运行不利,一
方面是湿阻气机,如显温之缓脉。另一方面多是正虚,脾胃虚弱,
气血生化能力不足,气血两亏,脉搏鼓动无力。
    主病:湿邪阻滞气机,湿郁不宣,寒湿遏阻,正气不复。如
湿温、寒湿、水饮、血蔷不化等,或虚人挟逗,或湿邪阻邋,脾胃
运化无能,久则成寒湿症等。
    分类:
    缓而滑满有神:正常之脉,表示气血调和,中气未伤,脾胃
运化功能正常。
    缓而沉弱无力:祝则主里,弱乃气血虚衰,缓脉是正气不足
或湿阻中J;ff,均是正虚湿遏,气血虚衰之证,当温养之。
    缓滑沉迟:这是正虚,温鄱阻遏,下元不足,命门火衰,且
有寒痰。治当温阳益火化其寒瘿方法。
    缓濡而沉取霹滑似急t缓濡肯定为湿邪阻j昌气机,沉脉主里,
滑似急说明在内部尚有热象。正好是湿温病,热伏于内,湿阻拎
中,缓为气受湿阻,参考舌证,定萁病之阶段。再予治疗。
    缓弱无力:此属中虚气弱,脾胃运化不足,当益气补中方法。
    6.弦脉是形容脉来弦直晡长,如张弓越之象,多是郁症。
    特点:脉搏挺然直下,左右弹人手,如按琴瑟之弦状。结合
兼脉决定是郁、【Il虚,肝旺、疼痛病等。脉学说“单弦为恢,双
弦主郁”。
    形成:凡屑郁结,血虚血脉失养,肝旺火升,恼怒之后等,
全能看出是弦脉。
    土病:弦为肝脉。弦脉多为气郇之征。肝胆抑郁多为弦脉。
弦主疼痛,单弦主饮邪,双弦为肝郁。停饮停水也出现弦脉。
    分类:
    弦精细数:此脉多是弦则为郁,精脉主痰,细为血少,数乃
热象,是血虚肝郁,内有痰热,治疗当用清痰热,养血舒郁为主。
    弦细瑾旆:弦细是血虚阴伤之象,缓脉多湿,蒲为湿郁气分
不足。这是湿温病,湿邪留恋气分,湿邪内阻,气机郁滞不畅,
纳缓是湿稚与郁热结台。这种脉象在湿温病中是常见的。
    弦劲而数:这种脉象,多见于血虚阴伤,肝阳过亢,老年动
脉硬化,高血压血管硬化症都出现这种脉。
    弦劲搏指:是形容脉搏跳动有力,此肝经热炽,肝风内动,
多是高血雎、动脉硬化。治疗当凉肝熄风方法。
    弦滑数:一般病中是痰热内蕴,在温病中也是痰热蕴郁之象,
必须急治,最易蒙蔽清窍,导致神昏谵语。
    7.精脉指脉搏往来搏动,如珠走盘。李时珍认为,滑脉是
阴中之阳,是朗类而又是有形之品。主痰、食、积滞之疾,凡是
痰病脉象多滑。
    特点:精脉主痰,义主食积,凡妇人妊娠脉形多滑。所谓阴
中阳,如痰饮之疫是水温痰液,故婀之阴。因为水湿、痰积全是
有形之体,故叉称阳。妇人怀孕本属朋粪,因胎儿是有形之体i
故叉称阳。
i_————。E_M一№一·
    形成:凡实邪过盛,故脉形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周为气吏
血涌.往来流和l战脉形为滑。妇人妊娠也是气珈过盛的表现。
    主病:多见痰热邪实之证,正常人和孕妇亦见啡滑。
    分类:
    濡滑而数:湿热交蒸,痰热内蕴,孺为湿邪,滑脉主痰,数
乃热象。所以称它是痰湿蕴热,互阻不化,暑湿蕴热挟有痰浊之
象。治之当阻清化湿热兼利痰浊。湿温腐见此脉时,是湿热佩盛,
挟有痰浊中阻,防其痰蒙清窍。
    弦滑而数:弦脉主椰,措则属痰,数脉热象也。在内科见本
脉多是疲热且郁,或是索体痰湿较盛,又有肝经郁火,故头痛胁
痛,咳嗽捩粘等证。    ’
  ’滑弦细数;滑是痰浊,弦脉是郁,细为血少阴不足,数脉是
热邪。总之,是血虚肝郁痰i旱中阻,多是肝阴不足,痰热内蕴之
象。治之以清肝热、化疲浊之法。
    六、辨温病常见症状  。
    在温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困感受邪气的性质不同,各千阶
段的病理变化不同,故产生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有的近似,有
时难以分清,但病因病机有异。可是病圈病机近似,而临床所见
的症状又两样.脉、舌、色、证反映出来的症状也不一样。因此
鉴别温病及辨证用药非常不易,其中尤以辨发热、恶寒、头痛、
汗出、口渴、呕吐、神昏、大小便、惊抽、厥逆等更是重要。
    (一)发热
    发热是温病中最常见的症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